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公司 - 書法家夏誌雲簡歷及作品價值

書法家夏誌雲簡歷及作品價值

1、關於簡介我可以為妳奉上,不過作品的價格就不要估計,畢竟藝術品的價格是隨時變動的;

2、簡介奉上:

夏誌雲:君子固窮 對藝術矢誌不渝的藝術家

他是壹位民間書法家,26次獲得國內外大獎。但他壹直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甚至很長壹段時間寄人籬下、食不果腹。他不願把他的作品當成商品變成錢。

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寧願餓死,也不能褻瀆藝術”成為他的生存法則。

為了藝術書法家吃不起飯

渝中區華福巷44號是壹幢上世紀80年代的老式八樓壹底居民樓。順著破舊的樓梯爬到頂樓,有壹套面積僅31平方米的小屋。這裏冬冷夏熱,還未進入夏季,屋內已是蚊蟲亂舞。

名片上印著“高級書法藝術家、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會理事、中國書畫大賽金獎獲得者”等字樣的夏誌雲先生就住在這裏,此房不是他的,而是壹朋友見他“飯都吃不起”,送給他的棲身之所。

因為很少出門,鄰居中居然沒壹人知道,這破屋居然住著這壹書法“大家”。

5日中午,記者在這裏見到了57歲的夏誌雲。他穿著得體的深色西服,這是每次領獎時穿的。沙發上胡亂搭著壹件有好幾個破洞的外套,這是他開門前突然想起要換下的。桌上還有3個壹次性飯盒,那是中午有人請他在外面小飯館吃完飯後,他將沒吃完的菜和飯打的包。

夏誌雲拘謹地將記者帶進他的書房。這是家裏最大壹間屋,也是這個家裝修得最豪華的地方———有木地板和精致的書櫃,書櫃裏擺滿了獎杯和獎狀。

屋裏壹半的地盤被壹張大書桌占據,桌上放著十多支陳舊的毛筆,有壹支的筆鋒已經鈍了,夏誌雲說這支筆是他用過的最貴的筆,8元,在朝天門地攤上淘的。書桌上身價最高的是壹個精致的硯臺,上面鐫刻著兩條飛龍。這個價值上萬的硯臺是三峽博物館壹位賞識夏誌雲的工作人員壹年前送給他的。但夏誌雲從沒舍得用,只是每天用清水養著,放在桌上裝點臺面。桌下還有個破舊的圓形硯臺,這才是他平日使用的,裏面還裝著他前壹天寫字後剩下的墨汁。“照理說,每次寫字都得用新鮮的墨汁,但對我來說用不完的倒掉可惜了。”這個硯臺是5年前,他妹夫花了30元錢幫他買的。

書房墻上掛滿了主人的書法作品,最顯眼的地方掛著他最得意的兩幅作品,壹幅是今年初才被三峽博物館收藏的隸書《劍膽琴心》;另壹幅是他臨摹唐代著名書法家張旭的草書《古詩四首》。

環顧自己的陋室,夏誌雲有些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自豪。特別是看到那些獎杯和獎狀,他原本暗淡的眼神立即亮了起來。生活磨難愛上書法藝術

僅初中文化的夏誌雲從小自學毛筆字。1972年,作為回城知青的他被安排在重慶無線電測試儀器廠當檢驗員。這壹年,他結婚了。閑時,他拿出筆墨紙硯寫點詩詞。“那時,書法僅是業余愛好,打發時間。”

這段婚姻只維持到1981年。離婚後,惟壹的女兒隨母。夏誌雲說,因為妻子埋怨他不會掙錢,只會寫沒用的字。

離婚給夏誌雲帶來沈重打擊,但他是個心高氣傲的人,除了妹妹,他沒告訴任何人他離婚的消息。“離婚不是我提出的,所以我覺得很沒面子。”

離婚後,夏誌雲沒地方住,只得回到父母家。“那時,我母親已去世,妹妹也已結婚,妹妹兩口子和兒子,加上我父親住在壹套壹室壹廳的小房子裏。我去後,只能和侄兒擠在陽臺上。這壹住就是15年,直到1996年搬到這裏。”

就是這15年裏,他用書法來排遣內心深處從不告人的痛楚。他開始系統研究中國書法的精髓,從中尋找情感的寄托。李清照的哀婉和辛棄疾的豪放是他這段時期書法作品中最集中的情感體現。

1995年起,夏誌雲所在企業瀕臨倒閉,直到2005落實社保政策。這10年間,夏誌雲沒有領過壹分錢工資,為了不影響自己鐘愛的書法藝術,他也沒去打工,生活全靠妹妹壹家人操持。他自己覺得那時活得不像男人。

經濟的壓力和男人的尊嚴同時折磨著夏誌雲,讓他幾近崩潰。每當快崩潰時,他就沈醉在自己書法藝術的精神世界裏,從中尋覓壹絲心理上的快樂和心態上的平和。

1988年,從沒接受過書法專業訓練的夏誌雲得到了生平第壹個獎項———在壹次全國書畫大賽中獲得二等獎。雖是非官方的比賽,但他很興奮,鮮紅的證書讓他更加不顧壹切地埋頭於自己的事業。

