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洮兒河流域概況

洮兒河流域概況

清朝以前,整個洮兒河流域除了偶爾有遊牧部落外,主要是大面積濕地的草原,處於原始未開發狀態。清代整個洮兒河流域都屬於蒙古諸侯的遊牧牧場,通過清政府建立的盟旗制度進行綜合管理。洮兒河流域主要屬於科爾沁右翼哲裏木盟的紮薩克圖旗。清朝初期,蒙古旗是重點封地,除了少數遊牧地,都是水草豐美的荒地。據清代檔案記載。“薩格勒布薩克圖縣是王琦的邊界,南北長壹千多英裏,東西寬壹百二十至三十英裏。.....丘陵、平原、河流豐富,水草極其豐富,最適宜放牧動物。”清朝中期以後,蒙古王公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主動將土地出租給漢人,而且租賃條件優惠。“乾隆五十六年(1791),郭爾羅斯紮薩克貢格拉布坦把草場讓給流民耕種。當時只是講當下的利益,而在壹畝三分地走繩索的政治中並沒有提到。難民交的房租少了,因為他們占的地多了。”山海關的漢人見有利可圖,紛紛奔走相告,私入蒙古開荒租種的人越來越多。為了加強對蒙古漢人的管理,清政府於1800年在郭爾羅斯旗設立了長春堂。於是,其他部委也進入了招兵買馬的培養狀態。由於緯度偏北,氣候略冷,威陶爾河流域的移民很少在這裏落腳。《馬關條約》和《辛醜條約》相繼簽訂後,中華民族危機加深,國內矛盾日益尖銳。關內漢人為了減輕生存壓力,擺脫苛捐雜稅的羈絆,掀起了向東北未開墾地區移民的浪潮。同時,為了減少財政赤字,轉移矛盾焦點,清政府還鼓勵漢人向邊境遷徙。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開始實行“移民實邊”的新政,徹底放開了征田的禁令。光緒二十八年(1902),吉林省西部全面開放。1903年,科爾沁右翼前旗開始設局放生,先後將巴彥召以北至金納河、通訊河的蒙古土地62.5萬塊放生。1904年,科爾沁右翼後旗成立並發布,發布洮兒河以南1864.7年耕地,造成222991年幹旱。由此,洮兒河流域的蒙古災荒進入大規模擴展階段。這標誌著東北蒙古土地開發進入了壹個全新的歷史時期,即從“舉蒙古旗養地”、“流民私墾”向“官放”轉變,從被動禁止官放土地向主動開放轉變。流域雖已廢棄,但實際墾荒人數有限,村落發展緩慢。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將沙克圖王琦放在省前的情況下,缺了19370天,地點在靖安縣。按15年折扣,短缺2900天,交由靖安縣招聘。到今年為止,只放出了1300天的荒地,真正短缺的還有1600多天。剩下的大部分荒地是因為山海關的漢人不願意移民到吉林省西部。由於氣候寒冷,偶爾發生洪水,山海關的許多移民不願意探索洮兒河流域。比如現在鎮賚人少。鎮賚雖然“有農林漁業優勢,但北緯氣候較冷,流域有洪水,很可惜。”其次,蒙古諸侯國分散的移民政策使得山海關內的移民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居住區,給獨居的個人造成了諸多不便。《奉天陶安縣誌》記載“在這壹疆域發布之前,所有蒙古人都居住在這壹疆域的南部和西北部的洮兒河邊,繼承人都被蒙古人招募,所以分為壹村壹族,並不是壹個村。釋放土地後,他們遷到自治荒地,建造房屋,即以姓氏為窩棚,分散居住。有幾十個大村子。”由於漢族新移民數量少、分布散,土地開發和資源利用十分有限。再者,蒙古王公與漢人;藝人之間因為耕地和交租的問題經常發生沖突,甚至發生激烈的武裝沖突,導致很多定居的漢人為了避難而二次移民。據記載,宣彤三年內蒙古五臺叛亂期間,僅靖安縣就有約1828名漢族移民逃亡,僅剩6967戶。隨著洮兒河流域中心地區難民數量的不斷增加,蒙古新移民事務日趨復雜。為實現有效治理,光緒二十九年(1903),朝廷特邀在洮兒河中軸線設立雙流鎮,管轄劉嬌河和中國第二大河流洮兒河流域,雙流鎮由此兩條河流得名。原為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紮沙克圖郡王的遊牧之地,早在明初就形成了聚落,後發展為軍事要塞,城墻周長十余裏。清朝末年,漢人在壹個半農半牧區自發形成了壹個中心市場,也被戲稱為“薩查蓋莫特”。朝廷允許趙爾勛出戰,政府成立於1905。後因府位於洮兒河南岸,改稱洮南府,導致開二郡(今通榆縣)、靖安郡(今白城市陶安縣),次年又增設安廣郡為謝家窩堡。建壹堵周長五英裏有四個門的墻。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遼東半島成為主戰場。遼南災民為躲避戰亂向北逃亡,每天有數萬難民來到洮兒河流域。