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龍口市怎麽樣?

龍口市怎麽樣?

人文調查

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原黃縣)位於膠東半島西北部,總面積893平方公裏,海岸線曲線68.4公裏。轄13個鎮(區、街道),632個村(居),63萬人口。龍口市位於膠東半島西北部,屬於煙臺地區。東臨煙臺,南接青島,北與大連、天津、秦皇島隔海相望,是環渤海經濟帶的壹顆璀璨明珠。市人民政府駐地郵政編碼:265700。行政區劃代碼:370681。區號:0535。

行政區劃

龍口市轄3個街道,10個鎮:東萊街道、龍崗街道、新嘉街道、徐福鎮、黃山關鎮、馬貝鎮、路透鎮、東江鎮、下丁家鎮、齊家鎮、石梁鎮、高覽鎮、諸遊關鎮。

歷史的發展

龍口市歷史悠久。商朝末年建立萊國,秦時建立齊縣,初建立黃縣。是中國最早的縣行政單位之壹。龍口市不僅是秦朝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鄉,也是2200多年前徐福率領船隊穿越日本的航海之地。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黃縣,設立龍口市。五千年的滄桑,為這片富庶、人傑地靈的土地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和人類文明,更增添了她的神秘和魅力。春秋戰國時期以風趣善辯著稱的淳於髡,諷刺柬埔寨和齊威王建立霸權;徐福,著名的方士,在秦代率領數千名少男少女和各類糧工東渡,開創了中日韓友好;太史慈,三國時期著名的吳棟勇士;明朝開國元勛胡大海,為官剛正的尚書王石忠,內閣首輔範福錘,中國著名畫家蔣殷;賈珍,清朝多年執掌文衡;參與國史編纂的翰林院士王守訓;民國初年,書法家、篆刻家、古代文學家丁佛言等壹批歷史名人出類拔萃。改革開放以來,龍口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經濟實力日益增強。1991年名列全國農村百強縣,1994年名列全國農村百強縣第35位,山東省第2位。

1986年,撤銷黃縣,建立龍口市。因黃縣龍口鎮而得名。

1988 165438+10月22日撤銷項城市、新加、楊瀾、高覽、東江五個鄉,在其原鄉行政區域內設立項城市、新加、楊瀾、高覽、東江五個鎮。

4月7日1989,撤銷海岱鄉,成立海岱鎮;撤銷黃山亭鄉,建立黃山亭鎮;撤銷夏鼎的家鄉,設立夏鼎的小鎮;撤銷陳達故裏,設立大陳家鎮。

9月28日,1993,撤銷文集鎮,成立文集鎮;撤銷田家故裏,建立田家鎮;撤銷齊家鄉,設立齊家鎮;撤銷鳳儀鄉,設立鳳儀鎮。1993 165438+10月19、龍口鎮撤銷,在原龍口鎮行政區域內設立西城街道辦事處。原龍口鎮人民政府為西城街道辦事處駐地。

3月8日1995下丁家鎮大溝、西馬村劃歸東江鎮管轄。

1997年6月,路透鎮南張家村劃歸東江鎮管轄(鄭路韓民字[1997]第26號)。

4月3日1998,鄉更名為徐福鎮(鄭路韓民字[1998]11)。

1999年7月,下丁家鎮上官村劃歸東江鎮管轄(韓民字[1999]第16號)。

2000年,全市總面積為893.8平方公裏。轄19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635個行政村。年末全市總人口62.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26萬人。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龍口市總人口為671335。轄1街道,19鄉鎮。各鄉鎮人口:西城街道77267城關鎮86911楊瀾鎮21398徐福珍38371辛家鎮27207鐘村鎮32012海岱鎮22388黃山關鎮12389大皮屯鎮204265439。8+0451路透鎮35746東江鎮55720下丁家鎮22140齊家鎮12699田家鎮14499鳳儀鎮14755石梁鎮43573張集鎮25139高覽鎮2639。

