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壹線城市穩定後,是否應該把父母拉到身邊?

壹線城市穩定後,是否應該把父母拉到身邊?

說中國現在的家庭模式“很奇怪”,是因為太多家庭“壹分為二”。

孩子是大城市的“空巢老人”,父母是家鄉的“空巢老人”。每個人都活得很孤獨,但在理想和現實的雙重壓力下,又不得不低頭。

早些時候,我被壹則新聞深深震撼了,標題是:

妳爸爸躺在地上,妳卻在通訊錄裏。

父親癱瘓在床,突然倒地。媽媽沒能把爸爸抱回床上,唯壹的女兒卻遠在成都。......

我想,每壹個獨自離家,遠離父母的“都市漂泊者”,看到這壹切的時候,心裏好像都被捅了壹刀。

千裏之外,隔著冰冷的電話線,妳根本不知道父母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是否真的有他們說的那麽好。我怕在父母最需要妳的時候,妳不在身邊,不能馬上回去。......

所以,我想每壹個在外漂泊的人都和我壹樣在心裏暗暗發誓,等我在這個城市安定下來,壹定要把父母接在身邊!

但是昨天,我堅定的信念被打破了。

壹直以來,我們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覺得把父母帶在身邊就是孝順。但他們往往忽略了父母最真實的感受。

那些遠離家鄉,被帶到大城市生活的老人真的願意嗎?妳真的又開心了嗎

2

孫琦是我的高中同學,他的大學在南京,所以他畢業後自然留在了南京。我進了壹家房地產公司,開始做銷售。我從風水中賺了很多錢。早早把父母給他買的婚房賣了,在南京付了首付,準備紮根南京,再也不離開。

他的老家是18線上壹個小縣城下的鎮。他的父母是農民。他們忙的時候種田,閑的時候做點小生意。院子前面種了很多蔬菜,用來養雞養鴨。生活雖然不富裕,但是壓力小,清閑多了。

今年春節期間,孫琦回家和父母商量帶他們去南京生活。原因是我爸媽現在年紀大了,工作太忙不能經常回家,不如帶他們壹起住互相照顧。

起初,他的父母不同意,但最後,他們經不住他的勸說。年假結束後,他們收拾好東西,和孫琦壹起回了南京。

就這樣,老兩口從帶院子的平房搬進了16層的電梯間。但是現在,僅僅兩三個月過去了,孫琦的父母決心回到他們的家鄉。

昨天,孫琦把他的父母送回家,我們簡單地聚了壹下。他喝酒後紅著眼睛對我說:

“我曾經認為,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和他們在壹起,他們會更快樂。後來我才知道,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我的負罪感也沒有那麽強烈了,但我發現他們似乎更孤獨了。”

在農村生活了壹輩子的父母,根本無法融入城市生活。

本來我在家的時候,父親壹有空就會去地裏幹活,幾乎所有的鄰居都認識。路上遇到熟人,可以聊很久,聊壹天打牌壹天。媽媽要麽在花園前給蔬菜澆水施肥,要麽和幾個阿姨坐在太陽下手把手聊天。...

現在他們大部分時間都獨自坐在家裏。

門禁卡非常繁瑣,所以根本很少出門。即使離開家,也只是走下樓,或者去小區外的超市,不敢壹個人出門,因為城市太大,又不會坐地鐵,也不會去手機導航,怕迷路。

曾經所有的鄰居都很熟悉,但現在他們甚至不知道隔壁住的是男是女。社區裏有很多老人,但是沒有在老家那麽熱情。因為方言、生活環境等不同原因,有時候連交流都有問題。

說是方便照顧父母,最後卻變成了接管父母給他做飯,收拾屋子,照顧他...僅僅幾個月,孫琦就感覺到他的父母活得小心翼翼,而且老了許多。

聽到他這樣說,我說:“那妳為什麽不多陪陪他們呢?”

孫琦嘆了口氣:“我想啊,但是我工作很忙!”

