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客家宗族的形成特征

客家宗族的形成特征

客家宗族的形成有四個不可或缺的特征,即:

1.脈絡清晰的客家先民;

2.有特定的地理條件;

3.它有著特殊的歷史時代;

4.擁有獨特的客家文化;研究客家先民的構成極其重要,這是界定客家宗族的首要問題。

客家先民,主要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的漢人,與閩西(包括今天三明的寧化、劉清、明溪三縣)的土著和少數民族結合,成為形成閩粵贛客家宗族的客家先民。經過長期的融合和發展,由於南遷的漢人在數量、經濟和文化上的優勢,他們同化了當地的土著和少數民族,成為客家人。這個族群融合了土著和少數民族的血統和文化,但漢族的血統和文化是主流,這並不影響這個族群是漢族的壹個分支。這已成為大多數客家研究者的知識。

755年(唐天寶十四年)冬,“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史思明率領起義軍橫掃華北,直指長安。唐明帝和他的大臣們匆忙逃離長安,到達了南面的馬尾坡。八年的激戰給中國人口最稠密的中原地區帶來了嚴重的破壞。河北壹帶首當其沖,“農、桑、景邑,皆不能相安無事,骨肉不能相護。”東都洛陽以東,徐州更慘。“宮中被燒,十裏無壹人,盡毀。沒有腳椽。”“汴河也是荒人之地,地廣人稀。關中地區,水井慘淡,什麽都沒有了。”

在戰亂的驅使下,中原的漢人紛紛逃往南方相對和平安寧的地區,其中壹部分已經到了閩粵贛邊。874年(唐乾福元年)爆發黃巢起義。此前,唐朝非常腐敗,社會局勢動蕩。王獻之、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是唐末各種社會矛盾的總爆發,因此其規模和響應人數遠遠超過任何壹次起義。由於缺乏堅實的根據地,這次起義被史學界稱為“流氓起義”,歷時10年,遍布河南、湖南、廣西、廣東、江西、福建、安徽、山西、山東等11省區。並兩次轉戰江南,攻占福州、廣東、貴州、潭州、曹州、江陵等地。而活動時間最長、往返最頻繁的是黃淮流域,所以豫皖壹帶遭受的戰爭災害最為嚴重。

為了鎮壓起義,唐朝調集了大批軍隊,沿途追、堵、截、燒、殺、搶,無所不用其極。“黃巢起義軍(884)被官兵消滅後,人民未能安居樂業。”“有些起義軍甚至收編戰敗的義軍以自強不息,有些起義軍首領也在背叛黃巢後重整旗鼓稱霸。”“朝廷也失去了對強大的藩鎮豪強的控制。於是各省各鎮豪強為了搶地盤稱王展開混戰。”“混戰最厲害的是黃淮流域,尤其是河南。”

中原動亂,百姓流離失所。黃淮流域流民的唯壹選擇是回到永嘉之亂後中原漢人的南逃之路。於是,流民和敗兵蜂擁南下,找到了生存空間相對廣闊的贛東南作為突破口。壹些厭倦中原戰亂,無意北返的流民,大多到達閩粵贛邊界,有的壹次或多次到達,最終找到了壹個理想的、可以安居樂業的好地方。寧化石墻位於閩贛交界處,早期成為客家人休養生息的重要中轉站和重要聚集地之壹。

唐末宋初是漢族南遷的高潮。在此之前,包括秦漢時期,已經有壹部分漢人南遷到福建、廣東、江西等地。此後壹直到宋末,金兵侵宋南渡、袁兵侵宋滅亡等幾次漢人南遷的高潮,引發了漢人南遷的高潮。南遷的漢人也包括中原地區從事政治、商業或尋求更有利發展環境的漢人。漢人進入閩粵贛邊界地區,與當地土著和少數民族結合成為客家先民。

這些足以說明,客家先民的形成是閩粵贛邊區造就客家人的前提,而培育客家人的關鍵是人。為什麽遷徙到南方的漢人在其他地區不能形成客家宗族,而在福建、廣東、江西等地區卻可以?大致有以下兩個方面:

1.在周邊政治環境動蕩的時候,閩粵贛邊是壹個相對穩定的地方。

唐後期以來,中原多事,江南相對穩定。中國經濟中心南移,主要是因為外敵入侵或饑荒,或天災人禍如兵災。人口分布也向東南轉移,關中和中原的漢人為了保命被迫南遷。

唐朝亡後,中原五代更叠,局勢依舊動蕩,周邊十國崛起。縱觀閩粵贛周邊環境,“客家宗族的形成雖與五代割據無關,但地處南塘以南、王敏以西、馬楚以東、南漢以北的地區,即閩粵贛三省的過渡地帶。各割據政權的融合力量既不能支配他們,也適合包圍他們。

