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出事後我才發現“父母把孩子生活的坑都挖了”。

出事後我才發現“父母把孩子生活的坑都挖了”。

文/洞察木葉主播/蕭樓

來源/洞察(ID: J00123987)

先說壹個身邊的真實故事。

我的鄰居是壹對夫婦。結婚十年後,他們終於有了孩子。

可能是因為孩子來之不易,家裏人很愛他。

印象最深的是有壹年春節,鄰居帶著孩子來我家。

小男孩坐在鄰居阿姨的懷裏,手裏拿著手機,聚精會神地玩遊戲。無論他想吃什麽,他的阿姨都拿起來餵他吃。

如果他認為食物不合他的胃口,他會大叫:“味道太差了。”

然後直接吐在地上,鄰居阿姨馬上拿紙巾去撿,也沒有責怪孩子。

當時他8歲,小學二年級。

在自己家裏,他就像壹個小皇帝,全家人都圍著他轉。

如果有人敢拒絕他,或者動作慢,他就會擡起胳膊盯著他的眼睛說:“我要殺了妳。”

孩子說這種話,父母壹般都會引導教育孩子,但是鄰居從來不把這當回事,壹直給自己的小皇帝獻殷勤。

這樣嬌生慣養的孩子,自理能力自然很差,以至於上了高中,第壹次住校都不會打水,不會洗衣服。

無奈之下,鄰居只好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陪讀。

高中畢業後,他去了壹所專科學校。畢業後遊手好閑,不出去工作,就待在家裏啃老。

後來鄰居阿姨得了癌癥,花光了幾乎所有積蓄看病。

家裏實在養不起讓他安心,孩子被迫出去打工賺錢。

在社會上,他遇到了壹些和自己壹樣的人,又懶又懶,還沒工作1年就出事了。

壹天晚上,他和幾個朋友壹起打車,看到司機手裏有很多現金。幾個人壹時心生歹念,捅了司機壹刀,攜款潛逃。

當然,後來被抓了。

我想起盧梭的話:

“妳知道如何讓妳的孩子成為壹個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幾天前,朱之文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然而,這壹次不是因為他與村民的故事,而是因為他的兒子朱。

朱的妻子在直播中透露,她已與朱“暫時分居”。

他們去年剛剛結婚。為什麽問題這麽快就出現了?

原因是朱從來沒有參加過工作。他與陳亞男結婚後,兩人開始直播商品。

但朱對從來就不關心。

直播毫無存在感,全程面無表情。

甚至有壹次,他在家練了壹整天簡單的臺詞,直播的時候還是念錯了。

陳亞男要求他學習壹些搬運貨物的技能,但他充耳不聞。即使的父母出面,朱仍無動於衷。

作為最後的手段,朱之文不得不把他的兒子帶回家接受教育。

可以說,朱之文不缺錢,但也有資源。朱的生活本來可以壹帆風順的。20歲的他怎麽會完全是個失敗者,連老婆都受不了?

事實上,朱之所以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已經有了伏筆。

這壹切都是從朱之文成名後開始的。

在成名賺錢後,朱產生了厭學的想法:

“我在學校很無聊,不想去上學。”

朱在學校的成績壹落千丈,只有15分,每次考試都是20分。

朱之文用錢哄他去上學。

但朱壹拿到錢,就去搗鬼了。

後來,請了兩個家庭教師,但他們都生朱的氣。

因此,朱在14歲時輟學。

輟學後,朱之文不想送兒子出去學壹技之長,後來他有能力養家了。

朱每天呆在家裏,不是玩遊戲就是看電視。

飯菜端上來的時候,朱也不吃,於是和他的妻子就給他弄了些零食吃。

在別人家,孩子不學習,整天沈迷網絡。他們的家人壹定是瘋了。

但朱之文似乎很平靜,並在采訪中說:

“讓他在家種地,找個講道理的媳婦,過完這壹生。”

他為兒子的墮落找到了壹個看似合理的借口。

反正我也不指望他以後能考上名牌大學,成為有知識的人,只要他能在家種地就行。

因為壹直在幫助他,朱知道,即使不上學,不工作,不努力,他也照樣能過上好日子。

詩人於戈曾經說過:

