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鐘樓—三廠的地標

鐘樓—三廠的地標

說鐘樓是三廠的地標,壹點也不為過,即便三廠以後有很多的高樓大廈,始終取代不了鐘樓在三廠人心目中的位置,鐘樓就是三廠的靈魂,鐘樓是小鎮的標誌。

以前,小鎮上都是平房,隔老遠就能望得見鐘樓,感覺高高聳立的鐘樓雄偉壯觀,現在高樓多了,鐘樓陷入其中已不再偉岸,但人們說起三廠,就壹定會提到鐘樓,因為有了鐘樓,才有三廠。

說來鐘樓還是很有點來頭的。

清末狀元張謇大興實業,壹生創辦了幾十家企業,形成了農工商俱全的大生資本集團,著名的大生紡織三廠便坐落在他的家鄉海門,紡織三廠所在地便成了三廠鎮。小鎮因廠而成,而就。

小鎮是以工廠為中心形成的街,鎮的壹半是工廠,為滿足工廠員工的生活需求,隔著護廠河形成了壹條街巷,現在老街早已不復存在,但老輩人尚有印象,狹窄的青石街,兩側相對的人家,兩步就能跨入對面,藥店、布莊、老虎竈,市井景象無異於他。

小鎮值的壹提的是張謇的嘔心之作——大生三廠。

舊時的大生三廠非常氣派。工廠四周護廠河包圍,大門是氣勢磅礴的鐘樓,鐘樓兩側亭臺樓閣,由雕粱畫柱的木橋穿過鐘樓方能進入工廠。

工廠包羅萬象,就是個小社會。有貨運碼頭,往來船只頻頻,有火車,直通青龍碼頭,再至上海大達碼頭。民國初期,這是何等的大手筆。

工廠的大煙囪是小鎮人的衣食所望,每天三回的氣笛聲催促著小鎮人該上班了,為生存努力。

工廠裏車間是紡織廠專用的據齒形廠房,隆隆機聲向世人張顯著工廠的實力。生活區辦公區都是民國時期的建築,三進或四進的院子,院子裏花園享臺,抄手遊廊相連。

工廠的西南部有個諾大的花園,花園中央小巧的院落正應了“小橋流水人家”,小巧別致,應該是當時老板所居之處吧,七八十年代已改成了職工療養院:壹個四進的小院,青磚灰瓦,長廊巧檐,四周小河護院,院前精致的小橋通往前面的大花園。花園裏造型各異的冬青樹圈起的草坪,皂角樹藤構成的涼棚下石板凳埔成的長廊。那是小鎮孩童的樂園,捉迷藏、躲貓貓、放風箏的所在處,備戰備荒時花園裏挖了很大的地道,挖地道的廢泥在花園壹角堆成了壹座假山,也是地道的出口,那裏記錄下了小鎮孩子的快樂。那時候縣城都沒有公園,花園是小鎮娃娃的小確幸。

如今,屋舍已然在,卻面目全非,成了荒蕪之地,令人可惜不已。

花園邊解放後建的工人會場是小鎮人娛樂活動的中心,放電影、看演出、開大會,小孩們穿梭在人群中,好不熱鬧。每回看電影,或等待電影開場前,或散場後,必定得到花園裏嬉戲壹翻才算完美。

小鎮的小學校以前是個很大的四合院,前身是狀元辦的繡花學校,後來為大生職工子弟學校,漂亮的青磚瓦房有長廊相連,青石鋪地,後院裏還有個不大的花園,很有點老式莊園的味道。

早在六十年代,火車就已成了擺式,只剩下不成軌的火車軌道,是男孩子們打仗的所在。青龍港碼頭還輝煌,是通往大上海的唯壹通道,連接著時尚和外面世界的精彩。那時候的長江,有不知名的水鳥在頭頂徘旋,有江豬江牛出沒,偶爾還能看到海市蜃樓的奇觀。

如今,大生三廠已輝煌不再,而鐘樓已然聳立,卻略顯孤獨,從鐘樓往裏看,存舊的老廠房和民國時期的建築似遲暮的老人,只有廠區裏蔭蔭綠樹活力尚在,告訴人們:這是個風水寶地。

假如,我是說假如,假如現在開始重修,古舊的廠房或許可以做成博物館,記錄下大生和小鎮的歷史,曾經小鎮兒童的樂園還能成為下壹輩的福地。坐著民國初的綠皮車,壹路聽著狀元的故事,到青龍碼頭坐遊艇暢遊長江,長江水依舊清明。我敢說小鎮絲毫不遜色於其它成景的古鎮。而鐘樓依然護佑著小鎮人,依然還是小鎮的靈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