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公司 - 觀宗講經寺基本介紹

觀宗講經寺基本介紹

觀宗講堂是寧波著名的宗教旅遊目的地。

寧波延慶寺,原名報恩寺,始建於唐末五代十國,廣順三年(公元953年)。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被後人尊為智禮大師,天臺宗四明尊祖。他在甘福寺西邊的小院宣講天臺宗的教義,許多天臺宗信徒前來聆聽。後來聚集的人越來越多,甘福寺已經容納不下了。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遷至報恩醫院,第二年原報恩醫院住持贈。

直隸任報恩醫院方丈的第二年,他就集資擴建醫院。後來在他的得力助手師傅覺遠的幫助下,歷時十余年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完成了兩年(1009)的工程。次年,大典在朝廷舉行,經批準更名為延慶書院。於是這座聞名中外的天臺宗名寺開始出現在浙東的明州(古稱寧波),與臺州的國會寺並駕齊驅,成為佛教天臺宗五大名山之壹。

宋哲宗少生元年(1094),直隸法師第三代法智法師被任命為延慶院住持。他積極支持傑然大師等人在延慶院西角建立十六觀殿。它完成於宋哲宗傅園的第三年(1100),歷時七年。據相關史料記載,僧人修習西方凈土法門,坐而不臥三年。任期屆滿時,他對同行的比丘關暉、張忠、宗越說:我們各有壹間房,這就使我們贏了,後來者會增加人數,但房數不會增加。我們能做什麽?關暉等人回答說:以無為之心,作為壹種興趣,如果妳相信它,為什麽不呢?自然更是忽冷忽熱,誰為所欲為都不如他的意誌,他壹開始就會自焚,發誓要這樣。完工之日,三指重燃,所以見聞者樂。房間裏總是沒有空座位。期滿而去者,誌來者,景益者,不知幾何。

這位佛教史上德高望重的傑然法師,卻被宋高宗金兵綁架到北方四年(1130),不知結果如何。據元代《燕遊四賢錄》記載,和尚自薦到南湖(今延慶寺所在舊名)了解來意,建十六觀室。晉人在明州犯罪,士子逃跑,卻守不住。酋長騎馬走了,罵他說,妳不怕死嗎?但是,他說:我希望我能呆在房間裏,但是我真的不忍心走。酋:我要回北方,我願意做這個制作。所以我強迫自己回去。後人銘記,故以此為祭日,尊之為智者,立於側邊壹尊。

金兵退州後,明州府舉行儀式,邀請天臺宗法生園跟隨大師方丈延慶院。然而,軍災之後,延慶醫院滿目瘡痍,只剩下16個觀景大廳。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趙玉安大師去世,修復的任務落在了已故大師陳道及其弟子智聯大師身上。宋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恢復了昔日的雄偉姿態,朝廷將延慶院命名為延慶寺。此後,延慶寺的名稱壹直延續至今。

可惜好景不長。宋寧宗嘉定十三年(1220),延慶寺,包括十六座官塘,被大火徹底吞噬。七年後,在第三年(1227),壹個被稱為古雲國粹的人(其事跡不詳),在宰相石的支持下,開始再次重建。

62年後,元世祖元二十六年(1289),壹場大火燒毀了南宋末年古韻翠辦事處修建的延慶寺和十六間觀堂。僧侶和好法師會被重建(規模未知)。35年後,甲子元年(1324)又發生了壹場大火。這兩次大災難,基本上把延慶寺和十六殿都燒光了,剩下壹片廢墟。

從元文宗到順順(1332)的第三年,我無法向延慶寺方丈取經,開始重修延慶寺的齊心閣。據《直政四明續》記載,至舜仁申,無朝廷之令,居此山。教完之後,不敢把營地訓練當禪了。杜梓館的建造是復雜而未知的。土生土長的王淵明是第壹個創建它的人,並委托他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做出反應。三年後,越內閣成功了,參政額被稱:袁統壹新寶閣。因其舊名,書信體為元代所知,這是其建造的基礎。三年後,在元順帝元二年(1334),信亭建成。直到鄭錚六年(1346)才開始修建大雄寶殿,次年竣工。已建成的大雄寶殿長18米,寬123英尺,深98英尺,高113英尺。至此,延慶寺再次矗立在明州日湖之濱。至於十六殿的修復,早於正殿。

