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如何看待後金融危機時期中國的經濟形勢?

如何看待後金融危機時期中國的經濟形勢?

壹、看通脹:形勢會更趨嚴重嗎

今年以來,大家對物價上漲的感受比較強烈。1至6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各月同比漲幅分別為4.9%、4.9%、5.4%、5.3%、5.5%和6.4%。價格總水平壹直在高位運行,並表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物價上漲關系千家萬戶,特別是對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影響較大。所以,國家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並采取了壹系列重大措施,這是完全必要的。

總體來看,當前我國不具備發生惡性或者嚴重通貨膨脹的基本條件。第壹,我國糧食總產量已經連續7年保持增長,在歷史上從未有過。今年夏糧又實現了增長,秋糧播種面積增加了,而且長勢很好。如不再出現大的災害,今年糧食生產很可能又是壹個豐收年。糧食是最基本的商品,對物價影響最大,在農業生產方面中央和各級政府壹直高度重視,出臺大量的政策,保證糧食和其他農副產品的供給,並在加強市場流通環節的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農產品供應充足是我們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居民消費價格穩定的基礎。第二,工業品幾乎沒有哪壹種是短缺的,工業品產能過剩、供大於求的基本格局沒有發生改變。第三,中國經濟運行是平穩的,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四個季度分別為11.9%、10.3%、9.6%和9.8%,今年壹、二季度分別為9.7%和9.5%,漲幅呈現平穩回落之勢,說明經濟並未出現過熱。這種形勢下怎麽會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呢?所以,我們對通脹問題要有壹個客觀的估計。

那麽,是什麽造成目前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偏高的呢?主要原因有:

壹是輸入性的。美國為了應對這場金融危機,先後出臺了兩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第壹次是從危機爆發到2010年6月為止,它發行了多少貨幣呢?美聯儲原來公布的數字是1.8萬億美元,在2010年12月1日頒布新的《金融監管法案》時,美聯儲不得不披露實際情況,這壹數字變成了3.3萬億美元。從去年11月4日開始,美聯儲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又印發了6000億美元用於購買美國的國債。美國大量地印鈔票,使得國際資本市場上流動性嚴重泛濫,大量的美元流向新興經濟體,謀取高額回報,中國則是首選之地。中美兩國利差就有幾個百分點,加上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去年人民幣對美元實際升值3.5%),只要把美元換成人民幣存在銀行,什麽也不幹就可以大賺壹筆,回報率有六七個百分點,何樂而不為?所以大量國際資本通過各種合法、非法的渠道流入我國,中國人民銀行為了收購外匯,被動地增發了不少貨幣,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同時,由於美元貶值和人為炒作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市場的大宗商品價格猛漲,我們采購大量的商品,比如說鐵礦石、大豆等,使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

二是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2009年和2010年這兩年我國新增貸款總額達15.7萬億元。這為抵制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保持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應當予以充分肯定。但也在壹定程度上帶來了流動性過剩的滯後效應,對今年物價的上漲有壹定的影響。

三是翹尾因素。2008年我國CPI上漲5.9%,2009年為-0.7%,2010年上半年價格總水平還比較低,到5月份漲幅才突破3%。2010年下半年,CPI上漲加快。今年上半年與去年上半年同比,由於去年同期的基數較低,而下半年漲幅較高的累積效應,也就是翹尾因素會直接影響今年上半年的漲幅。例如,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比CPI上漲5.4%中翹尾因素就占了3.3個百分點,上半年新漲價因素只有2.1個百分點;6月份與去年同期相比CPI上漲6.4%中,翹尾因素占了3.7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只有2.7個百分點。這兩組數字中的新漲價因素的漲幅都沒有超過3%。

再從結構上看,上半年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1.8%,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3.5個百分點,占CPI同比漲幅的64.8%。在食品價格中,肉禽及其制品上漲19.7%,水產品上漲11.4%,蛋上漲17.7%,糧食上漲13.9%,鮮果上漲25.8%。這無疑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3.2%,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增長20.4%,這說明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收入增幅超過了城鎮居民收入增幅。農村居民增幅達到20%在歷史上也是很少見的,其中農民家庭經營現金收入增長21.0%,可見農民還是得到壹些實惠的。當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也增加了農民的生產成本。

