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早期人類社會的建築分為哪些(7)?

早期人類社會的建築分為哪些(7)?

由於吳忠參加設計大賽過於簡單,後來在項目中遇到了壹系列復雜難懂的技術課題。舉個例子,起初,人們認為那些巨大的殼體是鋼筋混凝土殼體結構。深入研究後發現,每個殼體只能分割成壹條條鋼筋混凝土肋,分段預制,再組合成壹個整體。為了降低建造難度,所有的殼都改成了相同的曲率,這樣每個殼就相當於壹個假想半徑為76米的球體的壹部分表面。研究和設計這些炮彈的結構花了八年時間,建造花了三年多時間。項目預算700萬美元,實際成本高達654.38+020萬美元。

這座建築也被視為悉尼的象征。說到“悉尼之魂”,幾乎沒有人會懷疑它就是悉尼歌劇院,這個去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20世紀最偉大的建築之壹,也被譽為“澳大利亞之花”。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悉尼歌劇院的建造過程壹波三折,這座奇幻建築的設計藍圖差點被埋沒在廢紙簍裏。當時,由4人組成的評審團討論並考慮了歌劇院的各種設計方案。經過多輪,陪審團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案,又有人從廢紙簍裏翻出了吳忠的方案。吳忠的方案成了實施方案。吳忠說,歌劇院的創意其實來源於橘子。是剝了半層皮的橘子給了他靈感。因此,這個創意來源被雕刻成壹個小模型,放在悉尼歌劇院前,供遊客欣賞這個普通的東西引發的偉大創意。

歌劇院獨特的設計自然對傳統的建築構造提出了挑戰。該項目的預算驚人。歌劇院建成時投資654.38美元+0.02億。工期的拖延和高昂的成本導致了舊政府的垮臺。新政府成功後,對歌劇院建設的態度不像前任那樣堅定。於是建築商和政府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最終迫使建築師吳忠含淚告別悉尼,舉家遷出澳大利亞。當時歌劇院工程連1/4都沒完工。此後,悉尼歌劇院的設計者吳忠再也沒有回來。

巴比倫的空中花園

空中花園,建於公元前6世紀,是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為其妃子建造的花園,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壹。

傳說尼布甲尼撒二世登基後舉行了婚禮,皇後是美狄亞公主米拉絲。雙方的父親在對亞述的戰爭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成就了這樁婚事。米拉斯並不是對婚姻本身不滿,而是對巴比倫沒有看法。因為她的家鄉在伊朗的山區,那裏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氣候濕潤,巴比倫全是黃土,氣候炎熱。結果皇後想家,日夜擔憂,美麗豐滿的姑娘很快就變得面黃肌瘦。為了緩解她的抑郁,新國王模仿她家鄉的風景,建造了這座前所未有、令人羨慕的空中花園。

希臘歷史學家斯特拉波和迪奧多羅斯對此有不同的記載。根據後者的描述,公園內有高低不壹的梯田,越來越小,形成了壹個劇院般的建築。每個平臺都由壹個石頭拱廊支撐,拱廊放置在墻上,並被布置成拱門下的精致房間。平臺上覆蓋著土壤,種植著各種豐富的樹木和花卉。頂部有壹個提水裝置給植物澆水。這個逐漸分裂的平臺上長滿了植物,就像壹座被森林覆蓋的人造山,遠遠看去就像是懸在空中。這個花園是最古老的屋頂花園。

巴比倫的空中花園是古代建築史上的又壹奇跡,至今仍令人神往。這座城市所代表的建築技術成為巴比倫最顯著的成就。巴比倫城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約95公裏,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部,是兩河之間最近的地方。位於交通要塞,建於公元前3000年,是重要的商業中心,後來發展成為巴比倫王國的首都。巴比倫城有內外三面城墻,厚3-8米,城墻之間用壕溝隔開。城市周圍每44米就有壹座防禦塔,整個城市有300多座。根據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說法,它有100多個門,門框、橫梁和大門都是用銅制成的。巴比倫城不僅墻厚墻高,還建有壹套水力防禦系統。當敵人兵臨城下時,只要打開水閘,幼發拉底河的洪水就會洶湧而出,將這座城市變成壹個澤國。貫穿城市南北的直路叫勝道,是用壹平方米的大理石板鋪成的,中間是白色或玫瑰色,兩邊是紅色。在聖道的盡頭,有壹座巨大的塔狀建築——巴比倫巴別塔,高達30層樓。根據希伯來神話,人們建造巴比倫巴別塔,企圖實現壹個語言統壹、沒有隔閡、沒有紛爭的天堂。耶和華害怕凡人有巨大的力量建造巴比倫城和巴別塔,嫉妒他們的智慧和成功,所以他暗中施咒,擾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因互不信任而無法完成工程。然而這個宏偉的工程最終達到了壹個驚人的高度,可惜後來毀於壹旦。該市最大的建築馬杜克神廟就在巴比倫巴別塔旁邊。但巴比倫最傑出的建築成就是空中花園,它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壹。

