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公司 - 糾紛案例:買壹樓送花園 送的其實是忽悠

糾紛案例:買壹樓送花園 送的其實是忽悠

?買壹樓送花園?,市民買房時,會遇到開發商這樣的宣傳。那麽,花園?送?給我了,我能不能在花園裏種點菜呢?昨天上午,鄭州市管城區壹家物業社會法庭掛牌第壹天,就遇到了這樣的糾紛:因為物業拔掉了業主花園裏的菜,業主把物業告到了物業社會法庭。誰是誰非,請看全省第壹家專門針對物業糾紛的社會法庭咋斷案。

業主俺家花園不讓俺種菜?

昨天上午,鄭州市管城區航海東路物業社會法庭剛剛掛牌,就來了第壹位告狀的居民。

張梅(化名)是富田小區19號樓的居民,家裏老人在小花園裏種上了菜,下班後卻發現被物業給拔掉了。?我們在自己的花園裏種菜,物業憑啥給拔了??張梅生氣地說,?難道花園不是我們自己的??

讓張梅感到不滿意的還有壹點:小花園種菜很普遍,為啥其他壹樓住戶的菜都沒有被拔掉,而物業單單拔了他們家的菜,是不是只針對他們壹家?

孫躍偉等5位社會法官第壹次?升堂問案?,?大堂?就設在富田小區的物業社會法庭:墻上懸掛著勸和格言,室內擺放著壹張橢圓形桌子,和法庭相比透著壹股溫馨。?原告?張梅和?被告?小區物業主任郭建峰並肩落座。

物業小花園是大家的綠地

?拔菜前我們已經下發通知,提醒業主自己處理掉小花園裏的菜,可能業主沒有看到。?富田小區物業主任郭建峰解釋,購房合同上寫得很清楚,業主購買壹樓住房的,對小花園只有使用權而沒有產權,小花園屬於小區公***綠地,想在小花園種菜,必須經過其他業主同意,私自在小花園種菜,使小區綠化面積減少,侵犯了其他業主的利益。物業工作人員拔菜是在維護其他業主的利益。

對張梅女士提出的為啥只有他們壹家的菜被拔,郭建峰解釋:?萬事都有個第壹次,張梅女士家可能是第壹家,但物業並非針對某壹個單獨的業主。?對這種解釋,張梅表示不滿意,仍要求物業賠償經濟損失。

?法官?物業免費為業主補種花草

?沒有直接和業主溝通就拔菜,物業的做法有些粗暴。?主審的社會法官孫躍偉首先對物業的工作方式提出?批評?,隨後又勸業主說,小花園裏種菜確實不合適。

孫躍偉解釋,《鄭州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條例》第18條規定,禁止在綠地內種菜養殖等有損綠化植物和設施的行為。?我原以為這小花園是自家的,想幹啥就幹啥,聽妳們這麽壹解釋,好像不是那麽回事。?張梅說。最終,經社會法官調解,物業同意免費為張梅家的小花園補種花草。

?

?買壹樓送花園?、?買頂層送花園露臺市民買房時,常碰到開發商這樣的宣傳。不少市民對此的理解是,不管是開發商送的?花園?,還是多掏錢買的花園,都歸壹樓房主?使用和擁有?。

鄭州市二七區壹新建成小區,壹樓小花園就被柵欄圍起,居民在此種花、種菜,還堆放雜物。?這是俺家的小花園,種菜和種花種草沒啥區別,都是綠化。?壹樓壹位姓陳的業主說,購房協議裏已註明他擁有花園的使用權,難道種菜行使的就不是使用權?

