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伊川縣周村歷史

伊川縣周村歷史

1.伊川縣歷史典故

伊川地處河洛地區的中心地帶,河洛文化是產生在河洛地區的區域性文化,是歷史上生活在這壹區域的勞動人民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肥腴的土壤、適宜的氣候,成為先民較早的棲息地。

伊川古史傳說發跡於原始社會,縣內平等鄉古城南大莘地壹帶的原始社會的磨制石器文化(裴李崗文化)、白元鄉土門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白元、馬回營北的河南黑陶文化(龍山文化)、邵雍墓的伏羲八卦文化、龍頭溝天然石龍的神農炎帝農耕文化和少典妃有嬌氏為代表的龍鳳文化,以鯀和大禹治水為代表的改造自然環境文化;葛寨鄉煙澗的青銅器所反映的大禹鑄九鼎首創青銅文明、喪葬與祭祀文化;彭婆鄉南寨出土的杜康時代的精美酒器,揭示的大禹之子啟開創第壹個文明國家和杜康(少康)創造的釀酒文化;平等大莘店是烹飪鼻祖第壹名相伊尹的故裏,伊尹首創的烹飪、文字與中醫藥文化永垂史冊;白元鄉凈土寺是著名玄奘大師出家地,玄奘對佛教文化的貢獻舉世聞名;城關鎮二程園是理學巨匠的安息聖地,梁村溝“平泉莊”是唐代“洛陽八大景”之壹;萬安山麓的範仲淹墓地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享譽海內外;鳴臯鄉南嶽廟及南嶽廟會,白元鄉金山寺及金山廟會,酒後鄉九臯山的“鶴鳴九臯,聲聞於天”的史詩文化等等,在洛南地區影響大很有名氣;伊川大地人文薈萃,名家輩出,少典有嬌氏女登、炎帝神農氏、帝堯伊祁氏、釀酒鼻祖酒聖杜康、烹飪鼻祖中醫飲食聖人伊尹,理學聖人程顥、程頤,澤惠深遠。提交回答

2.周村的歷史古跡、歷史故事有哪些

位於山東省淄博 周村,春秋戰國時期屬齊國於陵邑,自古商業發達,明朝嘉靖年間已有“周村店”稱謂,明末清初開始走向繁榮.蒲松齡在《聊齋誌異》中曾這樣描繪:“康熙乙亥間,周村商賈雲集,趁墟者,車馬輻輳”. 1775年,乾隆南巡時曾來過周村,並禦賜周村為“天下第壹村”. 1904年,周村與省府濟南、濰縣(今濰坊)同時被清 *** 批準為自開之商埠後,商業更加繁榮,“日進鬥金”,“駕乎省垣之上”,成為輻射魯中、跨江(長江)越河(黃河)的著名商品集散地,被譽為“金周村”、“旱碼頭”.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等古商業街市作為周村商業興旺發達的歷史見證至今保留完好. 周村絲綢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曾經“桑植滿田園,戶戶皆養蠶,步步聞機聲,家家織綢緞”,有“絲綢之鄉”的美稱. 周村人文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蒲松齡曾經在周村的畢氏尚書府教書33年,期間創作了《聊齋誌異》. 周村花燈、民間扮玩、五音戲等民俗藝術深受人民群眾喜愛,民間扮玩的代表項目“周村芯子”已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上最早的“保稅區” 在周村大街的北首,立有壹塊六角形石碑,上刻“今日無稅”,這就是著名的 “今日無稅碑”.說起這塊碑,周村人會自豪地告訴妳,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保稅區”!說起這個保稅區,就不能不提起壹位對周村商業經濟有著巨大影響和貢獻的歷史人物———李化熙.。

3.伊川縣歷史典故

伊川地處河洛地區的中心地帶,河洛文化是產生在河洛地區的區域性文化,是歷史上生活在這壹區域的勞動人民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

