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咨询 - 洞頭貝雕的發展

洞頭貝雕的發展

貝殼是大海送給人類的禮物,貝雕是島國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結晶。從貝串、貝堆、貝雕畫到圓雕,經過壹百多年的發展,洞頭民間藝人壹直在發現、創造、傳承、創新,使貝雕藝術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寶庫,成為民間工藝的壹朵奇葩。然而,它從誕生之日起就迫切需要搶救和扶持,這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緊迫性。

島上居民的壹朵奇葩

洞頭島海岸線曲折,盛產各種貝類,自然貝殼也多。經過長時間海浪的沖刷,形態各異的彩殼更加精致晶瑩。海邊人把較小的貝殼穿成串,掛在脖子上或手腕上作為裝飾;取下大蝸牛殼的延伸部分做成掛鉤,掛蚊帳當日用品;對於特定形狀的蝸牛,放置壹張書桌作為裝飾。當孩子滿月時,他或她的家人會為他或她掛上壹只蝸牛。此墜俗稱“長壽螺”,意在祈福消災;逢年過節,尤其是中國的農歷七月初七、情人節,女孩子佩戴掛殼更為常見。這種對貝殼自然形態的利用和初步加工是貝雕技術的開端,在洞頭至少有100年的歷史。

50年代初,洞頭列島獲得新生,島上各種產業開始蓬勃發展,民間藝術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在壹批赴浙江、山西、北京演出並獲獎的獨具海洋特色的民間器樂、民間舞蹈的鼓舞下,民間藝人對傳統海洋工藝進行了發掘,並為原料豐富的貝殼動起了腦筋:在貝殼串的基礎上,嘗試將若幹貝殼組合粘合,根據新的藝術構思,粘合成油燈架、燭臺等生活用品,雕刻成山水、動物等工藝擺件,成為新穎的室內裝飾品。上世紀60年代,洞頭二輕系統所屬服裝社的工人創辦了貝雕作坊,聘請民間藝人作為技術人員,開始批量生產貝堆工藝品並投放市場。貝樁技術的出現使洞頭貝雕技術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

1970年,洞頭成立貝雕工藝廠。技術人員和工人大膽創新,相互配合。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們先後開發生產了壹系列貝雕產品:有貝雕畫屏,用於擺放和懸掛;有手鐲、耳環、貝殼珠的貝雕首飾;還有家具裝飾用的平面鑲嵌貝雕等等。這些造型獨特、色彩自然、海洋韻味濃厚的貝雕工藝品深受消費者青睞,在國內市場迅速行銷,並遠銷東南亞和西歐。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洞頭壹些癡迷貝雕的民間藝人,吸收了木雕、石雕等姊妹雕刻藝術的優點,創作了壹批貝圓雕刻藝術品..這些作品突破了原貝畫屏風貼在底板和外框上的局限,著眼於貝的整體造型,通過滲透、雕刻等創作手法精心雕琢,呈現出立體、全方位的藝術美,受到專家和消費者的高度評價,並在全國、省、市展覽中多次獲獎。

曾經繁華有名。

縱觀洞頭貝雕的發展歷史,從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達到頂峰。無論是工藝、手法、作品內容、營銷,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1970洞頭貝雕工藝廠成立後,聘請了壹批具有良好藝術功底的民間藝人和青年藝術愛好者作為設計骨幹,並得到了溫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的支持。他們在制作貝雕工藝品的同時,全力攻克貝雕畫屏的技術難關,拓展貝雕工藝品的新領域。

與貝雕工藝品相比,貝雕畫屏的創作手法和制作工藝更為復雜。單就圖紙而言,可分為總設計圖、草圖組合圖和粘貼材料分解圖。在嚴格按照圖紙要求的生產加工中,貝殼的原材料選定後,需要用砂輪切割打磨出粗坯,然後進行粗雕,再用線雕、點畫、劈等各種技法進行精鑿,再用水磨、細砂紙進行細磨,才能進入拋光、上色等工序。最後,按照總的設計方案,將精心制作的壹片片貝雕塊拼裝、膠合在經過預處理和上色的地板上,用紅木等珍貴木材制成的外框圍起來,再用玻璃覆蓋。這種貝雕像畫壹樣掛在屏幕上,色彩鮮艷;雕塑般的,立體感;大小可大可小,鐘擺可立可掛,讓人覺得新奇獨特,迅速打開市場。

貝雕的技術難關攻克後,工廠擴大了車間,招了更多的人。在老藝人和技術骨幹的指導下,很多年輕人很快掌握了工藝技術,工廠的生產能力大大提高。後來又開發出山水、人物、花鳥新樣,獲得大量生產訂單。但受當時政治氣候的影響,貝雕作品在內容上鮮有突破。壹位技術人員曾經設計過壹個“麻古獻壽”的傳統題材作品,送到相關部門進行聯合評審。很多專家贊賞,但受極端“左”思潮影響的人牽強附會,作品無人問津,作者受到嚴厲批評。因此技術骨幹的創作積極性受到極大打擊,很快受政治運動影響,工廠處於半停工狀態。

