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公司 - 獅子山下的傳奇人生

獅子山下的傳奇人生

獅子山下的傳奇人生

1從山峰到電視劇再到流行歌曲,獅子山已經成為香港吃苦耐勞精神的體現。

那時,國民黨和共產黨正在交戰。劉,廣東潮陽人,二十出頭,從老家沿著海岸線壹路走到深圳。他將跟隨壹群村民到香港躲避戰亂,保住性命。劉七歲喪父,九歲喪母,背井離鄉。

他和村民壹起渡過深圳河,踏上九龍半島,繼續前行。劉連同他所居住的地方的人流,被稱為難民潮。劉來到壹座山腳下,早來的流民已經搭起了參差不齊的木屋。人們說這座山峰看起來像壹頭威武的獅子,所以它被稱為獅子山。

傳說以前這裏有九條龍在肆虐,上帝派這只獅子下來鎮壓,就成了壹道風景。劉來到這裏後,他向村民們學習,從山上砍伐樹木,為自己建造了壹座木屋。他找了個地方住,然後去西環的碼頭賣苦力。他從朝陽人變成了香港人。他看到獅子山腳下正在變成壹個巨大的貧民窟。

20年後,壹首以獅子山腳下命名的歌曲開始流行。劉的四個兒子愛上了這首歌,因為他認為這是關於他的家人的感情。30年後,在經濟蕭條時期,時任香港財政司司長的梁錦松唱了這首歌,鼓勵港人共度時艱。5個月後,朱镕基總理也朗誦了這首歌的歌詞,呼籲港人二次創業。

生活中有快樂。

眼淚總是有的。

我們都是。

相約獅子山腳下

最後,笑聲多於嘆息。

人生難免坎坷。

很難無憂無慮

同舟共濟

獅子山下,互幫互助。

摒棄差別,尋求共同權利。

放下彼此心中的矛盾

理想壹起追。

同病相憐的人壹起發誓。

無畏無懼

在地平線上的同壹個地方

手拉手跨過崎嶇的地形。

我們都是。

用努力寫下來

不朽的湘江名句

壹首歌描述了20世紀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基層人民的努力和鬥爭,以及他們的毅力。沒想到世紀之交,《獅子山下》再次在香港開唱,600萬香港人重溫了拼搏的信念。

獅子山海拔只有495米。劉的孩子那年在山路上跑來跑去。如今,獅子山被三四十層的政府公屋包圍,變得越來越不高大。甚至在介紹香港旅遊的宣傳冊裏都沒有出現,只有壹個不熱鬧的公園。然而,獅子山卻成了香港勤勞精神的化身。“在經濟最低谷的時候,大家互相打氣,經常談起(獅子山),相信只要勇敢面對,明天會更好。”49歲的公司老板林振華說。

貧民窟

居民都壹樣窮,家家不用鎖門。

西環碼頭賣的苦力大多是“潮州幫”。

三年後,劉有了壹些積蓄。他跑回汕頭,和壹個老人談錢,談豬,談米。他丟下這些東西,帶走了18歲的女孩程。她成了他的妻子,住在獅子山下壹間簡陋的木屋裏。

剛到獅子山腳下的程,壹定見過簡陋的木屋和出沒於木屋的男男女女。這叫竹園村。他們和她壹樣窮,生活環境惡劣,隨時面臨火災的威脅。當時的背景是內地難民湧入造成香港人口劇增。獅子山下的村莊在日據時期被大量拆除,為新移民建造臨時木屋提供了廣闊的土地。在五、六十年代,這裏成為香港主要的寮屋區。當時窮人還分布在馬仔坑、九龍城、沙田、屯門。

高大魁梧的劉繼續在碼頭上扛著米袋子,程在家裏戴著塑料花,這對於貧民窟的婦女來說是很平常的工作。香港大亨李嘉誠是靠經營塑料花起家的。

7月1964日,劉家生下了第四個兒子。這個帥哥在獅子山茂密的植被中度過了快樂的童年,並愛上了音樂。二十年後,他成為tvbi (TVB)的壹名受歡迎的學生。他的名字叫劉錫明。劉家家境殷實,程在獅子山下的棚戶區生了四子壹女。

獅子山給明希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每天刷牙的時候,壹擡頭,山峰映入眼簾,盡管他並不覺得它像獅子。他和他的兄弟以及其他夥伴在獅子山的棚戶區閑逛。對他來說,最吸引人的遊戲是抓壹只紅蜘蛛,把它放在壹個用樹葉做成的小房子裏。朋友們見面就放他們出來看紅蜘蛛打架。

