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韓寒:父母管教很嚴。

韓寒:父母管教很嚴。

在楊瀾采訪韓寒的時候,楊瀾很熱衷於問韓寒和父母的關系。韓寒馬上承認自己現在租房住在外面。壹周回家壹兩次。因為不和父母住在壹起,現在和父母的關系比較好,主要是見的少。看多了估計要吵架什麽的。這是2006年底的情況。其實韓寒早就不跟父母住了,2000年輟學不久。

韓寒為什麽不想和父母住在壹起?要知道,當時他才17歲。對於那個年紀的少年來說,完全自理還是比較困難的。

從種種跡象來看,韓寒在少年時期就表現出來的,而且恐怕壹生都不會完全消失的強烈叛逆性格,與家庭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雖然在今天,從功利的角度來看,可能有人會認為韓寒能成為今天的韓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強勢人格,但從普通青少年人格成長的壹般規律來看,顯然我們不能輕易對韓寒父母的教養方式給予充分的肯定。

從《兒子韓寒》反映的情況來看,韓寒輟學後壹度離家獨居的主要原因是韓寒和父母不能及時“適應新生活”。[1]但這種說法也反映出韓寒不認可父母的嚴格管教。韓寒的父母從小對韓寒的道德人格要求很高。比如韓寒3歲的時候,有壹次未經允許去鄰居家草莓地裏吃了點草莓,被罰了很久。[2]“從初中開始,由於學業問題,韓寒和家人的關系逐漸顯露出緊張的壹面。”那時候韓家經常上演這樣的戲碼:“他考砸了就在前面逃,韓任在後面追,左鄰右舍在後面拉。”[3]韓寒的散文《來自海邊》和韓復的《兒子韓寒》都從不同角度記錄了他高壹時的第二次。和語文老師吵架後,韓寒回家被父母訓斥,導致離家出走,露宿石化海邊。在周立波的脫口秀節目中,韓寒承認他小時候父母經常打他:“爸爸打他,但是媽媽也打他。.....其實父母還是很疼我的。起初,他們打我的頭...後來他們覺得自己可能很蠢,就扭屁股了。”[4]

雖然“壹棍子打死壹個孝子”這句老話再次得到了韓寒的驗證,但客觀來說,韓寒的父母當時對韓寒的棍子教育缺乏策略,韓寒或多或少的叛逆性格與父母在他青春期管教方式不當有關。研究者認為:“希望成功是人的天性,寄予厚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因此而對孩子采取激烈的壓力,無疑是有害的。不僅使孩子長期生活在恐怖壓抑的氛圍中,還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正常學習。還會讓孩子的性格畸形發展,讓他們要麽成為高壓下的諾諾式的低能兒,要麽像父母壹樣殘忍叛逆。[5]

韓寒很少在各種場合提到自己的父母,這顯然不是避免傷害父母所能解釋的。韓寒小說中人物的父母很少見到,這完全不能用情節沒有必要來解釋。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人際關系在作者的生活經歷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往往被作者不同程度地不自覺地移植到小說中。這是不可避免的。曹雪芹家的的《紅樓夢》中的賈家,《家·春秋》中的巴金家的李家、高家,勞倫斯與母親的關系,《兒子與情人》中人物的母子關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對應移植。韓寒小說中父母形象的罕見,既反映了他從小離家獨立生活的背景,也反映了他自身對父母關系的回避。贊美父母長輩不符合他自己的經歷和心理,諷刺或指責會傷害父母。為了避免對號入座,韓寒在三重門後很少寫父母,甚至在《長安鸞》中塑造了無父無母而自由無根的解脫形象。

