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發改委定調:以後租房壹族也能落戶

發改委定調:以後租房壹族也能落戶

上周剛剛參加完集體相親活動的青年小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慨:“能力、顏值現在都成了浮雲,只要有了戶口,似乎就已經站在了相親‘鄙視鏈’的頂端。”

小吳的感慨也許不壹定具有那麽普遍的代表性,但不可否認的是,對許多在大城市奮鬥的年輕人來說,戶口對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不過近年來,除了北京等極少數特大型城市以外,國家連續頒布的多項政策,正推動未來落戶城市的“門檻”進壹步降低。

6月17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6月份定時定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加快實施以促進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提高質量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將著力抓好重點人群落戶,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進壹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戶口落戶,確保有意願、有能力、有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應落盡落、便捷落戶。”

資料圖(來源:攝圖網)

重點人群落戶門檻再降低

在17日舉行的發布會上,孟瑋表示,當前我國正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中後期,從國際比較看,2017年,上中等收入國家平均城鎮化率為65.45%,高收入國家平均城鎮化率為81.53%,同期我國城鎮化率為58.5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7個百分點,但與處於相同發展階段的上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相比,低了近7個百分點,與高收入國家差距更大,還有很大發展潛力。

圍繞新型城鎮化邁向高質量發展,孟瑋介紹,首先將著力抓好重點人群落戶,打通在城鎮穩定就業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等重點群體的落戶通道,積極推進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落戶,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戶口落戶,確保有意願、有能力、有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應落盡落、便捷落戶。

資料圖(來源:攝圖網)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社會保障研究室主任陳秋霖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表示,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戶口落戶,這意味著落戶門檻進壹步降低和完善。“除了過去的集體戶口以外,公***戶口有望成為接納新落戶群體的又壹創新形式。

陳秋霖認為,降低城市落戶門檻,壹方面有助於把農村富余的勞動力留在城市,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另壹方面,從整個人口結構的變化來看,有些城市勞動力、人才是不足的,老齡化迅速發展導致年輕勞動力、人才的缺乏,所以,放寬落戶條件是符合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曾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以下簡稱《重點任務》),指出要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

戶籍制度改革和落戶門檻降低,讓哪壹類人群更容易享受到政策帶來的紅利呢?

對此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受益最大的群體應該是目前在城市務工的人員。我國有2.8億農民工,由於他們原有的戶籍是農村戶,而戶籍又和壹系列的公***服務捆綁在壹起,這就意味著他們難以享受到壹部分公***服務。“政策提出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大城市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對這類群體而言意義十分重大,而且隨著政策落實和推進,未來可能農民工這個概念都有可能會成為歷史。

陳秋霖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從目前來看,政策帶來的紅利對大學生和城市務工人員的匹配度更加高壹些。“中大型城市對這類群體的需求度更高。而高端人才,更有可能會流向特大城市。”

99%城市有望放開放寬落戶限制

記者通過梳理發現,為配合我國的戶籍制度改革,近年來,國家在落戶政策上頻繁加碼。

2014年3月,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同年還發布了《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將江蘇、安徽兩省和寧波等62個城市(鎮)列為第壹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在《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提出“以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等為前置條件,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城區人口50萬~100萬的城市落戶限制,合理放開城區人口100萬~300萬的大城市落戶限制。

2018年,國家發改委印發《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提出“中小城市和建制鎮要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大城市對參加城鎮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過5年。其中Ⅱ型大城市不得實行積分落戶;Ⅰ型大城市中實行積分落戶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權重,鼓勵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

2019年2月21日,國家發改委網站正式公布了《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在這份文件中,出現了“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即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的字樣。

資料圖(來源:攝圖網)

目前,我國僅有北上廣深4個壹線城市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大關。因此,這壹部分內容的提出,被全社會普遍認為是我國戶籍制度將出現根本改革的標誌,意味著國內99%以上的城市將放開放寬落戶限制。

而今年4月發布的《重點任務》也指出,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國家發改委明確提到要進壹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尤其是提到就業滿5年等情況的落戶政策,具有較好的導向和意義。“我們認為,政策最核心的要點在於,未來只要不辭職,就有機會在大城市落戶,這將是壹個導向。”

陳秋霖告訴記者,我國的落戶政策是分級對應的,也就是說,北京、上海這類特大城市當前不太可能會直接納入政策放寬的範圍,但政策導向對特大城市還是具有壹定參照意義的。

多地落戶實現“零門檻”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95億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31億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

盡管我國城鎮化率與部分部分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但從政策執行力度來看,全國多地在外來人口落戶方面已經基本實現了“零門檻”。

以杭州為例,從今年4月起,只要全日制大學專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並繳納社保的,可直接落戶。

資料圖(來源:攝圖網)

再比如河北省石家莊市,從今年3月起,徹底放開落戶門檻,全國公民僅憑身份證、戶口簿就可向落戶派出所申請戶口遷入市區、縣(市)城區和建制鎮,而且配偶、子女、雙方父母戶口可壹並隨遷,真正實現“零門檻”。

而廣州市從今年1月份以後,也全面放寬引進人才入戶的年齡限制,學士、碩士和博士分別從35、40、45周歲調整到40、45、50周歲。

直轄市重慶則將落戶政策劃定為三個“關鍵”:第壹個關鍵是專科或取得初級以上技工即可落戶;二是不設年限,直系親屬可以掛靠落戶;三是不設區域限制,可自願選擇落戶地點。

中國戶籍制度研究領域專家王太元表示,戶籍制度改革的難點在於地方的態度。地方政府考慮到農民工市民化後,公***服務也要均等化,但公***服務的提供是需要地方財政拿出資金支持的,所以壹些地方可能缺乏讓流動人口成為城市市民的動力。

不過王太元認為,需要用更長遠的視角來看待外來人口。“人來了,能為這個城市創造收益,地方財政的收入其實也有很大壹塊是這些(外來的)人員創造的,不給他們戶口是沒有道理的。而且公***服務均等化,並不是需要壹口氣就拿出全部的資金(而是分期分批投入的)。”

原標題:紮根城市“門檻”再降低!發改委定調:以後租房壹族也能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