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咨询 - 太平公主生平簡介?

太平公主生平簡介?

太平公主是我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她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壹位女皇武則天的女兒,也是第二位女皇武則天。

作為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深受父母和兄弟的喜愛,尤其是她的母親武則天,被稱為“幾乎擁有世界的公主”。有人根據《都戴皇太子的食表》壹文認為她的真名是李。

其實太平公主的壹生並不太平,血管裏流著不安分的母親的血。從小就驕縱放縱,長大後變得兇狠惡毒。她羨慕高高的王座,夢想像母親壹樣登上王座,君臨天下。但正如黑格爾所說,歷史往往會驚人地重演,但第壹次以喜劇的形式出現,第二次就會以鬧劇的形式出現。太平公主雖然不缺智謀和才華,也曾以成功為榮,但她沒能繼承母親的誌向,位列九五,在史書上留下了許多濃墨重彩的壹筆。人物的壹生是年輕的。

太平公主的出生日期沒有確切的說法。根據她第壹次婚姻的時間和她哥哥李旦出生的時間,她可能出生在665年左右,是高宗和武侯的最後壹個孩子。

周迅五六歲時,年幼的太平公主經常到祖母郭蓉夫人家做客,隨行的宮女(太平公主本人)被表妹賀蘭敏強行強奸,引起了武則天的極大憤怒。此外,賀蘭閔還強奸了她未來的公主,武則天最終決定撤銷賀蘭閔作為吳家繼承人的身份,流放並半路處決賀蘭閔。

太平公主8歲時,以祈福已故祖母楊夫人的名義出家為道士,太平是她的道名。她雖然自稱是和尚,但壹直住在宮裏。直到吐蕃派使者來求婚,並指名要太平公主嫁給他。李治和武則天不想讓女兒遠嫁,又不能直接拒絕吐蕃,就以公主出家避婚為借口,構建了和平觀讓她留下來出家。

第壹次婚姻

681年,太平公主大約16歲的時候,嫁給了唐高宗的第壹個侄子,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婚禮在長安附近的萬年縣亭舉行。場面十分豪華,點燃的火把甚至燒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大型婚車通過,縣館的圍墻甚至被拆了。

武則天很寵愛女兒。她認為薛紹的嫂子蕭和程的家世不夠高貴,要逼薛家和妻子離婚。有些人放棄了這個計劃與肖的家庭背景在蘭陵肖,而不是因為冷勸說。薛紹的哥哥艾雪也害怕災難,因為太平公主太大了。但在第壹次婚姻中,太平公主保住了自己的位置,沒有醜聞。

太平公主的第壹次婚姻結束於688年。由於艾雪參與了唐朝宗室李沖的叛亂,牽連了徐雪邵,武則天下令將艾雪處死,薛紹被責打壹百下,餓死在獄中。太平公主懷上了薛紹的第四個孩子。事後,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打破了唐公主不能封350戶的慣例,破例增加封戶至1200戶。

二婚

不久,武則天曾打算將守寡的太平公主嫁給武,但因為武生病而放棄(其實不是因為武生病,最重要的原因是武離政治中心太近,因為她的第壹次婚姻或多或少因為政治原因而破滅。所以,太平公主不想重蹈覆轍。太平公主於690年改嫁給吳。這段婚姻被認為是武則天為了保護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措施。武則天在第二次結婚兩個月後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為成為了吳家的兒媳婦而化險為夷。

吳是謹慎而謙虛的。在第二次婚姻中,太平公主囚禁了男寵,與朝臣通奸,並將她最喜歡的男寵獻給了她的母親武則天(即張昌宗,蓮花六郎)。

吳周時期陳紅飾演的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喜歡權力”。武則天覺得她長得像自己,經常和她商議政治,但武則天生前從未讓太平公主透露自己參政的事。太平公主害怕母親,所以表現得比較克制。她只裝飾自己的豪宅,收購其他企業。武則天王朝時期,太平公主在史書上的功績只是鏟除了未來大臣自衛用的勢力。(據記載,薛懷義也是被她處死的,但也有人說薛懷義是被吳建常王佑寧處死的。另據記載,太平公主作為李家的代表,與宰相李旦壹起參加了李悟的宣誓儀式。同樣,這種說法也有爭議。)