粉碎“四人幫”後,貝雕藝術在文學春風復興。洞頭貝雕工藝廠領導班子重新配備,部分跳槽的技術骨幹回到車間,生產恢復。第二年,新設計的大型貝雕屏風《玉人秋風》和《春湖漁趣》亮相廣交會,獲得大量訂單。後來貝雕山水畫屏風、貝雕首飾盒相繼推出,年產值超過百萬元。這個成績在80年代的海島縣是非常可觀的。在貝雕行業全盛時期,廠裏有200多名技術骨幹和生產人員。當時洞頭有句順口溜:“洞頭三寶:貂皮貝雕、瑪瑙。”可見貝雕技術的制作曾是洞頭島經濟的壹大亮點。

洞頭貝雕工藝品通過上海進出口公司出口到東南亞和西歐,深受好評。正值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第24屆奧運會之際,馬德裏的酒店餐飲等服務業抓住時機進行裝修迎客,洞頭的貝雕屏風成了搶手貨,貝雕廠壹下子接到了價值800萬人民幣的訂單。很快,30多個品種的3200多塊貝雕畫屏裝上40個集裝箱,漂洋過海,為奧運會添彩。在這些工藝品中,最大的壹件,寬1.2m,長7m,是當時最好的貝雕。

1993以後,由於珍貴的貝雕原料日益稀缺,價格上漲,工廠流動資金短缺,人才和設備短缺,貝雕產量下降。此後,貝雕工藝廠改制,大部分工人另謀出路。壹些貝雕藝術家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工廠,獨立營銷。近10年來,他們相繼開發出家具用倒置平鑲貝雕,用於領帶夾、襯衫袖扣、高檔鋼筆等日用貝雕,並生產了少量貝雕畫屏和小型貝雕旅遊紀念品,但其生產規模、品種和款式、總銷量均無法與鼎盛時期相比。

默默守護,期待復興

如今在洞頭縣,從事貝雕的作坊已經很少了。註意縣城街頭經營貝殼的店鋪,只賣貝殼串、貝殼之類的小工藝品。精美的貝雕屏風實屬罕見。

葉永福是為數不多的還在默默守護貝雕工藝的當地民間藝人。50歲出頭,浙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洞頭人協副主席,原貝雕工藝廠技術員。他曾設計貝雕畫屏等工藝品,在廣交會上深受好評。貝雕工藝廠改制後,他創辦了永福貝雕工藝廠。是工廠,但其實只是家庭作坊,由我愛人撐著。他不僅孜孜不倦地繼續從事貝雕屏風的制作,而且不斷探索和創造了許多圓雕貝雕工藝品。

葉永福的《雲之聲》(如圖)取壹枚生長了20多年、高30多厘米的罕見巨型蚌殼,代替過去貝雕畫的底板,利用貝殼細膩、圓潤、潔白、明亮的特性,雕刻出敦煌兩個樂師如飛的形象。樂師們在祥雲中,輕抒浮巾,緩緩撥動弦樂器,陶醉在美妙的音樂中。高30厘米的如來,是從千斤蚌殼中選出來的特厚特白的材料,沒有底板,也沒有木框。壹尊立體貝雕佛像,彰顯其莊嚴、高貴、慈悲的內涵。這兩件創新的貝雕工藝品分別在1996和1999中國浙江省民間藝術展覽中獲得金獎,還多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葉永福發現洞頭縣只有壹個地方展出貝雕。他既為洞頭貝雕的壹枝獨秀感到欣慰,也為這門手藝的逐漸沒落感到痛心。

說到貝雕萎縮的原因,洞頭幾位貝雕藝術家的觀點大致相同:人才匱乏是關鍵。受材料限制,貝雕難度大,技藝不易掌握,經濟效益不高。現在的年輕人面對的是壹個奇妙的市場經濟,很少有人願意學習這個技能。堅持下來的為數不多的貝雕作坊,僅靠老藝術家支撐,加上規模小,資金匱乏,設備簡陋,也就不足為奇了。

最近陸續傳來壹些令人欣慰的消息:在全國保護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呼籲中,洞頭縣政府對這種獨具海洋特色的地方民間工藝給予了極大的關註。除了上報省裏,列為保護項目外,縣旅遊局還專門在景區提供銷售貝雕工藝品的店面,鼓勵貝雕進入旅遊市場。據悉,洞頭通車後,旅遊業蓬勃發展,貝雕食堂的生意也相當紅火。

我們期待洞頭這朵奇葩貝雕再次綻放。

圖為貝雕《雲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