瑞德宮塔

緬甸仰光大金塔建於公元550年左右,初建時高9米。

瑞德宮塔

經過多次裝修。65438+5世紀,平耶根國王(1450-1455在位)將塔升高到100米,底周長430米。他的繼任者辛秀福皇後(1455-1472在位)在塔周圍加建。

這座塔是磚造的,表面貼著金箔。在之前的修復中,已經鑲嵌了紅藍綠寶石,光彩奪目。塔的輪廓呈鐘形,塔身由寬向上收縮,形成柔和的曲線。塔樓雖然是多層,但水平分割不明顯,所以有很強的上升趨勢。塔基四角各有壹座半人半獅的雕像,塔腳下環繞著64座形態大小相同的小塔,使紅宮塔顯得雄偉挺拔。

現在塔的高度是112m,是1774年阿努帕亞國王的兒子辛樸信國王所建。在建造過程中,塔頂安裝了壹把新的金傘。

金塔底座周長427米,塔頂有精雕細琢的金屬天篷。屋檐上掛著1065個金鈴鐺和420個銀鈴鐺,還有7000顆稀有的紅寶石和藍寶石鉆石球,其中包括壹顆重達76克拉的著名金剛鉆。這座塔被多次鍍金,上面的金子重達7000公斤。大金塔周圍有68座小塔。這些寶塔由木頭或石頭制成,有些像鐘,有些像船,形狀各異。在每個小塔的龕裏,都有玉雕的佛像。大金塔左側的福慧寺是壹座中式寺廟,由當地華僑在清朝光緒年間捐建,成為大金塔地區古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金塔的形狀像壹個倒置的巨型時鐘,由磚塊制成。寶塔高度112米,塔基礎115平方米。塔上貼了1000多片純金箔,所用黃金重7噸多。塔周圍掛著1.5萬多個金銀鈴鐺。風吹鐘,清脆悅耳,聲音傳遍各處。塔頂全部為黃金打造,金屬傘重1260 kg,周圍鑲嵌664顆紅寶石,551翡翠,443顆鉆石。整個金塔金光閃閃,金碧輝煌,氣勢磅礴。

大金塔東南西北各有大門,大門前有壹對高大的石獅,就像中國寺前的守門獅。門內有長廊式的石階,可以爬到塔頂。臺階兩邊都有貨攤。這裏有用木頭、竹子、骨頭和象牙雕刻的佛像和肖像,供佛用的熏香、蠟燭和鮮花,還有各種緬甸小吃。

樓梯上方是大理石鋪成的平臺,平臺中央是主塔。塔內供奉壹尊坐臥佛和羅剎玉像,雕刻精美,端莊秀麗。在塔的周圍,有64座形狀各異的小塔,有的像鐘,有的像帆,有的是石頭做的,有的是木頭做的。這些小塔的佛龕裏都有形狀大小不壹的玉佛。塔的四角有更大的牌坊和更大的佛寺,塔的四角有緬甸獅身人面像。

在大金塔的東北角和西北角,有兩座古鐘,壹座重約40噸,另壹座重約16噸。彩色古鐘是1741和1778兩位在位緬甸國王捐贈的。緬甸人把西北角的古鐘視為吉祥幸福的象征,認為連續敲三下就能如願以償。

在大金塔的東南角,有壹棵古老的菩提樹,據說是從印度釋迦牟尼的金剛寶座聖樹圃移植過來的。在塔的左側,有壹座名為福慧宮的中國寺廟,是清朝光緒年間華僑捐贈的。在塔的南面,還有壹個展廳,專門展示佛教信徒和朝聖者捐贈的物品。

仰光宏偉精致的大金塔不僅是世界建築藝術的傑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昂貴的佛塔。節日期間,許多人來這裏拜佛。人進入佛塔必須赤腳行走,即使是國家元首也不例外,否則會被視為對佛祖最大的不敬。