到了吳的周末,吳與李的矛盾更加尖銳。武則天召回廬陵王,立他為繼承人,並通過壹系列婚姻將吳和李聯系在壹起,以消除未來的政治鬥爭。與此同時,她也開始讓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以及她的兩個男寵張昌宗和張易之掌握政權。太平公主本人雖然是吳家的媳婦,但在政治上壹直是李家的支持者。

大足元年(701),兩個讒言張的人殺了他們的嫡系子嗣,得罪了吳和李。長安二年(702年)八月,李習安、李旦、太平公主聯名上書,要求張昌宗為王,但武則天拒絕,改兩人為護國公。這場演出緩和了雙方的關系。然而,三年後的長安九月(703年),張昌宗誣告魏和太平公主的情人四裏成高闞,引起武則天大怒,將魏高投入大牢。太平公主與和李家的關系徹底破裂。

705年,李氏家族的倡導者和總理張建誌發動兵變,殺死兩人,迫使武則天退位給太子李習安。太平公主因積極參與殺害兩兄弟,被封為“鎮國太平公主”,其弟李瑞被封為“安國王”,開府封戶五千戶。

中宗和宗瑞時期

唐中宗回歸後,太平公主逐漸走到臺前,積極參與政治。她得到了中宗的尊重,中宗專門下詔免除她向李忠軍王儲、長寧公主等人行禮。中宗朝,侯偉和安樂公主大亂,但又怕太平公主足智多謀,果決。

景隆三年(709)七月,太子李忠軍造反。安樂公主和宗初可想借機陷害太平公主和李旦兄妹,於是誣告他們與太子合謀。因為主審官程孝直中含淚向中宗進諫,“陛下富甲天下,容不下壹兄壹妹,令傷矣!”太平公主和李旦幸免於難,但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之間的敵意明顯升溫。(野史中也有記載,上官婉兒因為崔偉的原因,與太平公主成為情敵,加入韋氏陣營。)

景隆四年(710)六月,唐中宗被魏如昀和安樂公主毒死。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壹起起草了遺詔。文王李重茂被任命為皇太子。女王了解政治,宰相李旦為政治出謀劃策,試圖在侯偉和皇室之間取得平衡。然而,宗初科與侯偉的黨羽談判,將宰相李旦改為太子姓,打破了這種平衡。7月,太平公主派兒子薛崇建、劉幽秋參與李隆基等人刺殺侯偉的行動,以消滅侯偉的黨羽,並親自將李重茂拉下寶座,為唐睿宗重新立下丞相李旦。太平公主晉升萬戶,三子加冕為王,是唐代公主權力的巔峰。

太平公主在幫助政變除掉魏後,與展開了壹場權力鬥爭。她曾經要求宗瑞廢除李隆基王子,並積極培養黨羽。此時朝鮮七位宰相中有五位是由太平公主任命的,除姚崇和宋靜外,大部分文武官員都隸屬於太平公主。宗瑞試圖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找到政治平衡,以避免傷害任何人。

在此期間,太平公主勸說唐睿宗收集整理上官婉兒的作品,並保留了這位才女的作品。

破壞

延河元年(712)八月,宗瑞調任李隆基太子,退位為太上皇。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吳去世。

太平公主出生第二年(713),準備帶著玉林軍從北方奪取政權,帶著南雅兵從南方奪取政權。和郭、王茂忠、高力士等人先發制人,套住並殺害了左將軍、尤玉林將軍和丞相。太平公主見黨羽已盡,只得逃往南山佛寺,三日後再來。李旦皇帝出面請求唐玄宗赦免他的死罪,被唐玄宗拒絕。太平公主終於被賜予禮物,死在家中,她的丈夫吳的墳墓被夷為平地。