肥腴的土壤、適宜的氣候,成為先民較早的棲息地。 伊川古史傳說發跡於原始社會,縣內平等鄉古城南大莘地壹帶的原始社會的磨制石器文化(裴李崗文化)、白元鄉土門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白元、馬回營北的河南黑陶文化(龍山文化)、邵雍墓的伏羲八卦文化、龍頭溝天然石龍的神農炎帝農耕文化和少典妃有嬌氏為代表的龍鳳文化,以鯀和大禹治水為代表的改造自然環境文化;葛寨鄉煙澗的青銅器所反映的大禹鑄九鼎首創青銅文明、喪葬與祭祀文化;彭婆鄉南寨出土的杜康時代的精美酒器,揭示的大禹之子啟開創第壹個文明國家和杜康(少康)創造的釀酒文化;平等大莘店是烹飪鼻祖第壹名相伊尹的故裏,伊尹首創的烹飪、文字與中醫藥文化永垂史冊;白元鄉凈土寺是著名玄奘大師出家地,玄奘對佛教文化的貢獻舉世聞名;城關鎮二程園是理學巨匠的安息聖地,梁村溝“平泉莊”是唐代“洛陽八大景”之壹;萬安山麓的範仲淹墓地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享譽海內外;鳴臯鄉南嶽廟及南嶽廟會,白元鄉金山寺及金山廟會,酒後鄉九臯山的“鶴鳴九臯,聲聞於天”的史詩文化等等,在洛南地區影響大很有名氣;伊川大地人文薈萃,名家輩出,少典有嬌氏女登、炎帝神農氏、帝堯伊祁氏、釀酒鼻祖酒聖杜康、烹飪鼻祖中醫飲食聖人伊尹,理學聖人程顥、程頤,澤惠深遠。

提交回答。

4.周村發展歷史作文

周村,我的家鄉,它養育了我,我美好的記憶在這裏留下的也最多,我愛我的家鄉。今年是周村開埠100周年,作為壹個周村人,真為之驕傲!

周村,號稱“天下第壹村”。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漁獵開墾,繁衍生息了;我國封建帝國,周村壹直是商業名城;近代,周村是革命要地,同時這裏的經濟發展迅速,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壹套播出的《大染坊》就是講述的周村的繁榮經濟。

周村是古老而又新興的商貿名城。自古商業發達,明末清初周村就以它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魯中工商業的重鎮,開始走向繁榮,成為遠近聞名的“旱碼頭”,被人們譽為“金周村”。清乾隆帝到周村來觀元宵燈會禦賜周村為“天下第壹村”。1904年,與濟南、濰坊同時被辟為商埠。

而早在春秋戰國,周村就已經有了家庭手工絲織作坊,成為“桑滿園、戶養蠶,機聲不斷、家織綢緞”的著名絲綢產地,是遠近聞名的“絲綢之鄉”,同時,也成為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之壹。目前,全區已形成了蠶繭、繅絲、絲織、印染、絲綢原料、絲綢機械、絲綢服裝、科研、教學等完整的行業體系。全區年生產絲綢2000多萬米,占全省絲綢行業的三分之壹呢!怎麽樣?厲害吧!

這只是過去的繁榮景象。而近幾年來,周村區以專業市場為代表的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先後建立了紡織大世界、沙發及沙發材料等較大型專業批發市場。九六年全區集貿市場成交額達到54.7億元,其中紡織大世界達到32.3億元,位居全國“雙百強”大型專業市場第19位。而且,周村的招商引資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周村區是山東省的紡織工業基地。紡織行業已經形成了學校教育、科研機構、紡織機械、服裝設計、生產、經營非常完整的產、學、研、貿壹條龍體系。全區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居全省領先地位,擁有壹批國外引進的先進生產流水線, 其中,具有八十年代末國際先進生產水平的劍桿織機300臺,噴水織機200臺。

周村區有壹批傳統名牌產品響譽全國。如300年生產歷史的周村大酥燒餅、有500多年歷史的王村食醋、黃酒,300多年生產歷史的銅響樂器。鳳陽牌沙發是全國家具行業的名優產品,曾獲全國最高質量獎。 蘭雁牌牛仔服裝、北方牌、美亞達牌系列家具等十幾種產品都成為了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名牌產品。

其實,這才說了家鄉在經濟成績上的壹小部分,還有很多很多的“美”,如地理位置優越、古文化悠久、民間藝術、古代廟宇等等。可是,如今的周村還比不上許多城市,周村是我們的家鄉,我們有義務將周村建設成為壹個美麗、富饒的現代化城市。朋友,妳說對嗎?

那麽接下來,作為中學生,就要好好學習,為周村的未來獻計獻策,投身其中。那麽就將周村的未來作為自己的未來,以回報周村的養育之恩吧!