但是,父母承擔著生活的重擔。明希經常看見她媽媽提著兩個大水桶去山坡上的取水口。她來回幾次去裝滿壹個水箱。明希對她母親的力量和耐心感到驚訝。8歲的時候,他幫媽媽提水,卻只能吃力地提第三桶水。

這時候,這家人已經住在石頭房子裏了。政府從獅子山的山坡到平地都建起了壹排排的石屋,壹直住在木屋裏的難民們得以改善住宿條件。竹園村有六間石屋,劉家住在第六段。每個區域都有公共廁所。學校位於第三區,劉家四個孩子都在這裏讀完小學。

在五、六十年代,寮屋區的居民都壹樣貧窮,所以每家都不用鎖門。鄰裏之間“互助”的氣氛給明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壹個家庭有壹個病人,幾個家庭壹起照顧。誰家的孩子沒人照看,就會有鄰居來幫忙。

現在,獅子山下的貧民區就是黃大仙的行政區。事實上,從1948開始,政府就在獅子山下劃出偏遠地區,供居民建木屋、石屋、磚屋。然而,頻繁的火災和惡劣的居住環境威脅著居民的生活。

由於人口增長過快,20世紀50年代中期獅子山下建起了大量七層的回遷樓。20世紀60年代,公房建設進入繁榮期,壹村建66棟。

竹園村從1957開始拆遷,居民已經搬進附近新建的安置樓。然而,當政府把劉家從石屋搬到觀塘的公屋居住時,的三兄弟已各自成家。劉佳欣生活在所有的自來水和廁所裏。在明希看來,這是壹個很好的進步。媽媽不用挑水,也不用擔心上廁所。

劉家人離開了獅子山。上世紀80年代,竹園村已經成為壹個綠色的竹園,有16棟30層以上的公房,居住著近2萬居民。劉去世前,經常和程壹起回竹園買菜。明希總是回憶在獅子山的快樂童年,但她的母親總是感嘆:那些年太苦了,太苦了。同時,她也很難過:竹園已經面目全非了。

明希認為,父母的青春和汗水都留在了獅子山下的辛勤勞動和香港的經濟騰飛中。

塑料花

鮮花蘊含著香港經濟首次騰飛的信息。

當程戴上獅子山下的第壹朵塑料花時,她不會想到,這朵花裏蘊含著香港經濟第壹次轉型和騰飛的信息。

1950之前,香港是以轉口貿易為主的自由港。上世紀五七十年代,在朝鮮戰爭和聯合國對華禁運期間,香港走上了工業化道路,實現了第壹次經濟轉型。這種經濟轉型主要是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制造業,形成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在國外市場加工銷售的出口加工業。

成和其他家庭主婦手中的塑料花成了香港經濟的火車頭。截至1962年底,香港共有997家塑膠花廠,雇用工人超過3萬人。65438-0967年,香港塑料花制品出口總值達8.23億港元,占香港工業出口總值的12%。

20世紀50年代末,香港政府決心將獅子山下黃大仙區南部的新浦港發展成為壹個工業區。周圍的寮屋區為工廠準備了充足的勞動力,劉人的許多鄰居都成了工人。到1980第三季度,黃大仙工業區已開設工廠3634家,雇傭員工91036人。

獅子山下的9萬多名工人,正在工業經濟的大潮中努力工作。其中壹半以上在制造服裝、電子、塑料和金屬制品等行業工作,40%在服務業工作。女性占勞動力的60%。他們周壹到周六每天工作9個小時,有時兩三班倒,晚上甚至周日都要加班。所有香港人都以這樣的熱情改善自己的生活,同時支持香港的經濟。

劉沒有當工人,他也不再去碼頭做苦力。他跑到海邊買魚,拿到竹園市場去賣。

劉有自己的鋪面,他經營更多的魚,並為壹些餐館供貨。高中畢業後,明希的大哥開始幫助父親做生意。漸漸地,龍蝦,石斑魚和貽貝出現在他們的人行道上,許多餐館長期向劉家訂購海鮮。高中畢業後,明希的二哥加入了海鮮生意。後來,劉家也有了自己的飯館。

