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宜賓有哪些歷史文化名人?

宜賓有哪些歷史文化名人?

曾任總政治部秘書長的孫炳文

孫炳文,字浚明,1885年(清光緒11年)出生於四川省南溪縣的城郊魏家山。有兄弟姐妹十壹人,孫炳文排行第九。父步蟾,務農為業,家貧寒,生計艱難,常求助於親友。他有個富紳之家的姐夫為富不仁,偶有求助,輒遭拒斥。孫炳文屢受其辱,因而對之深惡痛絕,並由此對貧富不均的封建社會萌發出不滿情緒。

文壇泰鬥陽翰笙

追求真理 投身革命

新文化運動先驅之壹、著名革命作家陽翰笙,1902年11月2日(農歷十月初八)出生於四川省高縣羅場鎮。原姓歐陽,名本義,又名歐陽繼修,陽翰笙是他的主要筆名。

曾任中***中央秘書長的余澤鴻

余澤鴻,字世恩,名曉野、因心。1903年2月15日出生於四川省長寧縣梅硐鄉。

余澤鴻的父親余淑臯,有田地30余畝,家境寬裕,為人勤樸。其叔余春凱,是長寧縣教育界名流,思想進步,傾向革命。余澤鴻少年時代受其影響頗深。

余澤鴻少時聰明、勇敢,勤奮好學,秉性正直、剛強,在私塾館讀書時,反對封建禮教制度。壹次,見到老師余永隆打、罵學生,他立即據理抗議。

哲學大師唐君毅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宜賓,山川秀美,物產富饒,歷史文化底蘊十分豐厚。以“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理想之人文主義的代表”、“現代新儒家的壹代宗師”、“文化意識宇宙中之巨人”而享譽海內外學林的唐君毅先生,即是這方沃土毓出的壹位學界泰鬥。

唐君毅,1909年1月17日(即農歷戊申年臘月26日)生於四川省宜賓縣普安鄉周壩村水槽頭故居。祖籍廣東五華(古之嘉應州長樂縣,今屬梅縣)的客家,15世祖宗禧公始由粵遷川南宜賓(清康熙年間),初為人傭工,後業農置田產於宜賓縣城柏(樹)溪鎮金沙江對面之普安鄉周壩,自其曾祖父東山先生始尊儒讀書,遂成書香。其祖父樹寅公,就塾讀書,習八股文,未及冠而病歿。祖母盧氏,苦節壹生,1920年謝世於成都,後移樞葬於宜賓故裏。

川南農民運動領袖鄭佑之

鄭佑之,字自申,化名尤癡、張裕如、張榮山、張止民。四川早期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川南黨組織的創建人,農民運動、婦女運動、學生運動的開拓者,四川黨內卓越的領導人,享有“卡爾”、“馬克思”、“農王”的美稱。1891年3月13日出生於四川省宜賓縣古羅鄉壹個封建地主家庭。5歲接受啟蒙教育,天資聰穎,11歲讀完家藏各類書籍上百冊,通曉詩文,被鄉人譽為“秀才”。曾在榮縣五顯廟、自貢珍珠寺就讀。15歲考入宜賓縣高級小學,成績特好,提前升入敘府聯中(現宜賓市壹中)。這兩所學校的教員,大都有民主主義思想和強烈的愛國熱情,有同盟會員在學生中宣傳反帝反清思想,鼓動革命。鄭佑之在這裏受到良師薰陶,為他後來投身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聯中畢業後,考入成都四川高等農業學校,選學蒙藏語言文字,立誌開發邊疆。他勤奮好學,入學不久就撰寫出《養蠶新論》等有價值的論文。

曾任紅七軍軍長的張錫龍

張錫龍,紅軍高級指揮員。宜賓敘聯中學、重慶中法大學、武漢黃埔軍校留下了他的革命鬥爭史跡,參加“八壹”南昌起義後被我黨送到蘇聯學習。曾任紅十三軍參謀長,紅七軍軍長,紅三軍團第四師師長等職。他的豐功偉績將永留青史。

戰鬥英雄陳紹光

壹九三八年農歷五月初三中午,宜賓縣高洞鄉(今屬宜賓市翠屏區金坪鎮紹光村)牛角咀壹戶農民家裏,壹個嬰兒降生了,他就是三十二年後我國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戰鬥英雄陳紹光。

工人運動領袖劉華

勤奮學習 立誌報國

壹八九九年九月,劉華出生在四川宜賓縣泥溪陳車沱的壹個佃農家庭。家境雖然十分貧困,但是,飽嘗了沒有文化之苦的父親,仍然節衣縮食,忍饑受辱讓幾個孩子上學。

劉華雖年幼,但有著強烈的進取心,學習上勤奮刻苦,勤於動腦筋,有問必究,從不馬虎敷衍,因而學習成績突出。由於他出身農家,自幼養成了熱愛勞動、樂於幫助別人的優秀品質,他除了課堂上刻苦學習外,有空便到夥房幫助夥夫做飯、挑水、打掃衛生。正當他幹得起勁的時候,卻遭到壹些同學的譏諷和嘲笑。有壹天,幾個富家子弟學生刮著臉皮說他賤,賤,賤,鄉巴佬。當時,他氣得臉發紫。但是,第二天他照舊去夥房幫忙,埋頭幹,不理睬他們。

