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公司 - 奧地利的優點

奧地利的優點

教 育 學齡兒童享受9年義務教育,學費、書費和上學交通費由國家負擔。凡持有高中畢業文憑可免試上大學。2003年奧教育經費***計57.5億歐元,占總預算支出的9.4%。2002年有各類中小學、職業學校6715所,在校學生123.3萬人,大學19所,大學生19.7萬人。著名的維也納大學創立於1365年,系德語區最古老的大學之壹。全國的教育由聯邦政府控制,對6-15歲的兒童實行9年義務教育,學費、書本費、上學的交通費全由國家負擔。奧地利目前的高校生約為23萬人,其中外國留學生約占12%,奧地利的大學免收學費,實行學分制,修完學分便獲得學位證書。

新聞出版 2002年全國有各類報紙245種,其中日報31種,主要報紙2002年發行量為:《皇冠報》101.8萬份,《信使報》25.8萬份,《新聞報》12.4萬份,《標準報》11.1萬份。主要雜誌三種:《新聞周刊》30.4萬份;《側面》周刊10.6萬份,《趨勢》經濟月刊8.2萬份。

奧地利通訊社:1946年建立,以向奧報紙和電臺提供世界各大通訊社的消息為主,有時也發布奧官方消息。

1924年建立廣播電臺。2001年***有5家電臺,並用德、英、法、西四種語言對外廣播。1957年開播電視節目,現有三套節目。

文化

談起奧地利,無人不知其音樂和歌劇。奧地利歷史上產生了眾多名揚世界的音樂家:海頓、莫紮特、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還有出生德國但長期在奧地利生活的貝多芬等。這些音樂大師在兩個多世紀中,為奧地利留下了極其豐厚的文化遺產,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古典音樂節之壹。壹年壹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可謂世界上聽眾最多的音樂會。建於1869年的皇家歌劇院(現名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劇院之壹,而維也納愛樂樂團則是舉世公認的世界上首屈壹指的交響樂團。

奧地利學齡兒童享受九年義務教育。學費、書費和上學交通費均由國家負擔。凡持有高中畢業文憑者可免試上大學。著名的維也納大學創立於1365年,系德語區最古老的大學。

在奧地利到主人家作客或應邀赴宴,可著深色裝,也可著淺色裝;較正式的重要場合(例如有較重要的人物參加)應著深色裝,以示莊重,參加婚禮或生日慶祝活動可著淺色裝;聽音樂會、看歌劇須著深色裝。奧地利的餐館以"鴿子"作為餐館的星級標誌。"鴿子"越多,餐館越高級,最高為四星級。宴請可分為工作宴請和私人宴請兩種。如系工作宴請禮物可免;私人宴請則需帶禮品。 趣聞: 日食五餐的奧地利人>>>

名勝古跡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State Opera Theatre of Vienna)是世界上壹流的大型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主要象征,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建於1869年,原是皇家宮廷劇院,其前身是17世紀維也納城堡廣場木結構包廂劇院,1869年遷到市區的環行街旁。1918年宮廷劇院變為國有,稱國家歌劇院。二戰時被炸得只剩下幾處斷垣殘壁,戰後重建,整修10年,恢復舊觀。外貌古色古香,整個舞臺區完全現代化,配有最先進的音響設備。1955年11月以演出貝多芬的費德利奧慶祝再生。歌劇院為羅馬式宏偉建築。前廳和側廳都用大理石徹成,內部繪有精美壁畫和掛有大音樂家和名演員照片。觀眾席***有6層,可容有座觀眾1600多人。

維也納音樂廳(Music Hall Vienna):奧地利維也納最古老也最現代化的音樂廳,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始建於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外墻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雕像,古雅別致。1870年1月6日,音樂廳的金色大演奏廳舉行首場演出。1872年到1875年間著名音樂家勃拉姆斯曾負責組織音樂廳的演奏會。1939年開始,每年1月1日在此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後因戰爭壹度中斷,1959年又重新恢復。廳內有收藏館,館分兩室。壹間是展覽室,定期舉行收藏品展覽,供人參觀;壹間是檔案室,壹邊的書架 上放滿大量歷代手寫的、木刻的、鉛印的音樂書籍和樂譜,另壹邊是壹排鐵櫃,藏有音樂大師的樂稿、書信和其他手跡,其中有莫紮特的樂稿:最後壹個交響曲等。屋子中間是壹長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閱資料之用。檔案室原為勃拉姆斯的辦公室,他臨終前壹再囑咐,要把他珍藏的幾千冊音樂書籍和樂譜全部捐獻給檔案室。音樂廳屬於奧地利音樂之友協會,協會擁有會員7000多人,據說是世界上歷史最久、人數最多的音樂組織。

