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莆田東莊概述

莆田東莊概述

臨海村莊17個,海岸線25公裏,圍墾17個(含圍墾6千畝),總海堤17.64公裏,加固9.03公裏,水閘27座。東鎮幹渠1 10公裏,支渠6 12公裏,鬥渠13 15公裏。鹽場占地1935畝,職工79人,年產量8000噸,產值200萬元。

該鎮位於禮泉半島,臨海丘陵。地勢東高中間低,東西橫向長13.8km,南北最窄處1.75km,最寬處6.38km,屬東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總耕地面積21.494畝,其中水田4394畝,農田1.768畝。林業面積1043畝,以相思、木麻黃、黑木為主,果樹58畝,種植柑橘、香蕉、龍眼。畜牧業以養豬為主,也養雞鴨。有3個水產養殖場,主要養殖對蝦和文蛤。土特產有蟑螂、蠍子等。

交通

東莊鎮水陸交通便利。秀嶼港是湄洲灣的壹個天然良港。已建成兩座3000噸級碼頭和壹座5000噸級碼頭,萬噸級碼頭開工建設。吳休公社貫穿全境,直達秀嶼碼頭,支路可達各村。靈川至東莊公路與吳休公路在後江相交。地名:東莊

地點: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

郵政編碼:351156

代碼:350305

區號:0594

車牌號:最小b

拼音:dōng zhuāng轄1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001_營地居委會,

201_東紅村,

202_渡邊村,

203_石馬村,

204_文茜村,

205_塘邊村,

206_吳起村,

207_金山村,

208_東莊村,

209_厝頭村,

210_蘇厝村,

211_蘇田村,

212_後江村,

213_馬場村,

214_石阡村,

215_石頭村,

216_石圍村,

217_堤頭村,

218_白山村,

219_東秦村,

220_大象村,

221_前雲村,

222_秀嶼村,

223_浦頭村。東莊鎮村民辦醫療企業進壹步與國際接軌。占全國醫療行業80%以上;全國各省市從事醫療行業的有65438+10萬人,占93%;總資產達到360億元;年營業額3050億元;員工總數63萬人;中外醫藥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500家,占比80%,總資產25億元,年營業額50億元,員工總數5萬人。醫療及相關企業創造的產值超過中西部單個省份的總產值。

東莊人主要從事醫療(藥品、器械)行業。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莊人足跡遍布全國,所從事的醫療行業經歷了萌芽、認同、發展階段,逐步步入規模化、規範化、標準化的軌道,為推動全國醫療行業改革,探索“敢打必勝”的東莊品牌,樹立敢打敢拼、敢為天下先的東莊人優秀品質做出了積極貢獻。秀嶼港作為秀嶼區乃至莆田市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的前沿陣地,也是莆田市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港口優勢突出。擁有寬闊深邃的港灣,莆田秀嶼區東莊鎮寬闊筆直的港口航道,風平浪靜的港口。

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指導下,該鎮在建重點項目19個,秀嶼港正在興起新壹輪港口開發建設熱潮。秀崗大道貫穿全境,交通幹道19公裏。集鎮片區和秀嶼港區道路日趨完善,網絡初具規模。鐵路、高速公路、香港大道、利港大道、程剛大道、漢港大道等壹批疏港大通道正在建設中,其中程剛大道、向莆鐵路、秦橋路、高速公路秀嶼支線正在建設中。

110000 V和35000 V變電站由莆田電業局直接提供。東莊和王山有兩個郵電支局和壹個電信站。自來水廠1座,日供水量1.5噸。這些都為東莊鎮新壹輪開發建設構築了完善的基礎設施環境。名勝古跡包括文茜江東寺的古戲臺,它建於明朝。香山松山護國寺,宋末陸秀夫更衣墓,香山書院。

東莊明代香山書院位於秀嶼區東莊嵩山上,距秀嶼港碼頭約2公裏。又因天象眼,象鼻遇榕樹,故名香山。始建於明初,萬歷三十二年(1604)擴建,清道光九年(1829)重修,供學生學習。

《八閩通誌》載:嵩山,在海邊。山頂有壹座名為“文筆峰”的山峰,上面的石壁上有“文筆峰”三個大字,像壹本書,被刮掉又復活。旁邊有壹間石室,俗稱“仙姑巖”。峰下有嵩山庭院。周明應《弘治興化府誌》載:其山險峻,上有千松怪石,上有人畜等。校園裏有嵩山大院。書院是壹個古老的教育機構。始於唐朝。這裏原本是修書、校對、藏書的地方,後來被用來講課。總的來說,蒙古學上面還有壹些地方和省級的高等院校。提倡自由授課,采取個別學習、互問互答、集體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講課的內容主要是儒家經典,也有人專攻武術和醫學。清末廢除科舉,改書院為學堂。