天之權律師事務所鄭州分所律師趙萬軍說,開發商所謂的?送?,只是將綠地的使用權裏的?養護權?在壹定期限內送給買房人,並非是真的送了全部的使用權。

趙萬軍建議,開發商在?送綠地?時,為避免今後可能產生的糾紛,應在購房合同中說清楚綠地的使用權限到底有多大,而不應該忽悠購房者。

說法拿公***利益忽悠個別業主

?如果壹樓前的小花園真的屬於壹樓某個業主,樓上的業主肯定不買賬。?趙萬軍說,《物權法》第73條明確規定: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有,但屬於城鎮公***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因此,如果開發商許諾贈送的花園屬於公***綠地範圍,開發商無權將之?送?給個別業主。沒有特別明文規定,擅自贈送侵犯全體業主的利益,可能會有被收回用作公***用地的風險。

?壹樓花園屬小區公***部位,歸小區全體業主***同所有和使用,開發商沒有公***部位的處分權,所以?買壹樓送花園?的宣傳是拿全體業主的利益忽悠個別業主。?趙萬軍提醒,購房者買房時不要輕信開發商的口頭承諾和宣傳,要用心研究購房合同裏的條款,最好請專業房產律師幫忙,以免掉入購房陷阱。

?

消費者維權中仍處弱勢

編者按:眼下,房子幾乎成為所有重大場合的焦點話題,兩會如此,3?15亦不例外。在這個屬於消費者的日子裏,氣氛往往並不輕松,調查、盤點、曝光,媒體常規的操作手法,凸顯出來的依然是買賣雙方之間曠日持久的拉鋸戰。霸王條約、定金糾紛、逾期交房、規劃改變、產權證糾紛、房屋質量糾紛、物業糾紛?老生常談卻是常談常新。

中國消費者協會秘書長助理王前虎透露,去年壹年,全國各地消費者協會受理的關於房屋買賣方面的投訴***計12954件,投訴數量與2008年相比下降了22%,但從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來看,房地產市場仍然問題較多。

王前虎介紹,去年房地產行業整體行情先抑後揚,開始壹些開發企業由於資金鏈緊張,會采取壹些促銷措施,比如降價、特惠等等。當消費者出手訂購或者簽訂購房合同之後,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流動性增加,房地產市場的資金逐步充裕,有些企業就背信棄義,比如撕毀合同、變相漲價,或者采取捂盤惜售,甚至采取了多算公攤、降低服務質量、降低帶裝修房的壹些裝飾裝修材料的檔次。?消費者反映,有的樓盤給妳看的樣板間沒有問題,但拿到鑰匙進了自己家就不壹樣了,漏水的、漏氣的、房門、櫃門歪歪扭扭,地板不平等眾多的質量問題就出來了,此時找開發商解決問題可就難了。?於是矛盾逐漸激化,有的樓盤甚至出現買房人聚眾抗議開發商不講誠信的事件。

日前的壹份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被調查者在買房時被忽悠過。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廣告宣傳虛假、誇大及承諾不兌現、樓盤開盤時?被漲價?、面積房型與銷售所說的不符、開發商不及時辦理房產證、房屋質量問題(墻壁開裂、材料使用、管線安裝等)、房屋產權縮水、開發商延遲交房、小區規劃的變更等。

不僅問題多,消費者在維權中依然處於相當弱勢的地位。調查顯示,買房人在遇到這些問題時,有超過四成的被調查者選擇?怕麻煩,忍過去了?。即使想辦法解決,最終的結果也不盡如人意。選擇?不但沒解決,問題更嚴重了?和?沒有解決,被拖著?的占了六成以上。買房人壹邊要求自己加強相關知識學習外,更多的將希望寄托於政府,有60.66%調查者認為,?政府加大監管力度?才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最有效措施。(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張曉莉)

房屋買賣租賃市場成詐騙高發區偽造產權證成法寶

今年?兩會?期間,房價問題位列民生熱點榜首。

自去年以來,房價以瘋狂的速度壹路飆升,甚至有市民感嘆:想做?房奴?都難。

記者近日從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除了高房價讓群眾?很受傷?之外,還有壹些人因為房子的其他問題而受到傷害

他們或為買經濟適用房而遭遇詐騙,或為租賃壹處落腳之地被人欺詐。

來自海澱區檢察院的壹組統計數據表明,2009年,該院所辦理的涉房詐騙案件比2008年增長了100%。而全國各地政法機關的公開資料也顯示,涉房詐騙案已有壹路走高的趨勢。

?我們受理的涉房詐騙犯罪主要有四種類型:低價代購型、假房主賣房型、假房主騙租型、中介騙稅型。其中,低價代購型發案數量和涉案金額較多較大。?海澱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說。

?

