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黃河給人們帶來了多少次災難?

黃河給人們帶來了多少次災難?

洪水泛濫的時候,1887死了兩百多萬人,1931死了大約三百萬人,1938淹死了五十多萬人。根據我國有關資料,1938年,國民黨軍為了延緩日軍推進,在鄭州以北花園口處爆破黃河大堤。這種瘋狂的行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導致89萬人溺水,12萬人無家可歸。

被申請人:中國spy 8080-舉人四級4-17 20:53

20世紀50年代以前,黃河經常遭受洪澇、改道等嚴重災害。在有史記載的2000多年裏,黃河下遊決口泛濫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有記載的黃河下遊大致經過河北,從金子崖河到天津附近海域,被稱為“雨荷河故道”。公元前602年,黃河第壹次改道,直到公元1855年。在此期間,在1128之前,河水從現在的河道北上,從天津、利津入海。未來我們將取道淮河到現有的河流以南,災情將波及海河、淮河和長江下遊,面積約25萬平方公裏。每次決口溢出,都造成重大損失。1933年,下遊決口54處,受災面積1.l萬平方公裏,人口360多萬。1938年,國民黨政府在鄭州以北花園口打開黃河大堤,淹死89萬人,造成了著名的黃河洪水區。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孕育了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但是自古以來,黃河也給我們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歷代王朝都在努力綜合治理黃河。我國勞動人民早就知道黃河的泥沙。先秦時期黃河稱濁河,西漢時有“泥石六鬥”之說。遠在公元前246年修建的鄭國渠和公元前256-251年修建的都江堰,是以利用水沙發展灌溉、以水防洪為目的的治河工程的光輝典範。

黃河是壹條少水多沙的河流,水沙分布不均,這是由黃河流域所處的氣候帶和地質地理環境決定的。黃河幹流全長5400多公裏,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裏。它自西向東穿越幹燥、寒冷、幹旱、半幹旱氣候區,流經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海拔1000-2000米的黃土高原和海拔0-200米的華北大平原。

黃河下遊的洪水壹直為世人所關註。歷史上黃河有“三年決堤兩次,百年改道壹次”的說法。從周定第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花園口決口的2540年間,有記載的決口有543年,超過1590個決口,主航道經歷了5次大的改道和遷移。洪水北至天津,南至江淮,包括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五省的黃淮海平原,縱橫面積25萬平方公裏。

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黃河流域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為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說起來很有意思,黃河下遊就像壹條擺動的龍尾,多次改道。

如近代史上1819、1840兩次鴉片戰爭後,黃河下遊的開封、陳留、中牟、蘭考、武陟等地多次決口改道,毀壞農田、村落,百姓損失無數。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黃河治理,毛澤東主席提出“壹定要治理好黃河”。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次調查和反復研究,揭示了黃河河道變遷的內在機制。原來,黃河從江蘇改到山東後,不再影響淮河和海河水系的水文變化。但對於黃河這種渾濁的河流來說,下遊流動範圍狹窄,河床高懸在大平原之上。此外,它位於氣候和水文長期波動最顯著的中緯度地帶;黃河中上遊,流經土壤裸露疏松的黃土高原產沙區。壹旦出現暴雨和特大暴雨,就會形成高含沙量的洪水,有時最大輸沙量峰值可達60億噸左右。到了黃河下遊,由於下遊受海平面和大平原地形的控制,受河口延伸的影響,坡度很平緩,輸沙量明顯小於中上遊,河床淤積比正常漫溢期快。同時,由於黃河下遊長期形成的河型,黃河在山東境內被丘陵和山脈阻隔,河灣是壹個寬窄過渡的河段。含沙量大的突發洪水往往在這裏形成河道堵塞,河岸泛濫,河流尋找新的低地形成河道。可見,中遊河道淤積、懸河河道高、河岸管理不善、洪峰能力不足是黃河改道的原因。據此,人民政府組織了大規模的清淤護堤,增加了洪峰庫容,使黃河決口改道現象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