薩爾茨堡(Salzburg)是奧地利西北部薩爾茨堡州首府,瀕臨多瑙河支流薩爾察赫河,是奧地利北部交通、工業及旅遊中心。這裏是大作曲家莫紮特的出生地,素有“音樂藝術中心”之稱。薩爾茨堡1077年設市,公元8世紀─18世紀為天主教大主教駐地和活動中心。1802年薩爾茨堡脫離宗教統治,1809年,根據《舍恩布龍條約》歸巴伐利亞,維也納會議(1814—1815年)決定歸還給奧地利。這裏的建築藝術堪與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相媲美,有“北方羅馬”之稱。城市分布在薩爾察赫河兩岸,偎倚在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峰之間。城市被蒼郁的陡山圍繞,充滿魅力。河右岸南山坡的霍爾亨薩爾茨堡(11世紀),歷經900年風雨,仍巍峨挺立,是中歐地區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壹座中世紀城堡。本尼狄克隱修道院建於7世紀末,長期以來是當地布道活動的中心。聖方濟會教堂建於1223年。模仿羅馬聖教堂的大教堂建於17世紀初,是奧地利第壹座意大利式的建築。大主教宅邸是16—18世紀的壹座文藝復興式宮殿。米拉貝爾宮原是17世紀為薩爾茨堡大主教建造的皇宮,18世紀又經擴建,現在是包括宮殿、教堂、花園、博物館等的遊覽中心。城市南部是17世紀建造的皇家花園,以“水的遊戲”著稱。花園內建築物的門旁檐下,道路兩旁都有暗道水管不時噴射,水花飛濺,雨簾霧障。走進花園內壹座人工堆砌的山洞,潺潺的流水發出了26種鳥鳴的聲音,組成壹曲悅耳動聽的空山鳥語。在壹處由機械裝置控制的舞臺上,通過水流的作用,156個活動小人再現了這裏300多年前小鎮生活的情景。走進薩爾茨堡,無處不見莫紮特的蹤跡。1756年1月27日,大作曲家莫紮特出生在城中糧食街9號。1917年莫紮特的故居被辟為博物館。

莫紮特故居(Mozartst Seburtuts)奧地利18世紀著名音樂大師莫紮特出生的地方。它坐落在薩爾茨堡市糧食大街9號。這是壹座金黃色的6層樓建築。公元1756年1月27日莫紮特就誕生在這裏,並度過了他的童年。昔紮特14歲被任命為宮廷樂師。1781年,他向宮廷提出辭呈,遷居維也納,從而打開維也納古典音樂的大門,直到1791年1月5日逝世。為了紀念他,1917年把這裏辟為莫紮特故居博物館。館內陳列著莫紮特生前使用過的小提琴、木琴和鋼琴、親筆寫的樂譜、書信以及親自設計的舞臺劇藍圖等。館內如今還珍藏著莫紮特的壹縷金色頭發。故居前面是莫紮特全身銅像。莫紮特故居是到薩爾茨堡的遊客們必到之處。在博物館內陳列有莫紮特的壹縷金發和少年時使用的小提琴、樂譜。館前的莫紮特廣場上豎有莫紮特全身銅像。廣場附近還有莫紮特音樂專科學校等;連商店出售的巧克力糖果等也都以莫紮特命名。薩爾茨堡歷史上就以音樂之城聞名,該城每年都舉行國際音樂節活動。包括薩爾茨堡國際音樂節(為期5周),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為期2周),薩爾茨堡國際藝術節(為期5周)。其中薩爾茨堡國際音樂節的前身即1877至1910年舉行多次的莫紮特音樂節。它以維也納國立歌劇院(世界十大劇院)和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世界三大愛樂管弦樂團之壹)為主,廣泛接納世界各國的著名交響樂團、指揮家、獨奏家和獨唱家。薩爾茨堡國際音樂節已成為世界音樂盛會。