1989年9月,緬甸政府對大金塔進行了又壹次大規模的修繕,加寬了四條走廊式的入口通道,並在塔的四面安裝了帶玻璃窗的電梯,使大金塔更加雄偉壯麗。因為這座塔建在仰光北部銀雅湖上的聖山上,所以無論人們站在城市的哪個角落,都能看到閃閃發光的塔頂。如果妳站在塔頂,妳可以看到仰光的全景。

朗香教堂

1955年,勒·柯布西耶設計創作的朗香教堂剛剛落成。

朗香教堂

它在建築界引起了轟動。人們對它奇特的外表、豐富的內涵和藝術的魔力贊嘆不已。

幾十年過去了,建築界潮起潮落,不知道有多少風格和思想已經成為過去。但只要妳問壹個熟悉建築的人關於朗香堂的事,也許他會給予熱烈的贊嘆。在很多人心中,朗香堂永遠是建築界的第壹名。

這種現象令人驚訝。在世界建築史上,基督教堂有壹千多萬座,也有不少傑作。為什麽這個小教堂如此引人註目,令人欽佩?就連和基督教關系不大的人也是心痛和驚嘆。

不僅如此,勒·柯布西耶是眾所周知的現代主義建築的旗手。當時正是他號召建築師向工程師學習,從汽車、輪船、飛機的設計和創造中獲取靈感。他的名言“房子是壹臺活機器”還在我耳邊回響。人們知道他很理性。那麽,這樣的建築師是如何創造出朗香這樣奇特的建築的呢?我們能說朗香堂還是理性的產物嗎?如果不是,是什麽樣的背景和思想促成了朗香堂?人們都說建築創作要有美感,那麽勒·柯布西耶的美感從何而來?

在朗香教堂的設計中,勒·柯布西耶註重建築造型和建築形式的感覺。他拋棄了傳統的教堂模型和現代建築的壹般技術,而是將其塑造成壹個混凝土雕塑。

這座教堂形狀奇特,平面不規則;幾乎所有的墻都是彎曲的,有些是傾斜的;塔狀的祈禱室看起來像壹個糧倉;沈重的屋頂被卷起,與墻壁之間留有40厘米高的帶隙;粗糙的白墻上開著大大小小的方形或長方形的窗戶,裏面嵌著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的墻和塔的連接處;房間的主要空間是不規則的,墻壁是弧形的。光線透過屋頂和墻壁的縫隙以及鑲嵌著彩色玻璃的大小窗戶和孔洞投射進來,在室內營造出壹種特殊的氛圍。

人們對朗香堂的形象看法不壹。綜上所述,很少有人覺得它很美,很美很優雅,很高貴,很優雅很崇高,大多數人說它很怪誕。近期美學家認為,怪誕也是美學範疇之壹。朗香堂可以歸為奇形怪狀。上面說的奇怪和復雜,似乎包含了怪誕,就不用單獨說了。但三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比如看人,陌生人,性格經歷復雜的人,不壹定是怪誕的,怪誕還有另外壹個可取之處。

怪異就是不正常,超出常規,超出常識,甚至超出理智。對於朗香堂來說,用建築學的常識是不清楚的,無論是結構科學,結構科學,功能需求,經濟道理,建築藝術的壹般規律等等。當我們面對那個形狀和樣子的時候,壹種莫名其妙的不可思議的感覺立刻油然而生。為什麽?只是眼前這個建築的形象太詭異了。

朗香堂的怪誕與其原始風格有關。建於1950-1955之間,20世紀中葉,但除了金屬門扇,幾乎看不到現代文明的痕跡。粗糙敦實的質量和混亂的形象像巖石壹樣矗立在群山之中。水遠石古。它不僅超越了現代建築和現代建築的歷史,也超越了文藝復興和中世紀建築的歷史。它似乎早於古羅馬和古希臘...很像原始社會的壹種巨石建築。朗香堂不僅是凝固的音樂,更是凝固的時間和永恒的象征。時間被它打亂了,這座奇形怪狀的建築!

這就產生了神秘感。在朗香堂厚重的街區的復雜組合中,似乎有某種奇怪的力量。他們互相拉扯,互相支持,互相競爭。Generate是被迫的,但是generate沒有出來。他掙紮著,扭動著,抽搐著。引而不發,令人擔憂。

這些都不容易理解,甚至無法理解。這樣的建築是誰建的?明明是勒·柯布西耶,卻不像是人為的,不像是20世紀文明繁榮國家的人為的。他是超人嗎?還是他受到了超人的啟發?超人是誰?當然是上帝。在這樣的教堂裏向上帝祈禱是多麽美好啊!