但在繼續分析相關問題之前,需要明確三個前提:第壹,韓寒不應該為父母與少年的不和諧負責。那時候的韓寒還是壹個不能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完全負責的孩子。甚至當他獲得了相當的個人獨立性時,他的思想和行為模式都是過去經驗的產物,他仍然無法對某些行為負責。第二,指責韓寒的父母對韓寒的教育失職也是沒有同情心的。任何個人悲劇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社會悲劇。就算韓寒的父母教養不當,也不是空穴來風。他們也生活在社會和傳統中,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這裏試圖還原真實歷史的目的只是為了增進大家對韓寒的了解。第三,雖然韓寒的父母在青春期對韓寒的教養有問題,但不代表他們不愛韓寒,愛變成傷害的事情太多了;韓寒對父母的叛逆和不滿,甚至《三重門》對父母的諷刺和嘲諷,並不代表韓寒不孝、不敬、不可理解。

就韓寒的父親韓仁俊而言,他對韓寒的負面影響更多是通過言傳身教來實現的。前面我們提到了韓寒少年時家庭的困難。在現有的男性主要負責養家糊口的社會環境下,這種困難在很大程度上會被認為是韓父親無能的結果,從而大大削弱了父親在家庭中的威信。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缺乏威信對孩子有著嚴重的影響。首先,孩子錯誤地認為反抗和叛逆永遠是正確的,必然會勝利,對權威和規則缺乏認同感;其次,當他們將這種經歷運用到社會中時,很可能會因為無法再享受父母給予的愛而遭遇挫折,從而可能導致心理問題;第三,當他走上社會後,往往要假設自己是壹個人,自己和別人不壹樣,缺乏後盾和支持,也會造成不安全感等負面心理問題;最後,對男生還有壹個額外的影響,就是無法從家庭生活中學會如何做人,如何保持男性氣概。

當然,我們也要註意,父親沒有足夠的權威,並不代表他壹定是羊。和青少年相比,成年人總是相對強大的。事實上,缺乏足夠威信的父親在家庭中更傾向於使用暴力來控制妻子和家庭。魯迅的父親因為祖父在考場作弊,被剝奪了做官的權利。他壹生沒有功名,郁郁寡歡,時不時在家暴虐至極,對少年魯迅極為嚴厲。自然,缺乏實際權力的父親的暴政,隨著兒子的逐漸成長,只能造成父子關系的惡化,尤其是身邊時不時有壹個比較強勢的母親參與三國演義的時候。

與韓寒父親的缺乏威望相比,韓寒的母親周是壹個個性很強的女人。比如韓寒的媽媽特別喜歡幹凈,而處於青春期的韓寒的孩子對這個很隨便,所以母子倆經常會有些矛盾。【6】韓寒曾說自己內心是個愛整潔的人,這大概是母親的影響吧。韓寒高二離家出走,睡在石化海邊,主要是因為被媽媽罵。[7]林雨翔在三重門裏處處都有韓寒的影子。以此類推,林雨翔的媽媽應該也有韓寒媽媽的影子。這壹點,韓寒自己也承認了。[8]《三重門》中對林母親的幽默描寫,多少可以為我們理解韓寒的母親提供壹個參考:

林媽媽之前讀的是大專文科,應該前途無量。她不小心犯了才女最常見的錯誤,嫁給了壹個比她更有才華的男人。家庭就像壹座山,兩邊都要努力攀登,只有壹個人能站在山頂。更重要的是說,家如山,壹山難容二虎。壹旦兩只老虎面對面,就必須激烈的戰鬥來分割它們。通常情況下,男性會用拳頭等非學術的東西來解決糾紛。所以,壹個失敗的女人背後,總會有壹個成功的男人。福臨和林牧曾經鬧過矛盾,想要離婚。感謝宋武的誕生。項既可愛又聰明。他們把對彼此的仇恨轉化為對孩子的愛。此外,林的興趣也發生了變化。在完成了壹個女人最崇高的使命後,上帝賞賜了她打麻將的天賦。她每天晚出晚歸打麻將。沒事兒,夫妻吵架少多了。[9]

另外,林雨翔花錢通過關系進了南三三中,也是靠她媽媽的人際關系。

根據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說法,“如果父親脾氣非常暴躁,想要控制家庭的其他成員,男孩們就會對男人應該擁有的風格產生錯誤的看法。.....如果母親更有權威,整天嘮叨家裏的其他人,這種情況就會逆轉。.....男生總是處於守勢,害怕被批評,想方設法找機會表現自己的順從和拘謹。”【10】這個討論其實為我們理解韓寒的雙重人格提供了線索。韓寒青春期家庭成長環境的雙重特殊性,父親缺乏威信但畢竟是壹家之主,母親盡管在家庭中處於主導地位,卻是壹個弱女子。