爭議和懷疑

關於太平公主是否真的策劃謀反,壹直存在疑問。有人認為她傲慢跋扈,和李隆基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可能沒有反抗的意圖。但也有人認為,以太平公主在朝鮮占上風的局面,以及她多次成功政變的經驗,如果她真的造反,也不可能這麽容易就被李隆基平定。

兒童

太平公主有四子四女,薛紹聖有二子二女:長子薛崇訓,次子薛崇建,長女石雪,次女石雪,萬全郡主。他與吳育有二子二女:長女吳氏,次女吳氏,長子吳崇敏,次子吳崇興。太平公主死後,她所有的兒子都被處死,除了二兒子薛崇建,他被赦免了,因為他是李隆基黨的成員。

註:三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全唐書補遺·錢塘知齋新集》第174-175頁古培郡夫人吳墓誌銘明確記載吳為“太平公主次女,郡主。”史書上說:“薛公主有兩男兩女,吳有兩男壹女。”《舊唐書》卷183外戚。編輯此段|返回頂部相關信息1。太平公主壹家

在介紹太平公主之前,先說壹下她的家庭。由於唐朝處於貴族社會向官僚社會的過渡階段,貴族勢力在唐朝尤其是初唐政治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各地區各級貴族的分化與重組是初唐政治的重要內容之壹。在這個大的社會環境中,出身和家庭對壹個人的人生經歷影響很大,尤其是對於處在政治漩渦中心的人,比如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父親是唐高宗李治。李氏家族雖然是皇族,但在當時並不是壹流的貴族家族。自唐朝在唐高祖建立以來,幾代皇帝對傳統的壹等世家大族,尤其是山東士族采取了“拉打”的政策,並以打壓為主。公元659年,清四年,上諭禁止王在太原、鄭在滎陽、崔氏在清河、陸在範陽結婚(《資簡》卷200),以削弱山東士族的影響。當時的皇族多嫁給當時的名臣或關中、岱北的貴族,基本上不與山東的士紳相處。這壹政策直接影響了太平公主的婚姻。

太平公主的母親是武則天。吳家是地道的小家。武則天的父親可能是木材商,母親楊來歷不明。武則天皇後前後編造她母親是隋朝宗室遂寧公楊達的女兒,其實心裏沒底。所以當有人看不起她的家人時,她還是會很生氣。當時的人也知道這壹點,壹直把武氏當成少數。國王在他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代李傳世著述”中,痛斥武則天的“卑微之地”。與山東士紳相比,這個小吳家有壹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違禮”。比如我們看到武則天的母親楊燦和孫子何蘭敏有曖昧關系;武則天的妹妹韓夫人在丈夫死後與妹夫(唐高宗飾)有染,將女兒送進宮侍奉叔父(唐高宗飾);眾所周知武則天有很多男寵;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和他的表哥(或堂弟)魏如昀有染;武則天的侄子賀蘭強奸了他的表妹(或堂弟)楊(即太子妃)。太平公主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她不可能不受這種趨勢的很大影響。

二、太平公主的生平

太平公主的姓氏是李明嶽翎。有人根據《全戴皇太子的食表》壹文認為她的真名是李,而太平公主的八哥李旦原名李緒倫,正如李是日月壹樣,所以很多人還是認為李才是太平公主的真名,太平只是壹個稱號。很多公主,包括皇後,在唐朝都沒有留下名字。比如唐太宗的皇後石,壹直是“皇後”的典範,但她也沒有名字。如果武則天不是皇帝,她就沒有名字。當她成為皇帝後,她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武曌”。順便說壹句,現在稱武曌為“武則天”是不倫不類的。因為“澤天”只是武氏的尊稱,可以稱為“澤天皇帝”、“澤天皇後”,但不能稱為“武則天”。這就好比壹般不稱唐太宗為“長孫文德”。但按照慣例,現在叫“武則天”也沒多大關系。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最小的女兒。她有四個兄弟,其中三哥李習安就是後來的唐中宗,四哥李丹就是後來的唐睿宗。我們不知道太平公主的出生日期。因為她最小的弟弟李旦()生於隆碩二年(662),所以她最早生於隆碩三年(663)。因為她大概死於唐玄宗二年(713),最多活到50歲。

