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如何看待年輕人去菜市場買菜?

如何看待年輕人去菜市場買菜?

年輕人的消費觀念不僅僅是吃喝玩樂那麽簡單。其實作為壹個年輕人,工資不多,也沒有什麽資產。要錢要看他父母的臉色。可以說他是壹個很可憐的群體。所以我們年輕人形成了自己的壹套存錢邏輯,不僅是為了保護面子,也是為了保證自己不會窮到還不起信用卡。在這樣的邏輯指導下,人前小龍蝦,人後菜市場,才是最優的生活方式。

這種邏輯的具體形式是:

請人吃飯,刷800眼不眨,買雞胸肉15塊和9塊9塊,堅決選9塊9塊;2000元買的鍵盤,外賣選了1.9元的,外賣選了19.9元的。因為菜市場的土豆比超市的便宜五毛錢,所以下班後我繞道壹公裏去了菜市場。

壹般我們認為菜市場是中老年人的地盤,年輕人更喜歡點外賣。就算買菜也要去超市或者用O2O送餐。就連菜市場的大媽們都知道,看人家吃菜,看衣著光鮮的年輕人,賣白菜就能多加壹塊錢。

這就是妳想殺的人△

但這其實是壹個誤區。

正是因為我們在別人面前花錢太多,才需要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拼命省錢。年輕人對食材價格不敏感。各種肉、禽、蛋、奶的價格,耳熟能詳。買壹顆白菜要兩個洋蔥,這才是年輕人購物的真實操作。

今天的菜市場分為三部分。

家住朝陽區康家溝的新媒體工作者閆老師,工作三年,月薪過萬。最近她頻繁出入菜市場。因為她在工作第五年的時候就決定無論如何要買套房,向父母要太多錢總是不好,所以自己攢錢就成了需要提上日程的話題。點壹份20塊錢的外賣,油鹽高,自己做飯的成本才10塊錢,營養可以均衡。

在望京工作的小王,月薪壹萬多,但為了幹凈,租了壹套壹居室,所以工資的壹半用來交房租。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樣隨便點外賣了,於是他帶著飯菜加入了隊伍,下班後開始走進菜市場。

這些情況都不錯。雖然朋友圈裏大家都在為溫飽發愁,但其實大部分年輕人的生活還沒有實現超市自由。有時候月底去菜市場買菜,迫不及待刷信用卡,為了健康假裝保溫杯偷偷裝公司的咖啡回家喝。這些都是我們年輕人在抽煙燙發滑板背後不告訴妳的。

穿著滑板鞋和帆布包逛菜市場的年輕人

而且即使從數據上看,絕大多數年輕人也不酷。

全國應屆畢業生期望薪資為8431元,但這些應屆畢業生畢業後半年內實際薪資僅為4609元。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是3822元。四五千塊的工資,還要租房子,不管是在北上廣還是老家,都不是能開到消費的水平。年輕人辛苦工作多年,工資不斷上漲,卻無法迎來屬於自己的好日子。畢竟他們要結婚,要買房。事實上,這是真正將菜市場帶入生活的時刻。

在我們國家,消費的故事已經從簡單的升級變成了垂直和分層。與其到處追求光鮮亮麗,不如買運動鞋吃榨菜。只是最近榨菜庫存暴跌,連榨菜的故事都講不出來了。畢竟在資本的推動下,這兩年榨菜的價格漲幅也很明顯。說起來,榨菜還能有什麽生長的空間?只能這樣壹漲再漲。

年輕人熱衷於存錢,但他們不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青春是新鮮的衣服,而不是柴米油鹽,但是生活的壓力擺在那裏,務實才是最好的選擇。雖然我們很難從數據上看出年輕人是否更喜歡去菜市場,但是我們可以從電商的數據上來看,比如拼多多。作為壹個大型自由市場,拼多多的客戶都是些什麽人?

和很多電商平臺壹樣,菜市場本身就是壹個開放的、自由競爭的平臺。不管是電商還是菜市場,決定它們長什麽樣的是經營它的人,而不是這個地方本身。比如三元菜市場作為壹個菜市場,因為幹凈整潔,進口食品多,服務全面,所以是網絡名人。年輕人不僅會避開,還會坐地鐵買菜打卡。

三元裏菜市場按色標擺放的魚△

而且,三元裏並不是個例。不是幾百個菜市場裏誕生了壹個三元裏,而是在網絡名人菜市場誕生的土壤裏孵化出來的。

經常逛菜市場的人很容易發現,像菜市場這樣的地方也在變得更加幹凈規範,對年輕人更加友好。所謂消費降級,本身並不是消費者單方面看不起的過程。菜市場、拼多多等平臺,為了達到更好的購物體驗,總是在調整和規範自己。畢竟大家的追求都是吸引和留住客戶。

所以吸引年輕人的不是菜市場和拼多多,而是年輕人自己選擇菜市場和拼多多。在菜市場這種完全自由開放的環境裏,雖然魚龍混雜,有很多可以交流的地方,但只要妳肯愛面子,多問問題,多走幾步路,就能獲得比在超市等地方購物多得多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年輕人繞過包裝溢價,直面商品價值本身,活出真實的人生,是壹種很酷很實用的生存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