維也納多瑙塔(Donau Tower in Vienna)位於市區北面的多瑙河公園內,於1964年建成。塔高252米,塔底直徑31米。多瑙塔高聳入雲,為維也納市容劃出壹條新的空中輪廓線。塔內設有兩部高速電梯,遊人可乘電梯從塔底直升到165米高的電梯終點。在電梯終點上下各5米處,分別是露天咖啡館和室內咖啡館。登上170米高的露天咖啡館,頓感冷風撲面,寒氣逼人,但俯首下看卻有人上九天之感。進入160米高的室內咖啡館,頓覺溫暖如春。憑窗極目遠眺,遠方巍峨的阿爾卑斯山和穿城而過的藍色多瑙河盡收眼底。由於兩個咖啡館環塔而建,其地板構架同塔軸相連,故能以3種速度圍繞高塔轉動,形成別致的旋轉咖啡廳,咖啡廳每隔39分鐘自轉壹周。隨著咖啡廳的轉動,窗外的景色也隨之慢慢移動。遊人可邊品嘗飲品,邊領略維也納繁華的都市風貌和城郊的田園風光。

維也納舍恩布龍宮(Schonbrunn Castle in Vienna)舍恩布龍宮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西南部,亦稱“美泉宮”,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避暑離宮。1694年由瑪利亞·特利薩女王下令修建。整座宮殿占地2.6萬平方米,稍遜於法國的凡爾賽宮。宮內***有1400個房間,其中44間是以18世紀歐洲流行的洛可可式建築風格修裝的,纖巧華美、優雅別致;此外,還有以東方古典樣式裝修的廳堂,如鑲嵌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國式和飾以泥金和塗漆的日本式。房間內部的飾品和陳設也與建築風格相壹致,在琳瑯滿目的陶瓷擺設中,尤以明朝萬歷年間的彩瓷大盤和描花古瓶最為珍貴。宮內有哈布斯堡王朝歷代帝王設宴的餐廳和華麗的舞廳,現在奧地利政府仍在那裏舉行舞會或款待各國外交使節。在宮內,供人參觀的幾輛瑪利亞·特利薩女王加冕大典時使用的鎏金馬車,豪華無比,引人駐足。在長廊上,掛滿了哈布斯堡王朝歷代皇帝的肖像和記錄他們生活場景的圖畫以及瑪利亞·特利薩女王16個女兒的肖像畫,其中最惹人喜愛的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皇後瑪麗·安東涅特少女時代的畫像,其優雅細膩的筆調將當時王朝豪華的盛景和奢麗的生活盡現於畫上。後來,在這座宮殿裏長大的瑪麗皇後同其夫君路易十六壹起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臺。在房間和回廊的拐角處是各種式樣的火爐,其中俄式的大火爐造型最為奇特,堪稱壹景。在宮殿後面是壹座巴羅特式的大花園,每當百花盛開之際,園中奇花異卉芬芳怡人,令人留連忘返,更增添了離宮之美。拿破侖曾兩次占領過維也納,兩次都居住在這裏。著名作曲家莫紮特幼年時期也曾在離宮的宮廷舞臺上為女皇演奏過鋼琴。拿破侖戰敗後,1814年9月—1815年6月,這裏曾舉行過有名的瓜分歐洲的維也納會議。當時的奧地利首相梅特涅以其縱橫捭闔的手腕,在歐洲諸列強之間玩弄均勢平衡外交,顯赫壹時。

歷史名人

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下午18時30分—1945年4月30日下午3時30分),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Braunau am Inn,林茨,萊茵河上的Braunau),卒於柏林。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總裁和德意誌第三帝國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犯。同時,他也是壹個出色偉大的演講家、政治家和冒險的軍事家。

沃爾夫岡·莫紮特 (Wolfgang Mozart,1756-1791):奧地利偉大的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出身於薩爾茲堡宮廷樂師家庭,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即興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歲即創作了壹首小步舞曲,並在歐洲旅行演出獲得了成功,被譽為“神童”。1773年任薩爾斯堡大主教宮廷樂師,1781年不滿主教對他的嚴厲管束而憤然辭職,來到了維也納,走上了艱難的自由音樂家道路。莫紮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著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並迸發出在巨大社會壓力下的明快、樂觀情緒。他廣泛采用各種樂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奧、意等國的民族音樂和歐洲的傳統音樂有機的聯系在壹起,賦予它們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形式,為西方音樂的發展開辟了嶄新的道路。其創作手法新穎,旋律純樸優美,織體幹凈細致,配器註重音色效果,發揮了復調音樂的積極作用,對後世音樂創作產生極大的影響。他在短促的壹生中***創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後宮誘逃》、《魔笛》等著名歌劇,使歌劇成為具有市民特點的新體裁。並作有大量交響曲、協奏曲、鋼琴曲和室內樂重奏。