比如閩西,從唐開元開始,到汀州府,都在中原王朝的管轄之下,而不是像西北、西南少數地區那樣,由壹個諸侯王管轄。在此期間,它是由王敏在五代,但大多數官員的王超和王小法院是漢族人從河南。

所以中原的漢人在這壹帶已經根深蒂固,當地的原住民和“三都木克”也在壹定程度上漢化了。當地經濟文化面貌有所改善,對漢人的反抗也大大減弱。“黃蓮洞被兩萬汀州包圍”的情況沒有再發生,當地土著甚至敞開心扉接納了避難的漢族同胞。

以上是有利於客家人形成和發展的周邊政治環境。

2.閩粵贛周邊的自然環境容易安居樂業,有利於客家人的形成。

閩西、粵東、贛南邊界相連,都屬於典型的丘陵山地。境內山巒疊嶂,山谷河流縱橫交錯,大大小小的盆地星羅棋布,氣候溫暖,雨量充沛。三個地區有很多相似之處,而且這些地區在經濟發展上有壹定的優勢,讓南遷的漢族人可以在這裏安居樂業。這是客家人能在這裏形成的自然地域環境。

壹是適合發展糧食生產和經濟作物。當時由於可耕地相對較多,糧食適合經濟作物,氣候溫暖,無霜期長。特別是有豐富的水源。這些遊客居住在高山峻嶺之中,區內水系、山川、盆地錯落有序。許多大小不壹的河流都發源於它們的所在地,是贛江、九龍江的上遊,是汀江、閩江、梅江的發源地。

汀江和梅江匯合形成漢江,這些流域孕育了客家人。在閩粵贛交界地區,河流比較狹窄,便於為農業和加工業修建小型水利。在生產力非常落後的時期,大中型水利工程壹般是建不起來的。還有生產木竹材料的收入,補充生活所需。把漢人遷到這些地方,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相對容易。

閩粵贛邊區的礦產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但當時受生產力水平的限制,只簡單開發利用了少量,也增加了壹部分收入,解決了生活需要。區內有鐵、煤、鎢、金、銅、銀、錫、鉛、石灰石等資源,尤其是閩西石灰石資源十分豐富,部分已開發利用,壹般只賣原料或初級產品。

上杭紫金山金礦礦石質量好,氧化程度高,儲量豐富。“金山開始產金,到隋煬帝時(1053),中書準備了167貢金。”1102-1106年(宋崇寧年間),發現金山有三個池子,可以用來把生鐵煉成銅。然而,自宋代以來,上杭結束了黃金生產的歷史。妳為什麽不挖金子了?肯定是技術不行,脈絡不清,沒有效益妳就放棄了。

交通,贛南比較好,河流是贛江水系,水運可以和長江相連。從陸路來說,甘南是中原到達嶺南的必經之路。閩西交通條件差,在福建的西南角。所以古代連接福建與中原、江淮的幾條重要交通線,彼此都不近,隔著山。粵東客家民居以山地丘陵為主,交通不便。既不在中原通往嶺南的交通線上,也不臨海。另外,這裏遠離政治經濟中心嶺南,比閩西更荒涼。這樣的交通條件讓外部勢力很難進來,進來了也不想長久,這也是客家人形成的特殊地理條件。客家宗族形成於閩粵贛邊界,研究者壹般認定為五代至宋末或宋元時期。

羅祥林利用正史、民間族譜、當地戶籍變遷、民間調查等資料,論述了客家人的來源和構成,以及漢人南遷的時間,這是壹個特殊的歷史時間。

唐末宋初、宋元時期,中原、黃淮地區天災人禍不斷,漢族流民南湧,大量進入閩粵贛邊區。人口的急劇增加和閩粵贛交界地區州縣的增設,也印證了漢人南遷,成為客家先民的政治震懾的時代。到了宋朝末期,福建、江西、廣東人口大增。據明代嘉靖贛州記載,618年至626年(唐武德年間),贛南只有8994戶,3.99萬人。到公元820年(唐元十五年),贛南只有26260戶(見《袁俊縣誌》)。到1102-1106年(北宋崇寧年間),據《宋書地理》記載,已飆升至310153戶,人口超百萬。