今年6月翹尾因素達到全年的高峰,從7月份開始翹尾因素將逐月遞減。如果我們堅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的部署,強化政府職責,加強市場保障,降低流通成本,整治市場價格秩序,預計全年CPI漲幅控制在5%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議外匯:能分給老百姓壹點嗎

改革開放初的1978年我國外匯儲備只有1.67億美元,1980年為-13億美元,1996年突破1000億美元,2001年突破2000億美元,2006年突破10000億美元,2010年底達28473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外匯儲備就增加了3501億美元。截至今年6月末已高達31975億美元,同比增長30.3%。目前,全世界的國家外匯儲備約9萬億美元,我國占了三分之壹多。

有比較充足的外匯儲備是好事,不僅可以為進口我國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必需的國外商品和服務提供有力的保障,並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支撐,還可以增強由於國際金融市場風雲變化對我國沖擊的抗禦能力。國際上壹般認為,外匯儲備能夠保證6個月進口所需的外匯和短期債務的償還就夠了,這樣算下來我們大概只需要7800億美元。外匯儲備太多了也會帶來諸多的問題。壹是國家外匯儲備都是央行用相應的基礎貨幣去收購的。目前,我國外匯占款已高達24.6萬億元人民幣。這些基礎貨幣在流通中還會產生乘數效應,加大貨幣供應量,給通脹的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二是外匯儲備主要用於國際投資或存在國外銀行,以獲取投資回報或利息,實現增值。而在國外投資是有風險的,投資什麽、怎麽投資是十分復雜的問題。

有的人說,既然外匯儲備那麽多,能否分給老百姓壹點。其實,這是壹個誤解,對外匯儲備性質不了解。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壹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是壹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外匯儲備是央行的資產,也是央行的負債。因為每壹元外匯都要用相應人民幣作支撐的。打壹個不太恰當但較為形象的比方,就像在賭場裏面,每個人進賭場玩遊戲,直接用現金是不行的,必須先拿現金到櫃臺上去換相等價值的籌碼,然後用籌碼去玩遊戲。不玩的時候如果妳手上還有壹大把籌碼,可以到櫃臺換取相應的現金離去。如果是輸光了就只能空手走人。所以櫃臺上的那些錢,並非是老板完全所有的,只有在最後收場的時候,剩下來的現金再扣除各種成本才算是老板的盈余。同樣的道理,外匯到了中國,因為事關國家主權外幣不能直接流通,必須換成人民幣再使用。這兌換的人民幣就相當於賭場裏的籌碼,人家賺了錢就要用人民幣換成美元離場的。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擁有的近3.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不是國家凈賺的外匯資產,它的背後是和24.6萬億元人民幣外匯占款緊緊連在壹起的。誰要用外匯就得拿人民幣來換,不管妳是國家的哪個部門或者個人,壹概不能例外。例如,依據《公司法》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中國投資公司所需的註冊資本金2000億美元,從哪兒來的呢?並不是中國人民銀行無償劃撥的,而是由財政部發行債券籌集相應的人民幣,交給中國人民銀行換取的。所以外匯儲備不可能分給大家。

三、談住房:該走什麽路子

為促進我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必須解決幾個認識上的問題。

第壹,“住有所居”還是“居者有其屋”?黨的十七大提出“住有所居”,意即要讓每個人都能有房子住,不能露宿街頭,而不是“居者有其屋”,並非強調每個人都要擁有自己所有權的住房。美國1974年制定的《住宅與社區發展法案》,提出在社區多蓋房子賣給低收入的人,當時美國擁有所有權住房的居民只占63.3%。從2001年以後大力發展房地產業,直至金融危機爆發之前,這壹比率才提高到68%。美國提高這4.7個百分點付出了極其沈重的代價。盡管美國產生這場百年壹遇的金融危機原因非常復雜,但畢竟是從次級房貸泡沫破滅引發的。我國當前人均GDP只有美國的約十四分之壹,要實現“居者有其屋”、人人都要擁有所有權的住房實在是為時尚早。

