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咨询 - “剛要搬家”的會是毛嗎

“剛要搬家”的會是毛嗎

毛是我的大學同學。因為壹個在閩南,壹個在閩北,恕我直言,平時聯系很少。幾十年來,除了班級聚會,同學們見面聊天壹直是壹件極其奢侈的事情。

偶然看到小妮在班裏宣布阿毛要來泉州開會。小妮發布新聞的目的是借此機會,動員生活在泉州周邊地區的同學們歡聚壹堂,共敘友情,追憶青春往事。因為大家都很忙,即使在泉州,學生們因為居住分散,聚在壹起也不是那麽容易。大家都很忙,時間地點都不固定。

班裏壹個很有才華的女同學發言,說附近的同學都“蠢蠢欲動”。她故意用幽默的話調侃,逗樂了在群裏“調侃”“搗亂”。也許是語言太過生動,也許是說到了同學們的心坎裏,所以附近的同學大多選擇“潛水”,保持沈默。

愚蠢的爬行動物。爬蟲靠爬行前進,想動也很難,很慢。“蠢蠢欲動”這個詞出自《異園》這本書,裏面講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大多是珍奇動物。

《異園》第壹卷講了壹個故事:相傳三國孫權赤武八年(公元245年),校尉陳迅被派往句容挖渠,發現壹個“黑物”,無頭無尾,形似壹條船,有數百個水桶。它有幾十英尺長,隨意移動。

《異苑》第三卷講述了另壹個故事:在晉代的藝兮中學,有壹位江陵的老太太,她從事葡萄酒生意。她看到房間地板下有異物升起,就早晚往升起的地上倒酒。老太太死的時候,鄰居們好像聽到了老太太臥室地板下的哭聲,於是挖開地板,發現了壹個東西,俗稱土龍,蠢蠢欲動。

溫故而知新,我查了成語詞典,翻翻書。感覺用“蠢蠢欲動”這個詞來形容附近同學的心情,粗糙不粗糙,確實有些相似。小方,妳想去嗎?妳有時間去嗎?妳有去的欲望或吸引力嗎?有什麽路可走嗎?妳能去嗎?發自內心的想壹想,所以被調侃是“蠢蠢欲動”。

所以,我壹把書放好,就分別聯系了住在縣城的方傑和劉同學。他們的回復是“我還不能決定”,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上帝的回復”。目前他們兩個同學要麽沒車,要麽沒牌照。走幾十公裏真的很難。

我說:“如果我有時間去,我會單獨開車去接妳。”。他們本來想去,但是交通不方便。在我的鼓勵和遊說下,他們終於同意擠出壹個極其寶貴的晚上時間,欣然說“壹起去吧。”

整個下午都在下雨。淅淅瀝瀝沒完沒了。雨落在地上,仿佛落在心裏。“雨下得很大,連月亮都不開”,這是上帝千百年來的壹貫作風,也是上帝賦予春天萬物的永恒浪漫情懷。上帝的意誌是不可侵犯的。如果不美,似乎不可能等到今晚不下雨

雨下得這麽大,我們該怎麽辦?去不去,該做決定了。將近傍晚六點時,劉同學打電話來說:“雨下得真大。我該怎麽辦?”我說:“妳看天氣預報。只要不下大雨,沒關系。走吧!”

於是,我匆匆吃了晚飯,開車去了縣城。壹路上還是霧蒙蒙的,下著雨。汽車在霧蒙蒙的雨中緩慢而小心地行駛。我又壹次想起了“準備搬家”這個詞,這個詞不僅沒有任何貶義,反而在我心裏升起了壹些詩意。

從鄉下到縣城,方傑在第壹站就被接走了。方傑已經等了很長時間,她知道雨天路滑,所以她“遲到了”。當我到達劉同學居住的陽光城樓下時,我沒有看到陽光。反而遇上了壹場“暴雨”。告壹段落,雨水從高樓間傾瀉而下,在車燈的映襯下像瀑布的水幕。

劉同學上了車,收起雨傘,焦急地說:“雨這麽大,我該怎麽辦?”我說:“只要不下大雨就沒關系……”盡管下著大雨,但晚高峰時車還是那麽多,到晚上七點多,車還堵在縣城二環路上。

雨大,車多,紅燈密集。想動就動不了。走走停停,走走停停。我想,這和《蠢蠢欲動》不謀而合,還挺像的!劉同學在乘客位置上幫忙看導航,生怕走錯路,走彎路。看到壹個行人盲目過馬路,他比我還著急,還經常害怕地提醒我開慢點。並且試探性的問我晚上開車會開到多晚。每壹句都是溫暖的關心,仿佛在對我說,今晚的行程任重道遠,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也許是被大雨嚇壞了,或者擔心自己的駕駛技術不夠精湛,方傑選擇了保持沈默。

車開了壹個多小時,仿佛經歷了半個世紀。等了很久,車上的兩個同學松了壹口氣,很高興終於到了目的地。小妮、阿毛和黃熱情地招呼他們。他們難得壹見,熱情地擁抱在壹起,有問有問,無話不談。小妮盡地主之誼,泡了壹杯香氣馥郁、熱氣騰騰的閩南名茶,讓人神清氣爽,暖徹心肺。雨夜,客來茶當酒,聊舊日好時光。

阿毛還是我記憶中的阿毛:他看起來很高,因為他略瘦;他的臉看起來有點黑,因為他戴著黑框眼鏡。幾十年來,他所塑造的不忘初心的形象壹直沒有改變。上大學的時候,他喜歡看現代文學作品的書,而且讀得很快。他發現每次帶到文科樓的書都不壹樣。他經常“壹個人走”,而我總是無拘無束,我們偶爾聚在壹起聊天。

同樣讓同學們驚訝的是,阿毛改行去了金融系統工作,而我卻莫名其妙地轉入了地下。

今晚大家暢談,氣氛熱烈。激情膜拜的場景再現了大學生宿舍辯論的場景。

今晚的話題更多的是關於金融和股票市場。黃先生和阿毛談興都很強壯。作為外行,我們洗耳恭聽。“補跌”、“導火索”、“拉起”、“跳水”、“貪婪”、“恐懼”、“時間點”、“突破點”……就像聽壹個外國人說英語,我聽懂了幾個詞,卻聽不懂整句話的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壹個多小時的聚會,在壹聲珍重的告別中結束。大家壹起站了很久,不願意離開。送別的場景,如今夜春雨般纏綿。“最多是同學的感覺,相聚又離別。”

(寫於2019年3月9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