弗朗茲·舒柏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的開創者之壹。生於1797年1月31日,父親是維也納近郊的壹所小學的校長,有19個孩子,舒柏特最小。他自幼喜歡音樂,8歲開始隨父、兄學習提琴和鋼琴,11歲時進入免費寄讀的神學院合唱團。1811年創作第壹首歌曲《哈加爾的悲哀》,16歲到他父親的小學裏當教員。他壹邊教課、壹邊進行音樂創作。17歲為歌德的詩篇《紡車旁的葛萊卿》、《野玫瑰》等譜曲。18歲那年,壹天午後,他拿起歌德的敘事詩《魔王》來讀,忽然心情激蕩,壹小時後,膾炙人口的世界名曲《魔王》誕生了。這首名曲,立即轟動了維也納,使他從此走上音樂創作之路。舒柏特只活了33歲,但他壹生卻寫了634首藝術歌曲。此外,他還寫了8部交響曲、壹些重奏、奏鳴曲,即興曲和其他音樂作品,《小夜曲》以其深情、優美為世人所贊賞。舒伯特采用和聲上的色彩變化,用各種音樂體裁形式來刻劃個人的心理活動,富有大自然的和諧和生命力的氣息,他將瞬息間的遐想行之於樂譜,把感受到的壹切化為音樂形象,構成了他獨特的浪漫主義的旋律。他很崇拜貝多芬,1822年,舒柏特帶著新發表的作品去見貝多芬,恰好貝多芬出去了。後來貝多芬在病中發現這首曲子,說“這作品充滿了神奇的火花”。可是,當舒柏特再去拜見貝多芬時,貝多芬已病危不能說話了。舒柏特臨終時要求親友將他葬在貝多芬旁邊,現在他倆的銅像並立在維也納廣場上。

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約翰·施特勞斯的兒子,奧地利著名的輕音樂作曲家。出生在風行跳舞的維也納壹個音樂家家庭,與父親同名。其創作以《藍色的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藝術家的生活》、《春之聲》等壹百二十余首維也納圓舞曲著稱,被後人冠以“圓舞曲之王”的頭銜。他曾帶領樂隊訪問歐洲各國,使維也納圓舞曲風靡全歐洲。他的圓舞曲獨具特色,旋律酣暢,柔美動聽,節奏自由,生機盎然,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主要曲目。他還作有《雷鳴電閃》等壹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爾卡舞曲及幾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創作了《蝙蝠》、《羅馬狂歡節》、《阿裏巴巴與四十大盜》、《吉蔔賽男爵》等十六部輕歌劇,對於歐洲輕歌劇的發展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

斯蒂芬·茨威格 (stephen zweig1881~1942):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出身於富裕的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後去世界各地遊歷,結識羅曼·曼蘭和羅丹等人,並受到他們的影 響。第壹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二十年代赴蘇聯,認識了高 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後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與感覺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茨威格在詩、短論、小說、戲劇和人物傳記寫作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見長。代表 作有小說《最初的經歷》、《馬來狂人》、《恐懼》、《感覺的混亂》、《人的命運轉折點》、《壹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壹個女人壹生中的二十四小時》、《危險的憐憫》等;傳記《三位大師》、《同精靈的鬥爭》、《三個描摹自己生活的詩人》等。茨威格對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學說感興趣,作品擅長細致的性格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遭遇和心靈的熱情的描摹。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ud Sigmund 1856-1939):奧地利精神科、神經科醫生、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於摩拉維亞壹猶太商人之家,是其父母八個子女中的長子。他4歲時隨家人遷居維也納。17歲考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後開業行醫,擔任臨床神經專科醫生,終生從事精神病的臨床治療工作。在探尋精神病病源方面,弗洛伊德拋棄了當時占主流的生理病因說,逐步走向了心理病因說,創立了心理分析學說(Psychoanalysis,又譯精神分析),認為精神病起源於心理內部動機的沖突。他思考敏銳、分析精細、推斷循回遞進、構思步步趨入,探討問題中,往往引述文學、歷史、醫學、哲學、宗教等材料,揭示出人們心靈的底層。主要著作有:《夢的解釋》(1900年)、《性學三論》(1905年)、《心理分析導論》(1910年)、《文明及其缺陷》(1929年)。1886年與馬莎·伯萊斯結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兒A·弗洛伊德後來也成為著名的心理學家。