第二,解決住房問題是壹條腿走路還是兩條腿走路好?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有著歷史性的重大意義,推動了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也對拉動中國經濟的增長作出了相應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極大地改善了我國城鎮居民的居住條件。1998年我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只有15平方米,到現在已經達到33平方米。我國城鎮居民擁有自主產權住房的比例已經高達85%,高於美國、西歐、新加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房地產有兩種屬性,壹種是市場化的,壹種是公益性的。因為對壹些中低收入群體、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以及流動性的人口,他們憑住房公積金這點錢還買不起商品房,有的也不需要固定在某壹地買住房。所以,在大力推進住房市場化的同時,作為政府的行政職能,建設廉租房、公租房、棚戶區改造等公益性住房是不可或缺的,所以還是要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近幾年,國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就是從這樣壹個現實情況出發的。今年國務院制定了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的計劃,有著重大的意義。

第三,房價只會上升不會下降嗎?房價只能漲不能跌的這種神話在前幾年的媒體宣傳中誤導了市場。有人講,到2020年以前中國的房價只會漲不會降。其理由是我國居民對住房需求的潛力很大,而可用於房地產建設的土地減少是剛性的。但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告訴我們,某種商品的價格遠遠高過它的實際價值就會形成泡沫,而泡沫總是會破滅的,吹得越大破滅時損失就越慘重。英國《金融時報》有篇文章指出:“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令銀行遭受重創的是壹場押註於美國住宅與地產價格只漲不落的豪賭,監管機構、銀行家和國會都曾自欺欺人地認為,地產價格只會越來越高。每個人都有權居有其所,即使他們信用很差或毫無信用——這就是美國夢’的版本之壹。”

房地產市場壹定要平穩健康發展,既不能大起大落,更不能放任不管。導致美國發生金融危機的原因很多,而突破口則是次級房貸危機。日本經濟在上世紀90年代初也出現了房地產泡沫的破滅,直到現在日本經濟始終低迷,“失去了20年”。中國絕不允許在這個問題上重蹈日本和美國的覆轍,我們絕不允許犯這樣的錯誤。這就是大局,是全國人民的***同利益。房地產市場的利益主體很多,但都要以大局為重,絕不能只強調壹己之利而不顧大局,否則,改革開放的成果,實現長期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目標就會受到沖擊。所以,國家壹再強調,要堅持不懈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堅持調控決心不動搖、方向不改變、力度不放松,堅決遏制住房價格過快上漲,確保落實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確保建設質量,確保分配公平。

四、估增速:是否會在2013年遭遇“硬著陸”

4月16日,美國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發表文章說看空中國經濟。這位以預測出美國住房市場崩盤及隨後的國際金融危機而聞名的學者,訪問過中國兩次後得出的結論說,中國可能會在2013年以後遭遇壹場硬著陸,會以壹場金融危機或長期的低增長來謝幕。6月12日,這位“末日博士”又在新加坡召開的壹個國際研討會上說了同樣的話。魯比尼教授是壹位治學嚴謹的學者,在今年4月和6月的這兩次講話中,他都在判斷性的句子中前面用了“可能”,後面用了“以後”。在4月份《華爾街日報》報道魯比尼講話的消息時就有人指出,“可能”不等於“壹定”,2013年以後更不等於就是2013年。魯比尼教授還提出了明確的建議:“如果要避免這壹命運的話,中國需要降低儲蓄率,減少固定資產投資,削減凈出口占GDP的比例,並刺激消費所占的比重。”

近壹段時間以來,國際上壹些人對魯比尼教授的講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甚至借題發揮、過分炒作,從各個方面試圖唱衰中國經濟。國內有的媒體,也沒有能夠全面準確地報道魯比尼的講話,而是簡單地表述為“中國經濟將在2013年遭遇硬著陸”,在壹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的混亂。為引人註目,采取這樣省略的報道是極不嚴肅的,也違背了魯比尼教授的原意。

如何正確認識這個問題呢?壹是要把魯比尼教授的講話當作壹個有益的忠告,也就是說,壹定要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不要過度沈迷於投資拉動,要著力擴大內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消費,確保我國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二是堅持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不能簡單地套用西方經濟學理論和經濟規律來判斷中國經濟。新中國成立以來,西方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預測不知有過多少次了。但歷史證明,他們的預言卻總是落空。我國經濟發展確實經歷過許多的困難和風險,但我們總能渡過難關,化險為夷,不斷開創新局面而勝利前進。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處在歷史的最好時期之壹,基礎設施煥然壹新,經濟發展充滿朝氣,國家財政實力雄厚。在中國***產黨的堅強正確領導下,全國人民團結壹心,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中國人民勝利前進的步伐。(作者為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局長)

刊登於《時事報告大學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