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南嶺地區

南嶺地區

5.3.1 概況

南嶺地區為壹跨湘南、贛南、桂北、粵北的成礦遠景區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07°~116°,北緯24°~27°,面積約26萬平方千米。

南嶺地區是我國南方重要礦產資源產地,優勢礦種有W、Sn、Bi、Mo、Pb、Zn、Ag等。已探明大中型礦床260多處,其中柿竹園、凡口、水口山、西華山等大型超大型礦床聞名中外。湖南的錫鉛汞、廣西的錫鋅、江西鎢鉍金銀、廣東鉍鉛等儲量居全國前列。近年湖南騎田嶺發現了具超大型找礦前景的芙蓉錫多金屬礦田,說明本區地質工作程度雖然相對較高,但仍有巨大的找礦潛力。

區內水、陸交通發達。縱貫南北的京九、京廣、焦柳、湘桂、黔桂線與橫穿東西的浙贛—湘黔、南昆線相互交叉,構成本區以鐵路幹線為主的交通格局;可供通航的水系具有北達長江航道、南抵大海的水運能力;公路幹線107國道貫通南北,眾多高速、高等級或低等級支線形成縱橫交錯的公路運輸網。便利的交通對本區經濟發展及地質調查工作極其有利。

區內地勢總體為中低山區,間有少量河谷盆地、沖積平原及坡地丘陵。中部為橫貫東西的南嶺山脈,是華南地理分區的天然屏障,形成南、北兩區並在氣候、人文、地理、經濟等方面表現出明顯不同的差異。東部與西部山脈走向北東。其中東部為武夷山與羅霄山,西部為雲貴高原東南緣的雪峰山、九萬大山、元寶山、越城嶺。山區地形陡峻,切割強烈,最高海拔高2141米(華南第壹高峰越城嶺主峰貓兒山),最低500米,最大高差在1500米以上。盆地、丘陵區海拔壹般在200~500米之間。

區內水系發育,主要河流有湘江、贛江、沅水、資江與珠江。湘江、贛江、珠江源於南嶺,沅水與資江源於雪峰山脈,以橫貫東西的南嶺山脈為分水嶺,形成南、北兩個主要水系。北區主要河流為湘江、資江、沅水,贛江,洞庭湖與鄱陽湖接納四水、吞吐長江,形成向心形水系,是國內嚴重水患地區之壹;南區河流主要是通達大海的珠江水系(支流主要有西江、東江、北江及珠江三角洲扇形河流)。

南嶺地區是我國南方有色金屬、稀有金屬、貴金屬的重要資源地和產區。但由於本區以山區為主,信息閉塞,導致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多數地區經濟仍以農業為主,局部地區以本地自然資源為依托的原材料加工業較為興旺。由於特有的礦產資源優勢,礦業成為本區的產業支柱。其中湘南、贛南、廣西大廠、粵北凡口已形成較大的采、選、冶生產規模和能力,鎢、錫、鉍、鉛鋅、稀土等產量位居全國前列,是國內有色金屬生產、加工的重要產業基地。

5.3.2 研究程度

新中國成立之前,壹批地質學家先後到本區進行過地質礦產考察、研究,初步確定了區內地層層序、構造輪廓、礦產種類和分布特點。新中國成立後本區地質礦產工作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1∶20萬區域地質調查由各省(區)區調隊先後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至“六五”前全面完成。通過1∶20萬區調在建立地層層序、劃分各期巖漿活動、查明構造格架的同時,開展了區域礦產調查,為區內後續地質礦產工作提供了基礎資料。

本區1∶5萬區域地質調查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主要部署在各成礦區帶和地質走廊。至今已完成289個圖幅,占南嶺地區面積的49%。目前尚有壹定數量圖幅正在開展工作。

1∶100萬區域重力測量、1∶100萬航磁測量及1∶20萬化探掃面已覆蓋全區。部分地區開展了1∶20萬至1∶50萬區域重力測量。1995年由原地礦部地物化遙知名專家牽頭,組織相關省局技術負責人及業務帶頭人編制提交了南方九省(區)物化遙編圖成果。其中《南嶺重點片綜合解譯成果報告》對南嶺全區基礎地質、地質背景、成礦條件及找礦方向作了全面、系統的論述。上述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區域地質研究程度,解決了壹些重大基礎地質問題,並發現了壹批有色金屬、貴金屬礦產及物化探異常區帶,從而為地質找礦和專題研究奠定了基礎。