洮南知府以“賑濟災民,防禦倭寇侵擾”為由,給奉天總督賜銀建城。奉天總督撥出數萬兩銀子,建城設防,讓逃離戰亂的流民得以安居。在洮南知府的主持下,洮兒河以北的荒地於1908和1910被放出,並於1910劃入查幹董賢縣。進入民國後,洮南府於1914年改為縣,陶暢路和昌圖均屬陶暢路管轄,歸奉天管轄。在奉天的統壹管理下,洮兒河流域的蒙古土地逐漸被開墾和殖民,以洮南為中心的吉林西部日益繁榮,洮兒河流域的原始草原逐漸成為農耕區。由於洮兒河下遊灘地眾多,雨季村莊往往處於澤國狀態。比如陶安縣,“孟家窩堡到五家子之間二十多裏全是濕地,交通困難。”經濟發展受到落後交通的制約。這時,吉林省西部豐富的自然資源引起了日本人的註意。為了加強對當地資源的掠奪和運輸,南滿鐵路有限公司決定將鐵路線延伸到洮南。1913 10為了取得日本人對復辟帝制的支持,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了《滿蒙五路換文》,同意將滿洲南滿鐵路以四平為軸心延伸至滿蒙腹地,修建滿蒙五路。日本滿鐵在東北和西部修建的最長的壹段鐵路是平(四平)-齊(齊齊哈爾)鐵路的三段,即四正(四平-鄭家屯)鐵路、鄭濤(鄭家屯-洮南)鐵路和洮南(洮南-昂)鐵路。第壹條是四正鐵路,1917年4月開工,1918年10月竣工。隨後,鄭濤鐵路開始修建。鄭濤鐵路總長224公裏。1922年4月開工,1923年竣工,次年通車。8月,1925,陶昂鐵路緊隨其後,10月27日開至鎮賚,11926,同年7月4日開至泰來。由於昂昂溪是中東鐵路線上的壹站,標誌著吉林省西部的省會城市洮南成為中東鐵路網向蒙古國西部延伸的重要支點,洮兒河流域也因為鐵路的修建而與整個東北地區更加緊密地聯系在壹起。1934、1年4月,滿鐵在洮南成立洮南鐵路局,主管鄭濤、洮陽、洮索鐵路(洮南至索倫,始建於1929)。洮南在東北和西部的地位更加突出,成為鐵路層面的重要樞紐。截至1945後8月,原四桃、桃昂、齊昂路全部“滿鐵”,合並為壹條平線(全長571.4km);桃索路延伸至都樂,改為杜梓線(377.1公裏,1945年7月,日軍拆毀伊爾根至都樂間22.9公裏線,即現在的白阿線)。鐵路的修建和開通對洮兒河流域產生了兩大影響:壹是鐵路沿線新移民迅速增加,鐵路沿線各站都發展成初具規模的城鎮。鐵路沿線的草原被迅速開墾,村莊的數量增加了。人口因素對環境的影響逐年增加。平齊線建成後,湧現出壹批新興城鎮。主要有:開通:距四平252.6公裏。原為蒙古紮沙克圖縣王琦地,光緒二十八年(1902)開放給漢族人居住,人數逐漸增多。1905年,清政府在此設縣衙,修築了南北長3華裏、東西長2華裏的夯土城墻和南北長街,當時稱為七井子。到1935,人口是14000。洮南:由於這裏是鄭家屯、陶安、大來、開通、博頓(扶余)、長嶺的交通要沖,商品經濟往來頻繁,年產糧食15萬石(壹石500斤),牛馬6000匹。常住人口也迅速增加。到1913,全市有15000人,400家商家。路征開埠後,洮南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形成了東西八條街、南北五條街的城區。商品經濟更加繁榮,城內“店鋪鱗次櫛比”、“富麗堂皇”的磚房、寬闊的街道。1922,人口2.7萬,全市修建了高速公路,開通了到安廣、大朗等縣的長途汽車,水路運輸,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繼齊齊哈爾、鄭家屯之後的東北、西部第三大城市。到1938,城市人口為63000人。白城子:清末民初叫陶安,又稱靖安。它位於洮兒河畔,距四平352.4公裏。原來是科爾沁右翼旗(民國初年是鎮國公)沙克托縣紮旺縣的旗。20世紀初,由於漢族定居者的大規模遷移,形成了壹個大村莊。1904年,洮南所屬靖安縣在此建立,1907年建城。1913年2月,撤府,設北路觀察員。1965438+2004年6月更名為陶暢路。不久,隨著國家的恢復,縣城的名字被重新命名為陶安(意為洮兒河畔的和平)縣。當時人口2000。1920s中期,人口上升到4000。鎮東(鎮賚):白城子以北38公裏,歷史上屬於科爾沁右翼前旗親王,古稱“南幹”。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從壹個村落發展成為壹個人口450人的小集鎮。1914市街是建縣後建的。鐵路開通後,人口增長加快,城鎮經濟逐漸發展。1920s末人口2萬。泰來:距白城101.8km,現屬黑龍江省管轄。最初是蒙古紮賚特王琦的壹個遊牧部落,俗稱泰來西和泰來西。清朝宣彤統治時期,設立了墾荒局,對漢人開放。民國六年(1917),在此設立縣政府。桃昂路通車後,成為齊齊哈爾至桃南的“最繁華之地”。街上店鋪多,“商戶太多,魚龍混雜”。