“妳可以給孩子任何東西,但不能給孩子關於人生經歷、喜怒哀樂、成功與挫折的東西。”

壹味的物質上養孩子,沒有底線的放縱,最後只會養出壹個巨嬰。

不管是上面鄰居家的故事還是朱的故事,到最後妳都會發現:

其實孩子生活中所有的坑都是父母挖的。

父母承擔著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經歷的挫折和困難。

結果妳為孩子走的路,最終會變成孩子掉進去的深坑。

有句話說得好:“焦耳無孝子,嬌生慣養如殺子。”

寵溺是懸在孩子頭上的壹把刀。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有點粗魯。

董明珠,我們熟悉的女強人,是壹個無情又有遠見的母親。

我給妳講兩個小細節,也許妳看完就明白了。

壹個是兒子從小學到大學,董明珠從來沒有開車去接他。

有壹次,董明珠下班路過兒子的學校,看見他在公交車站等車。她直接回家了。

過了半個多小時到家,兒子才背著書包坐車回來。

另壹個是在兒子11歲的時候,董明珠把他送到了寄宿學校,讓他盡快適應與家人分離,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她覺得這樣可以培養兒子堅強獨立的習慣和性格。

她沒有因為家裏有錢,就讓兒子產生與眾不同的優越感。

她總是試圖避免讓兒子產生不勞而獲的惰性。她不是給他想要的,而是要他靠自己的努力去得到。

想要孩子將來優秀,不要善良,要做壹個沒心沒肺的家長。

演員尤蘭達,11歲被中國戲劇學院附中選中。她想離開父母,獨自去北京讀書。

到學校後,她經常給父母寫信,告訴他們她生活中的困難,她的壞心情,甚至說壹些消極的話。

顯然,她無法適應壹個人讀書的生活,想通過這種方式引起父母的同情。

但是尤蘭達的父母沒有妥協。出於對孩子的愛,他們沒有讓女兒輟學回家。相反,他們回信告訴她:

“父母理解妳,愛妳。記住,面對挫折不要氣餒,保持好心情,振作起來。”

她父母的殘酷終於使她。畢業後,尤蘭達成為了壹名非常出色的女演員,獲得了戲劇領域最權威的三個獎項——梅花獎、奧斯卡獎和金獅獎。

俗話說:“父母愛子,所以計深遠。”

這種愛不是控制,不是替代,而是放手。

溫室裏沒有參天大樹。想要培養出壹個有前途的孩子,父母就得學會放手,把成長的過程留給孩子自己。

人格和靈魂的獨立,是壹個孩子走在世界上最大的力量。

之前,我看到壹張關於孩子成長的時間表:

有句話說得好: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等我們意識到的時候,那些影響已經深入骨髓了。”

有遠見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浙江紹興壹位父親為了鍛煉孩子,讓6歲的女兒壹個人買早餐。

不安的父親壹直默默的跟著女兒,壹直默默的守護著她。

最後,小女孩成功買好早餐,在父親的註視下回到家中。

在陜西銅川,壹個小女孩蹦蹦跳跳去上學,途中遇到熟人,炫耀說這是她第壹次沒有媽媽陪自己壹個人上學。

小女孩不知道的是,她媽媽壹直跟著她。

看到女兒如此勇敢,身後的母親幾次哽咽。

在貴州貴陽,壹名9歲男孩拿著綠色保溫箱站在烈日下賣冰棍,滿頭大汗。

他父母也沒指望他掙多少錢,只是想讓他意識到賺錢不容易。

莫言說過壹句發人深省的話:

“優秀的孩子多是素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壹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跡,而是可以追溯的因果。

它的起因在家庭。

它的根在父母。

孩子的壹生,終究是要自己過的。

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遺產,不是房子,不是車子,而是教育孩子的能力,讓孩子過上好日子。

人民日報曾發表文章說:教育好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職業。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所有父母無原則的偏袒,無底線的溺愛,無理的縱容,都在把孩子推向深淵。

有些苦,孩子必須吃;有些路,孩子必須自己走。

給孩子壹點“不便”,培養他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孩子壹點“挫折”,以便培養他抵抗逆境的能力;給孩子壹點“冷漠”,培養他的獨立能力...

點擊“看+喜歡”,希望妳能培養壹個獨立的孩子,而不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挖太多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