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襄陽發展

襄陽發展

標準

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壹主兩副”發展戰略,逐步形成以“武漢大都市圈”為龍頭,“襄陽大都市區”和“宜昌大都市區”為兩翼的“金三角”。襄陽,由此有了“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說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定位,襄陽要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至少要具備四個條件:

——在全省應有相對明顯的經濟實力,經濟總量在全省要占到相當的比重,至少要達到15%以上,是全省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在鄂西北地區乃至鄂豫陜渝毗鄰地區有絕對的經濟實力、發展優勢和帶動能力。

——對外開放水平要領先,經濟的開放性和外向度比較高,能夠有效吸納和配置各種生產要素。

——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要走在中部同類城市前列。

成績

改革開放以來,襄陽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工業立市、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旅遊活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地區生產總值、高新區工業產值、縣域工業產值、汽車工業產值相繼突破千億元大關,2010年全市GDP實現153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835億元,全市上市企業超過8家,***有15家銀行在襄陽設立分支機構,中心城區面積擴大到116平方公裏、人口120萬,交通路網、供排水管網、通訊網、商貿物流網等城市設施日益完善,零障礙、快節奏、低收費的行政服務體制全面建立。壹座農業基礎堅實、工業體系完備、第三產業發達的現代化城市已屹然崛起。

目標

“十二五”期間,襄陽將按照省委、省政府跨越式發展、建設湖北核心增長極的要求,搶抓機遇,銳意進取,乘勢而上,力攀高峰!2015年全市GDP達到3500億元,力爭達到4000億元,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綜合實力,努力建設鄂豫陜渝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向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化大城市邁進。

舉措

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做大做強汽車及零部件龍頭產業,形成年100萬輛整車、200萬根車橋、100萬臺發動機的年產規模,汽車工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500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基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和中國汽車名城,引領區域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發揮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孵化引領帶動作用,積極承接央企資本重組、資源整合和產業擴張,跨越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引領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突破性發展奧星糧油、梅園集團等壹批產值過百億元、過5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1500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農業基地和優質農產品加工基地。

充分利用山、水、城、洲的自然稟賦和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全力打造以古隆中為龍頭的三國文化旅遊區,以襄陽古城為龍頭的訪古文化旅遊區,以九路寨為龍頭的大荊山生態旅遊區,以魚梁洲為龍頭的漢江觀光休閑和水陸空體育運動旅遊區,文化旅遊增加值突破350億元,成為區域性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

突出抓好汽車產業物流,農產品物流,公路、鐵路口岸物流,航空物流等,發展四季青農資城、襄陽市農產品批發中心、華中光彩大市場、新華市場等壹批年交易額過200億元、100億元和50億元的輻射帶動周邊商貿的區域性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商貿物流業增加值突破600億元,建成全國物流信息樞紐、中部地區物流節點城市、區域性現代物流基地和商貿中心。

提升城市發展水平

襄陽市中心城區面積將達到200平方公裏,人口規模達到200萬,成為經濟繁榮、產業發達、功能完善、服務配套、環境優美、生活舒適、宜遊宜居、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現代化特大城市。棗陽市快速發展,成為50萬人以上的城市;老河口市和谷城縣相向發展,組團發展成為50萬人以上的城市,成為襄陽的兩個副中心城市。建設聯接中心城區與宜城、南漳的快速通道,使其成為中心城區的工業新區、產業新城。支持保康發展現代農業和生態旅遊,建成特色鮮明的生態花園城市。加強與十堰、荊門、隨州、南陽等周邊地區的聯系互動。

強化發展要素支撐

為構築起與區域性中心城市相適應的支撐平臺,將加快推進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組織建設,構建現代金融體系和多元化投資融資體系,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

加快推進項目興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立總投資規模超過2萬億元的項目庫,五年累計投資8500億元以上,形成跨越發展的強勁動力。加快漢江綜合開發、鄭渝鐵路、襄陽機場擴建等重大工程建設,著力構建鐵路大動脈、公路大網絡、水運大通道、空中大走廊的立體型現代化綜合運輸體系。

加快推進創新型襄陽建設,加強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力爭使襄陽成為全省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的示範區。大力發展地方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努力把襄樊學院建成具有特色優勢的綜合性大學,把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建成壹流的國家示範職業學院,加快建設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和襄樊理工學院,建設區域性職業教育培訓中心。

提高市民幸福指數

“十二五”期間,全市將著力控制城鎮失業率,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推進公***衛生服務均等化,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公***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公租房、廉租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完善城鄉文化體育設施,加快教育改革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等,使人民生活幸福指數得到進壹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