2000年6月65438+2月65438+9月,撤銷楊瀾鎮,行政區域並入諸遊關鎮;撤銷鳳儀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石梁鎮;撤銷文集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高覽鎮;撤銷田家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齊家鎮;撤銷大陳家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馬貝鎮;撤銷城關鎮,設立東萊街道辦事處,將原城關鎮行政區域,高覽鎮馬家莊、大李家、竇家莊,東江鎮趙家莊、閆家疃,辛家鎮藍松、王家疃、楊家疃、柏荷劃歸東萊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機構進駐原城關鎮人民政府。撤銷辛家鎮,設立辛家鎮街道辦事處,將辛家鎮除藍松外的其他行政區域劃歸辛家鎮街道辦事處管轄,歸東萊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處派駐原辛家鎮人民政府;撤銷鐘村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西城街道辦事處,更名為龍崗街道辦事處,龍崗街道辦事處進駐原西城街道辦事處;撤銷黃山關鎮,行政區劃並入海岱鎮(鄭路字[2000]79號)。

2001年,全市總面積893.8平方公裏。轄13個鎮(街道辦事處)、1個外向型工業加工區、634個行政村(居委會)。年末全市總人口62.4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67萬人。

2002年,全市總面積為893.8平方公裏。轄3個街道,10個鎮,2個經濟開發區,633個行政村(居委會)。年末全市總人口62.6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4萬人。

2003年,全市總面積為893.82平方公裏。轄12個鎮(街道辦事處)、2個經濟開發區、633個行政村(居委會)。年末全市總人口62.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9萬人。

自然資源

龍口擁有中國唯壹的沿海低海拔大型煤炭基地,褐煤總儲量達26億噸,年開采能力達400多萬噸。南部山區有豐富的黃金、花崗巖、石灰石、鉛鋅、螢石、石英砂等礦產資源;沿海大陸架盛產石油,屬於“富”油區。蓬萊19-3油田發現於渤海中部,距龍口僅48海裏,屬超大型綜合油田,探明地質儲量10億噸,可采儲量約6億噸。渤南油氣田位於渤海灣南部,距龍口市96公裏,已探明天然氣儲量225億立方米,可采儲量108億立方米。中海油已決定在龍口市建設年產4億立方米天然氣的終端處理廠,並已完成地質勘探。壹期工程預計今年年底投入運營,2004年6月全面竣工。

氣候

龍口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約12℃,年平均降雨量約600 mm,無霜期190天以上。

城市建設

龍口市公路交通發達,航運便利,基本形成了陸海空立體交通體系。全市公路裏程達到524.8公裏,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裏58.8公裏。公交155,日發車600班,覆蓋整個城鄉。大萊龍鐵路龍口段已全面鋪軌,11.6 km入口線今年開工建設。建成通車後,港口腹地將延伸至西北、華北地區,港口功能將得到充分發揮,將極大促進龍口經濟特別是物流業的快速發展。206高速公路龍口段路基及橋涵工程已完成,將與延慶、韋偃、銅山、慶忌高速公路壹起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到達煙臺機場僅需40分鐘。煙臺機場已開通兩條國際航線(至香港、首爾)和20多條國內航線,可直達國內大中城市,平均每周40多個航班。中國最大的地方港口龍口港是國家壹類對外開放口岸,碼頭岸線3000多米,生產泊位2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8個,擁有危險品專用泊位、煤炭專用泊位、集裝箱專用泊位、客滾專用泊位和多用途泊位等。,年貨物吞吐量超過654.38+05萬噸,客運量超過50萬人次。目前已與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2002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7,000 TEU,預計今年將達到80,000 TEU。龍口港總體布局規劃已獲山東省政府批準,是國家重點建設港口。規劃的港口用地布局分為東港區、中港區和西港區三部分。東港區以老港區為基礎,屬於建成區。中港區位於東港區北部,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30至40個。到2020年,規劃建設集裝箱、鋼鐵、鹽、水泥等7個專用泊位,港口吞吐能力超過2000萬噸。西崗區位於齊木島末端,為預留深水泊位區,具備建設1-25萬噸級碼頭的自然條件,規劃建設1萬噸級以上的散貨和石化深水碼頭。隨著大萊龍鐵路的開通和渤海天然氣、石油的開采,龍口港將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海上輔助設施齊全。勝利油田在我市設立了海洋石油運輸公司,作為其陸上生產和生活基地。基地擁有拖輪、貨輪、油輪、浮吊、駁船等船舶29艘,5000噸級泊位3個,3000噸級泊位4個,專用石油碼頭1座,可承擔各類鉆采平臺拖航定位、物資供應、應急守護及輸油、試油、大型海洋工程吊裝、港池航道疏浚及特大型。通信業發達。全市每年投入通信建設資金4000多萬元,通信網絡規模不斷擴大。全市程控交換機總容量達到265,438+0,000門,固定電話用戶654,38+0,800戶,電話普及率達到29部/百人,成為全省第二大電話市場。全市鋪設光纜700多公裏,形成環網結構,具備寬帶接入和社區接入能力。百年電力公司是中央和地方合作建設的第壹座坑口電廠,總裝機容量654.38+0.06萬千瓦,2002年發電量56.2億千瓦時。* * *有大中型水庫3座,庫容2.2億立方米,有亞洲最大的地下水庫黃水河地下水庫,日供水能力9萬噸。這座城市日新月異。建立了新區和濱海經濟園區,目前正在加緊建設,初步形成了“東城與西城相融,南山與北海呼應,新區為中心,組團發展”的城市建設新格局。目前,建成區面積已達28平方公裏,城市化水平達到44%,城市的經濟地位和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經濟發展

