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豆瓣為什麽被稱為“佛教”互聯網公司?

豆瓣為什麽被稱為“佛教”互聯網公司?

很多人認為文藝的對立面是“商業”。近年來,關於豆瓣如何盈利的話題從未停止。豆瓣的模式真的有點“自萌”——喜歡就愛它的極簡風格,愛豆瓣對小眾圈的關懷;如果不喜歡,總會吐槽的用戶有點“無病”,豆瓣千年不變的頁面已經成為過時的符號;中性,想看影評或者書評的時候可能會想到。

豆瓣確實“無聊”了很多年。柯基君小時候就沈浸在豆瓣的文化裏。但是豆瓣在某壹方面從來沒有真正脫穎而出,APP下載量壹直很低,有時候甚至跌出200甚至變成300。

即使互聯網幾經周折,產品起起落落如鯽魚過江,但豆瓣依然活著。活得讓那些想被評級的電影只能在其他平臺打拼,活得讓那些急著上市變現賺錢的互聯網新貴在壹輪虛幻的真與假中處於迷茫狀態,活得讓那些把賺錢放在道德之上並以此為榮的創業者們如鯁在喉。

豆瓣用戶很少被不符合自己興趣的信息打擾。不同的利益圈,彼此聯系不大。在知乎和微博,熱點和大V很容易輻射到所有用戶,而在豆瓣,只要用戶不感興趣,就不會被打擾,這也是已經建立的用戶群體認同感和信任感特別強的原因。

有了誌趣相投產生的信任,很多人在豆瓣租房、找工作,很多人在豆瓣相識、相戀甚至步入婚姻殿堂。知乎網友因此評論“每個人都可以在豆瓣上找到自己內心的桃花源”。豆瓣自己的說法是,他們打造了壹個“大眾的精神角落”。

他們做到了,並且成功地保持了這個角落的幹凈整潔。當豆瓣擁有上億流量的時候,已經可以通過推送廣告的形式盈利了。但是豆瓣很多年都不做彈窗廣告,不做動態圖片,不做Flash。即使它打了廣告,也是基於用戶的喜好和口味。同時,豆瓣對廣告的選擇還包括不觸及醫療相關,拒絕將團賣給商家。有壹次,壹家財大氣粗的醫院找到豆瓣打廣告,被阿北拒絕了。豆瓣群的流量曾經是很多廣告主的利益所在,但是阿北堅持認為,群的所有權屬於群長,而不是豆瓣,所以豆瓣無權對群的內容做任何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