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我的家鄉在哪裏?漯河市(河南)

我的家鄉在哪裏?漯河市(河南)

地名的由來:

漯河市北面臨沙河,附近壹條河叫漯河灣,故名漯河。

歷史演變:

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人們已經在這裏定居。

賈湖遺址發現的雕刻符號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將世界文字的歷史提前了4000多年。出土的國寶七音骨笛,將世界音樂文化史提前了3000多年;賈湖遺址的釀酒遺產將世界釀酒史向前推進了3000多年。發掘出的碳化大米、石磨、研磨棒、石鏟等物件表明,8000年前這裏首次種植了人工培育的水稻。

春秋時期,舉世聞名的召陵聯盟就發生在這裏。孔子也在這裏的化身臺講學。

東漢著名的儒家學者、文獻學家許慎就誕生在這裏。他的《說文解字》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字典,被譽為“字學大師”、“字聖”。曹丕篡漢的歷史證據,《禪定臺》、《三絕碑》也站在這裏;比趙州橋早20年,現存最早的石拱橋——隋代尚笑橋仍然屹立。

南宋名將嶽飛率領的鹽城大捷,也發生在這片土地上。

商周時期,洛河鎮初具規模。因在隱水(今沙河)附近,故稱陰陽城。

秦漢屬昭陵縣管轄。

南北朝時,陰陽城改名為雒城。

隋朝將漢代以來的行政區劃由州、郡、縣三級改為州、縣兩級,並取消了南潁川郡。楊迪大業年間,昭陵縣並入郾城縣,七連城改稱殷誠,因靠近隱水,又稱隱水,城以水命名。

元代,上口鎮因沙澧河匯流,形如海螺,更名為羅灣河鎮。

明代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東定陶進士遷居郾城縣,認為“螺”字作地名不雅,遂將“螺”字改為“螺”。

1906韓晶鐵路通車,設站,逐漸形成集鎮,靠近後站。

1921年統稱洛河鎮,隸屬郾城縣。

清末,韓晶鐵路在此建站,命名為羅灣河站。因其名稱較多,為方便書寫和稱呼,省略為洛河站,羅灣河鎮亦稱洛河鎮,隸屬郾城縣。隨著漯河經濟的發展,牛興街黃牛交易市場的擴大,漯河站的升級,漯河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漯河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在這種情況下,1958年,國家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認定了“羅”字的第二種讀音。

1948年7月,縣級漯河市成立。屬於許昌地區。

1949 65438+10月,漯河市與郾城縣合署辦公。同年,5438年6月+10月,漯河、鹽城分家。

1960年6月,鹽城縣並入漯河市。

1961年11月,漯河和鹽城又分開了。

1986 65438+10月,經國務院批準,漯河由縣級市升格為省級市,覆蓋鹽城、舞陽、臨潁三縣和源匯區,總面積約2640平方公裏。

1996,面積2617平方公裏,人口238.7萬,轄源匯區和舞陽、臨潁、鹽城三縣。市政府設在源匯區沙北街道轄區內。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漯河市總人口為2262404人;其中:源匯區304105,舞陽縣498970,臨潁縣632427,郾城縣826902。

2002年2月,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2004年4月,被授予“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稱號。

2004年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河南省調整漯河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04]69號2004年9月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漯河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鄭宇[2004]61號):(1)撤銷。(二)原鹽城縣源匯區的城關鎮、孟廟鎮、上橋鎮、裴城鎮、新店鎮、龍城鎮、黑龍潭鄉、李記鄉、孫莊鄉劃歸鹽城地區管轄,鹽城地區人民政府駐海河路。(三)將原源匯區轄的老窩鎮、昭陵鎮、萬金鎮、鄧鄉鎮、積石鄉、青年村和天橋街街道、翟莊鄉、後謝鄉劃歸昭陵區管轄。召陵區人民政府駐人民東路。(四)將郾城縣大柳鎮、鄞陽趙翔、石聞鄉、孔眾郭巷劃歸源匯區管轄,源匯區人民政府設在老街。

調整前源匯面積80平方公裏,人口35萬。郾城縣面積943平方公裏,人口91,000,郵政編碼46.23萬。縣人民政府設在城關鎮(面積和人口以《簡書2004》為準)。調整後,新設立的郾城區人口為46.5萬人,召陵區人口為47.6萬人,源匯區人口為31.3萬人。

5438年6月+2005年2月,漯河市政府給予正式批復: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撤銷翟莊鄉,設立翟莊街道,由原翟莊鄉管轄,街道辦事處設在中山路與黃河東路交界處;同意撤銷孫莊鄉,設立沙北街道,下轄原孫莊鄉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設在黃河中路。2005年底,漯河市轄3個市轄區和2個縣。全市7個街道,27個鎮,21個鄉鎮。

2010年4月,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65438+2007年7月,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

2017,17年2月榮獲“品質之光”年度品質魅力城市。

2065438+2009年8月入選國家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2020年8月被評為2019河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先進市。

2020年10月,165438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2020年10月28日165438+被評為2020年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地理環境:

漯河市,河南省轄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國家食品城、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原經濟區重要的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和生態宜居城市。截至2018,下轄3個市轄區、2個縣,總面積2617平方公裏,總人口28413000人,城鎮化率52.47%。

漯河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南邊緣。西部的伏牛山和東部的平原是中國地形上第二級和第三級臺階的結合部。地處暖溫帶南緣地區,屬暖溫帶過渡型季風氣候。壹年之中,冷熱交替,四季分明。