他有很好的閱讀能力,除了老師教的課本,他還閱讀了許多古代文學作品,裏面眾多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埋進了他的腦子裏。

隨著文化知識和社會知識的增長,面對腐朽的社會現實,他開始懂得了壹些道理——眼前的社會是黑暗的,人與人是不平等的;國家是破碎的,受帝國主義欺侮的。從此,他的心胸敞開了,腦子裏油然升起壹種憂國憂民的激情。不知什麽時候,他在自己的作業課本上寫下了這樣壹句話:“天生我材必有用。”

著名土壤學家侯光炯

侯光炯,著名的土壤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壹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壹、二、三、四、五、六、七屆代表,中***四川省委第三、四屆委員。他同時獲得過全國五壹勞動獎章、四川省自然科學界精神文明標兵、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以及四川省有重大貢獻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壹九九六年十壹月六日,侯光炯走完了他人生不平凡的92個春秋。

孤膽英雄金燧

金燧(又名金克倫),1918年出生於四川省興文縣五村鄉(今石林鎮)紅魚村壹個地主家庭,父親金顯模是該村的團總,家中收租400多石,是當地有名的富豪。1934年秋,他背棄了家庭,拋棄了富裕、腐朽的剝削生活,毅然參加了革命,過著槍林彈雨、出生入死的艱苦生活。歷任紅軍遊擊隊偵察員、縱隊偵察參謀、川南遊擊支隊隊長。1936年加入中國***產黨,成為為人民求解放而英勇獻身的革命者,他那栩栩如生的形象和驚險的戰鬥故事,無不使人們敬仰,至今在川滇黔交界壹帶廣為傳頌。

抗日民族英雄趙壹曼

沖破封建網羅

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趙壹曼,原名李坤泰,字淑寧,參加革命後用名壹超,在東北從事抗日鬥爭時化名趙壹曼。

壹九0五年十月二十五日,趙壹曼出生在四川省宜賓縣北部白楊嘴村壹個封建地主家庭。父親李鴻緒,曾花錢捐了個“監生”的功名,後自學中醫,為鄉裏看病。母親蘭明福,操持家務,***生六女三男,壹曼排行為七。她八歲入“私塾”,學習成績良好。十三歲時父親逝去,由封建思想嚴重的大哥李席儒和大嫂周幫翰管家。

革命先烈李碩勛

投身革命洪流

1903年2月23日(農歷正月十六),李碩勛誕生於慶符縣城(今宜賓市高縣慶符鎮)。少年時代的李碩勛接受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李碩勛8歲時,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清王朝垮臺。四川保路同誌會、同誌軍在反清鬥爭中表現出的前仆後繼、不怕犧牲的精神,使他深受鼓舞。他自覺剪去長發,穿上新裝,表現出大膽的反抗精神。

1918年7月,李碩勛小學畢業。10月,父親因病去世,李碩勛和二哥李仲耘離家赴成都求學。本打算報考四川講武堂的他,由於年僅16歲沒被錄取,遂就讀成都儲才中學。

英風千古梁伯隆

國***合作興北伐,沖鋒陷陣我輩先;

大業未定遭屠戮,江蔣賊奴實可恨。

吾黨楷模在井岡,赤旗揮舞振中華;

工農大眾團結起,星星之火可燎原。

奉黨指令返天府,與敵苦鬥在渝蓉;

大誌未成身先碎,流芳百世主義真。

為黨為民盡生死,勇鬥磨鬼誌更堅;

要殺吾頭何所懼,***產真理留人間。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是梁伯隆在被敵人殺害前夕寫下的就義詩。他在詩中為大革命的失敗深感痛惜,同時又熱情地贊頌了井岡山的道路,表達了自已為黨為革命獻身的決心。壹種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氣概令人肅然起敬,催人淚下。

流芳的人生報告文學 記中國夏橙之父張文湘

春光明媚。江安山野,白皚皚的橙花,開得汪洋恣肆!夏橙枝頭,皎潔花團又簇擁累累碩果。花果同枝,是這種晚熟甜橙特有的奇觀。三月的夏橙,白花,金果,綠葉;富麗堂皇的夏橙林,掩映著農家的幢幢新樓。壹派富足興旺!

全國夏橙基地縣,別有壹番氣象。

夏橙之鄉說夏橙,總是離不開夏橙引種人張文湘。在這片橙林如海的大地上,夏橙仿佛就是張文湘的化身。

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

盧德銘,字邦鼎,號又新,參加革命後改名繼雄,四川省宜賓縣雙石鋪獅子灣(現為自貢市沿灘區仲權鄉竹元村)人,生於壹九O五年農歷五月初七日。父親盧安炳,頗通書理,曾在自流井“有道生”鹽號管帳(即當掌櫃)。家裏有二十石租谷的田地。母親黃氏,是壹個封建社會的典型婦女,很懂舊禮教。安炳夫婦壹***生了七個兒女,盧德銘是最小的壹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