守著財富每天吃包谷羹

夏誌雲對自己書法很自信,他對自己的評價是:很有特色、自成壹派。他說,他的每壹件作品都找不到某壹位書法大家的影子,而是結合了眾家之所長,再融入了現代審美觀,有自己的特色。夏誌雲對自己的書法造詣很自信。

他不允許自己的作品有壹丁點瑕疵:“我的每幅作品都代表我創作時的最高境界。”曾有朋友偷偷將夏誌雲扔掉的書法作品撿起來,裝裱後送人。夏誌雲知道後,差點和這個朋友翻臉。他說,這不但侮辱他這個書法家,更侮辱了他的藝術。

目前,夏誌雲獲得的各種國內外書法大獎已有26個。2004年4月15日,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和中國書畫藏典編輯委員會專家對他的書法作品進行了評估———“收藏潤格標準為每平方米人民幣8000元”。

“按照這個標準,我現在可是百萬富翁喲!”夏誌雲半開玩笑地說,神色間透露壹絲自豪。

但夏誌雲的生活中看不到絲毫百萬富翁的影子。盡管他從2005年起,每月可到社保局領210元生活費,但他的物質生活甚至不如壹個低保戶那樣滋潤,因為他要將大部分錢用在購買紙墨上———雖然他買的都是最便宜的。

讓夏誌雲高興的是,1996年,他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壹個做IT生意的老朋友見他可憐,送給他壹套清水房棲身。這年也是他經濟最困難的壹年,他找妹妹借了8000元裝修房子。為節約,壹切都是自己動手———做門、鋪地板、刷墻、做家具、上漆……

夏誌雲說,從開始裝修房屋起,他連續吃了7個月的包谷羹,而且每天只能吃兩頓,那段時間,連每頓必須喝的老白幹也戒掉了。也正是在這7個月裏,夏誌雲獲得了兩項全國比賽書法金獎。他說,看到這兩個金杯,他就覺得是在吃肉。

就在最困難的日子裏,隨著他得獎次數的增多,不斷有人上門索求墨寶,夏誌雲總是有求必應。有人勸他從中賺點錢,渡過經濟難關。但夏誌雲從不收錢,如果客人要裝裱,他就到外面裱好後收成本價,堅持不掙壹分錢差價。他說:“純粹的藝術品不是商品,我從事的是藝術,是純潔的藝術。有人要,我就送,我不會把我的藝術品變成商品賣錢。”

保護藝術避免染上銅臭

10年來,不斷有熟人介紹自己的孩子來拜師學藝,夏誌雲都收下了,但他從不收壹分錢學費。最多只同意喝點小酒,吃頓飯。“書法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有年青人願意學,我高興還來不及,怎麽能收錢?”

純粹的精神享受無法讓物質需求得到壹丁點滿足,這個道理夏誌雲壹直都懂,但當這對矛盾壹涉及到書法時,他就全然不顧了。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他說得最多的壹句話就是“我寧願餓死也不願褻瀆藝術,讓自己的書法藝術沾染上俗氣的銅臭”。

夏誌雲和現在的妻子王樂是1999年結婚的。婚後,夏誌雲的女兒因為不滿父親另娶她人,而和他脫離了父女關系,近8年來壹直杳無音訊。夏誌雲傷心了不到壹個月便想通了:“凡事不能強求,就像別人不能強行讓我放棄書法壹樣。”

再婚後的夏誌雲在經濟上壹直和妻子王樂分得很清楚,“我們有感情,但我不會用她壹分錢,否則會顯得俗氣。”對丈夫的癡,王樂只說:“我欣賞他的才氣。”

今年1月的壹天,是夏誌雲覺得生平最恥辱的壹天。朋友林瑯說,這壹天也是他開始“開竅”的壹天。

因為這天,夏誌雲“壹不小心”將壹幅草書《沁園春·雪》賣掉了,而且壹賣就賣了13000元。

之前,有個男子找到夏誌雲,要他寫壹幅字讓他帶出國送人,要求豪華裝裱。夏誌雲花了半個月時間制成了這幅《沁園春·雪》,僅裝裱就花去1000余元,預付的裝裱費是夏誌雲借來的,他準備像往常壹樣收取裝裱成本費。可該男子來取字時,丟下13000元現金就走了。握著這筆巨款,夏誌雲許久沒回過神,等他反應過來追出門時,已不見人影。夏誌雲只知道這個人出國去了,他無法上門退還這筆他認為不該收的錢。

夏誌雲為此壹個星期沒睡好覺,他從沒這麽富裕過,也從沒這麽痛苦過。是該先精神後物質,繼續為藝術“守節”?還是先物質後精神,想辦法將自己的藝術品變成商品賣錢?3個月來,夏誌雲壹直在這種矛盾和痛苦中煎熬著:“難道說,我以前的想法錯了麽?”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

今年年初,三峽博物館收藏了夏誌雲兩幅書法作品,還為他開設了壹個私人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