主要為尋找鎢、錫多金屬、稀有、稀土和鐵礦於局部地區開展的1∶50000~1∶2000不同比例尺物化探工作,地域上局限於成礦帶、褶皺或斷裂帶、花崗巖體及接觸帶、礦床或礦田。工作方法包括地面磁測、重力、電法、放射性測量、土壤化探、水系沈積物化探、溪流重砂測量等。

南嶺地區礦產評價工作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地礦、冶金、有色金屬、煤炭系統、武警黃金部隊和地方地質隊進行了眾多礦床的普查、詳查、勘探工作,包括大廠、珊瑚、栗木、柿竹園、瑤崗仙、黃沙坪、大寶山、大吉山、鋸板坑、巖背等在內的壹大批大型、特大型礦床聞名國內外。1999年以來,本區部署地質調查項目10余項,經過兩年的工作在地質找礦方面取得了不少進展。其中湖南省千裏山-騎田嶺錫鉛鋅礦評價初現重大突破前景。

1979~1982年,廣西、廣東、湖南、江西4省(區)分別對南嶺地區主要成礦區(帶)開展了以鎢、錫、銅、鈾、鉛鋅為主的首輪區劃工作。1994年各省(區)分別完成了金、銀、鉛鋅、銅、銻、稀有、稀土等礦種的第二輪遠景區劃。各省(區)通過區劃總結了成礦地質條件,探討了成礦規律,劃分了成礦預測區並對下壹步工作提出了建議。

幾十年來,4省(區)地礦局及國內主要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在本區基礎地質、礦產地質、找礦預測等方面開展了眾多研究工作。“六五”期間南嶺國家攻關項目及其子課題都直接或間接對本區控巖控礦構造、成礦巖體、稀有多金屬礦床及成礦系列、區域地球化學等問題進行了研究,突出成果有陳毓川、裴榮富等完成的《南嶺地區與中生代花崗巖有關的有色及稀有金屬礦床地質》專著。“七五”期間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我國東部隱伏礦床研究》的有關子項目,著重對本區錫多金屬礦床形成條件、控礦因素、隱伏礦床的找礦標誌、綜合找礦方法進行了研究,並開展了隱伏礦床預測,提出了預測區及找礦靶區。

以上區劃及科研工作所取得的豐富成果為其後續的地質找礦和地學領域科技創新奠定了基礎。

南嶺地區是我國有色、黑色(錳)、稀有、稀土、放射性礦產的重要產地。據粗略統計,主要礦種占全國保有儲量比例為:鎢15%,錫35%,鉛33%,鋅28%,銀24%,鉍16%,硫48%,汞13%,銅2%,離子吸附型稀土位居全國前列。區內***有礦床260余處(有正式報告者),其中大型礦床50余處,世界級特大型礦床2~3處。但這些成果主要是“六五”以前獲得的,此後隨著地質勘查業的低谷走勢,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除個別商業性勘查外,戰略性礦產調查工作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直至“九五”才逐步得以恢復。1999年地質大調查於南嶺片湘南地區重新開啟錫多金屬礦調查評價項目2個,2001年又相繼部署了粵北、桂北及贛南的錫鉛鋅礦評價工作,兩年中新發現礦產地近10處。其中千裏山-騎田嶺地區錫鉛鋅礦調查在完成並提交鉛鋅103萬噸、銀1000噸、錫13萬噸、鉍10萬噸的基礎上,又在錫多金屬的找礦上再獲重大進展,新發現的芙蓉礦田現已控制具大型前景的單脈在5條以上,其中王牌脈估算資源潛力在20萬~30萬噸間。點上取得的重大進展,不僅使實現特大型礦產地目標成為可能,有悖於傳統理論的大巖基中找與成礦小巖體有關的大礦、根據成礦元素組合好的弱異常找隱伏—半隱伏大礦等認識,壹定程度上為重新評估南嶺礦產資源潛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但由於南嶺片區資源調查評價啟動時間較短,現有項目較為分散,普遍存在綜合研究滯後於找礦進展的現象。基礎數據庫散布各省及現有項目缺少交流的現狀,使匯集全區成果資料難度大,利用區域地、物、化、遙數據成果渠道不暢,導致區域成礦地質條件及找礦模式研究現狀較之以往有所下降,加上現有成礦遠景區劃工作以省為界,致使南嶺全區找礦區劃薄弱,資源調查工作的規劃、布局有待從整體上加強。