這都是推測,猜測,沈思,不可能確定。很多建築,也許是大部分,即使從外觀上也能大致看出其性質和大致用途。北京的毛主席紀念堂,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大廈,到處都是餐廳,商場,車站,房子,全都清清楚楚。其他建築就不那麽清晰了,比如巴黎的蓬皮杜中心、悉尼歌劇院等。,需要推測,可以有很多聯想。因為他們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是曖昧不清的,模棱兩可的,不同的觀眾可以有不同的聯想。同壹個觀看者也會有多重聯想,感覺既是這樣又是那樣,有歧義,然後歧義帶來不確定性。

這是朗香堂的形象。壹位先生曾經用壹幅速寫,展示了朗香堂可能引起的五種聯想或隱喻。它們是合攏的手,漂浮的鴨子,壹艘航空母艦,壹頂尼姑的帽子,最後是兩個並肩而立的和尚。v·斯卡裏教授還說,朗香教堂可以讓人想起壹座大鐘,壹架正在起飛的飛機,意大利撒丁島上的壹個避難所,以及壹個覆蓋著飛機翅膀的洞穴。它插在地下,指向天空,實體在瓦解,在翺翔...壹個小教堂的形象能引發這麽多(或更多)的聯想,真是太奇妙了。這些聯想、意象、隱喻,沒有壹個是清晰明確的。它們在人的頭腦中模糊閃爍,會融合,會重疊,會轉化。所以我們看朗香堂,會覺得很難去分析,無法去追尋,無法用清晰的語言去表達心中的復雜體驗。剪不斷理還亂,特別是心裏壹般的滋味。

而這不是缺點,不是缺陷。朗香堂和其他壹眼就能看懂的建築的區別,就像詩歌和敘事的區別壹樣。用邏輯推理的語言寫語句,每個字都有確切的意思,語法結構嚴謹規範。但詩歌的語法結構不夠嚴謹規範,語義模糊。“花瓣已如淚流過,孤鳥已唱出哀思”“秋水淡,寒山滿思”。能用邏輯推理分析嗎?妳能在腦海中固定壹個明確的形象嗎?比起日常理性的模糊和曖昧,更符合人在某些時候、某些情境下的復雜心理體驗,更能觸及很多人的內心世界。“詩達不到目的”,正是因為它有更大的感染力。

可以說,朗香堂作為壹個藝術形象,是壹種恍惚的形象,體現了壹種恍惚之美。壹件20世紀中期的建築作品脫離了歐洲古典美學的軌道,與中國古代美學精神合拍,這是壹個有趣的現象。

總之,奇怪、驚訝、突兀、迷茫、復雜、怪誕、奇特、神秘、朦朧、恍惚、不斷變化、波動的藝術形象,包括建築形象,在今天更加引人註目、發人深省、耐人尋味、刺激和引發人們復雜的心理體驗。因為有這樣審美心境和審美要求的人越來越多了。朗香堂符合這樣的審美期待,所以在這群人中被視為深沈、有力、博大、激烈,因而被視為為數不多的最有深意和魅力的建築作品。

朗香堂屬於建築中的詩,屬於朦朧詩派。

國防凱旋門

巴黎西郊的拉德芳斯新區是現代巴黎的象征。這裏曾經是巴黎西郊壹個安靜無名的高地。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法軍失利,巴黎淪陷,壹小隊法軍撤退到這裏的無名高地,頑強抵抗,直到耗盡彈藥和糧食,全部陣亡。後人在高地豎立了壹組雕像,名為La Defenses,意為防禦,紀念陣亡將士。在新區的開發建設過程中,不僅這組雕像被完整地保存下來,而且整個新區都以其命名。

很快,拉德芳斯就有了許多不同高度的辦公樓。最高的是甘辦公樓,179米高。然而,這些高層建築引起了公眾的強烈抗議。他們說這些辦公樓擋住了他們從星空廣場看凱旋門的視線。為了緩解公眾的不滿,法國政府決定在拉德芳斯新建壹座凱旋門。

這個計劃是密特朗總統首先提出的。密特朗的宏偉藍圖是花費6543.8+05億法郎建造壹系列現代紀念建築。拉德芳斯拱門就是其中之壹。密特朗的本意是用20世紀的建築風格在1810年重建凱旋門。1985年7月,丹麥建築師Otto von Spligerson接受了這壹設計任務。本工程計劃於1989年竣工,以紀念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然而,在完成之前,Spligerson死於1987。

