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上海石庫門的歷史

上海石庫門的歷史

在上海話裏,用壹個東西包裹或捆綁別的東西叫“箍”,比如箍桶,所以這種用石條“箍”門的建築叫“石箍門”,後來被誤稱為“石庫門”。壹般認為,這類建築的正門以石材為門框,門扇為實心厚木,上面有銅環,與中國傳統民居相比,趨於保守。

上海石庫門民居興起於65438+60年代。1860年,忠君李秀成為首的太平軍發動東進,攻克了江浙北部的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寧波等城市,迫使數萬蘇南、浙北難民投靠上海租界。為了接納難民,租界動員商人投資建房。為了充分利用土地,這些房子大多被建成石庫門巷的排屋。

為了迎合中國傳統的家庭居住形式,除了壹些西式聯排別墅,石庫門的布局壹般和江南的普通住宅差不多。進門後是天井,後面是客廳(上海叫“客廳”),後面是後天井,再後面是廚房和後門。天井和客廳兩側是左右廂房,二樓布局基本和底層差不多。唯壹的廚房是它上面的“亭室”,然後是它上面的露臺。其代表建築有興仁裏,占地1.33公頃,位於河南中路東側,寧波路與北京路之間,中山南路新碼頭街道的敦仁裏、綿羊裏、李吉祥。

本世紀初以後,隨著上海居民家庭結構向小家庭的轉變,居民的生活習慣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石庫門民居的結構和風格發生了變化,出現了適合小家庭居住的“單進”(即無廂房)和“兩進”(壹廳壹廂房)。其規模較大,巷子寬度約4米,樓層以2 ~ 3層為主;樓梯平臺處設置涼亭,立面采用陽臺;20世紀20年代以後,普遍安裝了衛生設備。其代表建築有南京西路的靜安山莊和殷珊路的大陸新村。

20世紀30年代以後,由於上海住房緊張,壹些居民將多余的房間出租給他人,於是大多數石庫門改變了最初的設計意圖,變成了多戶同門居住的房子。

從幼稚走向成熟的石庫門民居,構成了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交織的弄堂社區。在這個社區裏,居民在享受個人空間的同時,更容易培養出更和諧、更親密的鄰裏關系。所以我們確切地知道這個家庭今天做什麽,那個家庭明天做什麽。隨著居住密度越來越大,居民逐漸將家庭中的活動搬到了裏弄的公共空間,進壹步強化了原有的鄰裏親切感。在此期間,無論是年輕人之間,還是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多,而這些摩擦和爭吵也不過是“妳用我的氣多了”“妳侵占了我的地盤”等等。

高峰時,石庫門有9000多條胡同,壹度占上海總居住面積的60%以上。從建築學的角度來說,石庫門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已經走過了壹百多年的歷史,部分石庫門的空間結構已經不適合現代人的居住觀念,所以消失是很正常的。20世紀90年代初,上海開始了大規模的重建和發展。許多古老的石庫門房子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樓大廈。充滿鄉愁的老房子逐漸消失,人們意識到應該把這些獨壹無二的“藝術品”留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