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住房制度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住房制度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壹)進壹步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  住房公積金制度中存在的月繳額差距過大、覆蓋面不廣、比重過高、管理不善等問題,主要是制度缺陷和管理缺位問題。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住房分配貨幣化的主要形式,具有福利性、保障性和互助性等特點。不同單位、不同職位之間不應有過分的懸殊。職工工資中已體現了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住房公積金再與工資掛鉤,高收入者多得住房公積金,低收入者少得公積金,有失公平。既然住房公積金具有住房保障性,住房公積金的月繳額度就應根據當地的商品房價格、經濟發展水平有所限制,對壹個職工年平均工資不到20000元的城市,壹些單位住房公積金人均月繳額高達3000元是有點離譜的,比個人所得稅起征點1600元也高出許多,從制度上也給人進行所謂合理避稅的驅動力,顯現住房公積金制度上的缺陷。筆者認為,住房公積金月繳額應與工資基數脫鉤,按當地的經濟水平、住房市場價格水平、適當拉開差距、適當考慮職務職稱等原則確定繳交額。以杭州市為例,按市場均價每平方米8000元購買90平方米住房計72萬元,按工作30年計,通過銀行按揭需每月支付3882元,按夫妻二人計算,職工個人享受的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補貼每月合計不應超過2000元,對享受住房補貼的職工每月的住房公積金應不超過1000元。  住房公積金的覆蓋面不廣的根本原因是對《住房公積金條例》宣傳不夠和執行不力。據了解,許多新參加工作人員、私企員工和進城務工人員基本不了解或根本不知道住房公積金的概念,更不了解立法規定,在當前就業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壹些員工就是知道了也不敢向企業提出繳交住房公積金的要求。因此,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應通過各種媒體大力宣傳《住房公積金條例》,設立維權機構,加大執法力度,擴大住房公積金的覆蓋面,維護職工權益。  加強對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的管理,是有效規避住房公積金風險、發揮住房公積金效能的重要措施。要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的決策作用,優化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成員的結構,適當增加金融、房地產、法律專業人才比例,為科學決策提供保障。  (二)采取更加靈活的政策,推進住房補貼發放進程  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大力度,推進住房補貼的發放。據分析,住房補貼發放進展緩慢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壹是企事業單位領導重視不夠,壹些單位沒有將住房補貼工作列入本單位工作計劃,無視弱勢職工的權益,不願意有計劃地安排資金發放住房補貼。  二是住房補貼資金來源嚴重不足,事業單位本身收入來源有限,財政補貼又難以到位,企業單位要看經濟效益來確定。  三是由於企事業改革改制過程中未考慮老職工的住房補貼問題,改制後的企業又不願承擔住房補貼的責任,造成無人管現象。  四是企事業單位對住房補貼政策的了解不夠,不了解國家、省、市對住房補貼政策的優惠支持,如企業發放住房補貼資金可以在成本上列支等等。  筆者認為,房改、財政部門應加大力度,促進住房補貼的發放進程,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壹是加強政策推動力度,對企事業單位區分情況分類指導,對有能力解決的單位應限期發放,對壹次性解決有困難的單位應研究辦法分步實施,對確實困難又符合財政支持的要加大加快財政支持。  二是對企事業單位改制改革中未考慮的應由現企業會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房改部門研究解決。  三是加大住房補貼宣傳力度,讓企事業單位重視和掌握政策,加快實施步伐。  四是加強對住房補貼政策研究,增強解決政策實施中出現矛盾的能力,盡快出臺解決群眾反響較大的新老職工補貼不平衡問題的政策。  (三)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調整供需關系,完善住房供應體系  住房是老百姓的最基本需求,建立基本的住房保障體系也是政府的基本職能,但政府要立即解決全部的住房問題是很困難的,也是不現實的。政府應從確保廣大中低收入家庭“有房住”,通過完善經濟適用住房制度、廉租房制度、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  壹要合理確定經濟適用住房供應對象。在收入多元化的今天僅通過工資性收入作為收入線劃分是有失公平的,但其他收入又是難以掌握的。因此,筆者認為,應摒棄不具有操作性的收入線作剛性規定,對正在戶籍改革中要剔除附加值的戶口不應作為簡單條件,改戶口遷入年限作為要件,如將具有本市常住戶口5年以上的住房困難中低收入家庭作為供應對象將更加具有合理性,抑制那些為了馬上購買經濟適用房遷移戶口的出現。  二要規範經濟適用住房面積標準、戶型標準。住房是經久耐用商品,要有適當超前意識,盡管是經濟適用住房,但也不宜過小、功能過於簡單。要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壹致,如多數城市為了節省建設成本,經濟適用房選址較遠離市區,生活成本又很高,房子戶型、面積又很不如意,成了中低收入家庭“食之無肉、棄之可惜”的雞肋。這與開發經濟適用住房的初衷是不相符的。因此,要根據需求適當增加面積、提供多種戶型滿足不同層次家庭的需求。  三要倡導租售並舉,引導合理的住房消費,改變“有房產”為“有房住”的觀念。購買住房不是解決住房的惟壹途徑,應通過規範租賃市場、加強租賃服務、減低租賃租費等有力措施大力倡導向市場租賃來解決自住住房困難。據了解,在市場經濟發達國家,通過租賃解決住房的人占60%以上,自有住房率在40%左右。要合理引導人們的住房消費觀念,首先要“有房住”,其次才是“有房產權”,二者可分步解決,不求壹次到位。  四要適當擴大“廉租房”供應對象。對賣不起甚至租不起經濟適用住房又不是最低收入的困難家庭,應逐步列入廉租房解困對象,采取適當補貼支持向市場租房,逐步消除住房“夾心層”。  五要采取措施抑制投資炒房帶來的“泡沫需求”。政府宜采用金融、稅費政策抑制購買第二套住房的投資者,如通過對購買第二套住房和大戶型購房者加大首付比例、貸款利息、交易時間限制、交易稅費等政策,來抑制投資購房和非理性住房消費。  (四)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制定實施異地調動、軍轉幹部的住房管理政策  2003年7月中***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轉發了《建設部、中組部、財政部關於異地調動幹部住房管理暫行規定》,對異地調動幹部承租或購買現住房、申請領取購房補貼、建立臨時周轉住房制度、建立調動幹部住房檔案、嚴肅住房紀律等方面作了具體規定,並規定由各省、市、區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筆者認為,省、市、區在制定實施辦法時應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實保證異地調動、軍轉幹部能住得上、住得起房。由於住房價格的持續上漲,應適時調整補貼標準,對原工作地退出房改房產權的應不受準購條件限制優先供應經濟適用住房。  (五)加快研究制定住房維修基金使用管理辦法,充分發揮住房維修基金的作用  制定住房維修基金使用管理辦法,要註重界定清楚,操作簡便,尊重現實。在許多老城區未成立業主委員會前,如何采取過渡辦法,對原產權交叉的住房如何采取措施,使住房維修基金的功能得到有效發揮,房改、建設、財政部門要加強調查研究,盡快制定相關辦法,滿足住戶住房維修的需求。  住房制度改革,經過十多年的實質運作,住房基本矛盾已解決,已初步建立了新型的住房制度。但住房商品化、社會化、分配貨幣化過程中困難依然存在,壹些新的矛盾又逐漸顯現,需要從政策上、服務上逐步完善解決。住房改革的任務依然還很重,要完成這項改革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