漯河歷史悠久。賈湖遺址出土的國寶七音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樂器。發現於8000-9000年前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書寫原型。出土的釀酒遺跡把人類釀酒的歷史推到了9000多年前;編纂了世界上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的許慎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2018,165438+10月入選2018消費品行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名單。

位於河南省中南部的漯河市,曾是“內陸經濟特區”,如今被評為“中國品牌城市”,是中國中西部第壹個、全國第二個獲此殊榮的城市。漯河是中國第壹個“美食名城”。此外,漯河還先後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人居環境模範獎”等桂冠。

漯河是重要的公路和鐵路樞紐城市之壹。全市鐵路、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境內水資源豐富,沙河、澧河橫貫全境,在市區交匯。漯河港是沙英水路的重要港口,自古通航,在促進中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到了明代,漯河已經是繁榮的水陸交通要道和主要商埠。如今的漯河依然美麗繁華,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是國家二類交通樞紐城市。它催生了亞洲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雙匯。樂天澳得利,國內首家葡萄糖飲料生產企業;中國最大的方便面商家之壹南街村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漯河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南,地理坐標為北緯113° 27 '-14° 16 ',北緯33° 24 '-33° 59 '。東西長76公裏,南北寬64公裏,總面積2617平方公裏,距省會鄭州140公裏,距臨潁縣城30公裏。西及鹽城縣;西南距舞陽縣城45公裏。

漯河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南邊緣,西有伏牛山,東有平原,是中國地形上第二、第三階梯的交界處。市區範圍內沈積了厚度超過1000米的新生代地層,形成了較為平坦的平原景觀。由於西部山區的崛起,城市整體地形西高東低。西部謝家店絕對海拔100多米,東部漯河市區57米左右,臨猗縣王剛、三家店最低,53米左右。坡度為1‰-4‰。漯河市位於舞陽崗和趙嶺崗之間,是沙魯河沖積平原的壹部分。地形平坦,地面絕對標高在56-59米之間;該市有兩種地貌類型:剝蝕殘丘和沖積平原。剝蝕殘丘分布在城市西南部的陳剛、小村鋪和東北部的趙嶺崗西側。是昭陵和舞陽山的邊緣部分。地面標高超過60米。其中,陳剛和小村鋪殘坡被唐江切割,形成南北兩個帶狀山坡,比東側的沖積平原高出2-3米。剝蝕殘丘由晚更新世黃土狀粘質粉土組成。沖積平原地勢平坦,中心城區地面高程58-59米,向南北兩側逐漸降低至56-57米,成為南北汝河水系的分水嶺。

漯河地處暖溫帶南緣,屬於暖溫帶過渡型季風氣候。壹年之中,冷熱交替,四季分明。氣候特點是“冬季冷雨雪少,夏季熱雨水集中,秋季涼爽日照長,春季幹燥多風”。全市年平均氣溫14.6℃。7月最熱,年平均氣溫27.4-27.7℃。65438+10月最冷,平均0.5-0.7℃。極端最高氣溫43.2℃(臨潁65438+7月19,0966),極端最低氣溫-16℃(舞陽1969年2月2日)。氣溫壹年比壹年變化小,但壹年中變化明顯,以7月為界。以前氣溫逐月升高,然後逐月降低。全市年平均降水量適中,但降水量年內變化較大,年內時空分布不均。壹般冬春季降水較少,夏秋季降水較多,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

漯河市位於舞陽崗和趙嶺崗之間,都是澧河和汝河分流的沖積層。除市西南的陳剛、小村鋪和趙嶺崗西部分布有晚更新世黃土亞砂土外,其他地區均為全新統沖積地層和沼澤相地層。市區新生界底板深度為1500-2000米,300米以內全部為第四紀地層。秦嶺帶狀構造帶延伸至河南境內後,分為北、中、南三個分支。漯河市及所轄的舞陽、鹽城、臨潁三縣位於其南支,故以東西向構造為主,西北、南北向構造次之。新生代以來,華北盆地長期處於下降階段,其構造特征全部被新生代地層所覆蓋,呈現出隱伏構造。

漯河市有糧食作物4科13屬18種。主要是小麥和玉米;其次是水稻、大麥、紅薯、小米、高粱、大豆;還有豌豆、綠豆、扁豆和喬麥。經濟作物***11科15屬16種,主要有煙草、芝麻、油菜、花生、大麻、棉花、蘆筍等。蔬菜約有16科,40余種。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共有林果資源約122種,其中喬木約19科36屬56種。主要樹種有泡桐、毛白楊、柳樹、榆樹、國槐、香椿、印楝、松樹。灌木主要有花椒、黃荊、大棗、白臘、紫穗槐、柳等。果樹***9科16屬22種。主要是蘋果、梨、桃、杏、柿子、葡萄、石榴、櫻桃、山楂等;花卉約有60科130余種。木本花卉主要有梅花、月季、臘梅、海棠、月季、木槿、梔子、柑橘、佛手、牡丹、米蘭等,約32科76種。常見的草本花卉有菊花、蘭花、牡丹、君子蘭、朱頂紅、晚香玉、文竹、束紅、美人蕉、仙人等。約有28科54種。

讓世界改變,青山綠水不變,看變化,不忘萬裏故鄉!

註:以上內容來自互聯網。如有不足或遺漏,請指正。如果發現文章違反國家政策等規定,請給我指導。我會及時改正或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