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工作環境很好,但是晉升空間不大,要不要考慮換工作?

工作環境很好,但是晉升空間不大,要不要考慮換工作?

導語:職場有三座山,分別為:福利、薪資和晉升。很多人,會把晉升放在第壹要素,壹心壹意想爬高樓。壹旦晉升失敗,就會感覺發展受限,隨機而來的就是辭職止損。可是,職場中的晉升真的是辭職唯壹要素麽?晉升需要權衡考量些什麽?壹旦晉升失敗,辭職真的能止損麽?止損的標準又是什麽?讓我們壹起來揭開職場的迷霧,細細的窺探下吧。

什麽是止損?

止損作為壹個詞匯,最早的時候是出現在與銷售、與業績相關的行業當中。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止損本身就是壹種投資技巧,指的是當貨物出現虧損或者銷售額度大幅下降,銷售薪資大幅下降時,及時的平倉來減少損失。

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本身企業的發展就已經受限,本身企業就已經受到損失,而公司采取的系列行動僅僅是為了讓損失降到最低,或者及時的阻隔損失的端口,這個時候我們稱之為止損

只不過近年來不少員工也會把止損運用在自己的職業發展前景當中,壹般指的是:員工的發展在這家企業當中有著諸多不順,而這個時候是繼續在這家企業當中工作,還是及時的止損去其它企業工作。

止損三要素

止損從來不是壹個詞匯,而是員工的心態考量,員工的權衡利弊。針對於止損,我們總結了三點要素,而這三點要素幾乎決定壹個員工的工作狀態以及員工的未來考量

止損的第壹要素是:員工的個人發展前景,這裏面的發展前景指的是妳的晉升之路。很多公司的高層領導、公司的技術骨幹都是從最低層壹點壹滴幹起的,先從基層員工做起,再到基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然後再到高層管理者。但是在職場當中屬於高層管理者的渺渺無幾,職場當中很多年輕人他們並沒有混到高層管理者的職位,甚至連基層管理者的職位都沒有撈到。

止損的第二要素是:員工的薪資水準與同行業相比的狀態。很多企業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對於員工發放的福利,對員工發放的薪資,會比其它同等規格企業給員工發放的薪資要少壹些。以壹線工人為例,壹線工人在這壹家企業當中,他可能拿到的薪水是4000元,而在另壹家企業就是6000元,這個時候他直接離開這家企業,前往另壹家企業努力打拼,就屬於我們的止損第二要素。

止損的第三要素則與員工的家庭狀態、員工的非工作外在環境有著密切聯系。比如因為員工在壹線大城市工作,而在壹線大城市租房的成本太高,只能在旁邊的小縣城租房,租完房之後每天起早貪黑去工作,而每壹次工作所需要乘坐的地鐵、公交車總耗時已經超過了6個小時。這個時候就需要去考量壹下,在這家企業繼續工作好還是回老家工作好,亦或者去挑選壹個距離自己居住之地比較近的企業工作好。

止損的前提

上文當中我們提出了止損的三要素,在止損的三要素中,我們會發現有壹個必要前提,稱之為止損前提

真正的止損前提是妳已經受損,無論是妳的個人發展前景受損,妳的薪資水準與同行業相比受損,或者妳的個人因家庭狀態、非工作原因受損,這些通通都可以。

如果妳本身並沒有受損,無論是妳的家庭、妳的事業都處在壹個良性發展狀態,而且妳的薪水比同行業其它企業給員工的薪水要高出好幾個檔次,妳就不存在止損的狀態。這個時候如果再用止損這樣的壹個前提去探討是否應該辭職,本身就已經是偽命題了。

止損的必要性

在正規的投資技巧當中,我們會發現壹些大企業往往會采用平倉的方式進行止損,這個時候的止損會短時間之內降低企業的損失,只要不賠錢就是賺錢。

當這樣的壹種思緒大行其道的時候,很多企業慢慢的就意識到了止損的必要性,他們會通過各種數據、各種檢測儀器、各種對應的平臺評估來確定自己是否需要止損,如果需要止損應該怎樣止損。

同樣的道理,將這樣的止損規劃、止損目標安排在職場當中的基層員工身上、安排在企業的發展規劃當中也是可行的。

以職場員工為例,他在這壹家企業當中處於虧損狀態,無論他的技能、技術學習,或者他的職場晉升處在壹個無限度虧損,甚至個人發展前景極度受限,那麽及時離開這壹家企業,及時尋找對應下家就是非常明智的舉動。