相傳,每次仙姑巖上的“文筆峰”二字被斬斷復活,村裏的人都會神秘起來。因此,當地人提議在仙姑巖右和林凡左頂建立壹所書院,並延長學徒期。書院曾培養吏部、布政司、信差等官員,湧現出壹大批英雄先賢。歷史上,明代洪武工部尚書、兩廣監、吏部天官李多儉、雲南按察使、遊、清閩水師提督遊應龍等都曾就讀於香山書院。明景泰二年(1451),狀元、柯謙封號文峰巖;

天庭是壹座奇峰,身披巨敖,郁郁蔥蔥的華美衣裳映襯著宮袍。

千村草長天遠,萬谷秋聲載雨。

滄海明月欲涼如水,雲初如浪湧。

我渴望寫壹個新的句子,唯恐明朝的紙價高。

清詞出身文人,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官郭尚賢撰寫對聯、橫匾,如“文章終身”、“書林”、“藝苑”、題字等。《禮泉香山書院碑記》(1829)記載,清道光醜:禮泉裏是浦海名勝之壹。象山是林中唯壹的冠,頂上巨石,苔線灰白,形成“文筆峰”二字,刮掉又復活,縣誌古已有記載。這幾年我和和平鴿龔合作,在的仙宮和左頂的右邊建了壹個書院,印象深刻,知道的人稱之為地之鐘。衛星接什麽衛星。我研究了四川省,聘請了肖軍和袁霆·劉軍,並由術赤指示我寫碑文。讀了縣誌後,蘇遇看到這壹代人中有人受到別人的欽佩和愛戴,她後悔沒有親自去看看。因此,有必要在香山上擴大土地,以種植更多的人才,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文化和教育日益發展,英雄輩出。此舉不能用繁華來形容,我們樂得為其寫壹朵雲。譚躍主竹林陳開山捐了壹畝地,外加兩塊白金和六塊地。

香山書院分為前、中、後三段。前殿供奉“文昌帝”,石柱上鐫刻對聯:“香山百鳥成鳳,無魚能化龍。”中殿為“殿”,供奉朱塑像,石柱上鐫刻對聯:“理學緣起垂宇宙,儒學旨在立天津梁。”後殿是“住殿”,供奉三教先生和孔子的塑像。門柱上有壹副對聯:“三哲融於天下,壹筆字撚坤。”三大殿依山逐層上升,氣勢磅礴。殿內的柱、梁、額均為石結構,體現了書院古樸的特色。書院壹度成為東莊中學最初的校舍。1990年重修,1999年重修其齋藤優子廟和宗聖廟。

香山書院有許多著名的摩崖石刻。其中著名的有: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興化金陵知府丁勇;

絕壁絕壁彩虹色,七套九疊雲為梯;

我在空中已經壹千年了。

禪宮壹夜涼毛,扶桑半夜聞雞;

仙人似渡鸞鶴,賜我丹方封紫泥。

這首詩是清朝乾隆年間編入《莆田縣誌》的。

還有壹首清道光十八年(1838)香山書院莆田教授唐刻的詩:

講經典講了五年,學生相對清閑;

崖前紫石早晚,海外浪準備歸。

鳥語好,花會近宴,松竹近禪關。

墨雲勝於無形,不減蓬萊第壹山。

香山書院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臺灣同胞就主張在香山書院附近修建陳景谷祠堂。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東莊鎮註重景區開發,抓住陳景谷信仰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契機,弘揚陳景谷文化,將東莊香山書院打造成兩岸品牌旅遊基地,促進兩岸交流。莆仙戲是福建的古老劇種之壹。莆仙戲原名興化戲,流行於福建中南部的莆田、仙遊兩縣及興化方言區。其劇團足跡遍布福州、廈門、晉江、龍溪、三明等城市和華僑聚居地。據考證,它是在古代“百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

被譽為宋元南戲“活化石”的莆仙戲,在莆田城鄉非常流行。從2005年開始,莆田市在“下鄉”活動中充分利用莆仙戲的影響力,在演出古裝戲之前,先上演壹場現代文明戲,普及倫理道德,傳播文明風尚,被當地群眾稱為壹場家門口的文化盛宴。

土篩

這部劇的故事是,壹對夫婦把身患重病的父親背到荒山上,用土篩子拋棄了他,但年幼的兒子又把土篩子抱回了家。父母壹問,兒子說:“等妳老了,我也用它背妳上山。”不孝夫婦被兒子的話驚醒,趕緊把老父親接回家治病。

新妻子介紹

這部現代劇幽默地講述了新時代的婆媳關系,倡導孝順父母、愛父母的傳統美德。

莆仙戲的內容貼近生活,富有教育意義。

人們喜歡,文藝工作者更有積極性。莆田現有120余個劇團,演員3500余人,每年演出現代戲6萬余場。莆田還征集各部門優秀劇本,編成壹套五卷本劇本集,涵蓋公民道德、廉政文化、計劃生育政策、平安建設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