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不同時代的人的特點

不同時代的人的特點

1.60年代人的人格特征

60年代出生的人的特點:60年代出生的壹代人有著明顯的歷史印記。這壹代人可以說是中國從動亂年代到打倒四人幫、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的快速發展的見證人。雖然他們沒有輝煌的革命歷史,但他們生於60年代,長在農村,為了撥亂反正樹立了世界觀,在改革大潮中奮勇拼搏,有著與中國命運息息相關的壹代人。在他們身上,有著革命的信念,有著中國人樸實卻張揚的性格特征,有著實事求是、負責任的工作生活態度。可以說,60年代出生的壹代是中國社會階層中最重要的基本力量,是經濟消費的主體。

時間記憶:下海,40不迷茫。

人格要素:忍辱負重,責任義務,忠誠力強。

價值取向:從眾、適度、和諧、安全。

2.70年代人的性格特征。

有人說70年代出生的人天生就有壹種農民氣質,因為70年代人們骨子裏的傳統觀念,包括童年教育的傳統文化觀念的灌輸,決定了他踏實、勤勞、負責的特質。想想我們小學最大的目標是沖到公元2000年,實現四個現代化,多簡單多簡單。那時候不管是家庭還是學校,判斷妳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的最大因素就是妳是否有責任心,踏實穩重。這種特質基本形成了壹種潛規則,讓這個時代的孩子願意努力。急功近利被摒棄。對家庭負責,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是那個時代的典型思維。

有人說70年代出生的人很容易懷舊,因為那個年代人的童年和現在孩子的環境簡直是天翻地覆。70年代的人的童年只能用幾部流行的電視劇來概括,而玩具基本都是自己做自己玩,像現在這樣豐富多彩。20世紀70年代,人們基本上只是或只是現在的父親或母親。看到後代的童年環境,他們常常“談往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人說70年代出生的人是幸運的壹代,因為70年代是亂世出英雄的時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相比,他們是不被耽誤的壹代。與60年代的人相比,理想和目標更加務實。因為很多人不僅僅是孩子,70年代的人是有理想的,他們更容易吃苦。他們懂得處理各種關系。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但不要理想化,有時候也要變通。

70年代,人的經歷比較特殊,運勢也比較幸運。生於70年代,聽起來有點像隆隆的火車和轟鳴的炮彈,聲音越來越遠。70年代的中國翻天覆地,巨變太多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人民熱情高漲,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70年代出生的人,青春期可能物質生活匱乏,但精神生活充實。強烈的目的感、對成功的渴望、對多種生活方式的包容能力,使得多元化的價值取向成為70後的典型特征。

/s/blog _ 48 a08 B9 a 01009 Zn 5 . html

80年代人的性格特征。

80後的代溝主要是由中國的情況決定的。

80後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因為中國真正實行獨生子女政策是在80後以後。

中國77年恢復高考,所以相當壹部分大學生要等到大學畢業,也就是865,438+0年才能成家立業。

80後時期,中國壹直在改革開放,經濟比以前有了明顯的進步,所以國民經濟水平有了質的飛躍,有了電視,有了冰箱,有了洗衣機,80後出生的孩子是在機械自動化的環境中長大的。

80年代的電視節目裏引進了外國動畫片,所以80年代的孩子接觸的東西已經不是原來的純國內教育了。很多孩子是伴隨著《黑貓警長》《葫蘆娃》《變形金剛》《聖鬥士》長大的。

80後相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因為他們是在壹個新發展的社會中長大的。他們沒有經歷過上山下鄉、動亂或自然災害的艱辛。於是相對優越的環境造就了新壹代人。

80後現在都是二三十歲的人,用英語形容就是青春期,應該是最有激情和野心的時期,但是和過去的年輕人有很大的不同。註意叛逆和自信,因為他們接受最新的東西,但有時這種自信會被誇張的話語扭曲。

