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公司 - 貝克特的《等待戈多》講述了什麽?

貝克特的《等待戈多》講述了什麽?

《等待戈多》(1952)是貝克特的成名作,它的問世奠定了貝克特在荒誕派戲劇史上的重要地位。1953年首次在巴黎演出時,與當年(1830)雨果的《奧納尼》演出壹樣,觀眾因對戲劇的看法不同而發生爭執,甚至在劇場大打出手。隨後,《等待戈多》連續演出300多場,場場爆滿,轟動壹時。三十年來。它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許多國家上演,成為研究荒誕派戲劇的必讀作品。

貝克特

該劇分為兩幕,共有五個角色,而核心人物戈多從未出現在舞臺上。舞臺布景是壹片空曠的沙漠,路邊只有壹棵枯樹。現在是黃昏。此刻,兩個衣衫襤褸、渾身惡臭的流浪者(壹個叫埃斯特拉貢,另壹個叫弗拉基米爾)正在枯樹下等待戈多。為了消磨時間,他們談夢,上吊,做壹些聞臭靴子,爛帽子之類的動作。突然來了兩個人,但不是戈多,而是奴隸主卓博和他的奴隸們幸運了。他們走後,壹個男孩來了。他是戈多派來的信使,告訴兩個無家可歸的人,戈多今晚不會來,但明晚壹定會來。孩子們走後,夜幕降臨,兩個流浪漢說要走了,但還是坐在樹下。這是第壹幕的結尾。第二幕,兩個流浪漢還在原地等待,但戈多還是沒有來,來的是卓博和運氣。然而,卓博變得盲目,運氣變得愚蠢。為了消磨時間,兩個流浪漢無話可說,壹遍又壹遍地說著壹件事,或者聊著噩夢,打瞌睡,脫下靴子帽子,出去撒尿,十分滑稽。這時,男孩又來了,告訴那兩個流浪漢,戈多今晚不會來了,但明晚壹定會來。兩個流浪漢覺得生活真的很無聊,決定上吊,但是他們沒有帶繩子。埃斯特雷根解下腰帶應急,壹拉就斷了。所以他們同意明天上吊,除非戈多來救他們。壹陣沈默後,兩人口口聲聲說著要離開,但直到戲結束他們還是站著不動。

這出戲與傳統戲劇大不相同。它沒有劇情的發展,結局是開頭的重復,結局又回到了起點。第二幕幾乎是第壹幕的重復,沒有壹般的戲劇沖突。只有壹些散漫的對話和荒誕的插曲,通過制造懸念,讓中心人物不出現來吸引觀眾。劇本用看似混亂實則多變的語言準確地表達了人物的特定精神狀態和思想情感,往往在荒誕中蘊含深意,在幽默中蘊含嚴肅;人物沒有正常的思維能力,更談不上人物描寫;地點和時間只是壹個模糊的符號,旨在烘托氣氛,缺乏具體的社會規定。所有這些都是劇作家為了表達作品主題而精心構思的。

劇本中呈現給人們的壹切都是那麽的醜陋、黑暗、荒涼,絕望、虛無的氣氛更是令人窒息。這種噩夢般的狀態引起了西方世界觀眾的聯想和共鳴,是相當自然的。因為劇本反映的可怕生活是他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的縮影,劇中人物的經歷和精神狀態也與自己有壹些相似之處。這也是劇本的主題。至於戈多代表什麽,西方評論家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它代表上帝,也有人認為它暗示了政治中的壹個特定的人;有人認為它是壹種代表人類幸福的力量,等等。後來,有人問貝克特戈多到底代表什麽。他回答:“如果我知道,我會把它寫在戲裏。”當然,這並非沒有神秘的成分,但也或多或少道出了作者內心的苦衷。貝克特雖然看到了資本主義世界的混亂和荒謬,看到了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們的可怕處境,但他卻無法給出正確的解釋,他看不到擺脫這種處境的出路。他只能表達壹些模糊的,看似模糊的對人們的期望。人的期望無法實現,只好陷入虛無和絕望。由此可見劇本的批判性和編劇思想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