南嶺地區是我國稀有、有色金屬重要產地,舉世矚目的大廠錫多金屬礦床、柿竹園鎢錫鉍鉬礦床、大寶山銅多金屬礦床、凡口鉛鋅(銀)礦床皆分布於本區。大中型礦床數以百計,重要者有西華山、大吉山、盤古山、黃沙坪、鋸板坑、珊瑚、大明山等。據全國累計探明礦產儲量表統計,江西銅銀及湖南鎢鉍銻為全國之冠,湖南鉛汞錫,廣西錫鋅,江西鎢鉍金,廣東鉍鉛等礦種排位亦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新發現的大型礦床有廣東銀巖斑巖型錫礦床、江西巖背火山-次火山巖型錫礦床、廣西北山鉛鋅礦床、湖南寶山鉛鋅礦床等,新近又發現更具規模的芙蓉錫多金屬礦田,充分展示出該區巨大的資源潛力。

5.3.3 主要錫礦類型

區內優勢礦種為Sn、Bi、W、Mo、稀有、稀土,重要礦種為Pb、Zn、Ag、Sb、Mn,壹般礦種為Hg、Au、Cu,具有壹定潛力的礦種為金剛石及高效非金屬等。

南嶺地區錫礦成礦在空間、時間上均離不開燕山期花崗巖,且現有找礦重大進展均位於有成礦小巖體存在的大巖體內。為統壹錫礦類型提法並指導找礦,本次根據賦礦圍巖性質(主要系指巖漿巖、沈積巖兩類)、成礦巖體初步認識、容礦構造及其控制礦體形態上的差別作為錫礦類型劃分的主要依據(表5.3)。

表5.3 南嶺地區主要錫礦類型劃分表

續表

本區的找礦模式可簡要歸納為“壹凹”、“二帶”、“三區”、“四異常”。

“壹凹”:幔凹及凹隆過渡處。深部構造的坳陷區,是重要的找礦信息。

“二帶”:構造巖漿巖帶、礦化帶。產於深斷裂帶、隆起與拗陷交替帶新發育的中生代中酸性巖漿巖,是錫多金屬礦床的找礦標誌;蝕變礦化分帶是找礦的直接標誌。

“三區”:構造復合區、有利賦礦地層區、花崗巖穹區。兩組主幹構造或主幹構造與次級構造交切部位,是礦田(床)定位的構造標誌;桂北的四堡群,丹池地區、湘南、粵北的泥盆-石炭系,武夷山地區的上侏羅統,均是賦存大型、超大型錫多金屬礦床的主要層位;隱伏、半隱伏巖體的巖凸、巖脊,特別是與斷裂構造的復合,是預測隱伏礦體的標誌。

“四異常”:遙感影像異常、物探異常、化探異常、重砂異常。環形影像與線性影像及其交匯部位是找礦的遙感影像標誌;區域重力場密集梯度帶及其交叉部位,局部重力(低)異常分布區,磁法環形正異常所環繞的似等軸狀負異常或低磁正異常等是花崗巖及有關錫多金屬礦化存在的地球物理標誌;較大規模和高強度的成礦元素組合異常以及錫石重砂異常是尋找錫多金屬礦床的重要標誌。

5.3.4 區域成礦規律

(1)揚子、華夏成礦省具各不相同的成礦特點

在礦種組合及儲量分布上,揚子成礦省富銻、銅、錫,儲量分別占全國的72%、43%、23%,成礦元素組合為銻、錫、銅、鉛鋅、鎢、鉬;華夏成礦省富鎢、鉍、錫,儲量分別占全國的53%、49%、23%,成礦元素組合為鎢、鉍、錫、鉛、鋅、鉑、銅。