我自己也是80後,但我希望能客觀的看待80後的問題。

4.90後的性格特征

90後成長起來的青少年有很多心理問題:理想信念缺失,功利欲望強烈,自我過度,追求個性,這也導致了青少年犯罪、追星族、網癮、暴力叛逆等刺激性現象的出現,成為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他們既沒有形成正確的現代價值觀,也沒有繼承優秀的傳統價值觀,造成了很多“90後”壹代青少年精神缺失的“懸浮狀態”。他們迫切需要孝、愛、感恩的教育,學會平等、尊重、負責。

90後的壹些典型特征:

1.平均智商超過之前的同齡人,好奇心強,接受新事物能力強;

2.很多人都有壹技之長;

3.自信又脆弱,敏感又自私;

4.經常有成年人難以理解的古怪愛好;

5.內心世界:從小變“老”了,更懂得成人世界的規則;

6.對中國社會主流思想和價值觀比較了解,價值觀比較現實;

7.市場消費觀念強,但名利作用過度強化;

8.張揚自我人格,相對缺乏團隊忠誠度;

9.互聯網時代的浩瀚事業,信息知識豐富,但有時內心是空虛的;

90後偏差:

1.許多孩子對學習感到焦慮。

2.自私且承受挫折的能力弱:

90後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有些孩子會不自覺地顯露出自己自私的壹面,往往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對較弱,即使遇到很小的事情,也會產生很大的情緒反應,采取過激行為。

3.強烈的嫉妒:

有的同學嫉妒,不喜歡別人比他(她)強。別人沒有我就不能有,也不允許別人比我“拽”,否則就會做壹些小事,甚至想盡辦法讓妳“拽不起來”。

4.有強烈的叛逆感:

很多90後學生有自己的主見,敢於反抗,敢於質疑父母和學校的壹些不合理的說法和規定,語言也比較有新意。這是這壹代人的顯著特點,但有時候他們的叛逆意識會有偏差。學校壹旦發生意外,比如意外停水停電,部分同學(包括平時老實的同學)會通過起哄、制造混亂來發泄情緒。

嘗試與眾不同

當壹些學生在學業上無法出類拔萃時,他們會選擇其他方式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比如上課調皮、起哄、穿奇裝異服,試圖通過這樣的表現獲得壹種“與眾不同”的感覺,吸引老師和同學的註意,尋求心理平衡。看看街上的青少年。有些男生戴過耳環,耳釘,染過頭發。有些女生故意模仿自己喜歡的日韓明星的衣服。

6.嚴重依賴互聯網

青少年上網的現象被稱為“網絡海洛因”,這也是影響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因素。沈迷網絡的孩子也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他們往往知道沈迷網絡的危害,卻控制不住自己,總想往外面跑。

90後的社會關懷。

1.缺少壹個真正的偶像

每個時代都會產生偶像。70後的偶像是張海迪,80後的偶像是劉翔。這些偶像有巨大的精神吸引力。但是,90後壹代的偶像是找不到的。大多數90後的孩子可能會回答:李宇春、張靚穎等。在這些偶像的影響下,很多成長中的孩子往往對人生價值的解讀比較單壹和狹隘,對偶像的壹舉壹動非常關註,對有價值的東西嗤之以鼻。90後崇拜的作家大多是大眾化的通俗作家,而傳統作家如魯迅、金童等要麽“排名靠後”,要麽“榜上無名”。沒有高品位的興趣和真正的偶像,90後的成長顯得有些迷茫

2.家庭變化

90後家庭突破了很多傳統,父母的生活態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崇尚獨立和開放,追求成功的事業和高質量的生活。所以對孩子的教育不能脫離金錢,不能從情感的角度去影響孩子,勢必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同時,很多90後出生的家庭被割裂重組,這無疑給他們帶來了情感和心理上的傷痕,讓他們變得冷漠自私,缺乏應有的溫暖和親密。

3.學習壓力

90後,孩子們接受了義務教育,經歷了許多教育改革。雖然經歷了“減負”和“素質教育”,但這個時代的孩子承受的更多的是學習和升學的壓力。沈重的學業負擔和心理壓力,讓90後普遍對學習不感興趣,甚至厭學。

4.被大量的信息包圍著

現代社會是壹個信息社會,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讓各種信息充斥著90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