至於太平公主的長相,史書上說是“富貴大方”(舊唐書《太平公主傳》,以下出自新舊唐書《太平公主傳》,不再贅述),即方額闊,下巴飽滿。武則天曾說太平公主“像她自己”。這可能有兩層意思,壹是女兒長得像自己,二是女兒的性格和愛好和自己相似。太平公主“權多勢少”,喜歡參政,與武則天相似;在武則天晚年,她向母親推薦張昌宗飾演男寵,這種興趣也與武則天壹致。電視劇制造的武則天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很多基本都是空穴來風。

太平公主小時候經常去楊奶奶家。那時候表哥賀蘭民跟楊有壹腿,他經常住在他奶奶家。太平公主可能是在去外婆家的時候被表妹強奸了。《舊唐書·賀蘭敏故事》說:“太平公主年幼時,來到(指武則天之母楊)家中,被(賀蘭敏)所逼。俄奸事件,陪雷州,去漳州,壹韁繩上吊。”武則天可以容忍自己的侄子和母親有染,但不能容忍強奸自己心愛的小女兒,所以這件事壹出,他就堅決除掉賀蘭敏。此事發生時太平公主不超過8歲,對太平公主的影響可想而知。晚年太平公主私生活的混亂,既與家庭和社會風氣的影響有關,也與她童年的經歷有關。據史料記載,與太平公主有染的至少有三人。壹個是“胡僧,家財萬貫,善施權貴,公主私隨,奏為聖山寺主,加三品,封為公,修貨流於河劍”。這個範慧和尚仗著太平公主,做了很多壞事。另壹個是宰相崔坤。崔很漂亮,但是她性格不好。他曾派妻子和兩個女兒侍候太子,而他自己也“侍候太平公主”(《子同治鑒》卷210)。另壹個是高錕的司立成。我們對高建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太平公主之戀》(《資同治鑒》卷207)。關於太平公主的電視劇,只描寫了她的感情而沒有描寫她的欲望,這不符合當時的社會風尚,不符合太平公主的家庭背景,也不符合她個人的大處經歷。

太平公主結過兩次婚。第壹次是和薛紹。太平公主大約14或者5歲的時候,曾經穿上武官的服裝,在父母(唐高宗和武則天)面前跳舞。她父母笑著問她:“妳當不了武官。妳為什麽要這麽做?”她回答說:“妳能把它給徐嗎?”這件事或許可以看作是太平公主“青春期”的騷動。唐高宗看到了她的要求,用史書上的話說,就是“皇帝知道他想要什麽,他為此選擇薛紹”。為什麽選擇薛紹?前面說過,李氏家族作為皇族,在初唐基本上只嫁非山東士族,薛就是這麽壹個大家族。因此,薛是家的傳統親家。薛紹的父親是徐,母親也是公主(城陽公主)。武則天後來的男寵本來不姓薛,但武則天要他冒充大家族,使他改姓薛,“使他娶太平公主薛紹,使(薛)重視父事”(《舊唐書·薛懷義傳》),可見薛氏家族在唐王室中的地位。至於為什麽選擇薛紹,恐怕是唐高宗的意思。武則天似乎對薛紹不是很滿意,不滿意的原因還是因為薛紹兄弟的妻子不是貴族。武則天說:“我女兒能和田舍壹起作惡嗎?”(《資治通鑒》卷202)既然武則天對薛紹不滿意,為什麽還要同意這門親事?這可能有壹個外部原因。原來這壹時期吐蕃勢力強大,唐與範的幾次戰爭都以唐軍失敗告終。條祿元年(679年),吐蕃來求親,封太平公主。武則天只有壹個女兒,自然不想讓她嫁出去,但又不想得罪吐蕃,就想出了把太平公主變成道士的主意。太平公主不想當道士,吐蕃的要求也沒有撤回。唯壹的辦法就是盡快給太平公主找個徐。永隆二年(681),公主嫁給薛紹。婚禮非常隆重。太平公主和薛紹的婚姻維持了七年,育有兩男兩女。武則天四年(688年),薛紹被誣為與唐朝宗室瑯琊王李崇同密謀反對武則天,“以百杖打之,餓死獄中”(《資鑒》卷204)。薛紹的死可能與武則天當年對哥哥不滿有關。還有壹個原因是武則天要把“唐”改成“周”,她需要給女兒找壹個吳家的女婿。