從唐末元末到北宋末的280年間,戶口增加了約11倍,絕非自然增殖所致,說明這壹時期贛南接納了大量漢人南遷。又如742年(唐天寶元年),林挺縣(原名汀州,轄長汀、龍巖、寧化三縣)共有4682戶15720人。806年至820年(元和年),三縣三千余戶。到1078 ~ 1085年(北宋元豐年間),長汀、寧化、上杭、武平、龍巖的總戶數達到106573戶,短短200多年間增長了22倍。

1195 ~ 1200(清元年間)至1253 ~ 1258(南宋寶都年間)汀州6縣223432戶(見979年(北宋第四年)至987年(第四這些都表明,從唐末到宋末,福建、廣東、江西接受了大量的移民。他們與當地人融合、同化,形成客家宗族,以其獨特的方言習俗被稱為客家人。

由於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經濟的發展,州縣機構的數量增加了。晚唐以前,贛南有7個縣級政權,五代宋初有6個,達到13之多。閩西汀州,南唐滅亡後,僅作為長汀、寧化兩縣納入宋朝,但994年(淳化五年),原長汀縣的上杭、武平升為縣。粵東五代和南漢時期,程響縣被撥出設立靖州。宋代改為梅州,周迅南部的河源、桂山、博羅、海豐四縣合並為壹州。閩粵贛三省相接的三角地帶,原本社會發展落後,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經濟文化水平較高的漢族移民遷入。漢族移民在遷徙的過程中,吸收了當時途中的壹些文化。這些漢族移民到達福建、廣東、江西後,憑借其人數和經濟文化優勢,在與雜居的土著和少數民族的鬥爭和融合中處於主導地位,並將其同化。

在同化過程中,還吸收了原住民的經濟文化特點,形成了客家文化。大多數土著被同化為新人類的壹部分。

在這個矛盾鬥爭和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客家文化誕生了。客家文化既保留了中原漢族的傳統文化風貌,又具有濃郁的閩粵贛客家鄉土情懷。這種客家文化既不是該地區原住民的舊文化,也不完全類似於漢族移民之前的固有文化。

閩粵贛交界的汀江流域,閩江上遊,是中原流民躲避戰禍的最佳去處,也是漢族移民休養生息的好去處。但在當時的條件下,移民們要開墾土地,修渠灌溉,建房遮蔽,開辟交通,這是壹次艱辛的探索。至此,他們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壹個“芳草萋萋,多彩英語”的好去處。於是我下定決心,要建壹個“房屋如夢”、“良田美塘竹之屬”的村莊。這些是客家文化成熟發展的基礎,也是獨特的客家文化形成和鞏固的重要因素。

閩粵贛邊區在古代就有祖先活動的痕跡,也有自己獨特的蛇崇拜等文化。但在中原進入高度文明發達的封建社會,北方人開始進入,郡縣劃歸國家管轄後,閩粵贛邊的百越土著,由於“山多險阻,船車不通,商賈稀少,土地偏僻”,仍然處於生產力水平極低的半漁獵農耕社會。這些地方的原住民雖然叫苗、滿、遼、侗或木克,但並不都是後來的畬族,因為同樣的刀耕火種農業技術,所以統稱為畬族或畬族客。

隨著中原北部長期戰亂頻仍,災害引發的移民南遷浪潮,越來越多的漢族兄弟最終來到閩粵贛邊界,帶來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在閩粵贛邊界的基本居住地,漢族移民來自中原和江淮,無論經濟生活習俗、社會意識、宗教信仰、語言藝術,都比土著人在經濟文化上先進。

土著和移民從漢人那裏學到了建房、造田的技藝,從此永遠結束了刀耕火種、輪墾的生活。與此同時,南遷的漢人也從當地少數民族那裏學到了生產生活的特點,並吸收到生產生活文化中。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成為了漢族人和當地原住民的家園。與中國同在壹個軌道上的局面,* * *坐上了中華文明時代的列車。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方言是客家族群的壹大標誌,是客家族群唯壹不需要地方名稱的語言。形成後,流傳到後來的客家聚居區(國內外)。

客家人的特質缺壹不可,缺了哪壹個,客家人就無法形成;缺壹不可,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

客家人在閩粵贛邊界形成後,經過長時間的繁衍發展,逐漸向海內外遷徙。明末清初,壹方面客家人口逐漸擴大,另壹方面滿族部落進入中原。客家人在反抗清朝無力入駐後,再次單獨遷徙,被迫散居在多個省市。後來又有人遷到四川等被軍事災害破壞的地方重新開荒耕種。由於客家人越來越多,山區條件差,客家人南遷到雷州、欽州、潮汕等地,又漂洋過海到香港、澳門、臺灣省、南洋群島,甚至遠至歐美,造成世界性的遷徙,所以全國各地、世界各地都有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