其出口產品主要是當地特產蘇打、中草藥和土豆。1920年代期間,這個地區的人口為2萬。此外,由於地處嫩江沿岸草原,自然風光優美,1930年代成為北滿旅遊城市,1937人口為45000人。此外,後期陶索支線建成後還出現了壹些遺址城鎮,如平安鎮、葛根寺、懷遠鎮(烏蘭浩特)、索倫等。到1930時,遼寧省政府已下令各縣調查可容納填海的人數,以便安置魯豫難民。據悉,洮南縣可容納2萬人,鎮東縣可容納2500人,安廣縣可容納2000人……’其他縣據說都沒地。由此可見,當時的洮兒河流域是關中移民的主要遷徙地,村鎮容量迅速增加。二是鐵路沿線城鎮的商業繁榮,促進了區域農業的進壹步發展。鐵路開通後的13至17 (1924-1928)時期,是洮南市商埠的鼎盛時期。當時洮南市有商號1700多家,年商業總產值1000萬元。工業以制造皮革和靴子而聞名。當時洮南是北滿、西門的農副產品集散地,“附近的高粱、大豆、牲畜由此輸出”,洮南以外的生活用品遍布全國,購銷兩旺。當時洮南是北滿、西門的農副產品集散地,商品交易十分繁榮。每年有654.38+10萬頭牛、6萬匹馬、654.38+10萬頭豬、5萬只羊被運往國外。運往國外的糧食是高粱654.38+10萬石,大豆6萬石,玉米654.38+10萬石。運往國外的毛皮包括0.7萬匹馬,654.38+10萬張驢皮,1萬張黃鼠狼皮。鐵路的修建聚集了大量難民參與其中。為滿足築路工人的生產生活需要,山海關當地原住民和移民改變了原有的農牧業生活方式,從事餐飲、零售、床上用品等個體經營,導致鐵路沿線出現了小集貿市場和商業聚落,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小城鎮。隨著鐵路運輸的繁榮,當地農民傳統的種植結構發生了變化,滿足商業需求的經濟作物種植取代了傳統的糧食作物。同時,地方產品的增加也促進了地方產業的發展,油坊、面粉廠等基礎產業豐富了經濟運行方式。另壹方面,畜牧業隨著鐵路運輸的發展逐漸繁榮起來,城市皮革業和肉類加工業也發展起來。同時,隨著鐵路運輸的發展,大量外來文化被帶入,為城鎮的擴容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和指導。雖然這壹時期洮兒河流域人口不斷增加,商業日益繁榮,但從清末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初期,洮兒河流域的水資源和環境並沒有遭到大規模的破壞,鐵路線外的大面積草地仍處於原始狀態,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草地單位面積生物量達5倍以上。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三個因素造成的:第壹,洮兒河流域開墾的荒地是旱地,由於年降水量豐富,沒有修建灌溉設施,農業對地表水的利用非常有限。缺乏水田種植經驗的新移民,看到原有的“各蒙古旗荒地極其肥沃”,土地遼闊,所以多數人選擇田間易於管理、可以大面積播種的旱田;其次,蒙古人壹直是以水草為生的遊牧民族。他們視水為神,從不吃魚和龜。即使他們把土地租給漢族人,他們也從不出租泡泡池塘,禁止捕魚。三是人工修建的防洪工程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導致洮兒河洪水頻發。這壹時期,洮兒河流域不僅年降雨量充沛,水土保持良好,雨季到來時還經常發生大規模洪水,洮兒河周邊居民常年遭受洪澇災害。洪水主要發生在每年的夏秋兩季,降雨頻繁。洪水的成因大多是由於強降雨導致洮兒河上遊水位暴漲,下遊泄洪不暢,積水倒灌襲擊洮南府治及周邊村莊。據《洮南縣誌》記載:“洮河環繞縣城東北,溝通河也貫穿縣城中部,下遊達嫩江。夏秋之交,如果河水不漲,雖然適合下雨天,但上遊流量無害,危害還是小的。比如河水暴漲,向下的水流就難以承受,就會逆轉。經常陽光明媚,溫暖如春,桃角河和桃角河會加幾尺水。100多尺高的河堤,沒幾天就被十字架砸了,沿河的良田被這個病人幸免於難。二十五年來我已為此苦了九次。”早在洮南未治不久,當地受水災影響的民眾就開始在官紳主導下修築河堤,並由民間集資。但由於人力物力有限,河堤都是為保護耕地而修建的臨時小壩,堤線彎曲,過於靠近河床,難以抵禦大洪水的入侵。比如1928年,陶焦河泛濫,河水湧入洮南縣城,水深8尺,農田全毀。民國時期,僅洮南壹地,25年就發生了9次大洪水。可以看出,當時洮兒河的流入量是非常豐富的,正是洪水和惡劣的地形,使得洮兒河流域下遊形成了大面積的濕地,僅白城就有3986.03 hm(2)的濕地。正常年份,洮兒河平均水深可達五六尺。