事實上,獅子山下也住著壹些富人,比如電影明星喬宏和大導演李翰祥。電影明星和大導演都住在鉆石山,方便在鉆石山的森林和植被中拍攝室外場景。電影業作為工業經濟文化的壹種表現形式,拍攝了大量的民國初年電影和獅子山下的古裝電影。

工廠,工人,有錢人,明星,電影,獅子山下的生態,只是香港工業經濟及其互補的明星文化心態的縮影。1973年,香港電臺拍攝的獅子山開始播出,在香港引起轟動。以梁明的住宅區為中心,涵蓋家庭倫理、性別地位、鄰裏關系等。這是壹個關於公民如何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勵誌故事,反映了基層的生活,普通公民從中找到了自己的聲音。1973到1994和21期間,單元劇播出200多集。1979,James J.S.Wong寫的與節目同名的歌曲歌詞,由當紅歌手Tam演唱。這首歌隨即風靡香江,成為《獅子山下》的主題曲。有評論認為,《獅子山下》是香港歷史的電視版,獅子山為香港精神代言。

明希高中畢業,以《獅子山下》的戲劇和演唱考入浸會大學音樂系,從此開始了他的藝術家生涯。早在高二的時候,他就喜歡上了《獅子山下》這首歌,在壹次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他喜歡歌手Tam,他覺得這首歌講的是他家壹路的進步。明希選擇了壹條與他的兄弟們不同的道路。90年代進入娛樂圈,成為電影明星。

從65438到0970,工業出口占香港出口的81%,標誌著香港第壹次經濟轉型的完成。獅子山下,有很多工廠,工人們在機器的聲音中努力工作。香港經濟在加工制造業的喧囂中高歌猛進,成為20世紀8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之壹。

1972年,14歲的林振華跟隨父母從廣東來到九龍城。當時壹個人收入不到2000港幣。在林的印象中,生活還是很艱苦的。

1978年的壹個晚上,從廣州去珠海的民兵肖旭把壹支56式沖鋒槍放在沙灘上,乘船走私到香港。他的任務是抓偷渡者,現在他也成了他們中的壹員。他沒有去獅子山腳下,而是去了深水埗的壹個親戚家,很快就在壹家制衣廠找到了工作,月薪800港幣。

負資產

3被金融大師“欽點”,“獅子山下”再唱香江。

1997 7月1,香港回歸祖國。

同月,美國知名投機者索羅斯帶領量子基金進入經濟疲軟的泰國,亞太金融危機爆發並波及東南亞。5438年6月+10月,經濟高度國際化的香港遭到索羅斯的攻擊。高樓價、高股市、高工資、高成本導致的泡沫經濟破滅,香港壹下子變成了風雨飄搖的成衛。此時的香港經濟,在經歷了七八十年代的持續高增長後,已經進行了第二次轉型,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向毗鄰的珠三角轉移,形成了“前店後廠”的格局。香港的金融、貿易和各種工商業服務業蓬勃發展,成為亞太地區領先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在索羅斯的攻擊下,恒生指數暴跌。香港已成為國際投機者的提款機。從65438年到0998年,香港經濟跌到了最低谷。

劉錫明家族在經濟衰退中損失慘重。大哥劉錫榮和二哥劉西堯從事海鮮批發多年。到了1997,他們各自都擁有了上千萬的資產,為很多餐廳供貨,他們的餐廳也蒸蒸日上。金融危機後,大家都縮減開支,很多餐廳相繼倒閉,還有兩兄弟關閉了自己的餐廳,把海鮮店減少到了最低。

肖旭,從65438到0978年來港,現已成為老徐,從事建築裝飾行業。但在1999和2000年期間,他情緒低落,每天帶著兩歲的女兒去公園消磨時間。“那時候只能吃老錢(積蓄)。”他說。

林振華經營壹家工廠。1984從加拿大大學回到香港,事業穩步上升。1997和1998是他最艱難的時期。“香港中產階級受傷最重,資產貶值。我的房子從700萬跌到200萬,銀行都還不起。”

金融危機後,劉錫榮和劉西堯仍在艱難地支撐海鮮批發,但到了2003年非典的到來,“沒有人去餐館消費了。中環到處都是戴口罩的人,晚上8點以後尖沙咀就沒人了。”Xi·明回憶道。他的兩個兄弟發現,他們多年建立的基礎突然“歸零”。