李永(化名)是北京壹家貿易公司的負責人,生意壹直虧損的他不久前在網上看見壹則關於經濟適用房的新聞後,頓時想出壹個?掙錢?的方法。

隨後,李永找到壹位同學,謊稱自己的舅舅是國土資源局某處長,有能力買到酒仙橋附近的經濟適用房,如果需要買房可隨時找他幫忙。

李永的同學雖然知道自己不符合申購經濟適用房的條件,但考慮到北京房價的迅速增長,再加上李永的壹番花言巧語哄騙,於是先後支付給李永購房款29萬元。

之後,李永便不再和這位同學聯系,購買經濟適用房的事也不了了之,李永的同學在萬般無奈之下,向警方報案。

據了解,在高房價的壓力下,利用申購經濟適用房進行詐騙已經成為壹種常見現象,有時還會出現?騙中有騙?的情況。壹位以幫助申購經濟適用房為名騙取了上百萬元的青年男子承認,自己有能力幫人購買經濟適用房,但不是靠自己的關系,而是通過壹個?朋友?。但是,在收取了買房者的部分購房費用後,卻發現這個?朋友?的手機號已經註銷了,再也無法與之取得聯系。

海澱區檢察院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購買經濟適用房、回遷房而受騙的被害人壹般不具備購買條件,他們與嫌疑人往往是朋友或親戚等熟人關系,因而更容易相信嫌疑人。

偽造房屋產權證成?法寶?

在北京打工的王堯(化名)幾年來壹直租住著別人的房屋。但是不久前,王堯卻在互聯網上發布信息稱,準備出售壹處房屋。

壹位購房者看到網上的信息,隨即與王堯取得聯系。雙方見面後,王堯出示了產權人為自己的房屋所有權證。見對方拿出了房屋所有權證,這位購房者毫無顧慮地與王堯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約定以35萬元購買這處房屋。

隨後,購房者分兩次支付了部分房款***15萬元,王堯則交付壹張產權人為自己的房屋所有權證。但是,當購房者到豐臺區房地產交易權屬發證中心驗證時,卻被告知其所持的房產證是偽造的。購房者隨即報警。經警方調查,王堯冒充其所租住房屋的產權人,並偽造了壹份房屋所有權證行騙。

海澱區檢察院的有關負責人表示,此類案件隨著房價的高漲而逐漸增多,其最突出的特點是犯罪嫌疑人為獲得被害人的信任,都會提供壹些偽造的房屋產權證、身份證等證件。在海澱區檢察院受理的涉房詐騙案件中,50%以上的嫌疑人實施了偽造證件、印章等行為,而這也是嫌疑人詐騙得逞的壹個重要因素。同時,以偽造證件的方式騙取租金,也是涉房詐騙犯罪的傳統方式。

中介騙稅成新型詐騙方式

程惲(化名)是北京壹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的分行經理,對外宣稱他能夠辦理二手房減免稅業務。

不久前,程惲負責辦理壹位購房者的房產證過戶手續。接到這筆業務後,程惲偽造了契稅和營業稅完稅憑證,並拿著這些偽造的資料在海澱區建委交易大廳辦理了房產證過戶手續,領取了房產證。

程惲將房屋過戶手續和房產證交給購房者,並收取購房者支付的契稅和營業稅款13萬余元。事後,購房者發現程惲提供的營業稅發票是偽造時,向警方報案。

?這類案件是壹種新型的涉房詐騙類型。?海澱區檢察院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夠得逞,壹方面是因為相關職能部門在受理房產過戶等業務時,對申請人提供的各類證件、材料審查流於形式,使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另壹個原因在於,房地產中介公司對員工缺乏有效監管,為中介公司員工利用其身份、工作條件和公司資源騙取客戶稅款、購房款等提供了便利。

經濟適用房詐騙專?殺熟?

房產市場糾紛不斷維權問題多八成購房人被忽悠

疑問?送花園?送的到底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