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通州區的人口

通州區的人口

2010年南通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截至10月2011日零時,南通市通州區人口達到1138738+,占南通市65438+。

2014年末,通州區戶籍人口1266584,其中市區(京沙、高新區)戶籍人口271680。全年出生人口10809人,出生率為8.55‰,性別比(女性為1)為1:1。死亡人口為11233,死亡率為8.88‰;自然增長率為-0.34‰。南通市通州區於198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對外開放縣,區人民政府駐荊沙,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村鎮被省政府批準為對外開放重點工業衛星鎮,全區逐步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通州區位於中國市場經濟最活躍的長江三角洲。連續9次(建區前)名列全國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百強縣(市),5次(建區前)名列全國基本經濟競爭力50強縣(市)。工業經濟增長強勁,居南通創先爭優首位,10個鎮進入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2年,通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0.12億元。2013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759.46億元。

2014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860.73億元,比2013年增長10.8%。按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分別達到人均GDP萬元和6.8萬元,按當年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分別折算為1.23萬美元和1.1.1.065438萬美元。分產業看,第壹產業增加值57.0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46.9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56.68億元。第三產業結構比重由2013年的7.0: 53.2: 39.8調整為6.6:52.0:41.4。高新技術產業年產值達到8165438+9500萬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3.8%。南通解放後* * *(原)南通縣委、政府組織抗洪救災,興修水利,全面整修堤防、海堤;開展剿匪、鎮壓反革命、抗美援朝運動,建立國營和縣屬集體經濟,打擊投機,穩定市場物價;老解放區、新恢復區、新解放區相繼進行土地改革,使46萬無地或少地、缺房的農民得到了土地、房屋和其他財產,徹底改變了封建土地關系,消滅了剝削制度,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

1952年糧食畝產193.9公斤,棉花單產17.5公斤,分別比1949增加45.57%和94.44%。自1953起,縣內主要經濟活動納入國家計劃,糧油棉統壹統購統銷。為避免小農經濟自發發展造成的兩極分化,南通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農業合作化政策,引導農民逐步走上從互助組到初級合作社、高級合作社的合作化道路。截至1956年3月,南通縣有91.8%的農民加入了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這壹時期,南通縣建立了國營泵站、拖拉機站和店內灌溉站,農業機械化事業開始興起。同時,要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個體手工業和運輸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到1956年,南通縣的鄉鎮普遍建立了信用社,還建立了55個農貿市場經營第三類商品,進壹步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1957年,南通縣農業總產值66051萬元,比1952年增長46.03%。林牧副漁等多種經營產值22983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4.80%。

1961以來,多種經營生產恢復,農業經濟形勢逐步好轉,農田水利建設達到高潮,對耕作制度進行了多次改革。到60年代中期,已經形成了多種作物、多種種植制度、多種輪作方式的種植結構。糧棉生產水平在蘇北各縣中名列前茅,南通縣成為全國著名的棉花、黃麻、薄荷油重點產區。

1979年春,農村經濟體制開始改革,各種生產分配形式相繼出現,“多獎多得”、“聯產到組、按產計酬”、“統壹經營、聯產到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到6月1983,10,全縣98.35%的生產隊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形成了集體和家庭經營的新經濟體制,基本糾正了分配上的平均主義。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農村基層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被提上日程。根據上級部署,從3月1983起,撤銷公社建制,成立鄉人民政府和經濟聯合委員會;生產大隊改為村經濟合作社,與村民委員會兩塊牌子,壹個班子;生產隊改成了村民小組。自1987秋播以來,農業壹直是適度規模經營。在興東黃金村、石崗直田村等地,壹些耕地被集中起來建起了小農場,由少數有經驗的農民承包。從65438年到0988年,逐步實行“兩田制”(即把承包的土地分為口糧田和商品田,前者按人分,後者按勞承包)。20世紀90年代,農業服務體系建成,98.8%的村建立了農業服務站,初步形成了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系列服務,農技、農機、農資等生產要素專業服務,貿工農協同服務,全面推行水承包責任制的立體格局。

