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求盜墓的方式只是寫小說。我不欣賞它。

求盜墓的方式只是寫小說。我不欣賞它。

首先我想說壹下洛陽鏟,盜墓中最常用最實用的工具。據說洛陽鏟是20世紀初中國河南洛陽附近農村的壹個盜墓賊李亞子發明的,後為後人逐漸改良。最初廣泛用於盜墓,後來成為考古工具。著名考古學家衛聚賢在1928年親眼目睹盜墓賊使用洛陽鏟,然後將其應用於考古鉆探,為我國著名的殷墟、偃師商城等古城遺址的發掘發揮了重要作用。

洛陽鏟,又稱探鏟,是壹種考古工具,是壹種半圓柱形的鐵鏟。壹段白蠟桿,有壹個可以延伸的手柄。使用時,將地面垂直向下戳,用半圓柱形的鏟子將地下的泥土取出,逐漸挖壹口直徑十厘米左右的深井,檢測地下土層的土質,從而得知地下是否有古墓。

常見的洛陽鏟為半圓柱形,長20-40厘米,直徑5-20厘米。裝上彈性木桿後,可以打入地下十幾米。通過區分鏟頭帶出的土壤結構、顏色、內含物,可以判斷土質和地下是否存在古墓。洛陽鏟的制作工藝有20多道,最重要的是成型時要制造弧度,這需要精心的敲打。壹不小心,打出來的鏟子就不帶土了。這種鏟只有洛陽幾家手工作坊生產,至今只能手工制作。目前,洛陽鏟已經不再是考古中的專用工具,它已經在建築、公路、鐵路、礦山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洛陽鏟壹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是在地基灌漿和地質勘探中。

洛陽鏟的主要作用是呈現沒有發生變化的地下土層的樣品,從土壤顏色上看到老土、活土、土層的年代和結構,從而判斷地下的情況。在考古發掘中,很多因素要靠個人經驗,也有說老洛陽鏟用嘴嘗土就能判斷地下墓葬的分布。因為傷害小,對環境沒有要求,甚至在壹些極端情況下,勘測效果比壹些帶電勘測設備要好。

中國盜掘古墓的歷史由來已久。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墓葬是商朝第壹代國王商湯的墓,距今約3600年。搶劫最早出現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從發掘的古墓中得到壹枚玉璽,上面刻了壹個十字。當時沒人認出來。

盜墓者的規則和挖掘方法

盜墓的人分兩種。壹類是官賊,如漢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陶文,民國的孫殿英等。,都是有名氣的。他們經常用大量的士兵用燃燒的棍子來做這件事。還有壹種人賊,分布在全國各地,人數眾多。都是偷偷挖開墳墓和棺材,拿出陪葬的財物財寶,大賺壹筆。多集中在古墓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陽、陜西關中、湖南長沙周邊等。

解放前,這些專職盜墓賊壹般是兩個人合夥。很多人組成團夥,壹個人幹的少。原因很簡單。壹個人管不了,兩個人可以壹起幹:壹開始壹個人挖坑,另壹個人壹邊看風壹邊清理泥土;後來壹個人挖墓,另壹個人撿上面的坑土和隨葬品。這兩個人大多有血緣關系(好朋友很多),奇怪的是父子關系比較少。這可能是因為盜墓這個行當終究是見不得光的。即使我做這種不光彩的事,我也要維護我作為父親的形象。我都不好意思拉著兒子壹起,兒子後來發現了,還裝作不知道。兩個人做伴侶為什麽要找血親?這是為了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為了錢拼了命。也就是說,當洞下的人幹完活,把所有的東西都傳過去,他就會拍手或者拉繩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來。如果洞口的人是以金錢為動機,當洞內的人快速上來時,會突然松開繩子,洞下的人會從四五米以上的距離突然掉下去,而且會因為骨折受傷而不能動彈。洞口的人會迅速把坑土埋在洞下,下面的人會死。