明太祖洪武四年(1317),壹直未建的齊心閣、山門荒廢已久,洪武十二年(1379)重建。

在整個明代歷史時期,延慶寺及其十六座官塘基本上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只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修繕或局部擴建。據光緒《鄞縣誌》記載:

明太祖洪武四年(1317),壹直未建的齊心閣、山門荒廢已久,洪武十二年(1379)重建。

洪武二十年(1387),羅雲堂建成。

永樂十三年(1415)修建方丈殿。

玄宗宣德三年(1428),建禪悅堂。第二年,大雄寶殿旁邊建了壹座寶塔。

太宗八年(1443),修建鐘樓和藏經樓。

大悲亭重建於景泰三年(1452)。

憲宗成化三年(1467),在羅雲堂西南修建能仁堂。

宗申萬歷六年(1578),延慶寺進行了長期大修。

萬歷三十二年(1604),募捐修繕佛寺,萬歷四十六年(1618),重修山門。

在清代,歷經600多年滄桑的天臺寺幾經沈浮。據有關史料記載:

順治年間,延慶寺大悲殿、鐘樓重修,但落雲堂、山門廢棄。

康熙七年(1668),鐘樓復建。康熙十壹年(1672)由正在大殿參觀的昭聖大師重修。

乾隆四十八年(1781),寺廟和佛像重新修建。

嘉慶五年(1800)增建禪堂。十壹年(1806)水陸堂建成。十六年(1811)建堂、庫房、客房。十八年(1813)重修方丈殿和廚房。

道光六年(1826),法堂被燒。十二年(1832),大雄寶殿倒塌。五年後,雨村大師重修了後法堂、齋堂和廚房。十九年(1839),重建了嘉慶年間被火燒的大悲殿。二十三年(1843),鐘樓再次被毀。二十九年(1849),重建大雄寶殿,荒廢十七年。三十年,方丈殿改為藏經樓。並建造三間內客房、七間上層客房和九間案例室。

鹹豐十壹年(1861),太平軍攻陷寧波,延慶寺、十六關堂部分建築被毀。

同治五年(1866)重鑄鐘,裝飾佛像。

到了清末,十六觀堂逐漸荒廢,禪室也是壹片廢墟。

民國元年(1912),法籍天臺宗大師應邀在此擔任住持。任後尊四明大師三觀為宗,說是遺教,改十六觀殿為觀殿。從此,觀宗講經寺從延慶寺分離出來,成為壹個獨立的家族。次年,弘法社成立,就是這個教派學道講學的地方。

民國五年(公元1916),官宗寺新建大雄寶殿落成。

民國六年七月,徐大師北來,在寧波關宗廟受足教。

民國七年,成立觀宗社,招收僧人。

民國12年,廟前挖了壹個放生池。

民國17年,管宗社與宣道會合並為宣道會。天臺宗第壹份刊物《弘法社刊》創刊。同年,關宗廟義務學校開辦,首次招生240人。

民國二十四年(1937),《法學促進會雜誌》改為《法學促進會雜誌》。

民國26年,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爆發,《傳播佛法》雜誌停刊。

民國二十七年(1938),關宗廟失火,侵占正殿,損失巨大。

民國三十年(1941),寧波被日軍飛機轟炸,觀宗講經堂天王廟被槍殺。幸好沒有爆炸,只有三個和尚受了輕傷。

民國三十四年(1945)八月,日本侵略者投降,抗日戰爭勝利。永帝護法催促上海法藏寺根慧法師來永帝方丈寺。重新建立大雄寶殿和佛像,修建島上觀音和多寶塔。同時恢復宗教學校,重新講學。

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五月,寧波解放。從此,兩座寺廟的歷史翻開了新的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