在壹片黑暗中,香港需要振奮精神。2002年3月6日,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宣讀其首份財政預算案後,背誦了《獅子山下》的歌詞。他鼓勵香港人在經濟困難時,要咬緊牙關,努力工作,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他說:「香港是壹個充滿活力的地方。如果妳願意努力,妳會找到妳的理想...今天,香港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是妳我貢獻力量的時候了...我們壹定會闖出壹片新天地。”幾天後,在港大的預算論壇上,他應師生之邀演唱了《獅子山下》。

明希仍然記得梁錦松用這首歌鼓勵大眾。金融大師《欽點》《獅子山下》再唱香江。明希說,政府顯然有意用這首歌喚醒港人在逆境中奮鬥的信念,所以這首歌在當時的電臺和電視上經常聽到。同年4月,亞視還重播了《獅子山下》的部分劇集,獲得了該臺當周整個節目的最高收視率。在重播之際,前譚表示,這首歌不僅屬於老壹輩香港人,也屬於年輕人,讓年輕人更能體會同舟共濟的精神。

4新生代:老壹輩重訪獅子山下時,年輕人已經轉向另壹個方向。

林振華對1997和1998有著難忘的回憶,當時大家都咬緊牙關挺過了難關。“香港已經從壹個落後的島嶼變成了東方之珠。我們這壹代人是帶著它來的,所以我們對獅子山所代表的艱苦奮鬥精神是很親切的。”

他小時候在家裏的黑白電視上看《獅子山下》。他當公司老板的時候,又聽到政府把它當宣傳歌唱了。“又到了硬著頭皮提倡團結的時候了,感受真的很深。”

林振華和公司的員工壹起分擔困難。他沒有炒人,只是降了工資,員工也很體諒他,沒有因為降薪而離職。他看到工廠裏也發生了這種情況,工人們願意降薪繼續工作。在鋪面,房東降低租金,勸經營者留下。“人們在私下談論市場時往往很悲傷,但壹到工作崗位,他們立即看起來非常有活力。”林振華的生活費也減少了,家人去餐館吃飯的次數減少了,購物也多了壹層算計。

明希的兄弟們艱難地分道揚鑣,將生活和事業的重心轉移到了大陸。劉錫榮在深圳開了壹家小飯館,跟他在香港的時候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劉西堯成了壹名“民工”,在上海的壹家餐館當主管。雖然很難知道兩兄弟想“東山再起”,但明希認為他們會壹天天好起來。“畢竟有龍鳳。褲子天天穿破洞嗎?人生總有起起落落,不可能天天都好,但沒有過不去的。”

非典過後,香港經濟好轉。2004年,香港經濟增長率達到7.5%,是近7年來最好的。

房地產價格和股票市場都上漲了。媒體稱,2006年是香港人的豐收年,很多市民升職加薪,在股市大賺壹筆。2001年後,老徐在“西鐵”項目找到了工作。在眼裏,他的侄子劉是個聰明人。他還在香港做海鮮生意。隨著經濟復蘇,他的鋪位增加了兩三個,繼續給餐廳供貨。雖然他有時向明希抱怨鋪位租金貴,生意累。

在林振華看來,目前的香港經濟比1997更健康。“那時候泡沫很多,現在這麽穩定。”同時,他認為香港經濟崛起是內地經濟發展的壹部分。

明希在2005年發行了壹張唱片。選歌的時候他說其他歌可以省略,但是必須有《獅子山下》。在黃大仙行政區,每當區裏有活動,人們都要先唱《獅子山下》。

當林振華和劉錫明那壹代人還對港精神熱情不減的時候,年輕壹代可能已經走上了另壹個方向,讓他們覺得年輕人缺乏父輩吃苦耐勞的意誌。

27歲的安迪(ANDY)從黃大仙祠旁邊的鉆石山(Diamond Mountain)的家來到公司時,經常從車窗看到獅子山。他小時候和同學去那裏燒烤。他的第壹份工作做了八個月,第二份工作做了壹年。現在他在壹家印刷公司工作。回想起剛步入社會時,他慶幸自己壹直和父母生活在壹起。“如果我在外面租房子住,我當時的收入會很緊張。”現在他的收入比那時多了5000元。

他沒看過《獅子山下》系列,但他會唱這首歌,“聽多了就能唱了”。他也很驚訝,這些吃苦耐勞的品質,至今仍被政府和公眾視為香港精神的主流,“那應該是創新”。安迪說,他的許多夥伴也有同感。

這實際上已經成為香港第三次經濟轉型的共識:通過“創新”發展“高附加值”產業,走向以知識和技能為基礎的“知識密集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