止損的常見前提

針對於止損的常見情況,我們分出了四個大類。

1.沒有晉升空間。在同等規格同等狀態之下,自己的能力與別人相比相差不多,而這個時候因為某些機緣巧合,或者因為某些外在受限,導致自己壹直遲遲無法晉升。

2.薪資比同行業同類型工作相比少20%以上。有壹些企業他們對於員工發放薪水比較可靠,或者比較註重員工薪資這壹個板塊兒(更傾向於壓縮而不是發放福利)。無論員工怎樣努力,在這家企業當中的平均薪水,永遠達不到其它企業當中給員工發放的福利,而且這樣的壹個差額越來越大,甚至超過了20%。

3.員工話語權、威望驟降。壹些情況下,因為員工為人處事或者員工無形當中得罪了某些領導、某些骨幹,他們會給自己穿小鞋,會給自己戴高帽,而這些行動之後就會使得自己在公司當中基本沒有話語權,基本沒有威望。(請註意,我們講的是基本)

4.員工綜合環境考量。這壹部分綜合環境考量,包括但不限於自己的老婆即將生孩子需要自己照顧;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人因為某些情況也需要自己的照顧;自己和女朋友正在談異地戀;自己需要車接車送孩子。因為自己的生活瑣碎,因為自己的問題無法適應工作的步驟和節奏。

晉升空間受限,與辭職的必要聯系

晉升空間受限,所以我必須要辭職,那麽問題的關鍵來了,晉升空間受限和辭職有必要聯系嗎?又有沒有非必要聯系呢?我們把這壹個章節分成兩個板塊:從必要聯系和非必要聯系,來進行差異性探討。

晉升空間受限,導致發展無望

晉升空間受限導致個人的發展沒有希望,這本身就是壹件極其氣餒的事情,甭管是因為什麽原因,也甭管是因為企業內在的原因,還是因為員工個人的原因導致無法晉升,這就意味著在該企業當中沒有了發展的動力。盡管這樣說有些絕對,但是對於部分職場人士來說卻是必然。

晉升空間受限,導致話語權驟降

伴隨著職場晉升受限,就必然會導致企業員工或者基層管理者他的話語權驟降。關於話語權這個板塊,在之前的時候也有過提及。簡單講的話,壹個企業員工他在公司的話語權有兩方面相關,第壹方面是個人威望、個人閱歷,第二方面則是個人在企業當中的等級權限。

現如今,因為某些原因導致自己晉升空間受限,自己必須聽從壹個年齡比自己小十余歲甚至二十幾歲的年輕小夥子的話,這個時候他就會感覺到話語權驟降之後所帶來的強烈反差。

晉升空間受限,導致存在感全無

晉升空間受限就會觸動發展無望和話語權驟降,而這兩個觸動效應又會導致員工在企業的發展存在感全無。已經沒有發展存在感的員工,如果他這個時候依然想為公司效力,依然想為公司努力打拼,那麽這樣的精神難能可貴,可是總會有壹部分員工心存怨念,轉而走向了辭職那條路。

晉升空間受限,與辭職的非必要聯系

同樣的道理,前面說的那麽熱鬧,那麽晉升空間受限,真的和辭職有必要聯系嗎?它有沒有非必要聯系呢?那些非必要聯系究竟又有什麽呢?

個人生活綜合考量,導致的非必要聯系

在職場當中,我們稱它(整體大環境)為利益的綜合體,而這個利益綜合體不單單是職場大環境的利益綜合體,有的時候也會是職場當中的個人綜合體。

身處職場,我們很難往外摘,也很難往外跳,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去顧及自己的家人,顧及自己的外在環境以及顧及自己的未來考量。我們把這些考量通通放在壹起,簡而言之,這就是個人生活的綜合考量。

晉升空間受限未必就意味著必須要辭職,因為個人生活會有著壹個限制,這個限制可能要求自己短時間之內不能辭職,短時間之內必須去努力打拼。無論是為了孩子的奶粉錢,還是為了房貸車貸,而這些都是導致辭職的非必要聯系。

個人薪資、福利考量,導致的非必要聯系

接下來的這壹個板塊,我們需要去探討個人的薪資和個人的福利。如果妳的薪水比同行業當中其他員工的薪水能夠高出10%甚至20%,而公司對妳的福利待遇也沒有虧待,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壹下,真的因晉升空間受限就必須要辭職嗎?