大型—特大型礦產地與構造環境密切相關。揚子板塊在雪峰隆起主要為與晉寧期花崗巖相關的電英巖錫(銅)礦;東側坳陷區為晚古生代濱岸、臺地碳酸鹽巖過渡相區的受層位、巖相、構造、隱伏巖體多因素控制的沈積改造型鉛鋅礦(北山、泗頂礦田);右江裂谷邊緣丹池斷裂帶為受燕山期小巖體控制、位於生物礁相碳酸鹽巖及臺溝相碳矽泥巖中的錫銻鉛鋅多金屬礦(大廠、芒場、五圩礦田);南華過渡帶受燕山期重熔花崗巖控制的錫鎢鈮鉭礦(栗木、珊瑚、新路錫鎢鈮鉭礦床及大義山錫礦田),以及受二疊紀含錳巖系與風化作用控制的碳酸錳、氧化錳礦(湖南永州壹帶);賀縣—郴州—炎陵壹線及衡陽盆地南緣為受燕山期同熔花崗巖控制、主要賦存於寒武、泥盆、石炭紀碳酸鹽巖中的鉛鋅銀銅礦(水口山、寶山、黃沙坪、銅山嶺礦田等)。華夏古板塊大型—特大型礦產地(東坡鎢多金屬、芙蓉錫礦田)與燕山期巖漿作用有關,其次為位於粵北凹陷、賦存於上寒武、中上泥盆、中下石炭統與沈積-熱液疊加改造或中低溫熱液成礦作用有關的鉛鋅礦(凡口鉛鋅礦田)。

(2)成礦作用極不均壹

根據銅、鉛、鋅、錫、鎢儲量統計,72%的銅產在4%的礦床中,41%的鉛和43%的鋅分別產在3%和5%的礦床中,56%的錫礦集中在6%的礦床中,而36%的鎢產在6%的礦床內。東坡礦田集中了湖南99%的鉍、67%的錫、50%的鉬和34%的鎢;丹池多金屬礦帶占廣西全區儲量比例錫為60%、鋅為45%、鉛為20%;韶關盆地周緣鋅、鉛、銅分別占廣東全省儲量的61%、49%、45%;巖背錫礦儲量占江西全省的45%。礦產地密集出現組成礦集區。如湖南千裏山-騎田嶺巖體匯聚了40多個鎢、錫、銅、鉛鋅礦床,廣西寶壇、大廠、花魚塘—風門坳,廣東韶關盆地周緣,江西崇-余-猶地區亦具相同特征。

(3)燕山期斷塊運動形成的坳陷對成礦有利

據區內300多個礦床儲量統計,產於坳陷區內的銅、鉛鋅、錫分別占總儲量的97%、95%、88%,鎢礦為隆起區的16倍。許多大礦,包括超大型錫(大廠)、銻(錫礦山)、鎢(柿竹園)礦床,和本區最大的鉛鋅(凡口)、銅(大寶山)礦床均位於坳陷區。

(4)古板塊拼接帶控制了大型、特大型礦化集中區的分布

區內沿揚子、華夏古板塊接合帶分布有東坡、寶山-黃沙坪、香花嶺-香花鋪、芙蓉、富賀鐘等大型—特大型礦田,控制的錫、銅、鉛鋅儲量為4省(區)總量的近半;南嶺以北的贛北德興銅礦、七陽鐵砂街銅礦、貴溪冷水坑鉛鋅礦亦位於該帶或其附近。

(5)巖石圈斷裂、地殼斷裂直接控制區內巖漿巖帶及礦產的分布

據重磁推斷,南嶺地區地表不同成因巖體,向下至壹定深度相連並組成規模巨大的北東、北西向深部巖漿巖帶,兩者交匯處是形成資源潛力巨大礦化集中區的最有利部位。

(6)多數礦床與花崗巖類在時、空關系上聯系密切

殼源重熔型花崗巖形成輕稀土-重稀土-Nb、Ta-Be、W、Sn、Mo、Bi-Cu、Pb、Zn-U礦床系列,混源同熔型花崗巖形成Cu、Mo、Pb、Zn、Au、Ag、Fe礦床系列。