周村古鎮旱碼頭原名周村古商城,素有“天下第壹村”之稱,位於山東省中部,屬山東省淄博市轄區之壹。

早在明末清初,周村作為商業名鎮,與中國南方的佛山、景德鎮、朱仙鎮齊名,成為無水路相通的全國四大旱碼頭之壹。1904年5月19日(清光緒三十年四月初五)周村正式被清 *** 批準開辟為商埠,使得周村商業更加繁榮。

周村旱碼頭主要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等古街組成,現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50000余平方米,古鎮內古跡眾多、店鋪林立、街區縱橫,建築風格迥異,為山東僅有、江北罕見,且至今仍在發揮其商業功能,被中國古建築委員會的專家譽為“中國活著的古商業建築博物館群”,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山東省歷史優秀建築名單,並作為山東省“文化歷史與民俗”旅遊區的開發重點被列入“山東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是以體現魯中商業文化精髓為主要內容的全省重點民俗旅遊項目,是我國江北保存較完好的明清古商業街區,體現了渾厚的古商業文化。

5.不知道周村的歷史上都有什麽名人啊,最近有去這個地方旅遊相了解壹

周村古商城,位於山東周村,周村是封建社會後期經濟轉型中興起的手工業商業城鎮,明清時期發展成為我國北方的重要商鎮,號稱“天下第壹村”。周村古商業是在各種手工業、農副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絲織業為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鄉村盛行栽桑養蠶,所產的蠶絲、綾、羅、緞、綢等都在周村集散,從而推動了其他手工業和商業的興盛。通過從康熙到道光近150年的發展,周村成為相當繁華的市鎮。 周村古商城坐落於周村城區西部,為古老的商業中心所在地,2001年被列為省重點旅遊開發項目。

名人方面

千古孝子董永

狀元王應統

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

壹代才女王碧瑩

清初名士顧炎

李化熙愛民免稅

名士畢自嚴

6.伊川縣的古代國家

歷史沿革

神農時,伊川縣地域即有壹國之稱,唐堯時稱伊侯國,虞舜時稱伊川。伊川縣地域的西南大部(今城關、鴉嶺、常川、高山、平等、鳴臯、酒後、葛寨、白元、水寨、彭婆等鄉鎮)。

夏代稱豫州伊闕地,周襄王時名伊川,戰國時稱伊闕,後改新城。

漢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新城縣,屬三川郡,後三川郡改為河南郡。

晉,河南郡改河南尹,領陸渾、新城二縣。

東魏改新城縣為伊川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置伊州,又廢洛陽郡,析置伊川縣。

大業初,伊川縣並入洛陽縣。

宋初,置伊陽、伊闕兩縣,屬河南府。熙寧時,廢伊闕縣為鎮,並入伊陽縣。紹興九年(1139年),改伊陽縣為順州,後改順州為嵩州。

明朝,伊川縣南部屬嵩縣,清沿明制。

伊川縣地域的東部(今江左、呂店、半坡、白沙等鄉),夏時名輪國,春秋時曰輪氏,屬鄭國。

戰國時復為輪國,屬韓地。

東漢章帝時設輪氏縣。

北魏,改輪氏縣為潁陽縣,後析潁陽縣西部置堙陽縣。後堙陽縣改武林縣,又改輪氏縣。

大業初並入嵩陽縣。

唐睿宗時,分登封、伊闕、河南三縣各壹部建武林縣。開元年間,改武林縣為潁陽縣。元興定元年(1218

伊川風景

年)潁陽縣西部(今江左、白沙等鄉)歸洛陽縣,直至民國初。民國16年(1927年),析洛陽、登封、伊陽(今汝陽)、臨汝(今汝州市)等縣各壹部,置自由縣;析洛陽、嵩縣、伊陽、宜陽等縣各壹部,置平等縣。民國21年(1932年),平等、自由兩縣合並,成立伊川縣。伊川縣成立後,原臨汝縣劃給自由縣部分,仍歸臨汝縣。原伊陽縣劃給自由縣部分,仍歸伊陽縣。為便於對龍門山的管理,又將魏灣劃歸洛陽縣。1945年2月,劃伊河以西,龍門山以南,嵩縣田湖以北的伊川地區及宜陽縣的石、南留、白楊等地,成立伊西縣。抗日戰爭勝利後撤銷。

1947年8月,析伊川縣伊河西部與宜陽縣之穆冊、趙堡、城關、程屋、白楊諸鄉成立宜南縣;又劃伊陽縣之陶營、蔡店、蟒莊壹帶歸伊川縣。

1949年2月,撤銷宜南縣,原屬伊川縣之鴉嶺、平等、鳴臯諸區復歸伊川,蔡店、蟒莊壹帶仍屬伊陽。

伊川、伊陽兩縣各恢復原轄區,均屬洛陽專區。

1960年3月,嵩縣的田湖、閻莊、黃莊、寺莊、城關5個人民公社及橋頭牧場劃歸伊川縣。

1961年9月,原嵩縣的5個公社及橋頭牧場復歸嵩縣。

1986年2月,洛陽地區撤銷後,伊川縣歸洛陽市管轄。

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