這些人長期盜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善於偽裝,有壹套對付墓中防盜機關的方法。確定了盜墓目標後,如果小墓不用費多大力氣,幾個晚上就挖好了,速戰速決,拿出陪葬品走人。對於大中型墓葬,應采取以下措施:壹是以開荒為名,在墓葬周圍種植玉米、高粱等高大作物,掩蓋其盜掘活動壹兩個月。第二種是在墳墓旁邊建壹個房子,用來掩人耳目,然後從房子挖壹條地道通到墳墓。從外表看不出任何問題,古墓早就被洗劫壹空。三是在古墓邊緣修建假墓的同時偷偷挖地道,進入古墓盜取財物。

舊社會盜墓工具的演變

壹方面,盜掘古墓要靠人的技術和經驗;壹方面是靠工具操作。在舊社會,偷獵的工具是鏟、鎬、鍬、斧、火把和蠟燭。明代以前盜墓賊沒有專門的探測工具,明代開始使用鐵錐。它的出現讓盜墓者永遠只針對地面有明顯標誌(如封土、墓碑)的墓葬。盜墓者使用壹種特殊的鐵錐來探索地面上沒有標記的地下。他們壹旦找到古墓,就可以直接挖洞,根據圓錐體上帶起來的金屬氣味進行盜竊。明代王士行在《廣誌義》中說:“洛陽水土資源豐富,葬人不如泉。”“然而,盡管埋了,小偷還是能嗅出來,如果有金銀銅鐵,他們就會制造(挖)。”

從鐵錐到洛陽鏟,是北方盜墓賊使用地下探測工具的壹次飛躍。北方,尤其是洛陽和關中,地處黃土塬,水深土厚。洛陽鏟的鏟夾只有2寸寬,呈U型半圓。鏟子的上部裝有壹個長柄。每鉆壹次,把這鏟子往地裏插壹插,就能下三四寸深,往上壹擡,就能把陷在半圓裏的地面完好無損地帶出來。就這樣,盜墓者繼續往地下深處鉆,分析不同土層的土壤結構、顏色、密度以及各種包裹體。如果是被後人動過的熟土,地下可能有古墓或古建築。如果在包裹體中發現了陶瓷、鐵、銅、金和木材,就可以推斷出地下藏品的性質和布局。有經驗的盜墓賊可以通過洛陽鏟敲擊地面發出的不同聲音和手上的感覺來判斷地下的情況。例如,壓實的墻壁自然與空心墓和墓有很大的不同。

關於洛陽鏟的來歷,洛陽流傳著壹個故事:在洛陽邙山馬坡村,有壹個叫李亞子的農民,從小就以盜墓為生。民國十二年(1923)的壹天,他到了十幾裏外的孟津縣。偃師縣馬溝村的壹個熟人正在搭棚子賣油炸饅頭。雙方見面打招呼時,他看到那人正忙著用壹把瓦形的短柄鐵鍬在地上挖壹個垂直的小圓坑,以便插入棚柱。這個人用這把鐵鍬往地下戳,壹擡就帶出很多土,頓時引發了他的“靈感”:這家夥挖盜洞比鐵鍬輕巧,特別是用原土,有利於判斷地下不同地層的情況。於是他找來壹張紙,用鐵鏟夾畫了壹個很大的原始圖案,回家後馬上找了壹個鐵匠按圖打造。真的是得心應手,效果不錯。後來其他盜墓賊也紛紛效仿,於是廣為“推廣”。

解放後,文物考古部門對其進行了改進,並用於地下是否有文物的勘察和鉆探,為文物考古工作做出了貢獻。然而近年來,在全國的盜墓狂潮中,又被盜墓賊利用,再次誤入歧途。

舊社會長沙盜墓賊的四字公式

與北方的洛陽、關中不同,南方很多地方土壤薄,水位高,洛陽鏟沒用。當地盜墓賊“因地制宜”,經過長期的探索和總結,形成了壹套尋找和認識寶藏的方法和技巧。湖南學者劉洪福先生,多年與民間古董商打交道,借機了解和研究解放前長沙周邊盜墓者的方法和技術,可以概括為“望”、“聞”、“問”、“切”四個字。