(7)成礦時代以燕山期為主

錫礦,根據占全區資源量85.3%的44個主要礦床年齡資料統計,成礦時代雖散布於前寒武紀至第三紀間,但錫總量的96%與燕山期巖漿活動有關。其中形成於燕山期早白堊世的占資源總量的58%。銅礦,根據16個礦床年齡資料統計,成礦高峰期界於晚侏羅世—早白堊世,以中侏羅為主,次為早白堊世,再為晚侏羅世。鉛鋅礦成礦時代復雜。根據成因與花崗巖類有關礦床(巖體源,水口山、康家灣、黃沙坪、祥林鋪、東坡等)及廣東、廣西復合成因多金屬礦床(大廠、芒場、大寶山)資料統計,83%的鉛鋅形成於晚侏羅世—早白堊世,貢獻大小排序為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晚白堊世—中侏羅世。

(8)燕山期成礦作用在空間上具明顯分帶規律

南嶺地區由北至南、由西至東成礦時代逐漸變新,主成礦元素出現從高中溫—中高溫—高溫的空間遞變分帶。

(9)1∶20萬水系沈積物化探異常,可為戰略上判斷成礦巖體提供快速、有效信息

錫鉍鎢異常與巖體空間分布密切。據湖南資料統計,下限(下同)為錫15×10-6、鉍1×10-6、鎢6×10-6的單元素異常範圍基本與巖體分布相同;綜合異常下限為錫30×10-6、鉍7.5×10-6、鎢15×10-6、鉛120×10-6、鋅300×10-6、銅70×10-6、銀0.2×10-6、銻10×10-6、鋰100×10-6、氟1000×10-6時,有指示燕山期成礦巖體的作用。錫鉍鎢(高溫)—鉛鋅銅銀(中溫)—銻(低溫)以及鋰氟(礦化劑)4類元素齊全的綜合異常是尋找大型礦床的重要標誌,其中規模和強度最大的元素類多為成礦主礦種。以上綜合異常通常位於大巖基的南部及西部,湘南已知大型—特大型礦產地亦具相同特征,說明成礦(小)巖體在侵位時具壹定的方向性。

(10)成礦巖體頂面及其附近是成大礦的有利部位

侵入於地層中的巖體可根據出露面積進行判別;大巖基中的成礦巖體不易識別,簡易、有效的方法是根據礦床類型齊全程度間接判斷。位於成礦巖體頂面的礦田(床),在空間產出上具有矽卡巖型(巖體外、巖體內)—巖體型(成礦巖體頂面)—大脈或細脈帶型(巖體中)的遞變分帶,特大型礦產地壹般離不開矽卡巖體。

上述(4)~(10)條以礦床時空定位為主的區域成礦規律,是本次劃分遠景區和進行資源潛力分析的重要依據。

5.3.5 成礦遠景區

南嶺成礦遠景區以錫多金屬為主攻礦種,兼顧鉛、鋅、銀,註意鎢、錳、銅、金、鈮、鉭等的綜合找礦與評價。

錫礦以矽卡巖-破碎帶蝕變巖復合型(巖體內)為主攻對象,兼顧矽卡巖型(正接觸帶)、破碎帶蝕變巖型(巖體中)、火山-次火山巖型、巖體型(成礦巖體頂面及其附近),註意巖脈類新類型。其他礦產主攻類型為層控型鉛鋅銀礦,兼顧與同熔型花崗巖有關的矽卡巖型銅鉛鋅銀礦。

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礦產資源調查評價成果,以區域成礦規律為依據,以具有重要控礦作用的構造-巖漿巖帶為單元,本次在南嶺區內***圈定找礦遠景區20個,其中錫礦找礦遠景區12個(千裏山-騎田嶺、姑婆山-花山、陽明山-大義山、九嶷山、都龐嶺、九萬大山、大東山、崇余猶、芒場-北香、諸廣山-萬洋山、錫逕坑-菖蒲、三亨),以鉛鋅銀為主的其他礦種8個。

1類找礦遠景區:主攻錫礦,目標為特大型礦床(田)並爭取成為國家級資源富集區。

2類找礦遠景區:主攻錫礦,目標為找到多個大型礦床或數倍於大型礦床下限的資源量。

3類找礦遠景區:壹是錫礦找礦前景壹般區與久攻不克、找礦目標尚難定論的地區,以安排資料二次開發及綜合研究為主。二是其他礦種,主攻鉛鋅銀多金屬礦,目標為大型礦床,工作安排以開展預查、篩選工作靶區為主。

南嶺地區主要找礦遠景區類型及主攻礦種見表5.4:

表5.4 南嶺地區主要找礦遠景區類型及主攻礦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