個人技能板塊學習,導致的非必要聯系

同樣的道理,任何壹個企業都會教授給員工個人技能,而個人技能幾乎成為妳日後發展的壹個持續股和成長股。如果壹個員工能夠在壹家企業當中學到技術,短時間之內不能晉升也未嘗不可。

個人年齡受限,與辭職的直接聯系

之前的時候見到壹句話,雖然有些殘酷,但也是實情:北上廣深不相信眼淚。同樣的道理,我們拿這句話套用出另壹句話,北上廣深非常相信年齡。

這句話沒有經過科學的診斷,也沒有經過大數據庫的遴選,但是有壹個***知的常識:如果妳的年齡在35歲到40歲左右或者40歲往上的話,在北上廣深是很難找到工作的。

這壹點無法否認,也沒有必要否認。妳的年齡達到壹定階段,妳的閱歷增加,但是妳的職業技能往往會陷入瓶頸。與此同時,妳已經趕不上時代的變化速度了,這個時候離開之前的企業去尋找另壹份工作,尤其是在壹線大城市去找尋另壹份工作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職場當中的年齡受限,幾乎是壹個門檻。這個門檻非常簡單,簡單到壹刀切就可以了。妳的年齡太大,所以妳找不到工作,妳的年齡小,所以還可以折騰壹下。

所以員工在辭職之前必須要考慮這壹點,這壹點甚至比之前那幾點還要重要,叫做妳的年齡受限。

辭職的個人負責制

世界那麽大,想走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付出行動的人卻很少。因為在職場當中大家都是成年人,需要為自己做的每壹次行動負責。

很多人都會意識到辭職的重要性以及辭職對於自己職場發展的諸多影響,有壹些人辭職是因為他們能夠找到很好的下家,而另壹部分人辭職純粹是臨時沖動而已。

那接下來我們需要講壹下辭職的個人負責制,個人負責制指的是只有妳壹個人為自己負責,其他人不會對妳負責的。

辭職的單向通道

辭職就是壹個擁有單向通道的甬道,在這個甬道當中妳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後退。只有極少數人在面對企業的再次需求時能夠再次後退,可即便如此,員工和企業之間也會有壹個解不開的小疙瘩。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壹旦辭職之後,有很大概率是再也不會回到這個企業的,妳與這家企業的恩怨情仇就此告壹段落,在此之後妳怎樣發展以及妳的職場規劃、職場未來是如何和企業也沒有任何關系。

辭職的不可預估性

既然辭職有著單向通道,那麽為什麽還有很多人會傾向於辭職,或者已經有部分人選擇了辭職呢?這就是因為辭職有著不可預估性,這個不可預估性有著它好的壹面,也有著它壞在那壹面,而至於究竟是好還是壞,需要辭職之後才能做決斷。

這就相當於妳去翻壹個牌子,牌子的背面可能寫著薪水加倍,薪水加三倍、加五倍,或者薪水全無。每壹次去辭職,每壹次去找尋新的工作、新的企業,都需要去重新翻壹下牌子。這個牌子的不可預估性的確刺激了某些人,更多的時候是他們對於自身實力的認可,以及希望能夠獲得壹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辭職的止損與受損

很多人將辭職看作止損,但是止損和受損幾乎是壹個同時存在的話題。妳可能止損也有可能受損,這壹點誰也攔不住。

我們可能覺得辭職之後三五天,能夠獲得更大的個人利益,但是辭職之後遲遲找不到工作;也有壹部分人被公司排擠,無奈離開了這家企業去找尋新的單位,同時在找尋新單位的時候,薪水直接翻了壹倍。

而這兩種極端情況就屬於我們辭職當中的止損和受損問題,辭職之後妳有可能止損也有可能受損,處在兩個方向端口且搖擺不定的狀態。

職場啟示錄

整體來看,辭職與否其實和自己的晉升通道有著壹定聯系,但這個壹定聯系,僅僅是壹個輔助聯系而已,並不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當我們晉升受限的時候,沒有必要壹直鉆死胡同,壹直想的是自己如何止損以及自己如何獲取更大得利。不妨想壹想如果自己離開這家企業,究竟是受損還是止損,而受損和止損,又究竟與自己的家庭狀態與自己的日常薪水、福利、自己的綜合狀況有沒有關聯。

辭職從來不是上下嘴唇壹碰就能夠完成的事情,在辭職之前我們需要進行壹個綜合的全方位評估,而這個全方位評估則直接評判自己是否能夠離開這家企業,以及自己離開這家企業之後,究竟去哪家企業工作。

職場中不單單有競爭,還有個人的日常薪資、福利以及在職場當中學到的諸多技術。需要對這些方面進行利弊權衡,不會出現壹個滿盤皆輸或者全部虧損的狀態,自己在這家企業當中努力打拼就還有壹定的意義。

可如果在這家企業當中,無論是福利,無論是薪資待遇,無論是技術或者職場當中的晉升通通受限的話,不妨大膽的邁開腿往前走,去嘗試找壹家新的企業,去開始壹段新的職場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