武則天最初為太平公主挑選的女婿是侄子武程思。後來,因為吳生病了,他沒有結婚。吳似乎身體不好,求婚後三四年就去世了。所以武則天選擇了她的壹個堂兄弟,武姬友,作為她的女婿。此時的武已經有了妻子,武則天暗中讓人殺了他的妻子,強迫他娶了太平公主。我們不知道武則天為什麽壹定要選擇武姬友。推測可能是因為吳“真誠善良,時有憂患”(《新唐書·吳傳》),是壹個可以與太平公主長期相處的可靠之人。至於為什麽武這麽急著要娶太平公主,甚至不惜殺妻,可能是因為武則天想在稱帝前安排好女兒與武氏的婚事。載初元年(690年)七月,太平公主嫁給了吳。兩個月後的九月,武則天稱帝,改“唐”為“周”,立吳的十四個兒子為王,立吳為黔城郡王。太平公主與武氏聯姻,使她受到武則天的良好保護,避免了李的孩子可能發生的意外。吳與太平公主育有兩男兩女,死於延河元年(712),即太平公主去世的前壹年,與太平公主共同生活了22年。

太平公主的兩次婚姻都是父母包辦的政治婚姻。只是因為形勢的變化,她先後選擇了薛家和吳家。電視劇中對太平公主婚姻的描寫,不僅與史書中的記載不同,而且違背了當時的歷史氛圍。太平公主過著非常奢侈的生活。她沒權的時候“拜過大宅”,有權的時候“富過農村”。家裏的臣妾多達1000人,“狗和馬在外玩耍,極其無法無天”。她的“糧食”已經達到65438+10萬戶。在唐以前的制度中,真正的食封是享受住戶繳納的租金。太平公主的“食”戶算大戶,有七戶。如果把壹把絲綢分給兩個人,太平公主壹年可以得到14萬件絲綢。當時國家壹年絲綢收入壹百多萬,最少也有七八十萬。然後太平公主的收入就超過了國民收入的10%到20%了!太平公主在這裏聚斂的財富不僅是貪婪和奢侈,更是對國家經濟的巨大災難。這無疑會招來老實人的反對。太平公主後來在政治鬥爭中的失敗,與她的經濟敲詐有很大關系。

