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參觀牌樓灣

參觀牌樓灣

懷著對歷史的敬仰,我於65438年10月20日上午9點從黃梅縣城趕到牌樓灣。沒有導遊,我和老公坐車出發了。出門的時候在導航上輸入了“牌樓灣”,沒有結果,就打電話壹個壹個問,朋友告訴了我大概的路徑,我們就慢慢往前走。

從西河橋的壹條小路向西,連接每個村莊的道路兩旁都是筆直的杉木。透過杉木,可以看到壹望無際的原野,正值秋收,壹群群農民在田裏忙碌。

當他們來到壹個岔路口時,他們不知該如何問路。壹群人熱情地過來指路,說遇到岔路口就壹直左轉就好了。果然,半個小時後,我看到馬路左側500米處立著壹個樓牌,上面寫著壹個大大的“拱形海灣”。我興奮地跑到樓層指示牌前,仔細看了起來。門樓高聳,龍繞頂,非常有氣勢。招牌“牌樓灣”上的三個鍍金大字熠熠生輝,兩邊各寫著壹副對聯,上面寫著“與龍對日月天,眼界寬廣,灣源明牌樓,胸懷寬廣”,已經表明了牌樓灣的地位和歷史。看兩邊的銘文。果然,這是壹個文明的古村落。南宋鹹春八年,陶淵明後裔居此,後桂、倪等遷入,繁衍至今。人們總是努力工作,人才輩出。古代學者十人,現在博士碩士近百人。而且民風淳樸,明朝正統時期,大家都踴躍捐禦糧以得金牌,因此得名牌樓灣。

穿過牌樓,壹座徽派民居村落映入眼簾。村前是壹個清澈見底的池塘,四周是杉木樹和壹排排洗石板。走進村子,古老的建築混雜在參差不齊的現代化房屋中。從遠處看,它們雕梁畫棟,氣勢恢宏。保存最好的建築是桂氏祖居,建於清乾隆年間。正殿、廂房、天井、走廊環環相扣。門檻、門楣、窗臺都是青石做的。房梁、房梁、鼓都是杉木雕的。地面也是青磚鋪的,連門都很到位。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前廳的閣樓其實是壹個古代的劇場。據這位90多歲的老人說,他小時候在這裏看過黃梅戲,現在裏面堆滿了農具和稻草,讓人不禁想知道,多年前這裏是多麽的喧鬧和歡騰,這裏上演過多少才子佳人和多姿多彩的劇目。

如今人去樓空,昔日的輝煌已不在,但經久不衰的黃梅調,依然是這個古村落最熟悉的語言。在我們參觀的過程中,村民們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壹起,古戲樓前又變得熱鬧起來。他們自告奮勇地脫口而出黃梅調,發音清晰,節奏明快,富有激情。他們用聲音訴說著對黃梅戲的熱愛。

我們正要離開的時候,壹個年近八旬的老人拉著我的手說:“還有幾個地方。妳去拜訪過他們嗎?”我楞了壹下,什麽意思,突然清醒過來。他們開始問我為什麽來這裏。我隨口說是來參觀的,就說了這麽壹句,我笑著回答沒“參與過”。他們讓我去別處看看。古跡依然存在,大部分都是很重的房子,有三個入口。它們依然雕梁畫棟,青石鋪就,但已破敗不堪。

我去過婺源,瑤裏,慈溪,那裏的古宅都被大面積的保留了下來,重新裝修過,感覺像壹些新的老房子。在這裏,沒有改造,沒有點綴,沒有翻新。它們是原始的清代建築,但它們是真實的,盡管它們破舊不堪。

因為熟悉的距離,所以回來的比較快。我穿梭在杉木林立的水泥路上,欣賞著兩旁肥沃的袁野,20分鐘就回到了縣城。城市的喧囂取代了原野的空曠與寧靜。

航行中不為人知的牌樓灣,是壹片破敗的古跡,但壹路上,良田還在,淳樸的民風還在,黃梅人對黃梅戲的熱情還在。

牌樓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