2012年糧食總產量52.59萬噸,增長2.1%。其中,夏糧總產量654.38+05.96萬噸,增長654.38+0.3%;秋糧總產量36.63萬噸,增長2.5%。全年油料和棉花總產量分別為65,438+00.23和0,850噸,分別增長65,438+00.8%和65,438+03.3%。生豬、羊、禽存欄數分別為849,654.38+0,000,556,543.8+0,200和654.38+0,929.438+0,000。全年肉類總產量71.7萬噸,增長2.6%;禽蛋產量2.83萬噸,增長2.5%。全年水產品產量63446噸,增長9.3%。其中,海水產品產量18756噸,增長1.8%,淡水產品產量44690噸,增長12.7%。南通市縣分治後,南通縣的工業基礎相對薄弱。1949年,只有122個設備差、生產能力低的小作坊或作坊,如油米加工、釀酒、軋花、磚窯、鐵鋪等。大部分是家庭經營,少數是聯合經營和就業,年產值3423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7%。到1956年,南通縣已建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43家,縣屬集體工業企業112家,私營工業企業74家全部為公私合營,96.7%的私營經營戶轉為合作經營,手工業、運輸業全部為合作社,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1957年,南通縣工業總產值10108萬元,比1952增長38.66%。

65438年至0958年,南通縣貫徹“全力建設社會主義,力爭上遊,又快又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體思路,開展“大躍進”運動,實行人民公社化。當年基本建設投資比上年增長3.76倍,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1倍以上,創辦工業企業1100多家。工業總產值從1.959元躍升至1.9804億元,兩年翻了近壹番。由於違反客觀經濟規律和嚴重的自然災害,工農業生產大幅下降,商品匱乏,連續三年出現經濟困難,財政收入下降,人口負增長。同期還進行了水利建設,重點挖掘了引水骨幹工程。1958-1960春季開挖疏浚了九圩港、桐廬運河、桐岐河、楊桐運河等4條大型骨幹河道和82條中小河道,年均完成土方量3898萬立方米,創歷史新高。65438年9月至0959年9月,南通電網電力輸入縣城腹地,電網建設快速發展,工業用電量不斷增加。1963之後,社區團隊行業又發展起來了。196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回升到18356萬元,農業總產值78149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11106萬元,財政收入2466萬元,分別增長86557。

1966-1975的10年間,工農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只增長2.42%。“文革”結束後,大部分企業逐步恢復各項規章制度,社隊工業發展加快,多種經營開始恢復。到1978,工業企業發展到2152家,從業人員147782人,工業總產值6.035億元,比1976分別增長61.20%、30.33%和34.93%。多種經營產值雖已上升到654.38+074.97萬元,但仍比654.38+0957少23.87%,僅占農業總產值的20.654.38+065.438+0%。

從1980開始,南通縣的工業企業逐漸由單純的生產向生產經營轉變。1983鄉鎮工業實行廠長承包經營責任制,由企業自主經營。從1984開始,全縣工業企業全面實行經濟責任制。鄉鎮企業在巫溪縣堰橋鄉經驗的基礎上,將幹部任免制改為選拔制,工人固定用工制改為合同制,固定工資制改為浮動工資制。1987年,全縣工業企業普遍實行廠長負責制和承包經營責任制。企業法定代表人按照“保基數、保交付、超期盈余、彌補虧損”的原則,與工業主管部門簽訂合同。1989期間,各工業企業相繼實行銷售承包責任制,產品銷售、生產合同執行、資金回籠“三位壹體”承包給供銷人員。90年代,人事、就業、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大部分縣屬企業實行管理和技術人員聘任制,優化勞動組合,有的實行全日制勞動合同管理。全縣企業實行效益工資、計件工資等分配形式10多種。1992,“生產要素承包、資產滾動增值”全面實施。

2012年,通州區實現工業產值144206億元,建築業增加值63.82億元。其中:新興產業產值達到284.85億元;大中型工業企業產值達到71.67億元,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快0.7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完成產值680.94億元,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快3個百分點。年底,全區獲得揚子杯、上海白玉蘭杯等省級以上優質工程56項。

2014年,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367.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1.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654.38+0.854.1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8165438+9500萬元;新興產業產值61.400億元。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54.38+0.81.849億元;利稅總額為2654.38+0.473億元。1,江蘇綜藝數碼招商城——中國科技投資最高的城市。

2.江蘇中聯集團-中國最大的電極箔制造商。

3.通州區鄭達農藥廠-中國最大的農藥混配和分裝廠。

4.通州二甲基印染廠——中國最早向日本出口藍印花布的工廠。

5.江蘇綜藝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最早的鄉鎮企業上市公司。

6.南通港德油脂工業有限公司-中國最大的食用油加工制造商。

7.南通市通州區是全國建築行業獲得魯班獎最多的縣級市。

8.南通江海電容器廠-中國最大的鋁電解電容器生產基地。

9.中國最大的家紡面料市場。

10,江蘇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江蘇省最大的啤酒廠。

11,江蘇東源電器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