據學者考證,魯迅、汪曾祺、余華的父親,年輕時都很有才華,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施展抱負。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逐漸把精力放在培養兒子上,希望兒子能代替自己解夢,以至於對孩子無壹例外地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11】韓寒的父親早年考上了華東師範大學,卻因為種種原因與它失之交臂。80年代在華東師範大學讀書,意味著龍族,身價百倍!不難想象,與成功如此接近的韓·任軍先生會希望他的兒子也能夢想有壹所大學!要了解韓對韓寒的嚴格的早期教育,可以參考《三重門》中對小香的早期教育。

韓寒的父親為了韓寒的成功,在小學對他的學習監督非常嚴格。這種情況在韓寒初中後開始改變。壹方面,韓寒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開始失控。另壹方面,可能與韓父親的教育經歷有限,無法執教韓寒有關。過嚴的早期教育壹方面可能為天才少年的誕生創造條件,另壹方面也可能使孩子對教育和權威產生壹些逆反心理;特別是當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和書在壹起時,他們的社交能力可能會受到影響,或者至少會讓他們顯得更加內向。

總之,家庭中不健康的人際關系,不恰當的早期教育,搬遷經歷帶來的地域陌生和人際隔閡,家庭背景不好帶來的焦慮,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韓寒青春期相對缺乏安全感的人格基礎。韓寒性格中既謙虛害羞又充滿女人味,又狂傲兇狠又充滿陽剛之氣的復雜性格,就是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然而矛盾的是,這種多面甚至矛盾的性格,也許正是天才藝術家和作家的出身。

美國作家尼克·麥克唐納曾在他的小說《不存在的兄弟》中說,青春期不幸的家庭生活是培養作家的最佳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說,韓寒確實是壹個天生的作家。韓寒這種時而內向若有所思,時而多愁善感,時而嬉笑怒罵,時而憤世嫉俗的復雜性格,壹般不適合謀生和生活,但成為壹個以寫心為己任的作家,對他是非常有利的。他有許多感受要說。

★韓寒溫馨提示:

做壹個業余家長肯定會誤人子弟,不自覺的以身作則,對孩子的性格成長影響很大。所以有壹天,作為父母,我們必須關註對方,關註我們與孩子互動的方式。首先要盡可能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盡量不要讓他們過早的承擔家庭的經濟壓力,這樣他們就不會覺得自己的家庭不如別人,也不會覺得自己在同齡的青少年中不如別人;同時,父母要維護彼此在家庭生活中的威信,不要在青少年面前吵架打架,讓青少年學會尊重權威和規則,學會正確的交往方式;而且尤其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毆打代替教育,讓孩子越來越松弛,產生叛逆不羈的性格。

[1]韓:我第壹次出城,我的兒子韓寒,萬卷出版公司,2008年,第69-71頁。

[2]多利:《韓寒H檔案》,萬卷出版公司,2010版,第3頁。

[3]陳明:證人記得韓寒:他是這樣走過高中的低谷和輝煌的,南方周末,2月12,17。

[4]:《壹個壹個韓》,東方衛視2010年2月16。

[5]李振斌,李:中國問題兒童調查,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pp. 141,142。

[6]韓::《我第壹次出城》,《我的兒子韓寒》,萬卷出版公司,2008年,第70頁。

[7]韓::《從復讀到輟學》,《韓寒之子》,萬卷出版公司,2008年,第60頁。

[8]孟:《韓寒》,華藝出版社,2001版,第62頁。

[9]韓寒:《三重門》,萬卷出版公司,2010版,第5頁。

[10]阿德勒:超越自卑,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131頁。

[11]夏永偉:未完成的使命——魯迅、汪曾祺、余華復仇小說研究,《安徽文學》(2009年下半年),第1期。

故障\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