想想也是。每個在大城市打拼的人都應該這樣生活:壹大早,早早出門上班,在公司附近吃午飯,晚上才回來。

而且因為工作的原因,加班在孫琦是家常便飯,很多時候要到半夜十壹二點才能回家。那時,我的父母已經睡著了。即使他很早回家,即使偶爾有休息日,壹天的勞累也讓他只想趕緊洗個澡躺下,沒有精力花很長時間和父母說話,聽他們喋喋不休。

所以,在父母的要求下,孫琦終於把他們送回家了。看著壹路微笑著和鄰居打招呼的父母,他覺得他們的微笑是發自內心的幸福。

撒貝寧在接受采訪時也談到了這個話題。

0506期間,他還把父母從老家武漢接到了北京。那時候他會想,既然他有這個能力,可以把父母接過來才踏實。

後來我才知道,他只是實際,他的父母並不“實際”。

那段時間正好是他工作最忙的時候,所以即使帶著父母去北京,聚會的次數也沒有變多。

他父母也以為去了北京就可以天天見到孩子了。為此,他們離開了熟悉的生活環境,離開了老朋友、老同事,放棄了老合唱團等平時最喜歡的活動,只身來到北京。

可是到了北京後,孩子們忙得看不到工作,社交圈也就斷了。北京太大了,不知道去哪裏玩。大多數情況下,老兩口在家裏面面相覷。

他們其實很孤獨,但是從來不會告訴自己的孩子。

然後我去問了幾個長輩。他們的回答基本上是:

“偶爾去小住壹下還可以,但不可能呆很久。”

原因很簡單:“大城市看不慣。”

但是之前有人做過壹個調查:妳為什麽放棄原來的生活,來到壹個新的城市?

信誓旦旦絕不搬去大城市的老人們最後妥協的答案,幾乎都和孩子有關。

有的擔心孩子工作忙,照顧不好自己,就來這裏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有些孩子太忙了,沒有時間照顧他們的孫子,所以他們必須來這裏幫助他們照顧他們的孩子.....................................................................................................................................................

作為年輕人,我們總是對大城市有著說不完的熱愛,總認為大城市的生活就是生活,好玩好吃的多。所以當我們終於可以在大城市生存的時候,我們總想把老人帶到我們身邊,讓他們在繁華的大城市安享晚年。

我們覺得我們喜歡的就是他們喜歡的,我們想要的就是他們想要的。我們能適應的,他們會很快適應。

但後來想想,也許只是我們的壹個自私的想法。他們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喜歡。

其實他們不想離開自己生活了壹輩子的家,不想離開自己的交際圈,也不能像年輕人那樣輕易接受另壹種生活。但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孩子,他們願意忍受孤獨,努力適應。

妳看,他們為了孩子,能把委屈和孤獨咽下去。

這可能是中國父母的典型特征,他們壹輩子都是為了孩子而活。

這其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壹點,那就是:陪伴。

妳總以為把父母帶在身邊就是陪伴,其實妳只是讓他們在另壹個地方繼續“孤獨”。

如果妳願意花時間和他們在壹起,不管他們的父母在老家還是在妳的城市,他們都不會感到孤獨。

很多時候,我們總在說養孩子,養自己。盡妳所能為妳的孩子和妳自己創造最好的生活或教育環境。

但對於父母來說,人們的致富觀念基本局限於“給錢”。給他們錢買好吃的,喝的,給他們錢參加老人團旅遊.....似乎只要妳給他們足夠的錢,他們就會幸福,就會長壽。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要的不是3D電影、國內外遊、豪華餐廳、五星級酒店,也不是妳能達到多少,能賺多少。

可能妳經常回家吃飯,他們忙完了也很樂意準備飯菜。也許妳陪他們逛小區,逛河邊,他們就開心,也許妳安頓下來,陪他們看完壹部電視劇,他們就開心。

他們想要的只是壹個安全的地方:他們說的話有人聽,他們做飯有人吃,他們嘮叨有人頂嘴,僅此而已。

以前說“父母不在遠方”,現在是“孩子在哪裏”。

為子女“養老漂”的老人越來越多。也請子女理解,老人放棄自己的生活圈子,不僅僅是為了替妳分擔照顧孫輩的壓力,更需要情感寄托。

不能只把他們當“保姆”。工作再忙,也要多和父母溝通,多陪陪父母。

都說最好的教育就是不要把孩子綁在身邊。

這句話對老年人同樣有效。

最好的“孝順”就是不把老人綁在身邊。如果他們孤獨痛苦,不如把他們放回自己熟悉的圈子,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們為妳忙了大半輩子,也不至於上輩子被迫為妳流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