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咨询 - 敦煌這個詞是什麽意思?

敦煌這個詞是什麽意思?

自漢代建縣以來,敦煌成為中原與各國交流的口岸。漢朝鼎盛時期敦煌人口達到4萬,而全國人口只有4000萬。當時與長安、泉州、敦煌並稱,可見漢代敦煌的繁榮。整個漢魏時期,戰亂不斷,但敦煌的經濟和商業日益繁榮,中原文化得到廣泛傳播,佛教也日益興盛。敦煌曾壹度成為無梁文化的中心。唐武德二年(619),建立沙州,敦煌進入歷史繁榮時期。歷史上敦煌曾被匈奴、烏孫、羌、黨項、突厥、胡慧等民族占領和統治。敦煌長期以來是西域各民族的聚居地,以中華文化為主體,各種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演進。因此,敦煌文化和民俗有獨特的風格,這壹點可以在莫高窟中看到。可以說,徹底改變敦煌歷史的事件是明朝洪武年間的洪水。洪水讓有幾千年歷史的敦煌古城消失了,敦煌獨特的民俗文化也隨波逐流,導致了敦煌民俗文化最大的歷史斷層,形成了許多敦煌學懸案。1528年,明政府關閉嘉峪關。此後200年瓜州和敦煌(沙洲)都沒有建立,敦煌日漸衰落。到清雍正元年(1723),設立沙洲所,升為沙洲衛。當時敦煌的人口已經少得可憐了。雍正四年(1726),甘肅56縣2400余戶遷居敦煌定居,現代敦煌城逐漸形成。直到現在,敦煌還能看到許多以甘肅地名命名的村落,如蘭州村、肅州鄉、會寧、清水、合水、蘭亭、高泰、張喜安等。

目前敦煌總人口654.38+0.8萬,耕地24萬畝。2000年財政收入7268萬元,當年財政支出9420萬元。從以上數字來看,敦煌市的經濟狀況與其城市品牌極不相稱。農業和旅遊業是敦煌的兩大支柱產業,但這兩大產業短時間內無法形成敦煌的經濟實力。農業是敦煌的傳統產業,黃金皇後(甜瓜)、李廣興、名山大棗等特產享譽省內外。但僅有24萬畝耕地(即使全部是高產田)難以形成農業產業優勢和規模效益。此外,稀缺的水資源制約了敦煌的農業發展。敦煌旅遊業在甘肅省旅遊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交通不便制約了旅遊業的發展。旅遊經濟尚未成為敦煌的支柱產業。2001敦煌機場主體工程擴建的完成,將對敦煌旅遊業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敦煌市決定在西宿州鄉建設新城區,向西發展與七鎮(青海石油管理局生活基地)成為壹個整體,遠期規劃30萬人,以此推動敦煌市的城市化進程,但這樣的城市擴張和生態環境能承受嗎?去過敦煌的人都知道生態環境是什麽樣的。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非常有限,城市在擴張。人口增加;過度取水會加速荒漠化。由於近年來敦煌人口增加,黨河上遊的肅北、阿克塞兩縣生活、生產用水增加,黨河已無法滿足三縣市的需要。當敦煌黨河橋下的黃沙像壹條黃龍隨風跳下河時,人們才意識到這條河已經多年不流了。敦煌市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大漠奇觀月牙泉早已幹涸。幾年前有人建議利用哈吉黨重建美麗的敦煌,但該項目遭到上遊青海省的反對,因為青海的生態環境比甘肅更脆弱,項目最終被否決。也有人建議將敦煌設立為地級市,發展敦煌。我們要想壹個縣級市,年GDP 6543.8+0億,財政收入不到1億,然後承擔壹級政府沒有財政補貼的開支。654.38-0997年,甘肅省政府批準設立敦煌旅遊經濟特區,享受多年特殊政策。事實表明,地方經濟發展不是簡單提高行政級別就能解決的。六墩鐵路的建設已經論證多年,也有壹些外資和民營資本想參與建設,但實地考察論證後都保持沈默。為什麽,因為我們看不到這條鐵路建成後的效益,即使建成了,龐大的鐵路運營維護費用誰來出?這樣的項目建成後,不僅不能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反而會拖累當地經濟。我看過很多關於如何開發敦煌的文章。從宏觀角度對敦煌的發展確實有很多很好的建議和想法。但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我們不能簡單地通過城市品牌來強化城市規模。我覺得應該有更理性更深刻的認識。城市需要發展,人民想要富裕,這是最基本的發展欲望。但這壹切都必須建立在生活環境允許的基礎上。敦煌發展的首要問題是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沒有這個根本保證,世界文化遺產就會被破壞。

敦煌的發展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更不能急功近利,因為敦煌的發展對全省旅遊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敦煌有其先天的缺陷,首先要客觀現實地看待。這樣更有利於敦煌的發展。敦煌發展起來了,甘肅的旅遊經濟才有後勁和動力。

壹些建議:

