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名人名言,廣州名人的。

名人名言,廣州名人的。

冼星海(1905-1945) 作曲家

冼星海(1905~1945) 作曲家。廣州人。1935年從巴黎回國後,在廣州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赴延安,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1939年加入中國***產黨。壹生創作極為豐富,作品有《青年進行曲》、《黃河大合唱》等,被譽為"人民音樂家"。1945年在莫斯科病逝。1985年廣州音樂學院改名廣州星海音樂學院,以示廣州人民對這位音樂家的懷念。

馬師曾(1900-1964) 戲曲表演藝術家

馬師曾(1900~1964) 戲曲表演藝術家。廣東順德人。1917年中學畢業,入廣州太平春教戲館學戲,後到新加坡粵劇班當演員,拜著名小武靚元享為師,嶄露頭角。1923年回廣州入人壽年班,在《苦鳳鶯憐》中飾演義丐余俠魂,壹舉成名。30年代前後,在西方有聲電影沖擊下,為振興粵劇,他主張向話劇、電影和生活學習,使粵劇現代化、大眾化,通過多方面的藝術革新,創立了動作豐富、節奏鮮明、生活氣息濃郁的馬派和行腔自然活潑、頓挫分明、突梯滑稽的馬腔(俗稱"乞兒喉")。馬師曾曾到美國、越南、馬來亞等地演出,馳譽國內外,影響深遠。馬師曾早年以醜生享盛名,兼長生、凈等行當。代表劇目有《苦鳳鶯憐》、《賊王子》、《佳偶兵戎》、《刁蠻公主戇駙馬》等。此外,還拍攝粵語影片數十部。馬師曾赤誠愛國,抗日戰爭期間,積極編演宣揚愛國思想的劇目。1950年,帶領紅星劇團到廣州上演現代粵劇《珠江淚》。1955年回穗,先後任廣東粵劇團團長、廣東粵劇院院長。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劇協廣州分會副主席。晚年成功地塑造了《搜書院》劇中的謝寶、《關漢卿》劇中的關漢卿兩個藝術形象,使馬派藝術達到新的高峰。

許廣平(1898-1968) 魯迅夫人

許廣平(1898~1968) 愛國民主人士,魯迅夫人。筆名景宋。廣州人。1960年加入中國***產黨。抗戰時期在廣州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抗戰勝利後參加愛國民主運動。1949年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秘書長、全國婦聯副主席等職。與魯迅的通信合編為《兩地書》。

朱執信(1885-1920) 民主革命家

朱執信(1885~1920) 民主革命家。原名大符。生於廣州。1905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參加黃花崗起義。1920年受孫中山派遣在廣東策動桂系軍隊反正,在虎門遇害。1921年孫中山特派廖仲愷等籌建執信中學,以示紀念。

許崇清(1888-1969) 教育家

許崇清(1888~1969) 教育家。字誌澄。廣州人。1905年渡日留學,1920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研究院。曾加入同盟會。1923年參加國民黨改組工作,1925年任廣東教育廳長,提倡平民教育,發起收回教育權。1931~1932、1940~1941、1951~1969年三次出任中山大學校長。1962年兼任廣東省副省長,為廣州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陳樹人(1883-1948) 畫家

陳樹人(1883~1948) 畫家。名韶,別號葭外漁子。廣州人。近代中國畫壇上的"嶺南三傑"之壹。早年追隨孫中山從事民主革命,壹生歷任國民黨要職。幼年從居廉學畫,1912年畢業於日本京都美術學校。倡導國畫革新。註重寫生,主張以自然為法,形成以"清"、"新"獨長的藝術風格。壹生作品,數以千計。壹些名作為國外博物館購藏。其居所樗園(今東山署前路)現辟為陳樹人紀念館。