2001,在全國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中排名第25位。2002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62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地方財政總收入9.53億元,其中5億元(新口徑),分別增長26.5%和32.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2億元,增長40%。農業以產業化經營和標準化綠色農業著稱。2002年,高值田發展到8.7萬畝;水果總產量22.2萬噸,水產品產量19.1萬噸。山東梨、龍口粉條、龍口草莓、龍口大蝦、桑島海參等土特產遠近聞名。規劃實施以“雙十雙五”工程為主要支點的農業產業化和“山區經濟二次創業”戰略,標準化農業和綠色農業全面實施,農業經濟整體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全市糧經比調整為1:4,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27家,建成了總庫容1.2萬噸的中國北方最大的氣調倉和冷氣倉群。7家企業、14個品種獲得綠色食品證書,優質蘋果、山東梨首次進入北美市場。2002年,全市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375億元,被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農業產業化經營先進縣”稱號。產業基礎紮實,運營質量逐年提升。全市工業企業1942家,形成了機械、家電、化工、紡織、輕工、建材六大支柱產業,新型建材、食品、電子電器、汽車關鍵零部件四大新興支柱產業也發展迅速。目前,已培育出十大企業集團、十大民營企業等壹批競爭實力較強的骨幹企業,上市企業3家,被省體改委列為省會運營重點聯系城市。2002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達到49家,最多時達到45億元;利稅超千萬元的企業有32家,最多的達7億元。省級以上名牌產品8個,其中“衛龍”牌葡萄酒屬於中國名牌產品,“龍鳳”商標被國家認定為國家馳名商標,98家企業通過了ISO質量體系或產品認證。2002年,全市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1億元,利稅3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3%和17%,工業用電量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4%。第三產業繁榮活躍。南山風景區二期、東海108洞國際高爾夫球場、丁龍廣場、糖酒大廈、尚波廣場等大型商貿旅遊服務設施的建設,為第三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水果、蔬菜、家具、裝飾材料批發市場等大型專業批發市場被中國商業聯合會、國家統計局評為“全國百強工業批發市場”。目前,各類市場已發展到66個。2002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5%;公平貿易成交額達到35億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億元,增長15.5%。現代物流業方興未艾,擁有盛通物流、興隆黎明兩大物流企業,其中盛通物流是我省唯壹壹家具有二級資質的縣級物流企業。全市有第三方物流企業20家,年配送量過億元的物流企業2家,小型物流配送點35個,超市內部配送中心3個。以南山風景區、齊木島旅遊區、徐福故裏旅遊區、織萊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為代表的旅遊業,成為我市新興產業中的壹個亮點。2002年,全市旅遊人數達1萬人,旅遊總收入達4.6億元。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全市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6萬戶,註冊資本2.42億元,從業人員31.4萬人;私營企業1514家,註冊資本819萬元,從業人員18500人。2002年,個體私營經濟實現稅收1.1.5億元,占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的12.1%。

經濟國際化進程加快。

多年來,龍口市圍繞推進經濟國際化這條主線,對內抓載體建設,對外抓招商引資,努力加強對外合作交流,經濟外向度不斷提高。主要規劃建設“四區六園”(龍口經濟開發區、龍崗經濟開發區、皇城工業園、北部海濱經濟園、城市新區、南山工業園、叢林工業園、科億達工業園、興隆黎明工業園、孟海機械工業園),新設立的經濟開發區、皇城工業園、海濱經濟園初具規模,對外開放承載能力大幅增強,服務機構和基礎設施進壹步完善。近年來,與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龍口投資,特別是成功吸引了世界500強企業三井物產株式會社來我市投資。2002年,全市舉辦利用外資項目68個,累計達到559個;合同外資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54.38+0.5億美元,分別達到654.38+0.654.38+0.0億美元和7億美元。2002年,全市出口創匯6543.8億美元,增長25%。龍口涉外機構齊全,有海關、檢驗檢疫等聯檢機構支持,實行24小時服務,通關便利。