由丹麥建築師設計的拉德芳斯新凱旋門更像壹座立方體的高樓。這座白色大拱門高106米,立方體結構,中間鏤空,形成壹個巨大的門洞,模仿凱旋門的風格。大門兩側是35層的辦公樓,總建築面積約9.5萬平方米。乘電梯可以到達新凱旋門頂部的巨大展覽空間。從這裏可以看到附近的布洛涅森林和塞納河的景色,也可以看到遠處的巴黎城。其實建築是有些不對稱的,偏離中軸線6度,但這並不是最初的設計思路,而是為了繞過地下隧道而特別改進的。

換句話說,拉德芳斯的藝術是由法國政府的政策造成的。經過幾年的建設,拉德芳斯商業區現在擁有超過65,438+0,000家知名公司的總部和歐洲最大的購物中心。廣場上擺放著米羅、塔基斯、亞歷山大·考爾德等當代著名藝術家的雕塑。以拉德芳斯拱門和CNIT(國家工業和技術中心)為代表的新城區建築充滿後現代元素,因此拉德芳斯商業區被定義為未來主義城市。

中軸線的設計者將拉德芳斯廣場和新區的代表建築——大拱門建在了同壹條象征古代巴黎凱旋門、香榭麗舍大街和協和廣場的中軸線上,讓現代巴黎和古代巴黎遙相呼應,相映成趣。經過16年的分期建設,拉德芳斯區已經成為壹個集辦公、商業、購物、生活、休閑於壹體的現代化城區。很多法國和歐美的跨國公司、銀行、酒店都在這裏建起了自己的摩天大樓。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的四季商業中心、歐尚超市和C&A商場為人們購物提供了便利。

拉德芳斯的代表建築牌坊是建築藝術史上的奇跡,它將古典建築的藝術魅力與現代辦公功能完美結合。拱門占地5.5公頃,城門南北兩側有110米高、112米長、18.7米厚的塔樓。兩座塔樓的頂層是巨大的展覽場所,頂層以上的平臺是理想的觀景平臺。從頂層平臺向遠處望去,可以看到附近布洛涅森林和塞納河的景色,也可以看到遠處巴黎城的景色。

拉德芳斯的交通系統與車流完全分離,這在世界上是獨壹無二的。地上的商住樓連接著壹個巨大的廣場,地下則是公路、火車、停車場、地鐵站的交通網絡。拉德芳斯的規劃建設並不十分重視建築的單體設計,而是強調由斜坡(鋪裝層)、水池、樹木、綠地、鋪裝、小品、雕塑、廣場組成的街道空間設計。

奇妙的花園——達拉斯噴泉廣場(Dallas Fountain Square),占地約6公頃,位於達拉斯市中心,被艾利德銀行的塔樓環繞。這座塔有60層樓高,全部由玻璃幕墻裝飾。廣場總面積的70%被水覆蓋,廣闊的水面是數不清的樹木和噴泉。廣場中央是壹組由電腦控制的160噴嘴的噴泉,可以自動調節噴泉的高度。當噴水停止時,行人可以自由穿越。440棵柏樹像士兵壹樣壹字排開,整齊地排列在路邊或水中。柏樹間依次排列著263個泡泡噴泉。水池隨地形呈階梯狀排列,水池間形成瀑布飛流。步道由豆綠色的石板鋪成,有些石板與水面齊平,踏入其中就像漂浮在水面上。夜晚,噴泉和樹木各有燈光,場面壯觀。

噴泉廣場為人們休息和散步提供了極好的環境,可以增強人們對自然的感知和想象。《倫敦建築評論》這本書把這個廣場稱為文藝復興以來80年代最好的城市環境設計,是壹個水域面積最廣的大花園。

城市廣場以硬質景觀為主,但不應該只是壹大塊地板。現代城市廣場的設計應從城市整體生態環境出發,通過整合、嵌入、小型化、美化、符號化等手段,在點、線、面的空間場域中引入和再現自然,適應當地特定的生態條件和景觀特點,使人們在有限的空間中享受無限的自然帶來的自由、清新和愉悅。同時,城市廣場的設計要特別註意其生態微環境的合理性,既要有足夠的日照,又要有足夠的綠化,為居民的各種活動創造宜人的空間環境。比如美國景觀設計師丹·凱利在達拉斯設計的噴泉廣場。廣場的主體建築是中國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聯合銀行大廈,是典型的幾何玻璃幕墻建築。丹·凱利試圖用水來激活周圍單調而空曠的環境。不僅僅是復制自然,更是將人們對自然的體驗引導到城市環境中的廣場。在5米的矩陣上,通過361個噴泉和200多棵落羽杉,在壹個高密度的城市中營造出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