第壹,不求城市規模,但求經典特色。

在大多數人眼裏,城市發展總覺得規模第壹。而西北的生態環境不允許太多的大規模城市發展,敦煌又極度缺水,不適合擴大城市規模。敦煌的城市建設觀念必須改變。城市建設首先要擺脫“看大局”的思想。應借鑒歐洲壹些文化名城的建設成果,加強整體規劃布局,突出文化特色,綠化環保優先。用好有限的資金,加大城市改造投入,合理布局專業商業社區。比如改造壹些商業零售企業,建設旅遊文化交易市場。合理的分工和主要街道布局,鼓勵民營企業興辦壹些茶道、字畫等高消費文化企業,吸引日本、韓國和臺灣遊客。保持現有城市規模,充分發揮民間資本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改造裝飾老建築外觀,突出敦煌文化內涵。形成自己獨特的城市景觀,小而精,小而獨特,小而經典。努力打造西部第壹文化經典城市。

第二,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形成產業鏈,實現敦煌重建。

全球經濟發展的數據表明,經濟越發達,國內文化產業越繁榮。英國文化產業占該國國民生產總值的50%,已成為英國的支柱產業。以現代文化為代表的美國文化產業已經超過了機械制造業的產值,日本文化產業也在2000年占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半壁江山。可見,經濟的繁榮是文化產業崛起的基礎,文化產業是壹個投入少、利潤高的產業,對區域的依賴性強,對外擴散方便快捷,能夠迅速形成產業優勢。2001,湖南省提出文化強省戰略,以湖南廣播產業強省為龍頭,推動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甘肅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敦煌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精華,千百年的沈澱使其更具魅力。敦煌研究院從事敦煌文化研究多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很多研究成果只停留在書本上,還沒有人從商業角度開發利用這些成果。敦煌旅遊經濟這些年壹直在努力迎客收票。這樣的發展如何滿足地方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需求?來敦煌遊客最多的壹年也不過百萬。日本遊客來敦煌旅遊,路費占總費用的60%。因為敦煌路途遙遠,進出不便,很多人想來卻來不了。如何讓不來敦煌的人消費敦煌,就要利用敦煌的品牌發展文化產業,把敦煌的文化產品傳播到外面,真正讓敦煌的品牌成為國內文化市場的消費熱點,把敦煌的品牌變成生產力。在文化產業發展中,要樹立走出去的戰略思維,積極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敦煌藝術團要成為對外傳播敦煌文化的使者,讓更多的人真正了解敦煌文化。建議以敦煌研究院管理部門為基礎組建文化企業,及時將文化研究成果轉化為文化商品。發揮政府部門的政策導向作用,積極鼓勵發展壹批文化企業。敦煌發展文化產業有其客觀因素。只要我們主觀上能充分認識和挖掘這種文化優勢,發展文化產業,形成旅遊經濟的產業鏈,文化與旅遊的互動發展才是再造敦煌的出路。

第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經營敦煌的理念。

敦煌這個品牌遠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利用。市場上很多以敦煌、天妃命名的產品都不是敦煌生產的。發展敦煌經濟,必須進壹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拓寬思路。不過敦煌的優勢是有“巨無霸”的牌子。如果說無形資產,敦煌這個品牌是無價的。現代經濟的發展正在改變傳統的經濟觀念。實體經濟不行,可以參與虛擬經濟。去過很多地方,大家都知道敦煌,但是很少看到敦煌這幾個字。我在鄭州偶然遇到壹家名叫“莫高窟”的咖啡館。不知道老板是不是敦煌人。看到他的門面裝修讓人哭笑不得,但是回過頭來看,河南人都知道利用敦煌這個牌子賺錢,但是敦煌為什麽沒有充分挖掘和利用這個牌子賺錢呢?這件事我想了很久。北京和Xi是參觀中國文物的必去之地。由於敦煌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大多數遊客都在Xi安停留。敦煌雖小,牌子卻大。如何將品牌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需要樹立經營敦煌的理念,用商業手段經營好這個品牌。Xi安是漢唐時期的政治文化中心,與敦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經營敦煌,首先要和安、京等地建立緊密的聯系,讓遊客在上述兩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時,隨時都能看到敦煌的文字和介紹。壹方面拉近了遊客與敦煌的距離,另壹方面可以讓遊客知道敦煌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卻有著更加獨特的文化內涵。此外,敦煌市應采取法律手段收回與敦煌相關的商標使用權,通過授權、合資、貼牌等方式參與廠商的商業活動,為敦煌增加其他收入。

第四,密切企業關系,共謀發展。

為解決青海石油管理局4萬多名職工長期高原生活和工作的不便,於1984年開始告別青海海西地區,在敦煌七鎮戈壁灘建設新家園。經過十幾年的建設。油田基地已建成道路寬闊、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的新城。從2000年開始,企業進行重組,非核心企業正在離開油田。由於青海石油管理局所屬企業在交通不便的地區發展,生產成本高於其他企業,部分企業目前面臨生產轉型。敦煌應抓住這壹有利時機,積極與青海石油管理局建立密切的業務關系,全方位打開當地市場。引導這些企業參與敦煌的發展,這些企業不缺資金,不缺技術,不缺人才,可以拿到財政補貼進行技術改造。依托敦煌市場幫助這些企業走出困境,從而使這些企業本土化。借助青海油田的科技實力,通過聯合相關企業開發礦業資源和天然氣下遊產業,使當地經濟逐步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