三。太平公主與政治

太平公主作為壹個政治人物活躍在歷史舞臺上。她壹生參與了三次重大政治鬥爭,每次卷入的程度更深,作用更大。

早在武則天統治時期,太平公主就經常“計議”,但武則天不允許她公開從政。武則天後期,為了擺脫給她帶來很多麻煩的男寵·薛懷義,她曾經請太平公助幫過忙。《舊唐書·薛懷義傳》說武則天“令太平公主選筋肉女子數十人,以防之。人已作其謀反者,太平公主之乳母張夫人,命壯士縛殺之,以車送白馬寺。”但《資鑒》卷205說武則天“使王打死壯士,送白馬寺”,似乎太平公主並未參與此事。再查《新唐書·田武傳》,說是武則天“密函太平公主選縛健婦之殿,命吳建常王佑寧、宗錦卿大帥引壯士殺之,屍還白馬寺”。我們無法確切知道發生了什麽。合理的推論應該是:太平公主參與了這次事件,但出現在公眾面前的是別人,所以公開的記錄(比如壹份記錄)也是別人寫的。《紫同治劍》取材於《實錄》。這件事可以看作是武則天統治時期太平公主與政治關系的壹個縮影,即她只在幕後參與議事,基本上不公開參政。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太平公主對待事物的態度與武則天高度壹致。

太平公主參與的第壹場政治鬥爭是張謇之等人揭竿而起,在張易之殺害張昌宗兄弟。武則天晚年,張易之兄弟依仗武則天的寵愛,勢力壹飛沖天。他們利欲熏心,大有順者昌,逆者亡之勢。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張氏兄弟私下議論其李仲潤,其妹永泰國君,妹夫王延吉。這不僅得罪了李,也得罪了吳,迫使他們聯合起來反對。神龍元年(705年),張謇之等人聯合右羽林將軍李多佐,起兵誅二張,逼迫武則天傳中宗,改“周”為“唐”。太平公主參與了這場鬥爭,但似乎只是“提前計劃懲罰張易之”,並無實際行動。鬥爭勝利後,因其功德被封為“鎮國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參與此事可能有兩個原因:壹是作為李的女兒,吳的兒媳,不能容忍張氏兄弟的勢力。另壹種可能是個人原因,即張昌宗陷害了她心愛的情人高建,把高建送進了監獄。李忠潤的哥哥和姐姐都是唐中宗的孩子。後來,李忠潤被追封為壹德太子,永泰公主被追封為永泰公主。他們的墓葬規模很大,現在經過文物部門的挖掘整理,已經成為陜西著名的旅遊景點。

太平公主參與的第二次政治鬥爭是李隆基揭竿而起,殺死了侯偉。太平公主的三弟唐中宗登基後,韋伯斯特皇後想效仿武則天,擴大自己的權力。與此同時,太平公主也從後臺走到前臺。神龍二年(706),她開始建立政府,成立自己的勢力集團,甚至發展到和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萬樹之友,更毀於壹旦”(《子·同治簡》卷209)。於是,太平公主和她的四阿哥王祥(後來的唐睿宗)以及王祥的兒子李隆基(後來的唐玄宗)成了侯偉和安樂公主企圖奪權的最大障礙。景隆四年(710),韋伯斯特皇後和女兒安樂公主密謀毒死唐中宗。韋氏立文王李重茂為帝,自己攝政王,密謀殺害小皇帝,改宗,除掉襄王和太平公主。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聯合萬齊國陳熠李璇等人起兵,殺了侯偉和安樂公主,迎來了唐睿宗(丞相)的登基。太平公主對這場鬥爭采取了積極的態度,不僅參與了事先的討論,還派兒子薛崇建直接參加了行動。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太平公主可以讓李氏掌權,也可以讓吳掌權,但不能讓韋伯斯特霸占天下。太平公主在這場鬥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那就是她挺身而出,把小皇帝從“寶座”上擡了下來,讓四弟李旦坐上了寶座。