梁誠(1864-1917) 清末外交官

梁誠(1864~1917) 清末外交官。廣州海珠區新〖HT5"XL〗NCF75〖HT5"SS〗鎮人。12歲赴美留學。回國後,在總理衙門工作,後隨張蔭恒公使赴美,任參贊。任滿回國後,曾兩次跟隨我國特使,先後赴英國和美國,表現了愛國精神和出色的外交才能,博得贊譽。1903年至1908年初,以三品卿銜資格,出使美國、秘魯、古巴等國。他不負國家重托,經過反復交涉,爭回我國"庚子賠款"多出部分用於教育;爭回"粵漢鐵路"築路權益。他在美國時多次函知國內,對誘騙婦女、華工出洋者"緝拿懲辦"。1906年三藩市大地震,無數華人遇難,他即電馳海內外募款助賑,並率屬捐俸,親臨該埠處理後事。任滿將歸,特以中國圖書15000卷,贈予美國麻州安赫斯特學院。

詹天佑(1861-1919) 工程師

詹天佑(1861~1919) 工程師。號眷誠,字達潮。祖籍江西,生於廣州。1873年赴美留學,1881年回國。曾參加修築蘆臺到天津的鐵路。1905年擔任京張鐵路總工程師,滿懷愛國熱情,因地制宜運用"人"字形線路,攻克了八達嶺附近山高坡大等技術難關。1909年京張鐵路建成,全長140公裏,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和施工的第壹條重要鐵路。後人稱詹天佑為中國"鐵路之父"。

劉永福(1837-1917) 清末民族英雄

劉永福(1837~1917) 清末民族英雄。字淵亭,別名義。廣西欽州(原屬廣東)人。早年參加天地會起義。19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先後率黑旗軍在越南抗法及在臺灣抗日。在越南抗法回國後,長期居住在廣州,留下了很多遺跡。現沙河頂有壹個"永福村",動物園大門斜對面有壹條永福路。

胡漢民(廣東番禹<今廣州>)人,原名衍鴻,字展堂。曾在日本留學。1905年秋加入同盟會,任書記部書記、《民報》編輯。1909年任同盟會南方支部長。)

潘達微(廣州天河棠東村人。1895年追隨孫中山革命。1905年創辦中國第壹份面向下層平民的報紙《時事畫報》。1911年他和夫人陳偉莊壹道,親自參與廣州庚戌新軍起義和黃花崗起義的準備工作;黃花崗起義失敗後冒險埋葬七十二烈士,將“紅花崗”易名為“黃花崗”,使之成為自由的永恒祭臺。1929年8月27日病逝於香港。)

鄧世昌(清末海軍將領,民族英雄,廣州番禺(今海珠區)人。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大戰時,任“致遠”艦管帶。在艦傷彈盡危急時刻仍指揮若定,命艦沖向日艦“吉野”號,決心與敵同歸於盡。不幸途中遇日本魚雷,與全艦憲兵壹同犧牲。謚“壯節”,追賜太子保銜。

許廣平(廣州人。1917年就讀天津直隸第壹女子師範學校預科,擔任天津愛國同誌會會刊《醒世周刊》主編,並在周恩來領導下參加了“五四”運動。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國文系,成為魯迅的學生。1927年1月,魯迅到中山大學任教,許任助教和廣州話翻譯,與魯迅在白雲路租房同居;10月與魯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嬰。1932年12月,通信集《兩地書》出版。1949年出席全國政協壹屆會議,歷任政務院副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婦聯副主席、民主促進會副主席、全國文聯主席團委員等職務。1968年3月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

黃世仲(番禺大橋鄉,<今屬廣州芳村區>人。資產階級革命家、宣傳家、小說家。黃世仲於1905年加入同盟會,參加過大量的革命實際工作,是著名的報人。曾在《天南新報》、《中國日報》、《世界公益報》、《香港少年報》等10多種革命報刊擔任主編或參加編輯工作。)

潘仕成(字德畬、德輿,祖籍福建,世居廣州,是晚清享譽朝野的官商巨富。潘仕成先祖以鹽商起家,他繼承家業後繼續經營鹽務,以至洋務,成為廣州十三行的巨商。)

許崇智(1911年11月,參與福州起義。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任陸軍第十四師師長和福建北伐軍總司令,揮師北伐。1917年8月,任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府參軍長,協助孫中山主持軍事。同年10月28日粵軍光復廣州,從而結束了桂系軍閥在廣東的統治。)

許崇清(三次出任中大校長,曾任廣東省副省長,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哲學家,被公認為“新教育學和新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