“看”就是看風水。老盜墓賊經驗豐富,擅長風水,所以走到哪裏都要先看看地形,看看地面上被封毀的古墓在哪裏。只要是真正的風水寶地,壹般都是大墓,裏面有很多寶藏。利用風水來指導確定地面上沒有標記的墓地是非常成功的。相傳民國時期,長沙有壹位名叫蔡的盜墓大師,他的風水非常好。如果他出去選擇壹個地點,追隨者會聚集在周圍。有壹次他去寧鄉縣城探親,去了壹個景點。他指著壹片稻田對同事們說,這片田底下壹定有壹座大墓,墓裏的財寶壹定會讓妳我暴富。他的同行都不相信他,於是這個人和他們打了個賭:如果沒有墳墓,他就輸1000美元。相反,70%的寶藏都是在墳墓裏找到的。很多人狂賭,就偷偷找了幾十個村民晚上挖。半夜,他們挖出了壹個磚墓,上面繪有死者生前的生活照片。墓中有劍、寶鼎、玉器、漆器、金餅、硯臺、竹筒等物品。後來,他們把它們賣給美國傳教士,獲得了大量的美元,從而致富。

“聞”就是氣味的意思。擁有這種神奇技能的盜墓者,專門研究鼻子的嗅覺功能。挖掘前,他將墓穴的表土翻壹翻,取壹撮墓土放在鼻子下猛聞,從土的氣味中辨別墓穴是否被盜,根據土的顏色判斷年代。據說功夫用鼻子最能分辨出漢代墓土和唐代墓土的細微氣味差異,準確度驚人。

長沙剛解放時,壹個老盜墓賊被槍斃了。他把自己壹生偷的文物和國寶都賣給了外國人。這個人就是文嘉,漢唐以前專門盜墓的。只要聞到出土物的氣味,就能準確地確定年代。壹個盜墓賊帶來了壹些舊漆器,說是從壹個王子的墳墓裏拿來的。他倚在榻上,壹邊吸著鴉片,壹邊拿起壹件漆器,放在鼻下嗅了嗅,然後笑著說:“親愛的朋友,妳的漆器泡在尿坑裏,要七個月左右才能取出來。”此人大吃壹驚,連說:“得罪!進攻!”

“問”就是踩點。擅長這種方式的人,往往裝扮成風水先生或算命先生,周遊世界,特別註意風景優美的地方和去過的地方,以高官自居。他們壹般能說會道,善於和老人聊過去。所到之處,我都以算命先生或風水師的身份拜訪當地的老人,從交談中獲取古墓的信息和方位。這種人有些本事,口才也不錯,很容易取得對方的信任。我們壹查明古墓的確切位置,就立即召集了壹批盜賊進行夜間挖掘。

“切”的意思是摸脈搏。有三層含義:第壹層是指發現古墓後,如何找到挖坑的方向,以最短的距離進入棺材。這種功夫不僅需要豐富的盜墓經驗,還要有敏銳的觀察事物的感覺。擅長這種方式的人,往往會根據地形方向準確定位棺材,比如給人把脈,然後在墓中從斜坡到棺材頭尾打個洞,盜走隨葬品。幾年前曾國藩的墓就是用這種方法被盜的。第二層意思是開棺後觸摸逝者的珍寶。從頭部開始摸,經過口腔到肛門,最後到腳部。觸摸寶藏就像給病人把脈壹樣。妳要細心冷靜,註意冷靜準確,不能有疏漏。第三層意思是指用手觸摸出土文物。因為專家摸過的文物數不勝數,往往不用眼睛去看。只要慢慢觸摸這些物體,妳就會知道它們是什麽,它們值多少錢。他們經常用這種手法和別人賭輸贏,而且經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