卡夫卡 (Franz Kafka,1883~1924):奧地利小說家。1883年7月3日生於布拉格壹個猶太商人家庭,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1904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為4部短篇小說集和3部長篇小說。可惜生前大多未發表,3部長篇也均未寫完。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他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也壹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征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 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成為席卷歐洲的“現代人的困惑”的集中體現,並在歐 洲掀起了壹陣又壹陣的“卡夫卡熱”。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動物防備敵害的膽戰心理,表現資本主義社會小人物時刻難以自保的精神狀態和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的孤立絕望情緒的短篇小說《地洞》(1923年);通過小職員薩姆沙突然變成壹只使家人都厭惡的大甲蟲的荒誕情節,表現現代社會把人變成奴隸乃至“非人”的“異化”現象的短篇小說《變形記》(1912年);寫土地丈量員K在象征神秘權力或無形枷鎖統治的城堡面前欲進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斃的長篇小說《城堡》;借銀行職員約瑟夫· K莫名其妙被“捕”,又莫名其妙被殺害的荒誕事件,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司法制度腐敗及其反人民本質的長篇小說《審判》等。

卡爾·車爾尼(Carl Czerny)(1791年2月21日——1857年7月15日)奧地利人。著名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

車爾尼師從著名音樂家、作曲家貝多芬。他是貝多芬最得意的學生,貝多芬曾在1801年--1803年的三年間免費教他彈奏鋼琴。他對於貝多芬的作品積極宣傳,並在他的作品500號《鋼琴理論及演奏大全》的第四冊的第二、三章中論述如何正確演奏貝多芬的作品。他能夠背奏貝多芬的全部鋼琴作品。

車爾尼作為壹名鋼琴教育家,培養了弗蘭茲·李斯特這樣的學生。他免費教李斯特彈琴,李斯特也說:“我的壹切都是車爾尼教我的。”

作為壹名鋼琴教育家,他壹生寫了無數鋼琴練習曲,是學習鋼琴的學生聯系的基礎教材。他的地位在於在貝多芬時代和現代鋼琴演奏架起了壹座橋梁。

海頓 1732年4月1日,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奠基人弗朗茨.約瑟夫.海頓出生於奧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邊境的風景秀麗的羅勞村。1809年5月1日逝世於維也納。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壹位代表人物,壹位頗具創造精神的作曲家。?

1732年4月1日,車輪匠馬蒂亞斯·海頓的老婆瑪麗亞·科勒在羅勞(位於下奧地利,接近匈牙利邊境)生下壹個兒子。這孩子出生證明上登記的日期是4月1日,起名叫弗朗茨·約瑟夫·海頓。約瑟夫·海頓曾對自己的第壹位傳記作者迪斯這麽說:“我生於4月1日,我爸爸的日記上也是這麽寫的。但我兄弟米夏伊爾(另壹位大作曲家)總說我生於3月31日。這是因為他不想說我生在愚人節。” (也有說法為海頓生日是3月31日,因為,海頓壹輩子都否認他是在4月1日出生的,原來是他不希望別人說,他是在愚人節出生的呆子。)海頓的父親是壹個馬車制造匠,以修造馬車為生,母親是個廚娘。盡管父母親都是普通的勞動者,卻都熱愛音樂,這使海頓從小有機會受到音樂的熏陶。他的家境貧苦,為了學習,六歲就離開了父母到維也納。海頓有著超人的音樂才華,八歲那年,被選為當時施臺芳教會的兒童合唱團的團員。後來長大後,嗓子變聲,被合唱團趕了出來,從此他流落街頭,嘗盡了世間的艱難困苦。幸運的是他被壹位歌唱家發現,並得到了他的救助,才勉強活了下來。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他壹生最為艱苦的時期。雖然生活困窘,但他熱愛音樂的信念從未動搖,他努力學習音樂,最終得到了匈牙利貴族保爾·艾斯特哈齊的幫助,成為這位侯爵的宮廷樂師。此後,海頓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這壹時期創作的,由於他性格開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聽起來總有壹種寧靜、樂觀的感覺,而不象貝多芬的音樂那樣具有強烈的鬥爭性。?

海頓對古典音樂的主要貢獻是交響曲和四重奏,由於他對於交響曲體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被人們稱作“交響樂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