豐富的河流和豐富的濕地有效地維護了洮兒河流域整體良好的水資源環境,為當地農業、工業和商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流域行政區域經濟多次發生變化。到20世紀初,大部分地區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和吉林省白城市。興安盟是新中國第壹個民族自治政權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的誕生地,也是中國最早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地方。擁有“五壹會址”、“烏蘭夫辦公地”、“民族解放紀念館”等多處革命遺址。少數民族人口占47%,其中蒙古族人口占42.1%,是我國蒙古族人口比例較高的地區。1980年,興安盟恢復建制,現轄兩個市(烏蘭浩特市、阿爾山市)、三個旗(科爾沁右前旗、紮賚特旗)和壹個縣(突泉縣)。其中,阿爾山市和科右前旗為邊境旗市,烏蘭浩特市為盟委行署所在地。

境內屬溫帶半幹旱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無霜期為95-145天,大部分地區為110-130天。年平均降水量400-450毫米,雨熱同期,適合壹季作物生長。大部分地區日照在2800-3100小時之間,中南部地區10℃以上積溫在2200-3100℃之間。自北向南,氣溫、積溫、光照和無霜期增加,而降水量和相對濕度減少。水資源豐富。河流200多條,水庫25座,總庫容654.38+0.9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50億立方米,居自治區第二位。是東北地區的“龍頭”,具有水煤結合、發展新型煤化工和新能源的獨特優勢。地處嫩江源頭、松花江流域、科爾沁沙地,是大興安嶺美麗森林的重要組成部分。草原面積3900萬畝,森林2400萬畝,沙化土地2000萬畝,生態服務價值和碳匯功能潛力巨大,是東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生態服務區。各級自然保護區10個,總面積10多萬畝。特別是阿爾山地區是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擁有溫泉、濕地、火山、冰雪、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觀。是典型的生態文明體驗區。農牧業發展條件良好。年平均降水量400-450毫米,雨熱同期,四季分明。是世界公認的“玉米黃金種植帶”和“最好的養牛帶”。耕地面積12萬畝,糧食年產量穩定在50億斤以上,牲畜820萬頭。位於大興安嶺成礦帶核心區,以有色金屬資源為主,地下資源有鉛、鋅、銅、鎂、鐵等。在經濟運輸半徑內,周邊蒙古與呼倫貝爾、錫林郭勒、通遼等地形成煤炭資源富集圈。

白城市位於大興安嶺東麓的平原地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除盛夏受海洋季風短期影響外,全年大部分時間降水系統來自西風帶。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當地“日照充足、降水變率大、旱澇少”的氣候特點。白城自然資源豐富。耕地、草地、宜林地、水面、蘆葦人均面積居全省第壹。白城市已開發利用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礦泉水、建築用砂、石、粘土等七種。白城市的產業結構主要是林業、畜牧業、水稻、綠豆、向日葵、蓖麻、花椒、奶牛、肉牛和肉禽業。初步形成了以濕地、草原為主的林木加工、種苗生產、林木培育、特色旅遊和水產養殖,以林下經濟為主的中藥材種植,以灌木、水果為主的經濟林產業。產業布局趨於合理,規模持續增加。白城市地處半農半牧區。畜牧業是我市重要的傳統民生產業,在促進經濟增長、保障城鄉居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在更高層次上支撐糧食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全市水稻種植面積654.38+0.9萬畝。隨著土地整理工程的推進和“三灌區”工程的實施,面積將達到300萬畝,全市將發展成為全省最大的水稻產業。白城生態環境好,飼草品質優,所以牛奶品質極高。全市奶牛飼養總量185萬頭,年產鮮奶35萬噸,分別占全國和全省年產量的0.99%和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