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福建省邵武市環境汙染及治理對策

福建省邵武市環境汙染及治理對策

從現有降水監測數據分析,隨著閩北重鎮邵武經濟的發展,大氣降水中的酸雨汙染問題更加嚴重。2005年酸雨頻率為100%,降水平均pH值為4.49,酸雨汙染程度逐年加重。在國家環保總局2006年4月12日通報的“十五”環境質量報告中,2005年,全國696個城市中有357個城市出現酸雨,占51.3%,其中東陽市、浙江省象山縣、安吉縣、福建省邵武市、江西省瑞金市、邵武市成為全國。

壹、十五期間邵武市酸雨強度快速增加的原因。

1.工業用煤的數量正在迅速增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快速增加排放是我市酸雨的主要原因,特別是本地汙染源的排放。區域性和結構性汙染問題對酸雨汙染的形成有很大影響。以福建華電邵武發電有限公司、邵武中珠紙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當地燃煤大戶,每年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氧化物;此外,氟化工、硫酸生產、氮肥生產企業也向大氣環境排放大量酸性氧化物,這些企業排放的汙染物與邵武市降水造成的酸雨汙染密切相關。

2001年,邵武市年工業用煤量約60萬噸,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約7680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4168噸。2003年後,年工業煤耗迅速達到654.38+0.2萬噸,年排放二氧化硫約15360噸,排放氮氧化物約8336噸。2001的酸雨頻率為89.1%;2002年為66.2%;2003年下半年以來,酸雨率達到100%;2004年酸雨率達到92.2%,其中10月為100%;2005年,酸雨率達到100%。

2.邵武市特殊的自然環境特征加劇了該地區的酸雨汙染程度。邵武市位於富屯溪河谷盆地,靜風頻率高,逆溫頻率高,混合層高度低。據邵武市歷年氣象資料統計,年平均地面風速為1.0m/s,靜風頻率高達57%,不利於空氣汙染物的遷移擴散,汙染源排放的空氣汙染物將長期停留在河谷盆地。

3.工業布局不合理、產業結構不合理造成的結構性汙染是該地區酸雨汙染的另壹個原因。邵武市主要工業大氣汙染源分布在當地主導風向;如邵武電廠位於邵武市西北5公裏處,邵武中珠造紙化肥廠位於邵武市東南7-10公裏處。邵武市區常年主導風向為沿江東南和西北風。姚村、下王塘、下沙、曬口的主要空氣汙染源正好處於市區主導風向。無論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空氣汙染物都會在邵武市區上空,造成市區“逢雨必酸”。當地主導產業為能源化工,產業鏈短,缺乏下遊深加工產品,結構性汙染突出。

4.從當地天氣情況分析,北方冷空氣過程與酸雨的發生有壹定的關系。可以推斷,汙染物的長距離遷移也是造成本市大氣降水酸雨汙染嚴重的原因之壹,但汙染程度有待進壹步研究。

三。邵武市控制酸雨及其危害的主要措施:

1.邵武市要大力優化工業布局和結構,切實改變結構性和區域性工業汙染問題,從發展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角度,積極推進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降低能源和物質消耗。

2、環保部門和相關部門應進壹步加強對工業汙染源的監管。建立我市酸雨監測網絡和二氧化硫監測網絡,加強二氧化硫排放源監測,邵武電廠重點二氧化硫排放源安裝在線自動連續監測裝置。建立酸雨和二氧化硫動態管理制度,密切監測酸雨汙染。

3.組織環保部門和氣象部門共同研究降水酸雨形成與氣象條件的關系,加強降水監測能力建設,成立本地區降水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小組,進壹步加強降水酸雨觀測,增加郊區比對監測點和降水陰陽離子組分分析,加強酸雨研究工作, 測定邵武市各區域的降水酸度,摸清邵武市酸雨汙染的形成機理、基本特征、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為政府部門制定酸雨控制政策。

4.加強汙染源綜合治理,對重點汙染源采取脫硫措施,減少酸性氧化物排放。在全市範圍內,政府出臺了限制煤炭含硫量的政策,特別是邵武電廠、中珠、化肥廠、海鑫、華鑫、費勇、輪胎廠等,要求使用低硫煤。同時,推廣使用工業固硫型煤。

邵武電廠實施煙氣脫硫,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釋放環境容量,促進可持續發展。

增加化肥廠硝酸尾氣吸收處理設施,減少氮氧化物排放。對海鑫、華鑫和費勇的含氟化氫殘氣吸收裝置進行了改造,減少了氟化氫的排放。

4.進壹步加強環境宣傳教育,增強領導幹部和廣大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讓公眾了解環境汙染特別是酸雨汙染的基本知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