太平公主參與的第三次政治鬥爭是與李隆基親王的鬥爭。唐睿宗王朝的政治焦點是唐睿宗與太平公主聯手保皇位,而李隆基王子爭奪皇位。唐睿宗和太平公主要想保住皇位,就必須抑制李隆基王子的影響。為此,太平公主渴望選壹個軟弱的人做太子。這需要各種麻煩來廢除李隆基。在幾年的時間裏,她不僅制造輿論,認為李隆基不是長子,而是被不當立為王子,甚至打電話給首相,要求更換王子。在這些行動中,唐睿宗是站在太平公主壹邊的。例如,唐睿宗曾打電話給宰相魏安世,說他擔心大臣們都對太子感興趣。魏安石說:“這將是壹個和平的計劃。”當時氣得想把魏安世關進監獄(《舊唐書·魏安世傳》)。這壹事件表明,太平公主經常密謀王子在唐睿宗。到了宗瑞末年,“七丞相,五出公主門”,“只聞太平公主外,不見太子”(《舊唐傳》),林玉左右將軍也投靠了公主。出生第二年(713),太平公主準備從北方帶走林兵,從南方帶走南雅兵,廢除李隆基。在這種情況下,先發制人,先引誘並殺死左將軍和尤玉麟將軍,然後迅速除掉參與陰謀的丞相。太平公主自己逃進了山寺,“三天就走了,第壹個就死了。”

在唐睿宗統治的三年中,太平公主參與政治最多。此時,她大規模培植個人勢力,試圖模仿母親武則天,幹預政治。她的嘗試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至少有幾個:第壹,太平公主在經濟上積累了財富,過著奢侈的生活,縱容手下強奪百姓財物,與民爭利,未能贏得民心。第二,太平公主主要靠金錢擴張權力。“說儒生心胸狹窄,慷慨大方,以金帛謝之”,以至於他手下的士人大多不道德。這些人不是以如何治理好國家為目標,只是熱衷於權力,維護太平公主的私利。就品德和能力而言,他們遠不如李隆基的臣子宋敬、姚崇和張碩。第三,太平公主在政治上毫無建樹。她的政策只是為了奪取政權,實現她幹涉政治的願望。可以舉個例子。在唐中宗,安樂公主、長寧公主、上官婕妤、上宮柴等壹批女性參政議政,制定了“斜封”授官政策。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授官,那就按照皇帝的聖旨來處理,這些女性接受賄賂來授官。只要他們出30萬,就算妳是商人屠夫,也能被授官。這時,與會者為了區分正常途徑,又寫了壹道聖旨“斜封”,交給中書省處理。這種官員稱為“斜官”。當時就這樣,有幾千個官員。內外盈溢,無堂而居”(《新唐書·選錄》)。”“斜官”是女性幹預政治的標誌。瑞宗初即位,姚崇、宋望京把這幾千個“斜官”全都停了下來,但四個月後,在太平公主的幹預下,所有的“斜官”都恢復了。在太平公主看來,“斜官”的存在是壹個女人能否成為政治家的象征,但對於百姓來說,卻是政治腐敗的表現,所以當時人們說“姚與宋是至交,惡不如善;寧為和平,不為邪惡”(《舊唐書·劉澤傳》)。第四,還有壹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從武則天稱帝,將唐朝改名為“武”以來,朝野上下對女性幹涉政治有壹種本能的警惕。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女性從政”的任何嘗試都註定失敗。侯偉和安樂公主都是這樣,太平公主也不例外。

唐代武則天之後,相繼出現了侯偉、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壹批執掌朝政的女性。這種現象的出現有其社會、種族和文化因素,也有個人因素,值得好好研究。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從唐朝到太平公主,這種“女主政”的現象再也沒有出現過。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太平公主之死,終結了唐朝“女主政”的時代。

當然,所謂“女性從政”只是封建政治家和歷史學家的概念和語言。對於現在的人來說,男女都可以執政。關鍵要看妳的政策是否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妳的政治是否給人民帶來利益。雖然我們無法預測太平公主勝利後唐朝的社會會如何發展,但我們當然知道唐玄宗李隆基的勝利,以及隨後的政策結束了武則天晚年以來十幾年的政治混亂和社會不穩定,為唐朝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這壹點來說,我們肯定唐玄宗的勝利,對太平公主的所作所為給予否定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