科學和教育

1994年,我市被山東省科委確定為全省唯壹以縣(市)建制的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1996,在全國科技實力百強縣評價中排名12;1997,被原國家科委確定為全國兩個“國家科技進步示範區”之壹;1998被確定為山東省唯壹的“國家持續高效農業技術研究示範工程示範區”,1999兩個示範區順利通過科技部驗收。1999和2002年,我市聘請專家成立了第壹、第二屆政府科技顧問團,成立了省生產力促進中心,開通了科技經濟信息網。截至2002年底,全市共實施省級以上“火炬計劃”77項,申請專利1646項,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9家,創造國家級新產品122項。龍口在全國率先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中小學和職業學校191。擁有國家批準的民辦大學和中加合作的東海外國語學校,初步形成了學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協調發展的教育體系。在校學生93000余人,2002年全國高校保送學生1900余人。

文明建設

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切實加強黨員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積極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實施領導幹部任期制、任前公示制、試用期制和聘任制。以“三級聯創”活動為總抓手,紮實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在鎮級探索實施以“三定壹公開”為主要內容的“壹線工作法”,切實把鎮級工作重心向農村壹線轉移。按照“五好”要求,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班子建設全面加強。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有效維護了黨紀政紀的嚴肅性。認真紮實開展黨的代表大會常任制試點工作,制定了黨的代表大會常任制等壹系列相關制度。在加快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目前,煙臺市市級以上文明單位67個,其中省級文明單位12個,全國文明單位2個。去年榮獲全省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綜合實力

1991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行列,排名第60位;1992躍升至第37位,1994升至第35位,2003年排名第25位,去年排名21位。2005年,全市初步核算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30.4億元,比上年增長25%,壹二三產業比重為6.2:64.1:29.7;地方財政總收入6543.8+0.7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543.8+0.2億元,分別增長26.4%和49.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0.5億元,增長48.5%;合同外資6.2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92億美元,出口創匯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7.1%、99.7%和21%。榮獲“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先進單位”稱號。

社會事業

1996,在全國科技實力百強縣評價中排名12;1997,被原國家科委確定為全國兩個“國家科技進步示範區”之壹;1998,被認定為山東省唯壹的“國家持續高效農業技術研究示範工程示範區”;去年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城市”稱號。全市實施省級以上“火炬”項目117項,申請專利2718項,創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51家,開發國家級新產品130項。全市有中小學和職業學校165所,在校生8.6萬人。2005年,有3,765,438+03名學生被送往全國高等院校。煙臺南山學院是國家批準的民辦大學,已初步形成學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協調發展的教育體系。與此同時,文化、環保、衛生、民政、民兵預備役等各項社會事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先後獲得全國教育、文化、科技進步先進市榮譽稱號。

社會和諧穩定

在城市方面,開展“五城共創”活動,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平安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努力建設平安和諧生態龍口。在農村,圍繞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堅持黨委政府的領導,不斷加大財政支農力度,穩步實施“五通兩建六保”工程,農村面貌和農民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知民情、解民憂、讓群眾滿意”活動廣泛開展,為群眾辦了壹批實事好事,讓群眾充分享受到了發展帶來的實惠。高度重視並切實做好信訪工作,廣泛開展信訪工作“雙教育雙規範”活動,推動信訪工作步入規範化、制度化軌道。大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快普法依法治理步伐,深入開展打擊整治鬥爭,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和政治穩定。2005年,人民群眾對社會保障的滿意度和基本滿意率達到98%。先後榮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城市等榮譽稱號。

人們的生活

2002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4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20元,比上年增加1.29元;人均綠地面積和住宅居住面積分別達到6.62平方米和14.2平方米;每百戶居民擁有彩電、冰箱、摩托車、空調和電腦的數量分別達到105臺、8351臺、14臺和7臺。到2002年底,全市城鄉居民儲蓄余額達到1.1.7億元,人均收入1.6萬元。

/view/133306.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