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2)中國南方石炭-二疊紀含煤盆地的演化

(2)中國南方石炭-二疊紀含煤盆地的演化

三疊紀是中國大陸地質史上的壹個重要轉折點。華力西運動的西伯利亞板塊與塔裏木-華北板塊對接,中國北方古大陸形成,印支運動的華南板塊與塔裏木-華北板塊對接,中國古大陸基本形成。揚子陸塊後退晚於華北陸塊,南海在早、中三疊世仍是以淺海沈積為主的內海,盆地西緣處於龍門山-康滇古陸-紅河斷裂帶。早、中三疊世南海盆地基底平坦,為穩定的陸棚碳酸鹽臺地相沈積。右江只出現了局部再生槽,氣候幹燥形成了鹽化海。晚三疊世海水西退,在大陸邊緣形成淺海沼澤和三角洲含煤沈積,晚三疊世海水全部退出,由海相變為陸相沈積。

早三疊世南海以杭長長沙南寧線(大致相當於揚子地塊與華南活動帶的結合線)為界,西北為揚子區,東南為華南區。揚子區沈積相可分為三個部分。康滇古陸以東的四川及其鄰區為淺海碎屑巖和碳酸鹽巖,江南古陸以北的中揚子地區為淺海碳酸鹽巖,雲開古陸西北的雲貴桂地區為陸架海鈣質泥巖沈積。邊界東南的南華區,除湘粵淺海碎屑巖和碳酸鹽巖外,大部分是雲開和華夏古陸的剝蝕區。

中三疊世,雲谷陸與華夏古陸相連,海水退陷盆地更為狹窄,在含海相地層的大陸裂谷盆地中有河流砂泥巖和濱海碎屑巖沈積。在西揚子區,康滇古陸東側仍沈積有淺海碎屑巖和碳酸鹽巖,向東北過渡是由近海泥和白雲石灰巖混蒸發巖,再向東到中揚子區,再到下揚子區。滇黔桂雲開古陸以北地區為半深海砂質泥質復理石沈積。

下-中三疊統沈積巖在全區廣泛分布。貴州北部和四川僅缺失或部分缺失中部雷口坡組和黃連橋組,厚度800 ~ 1300m,中部地層發育區厚度更大。中三疊世拉丁期,南海大變動,揚子地塊西部大部分地區隆升至陸地,與秦嶺-大巴山古陸相連。卡尼時期的海水只在龍門山前、黔西南、滇東南,是封閉灣和開放灣。李諾期,龍門山之前,小塘子組沈積範圍較尼堪期向東擴大,為海陸交互相的三角洲相。諾威期沈積物以陸相為主,地殼變動發生在諾威末期。龍門山前三疊系與侏羅系不整合,川東、黔北、滇南為假整合。

華南大陸在晚三疊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西向東分為三部分。中部地區,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廣大地區海水退漲登陸,大部分被侵蝕,僅有零星沈積巖。川黔滇西部為海陸過渡相區或狹窄海域,其北川黔地區為海陸交替相的含煤碎屑巖沈積,滇南為濱海相和淺海相的含煤碎屑巖沈積。在中央隆起帶東部,晚三疊世的沈積範圍大於中三疊世,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壹帶,為煤、油頁巖和內陸河湖砂巖沈積。北部下揚子區為近海盆地含煤碎屑巖沈積相,與下伏地層不整合。粵東為海灣復理石碎屑巖沈積,閩中及湘贛為海灣海陸相間的含煤砂巖和泥巖沈積。山間盆地中有陸相火山噴發巖。北方長江中下遊地區有海相含煤砂巖、泥巖沈積。

從華南大陸三疊系地層的發育來看,沈積層厚度相對較小,巖相相對穩定。中下部地層為海相,上部地層以陸相為主,局部為過渡相或海相地層,上下地層為整體或不整合接觸。西部上揚子區,下飛仙關組(夜郎組和大冶組)為紫紅色碎屑巖和碳酸鹽巖,厚度400~600m..嘉陵江組(永寧鎮組和芳草鋪組)碳酸鹽巖在四川中西部含有蒸發巖,厚度400~700 m,厚度西薄東厚。雷口坡組中部(巴東組和青組)含膏鹽碳酸鹽巖,在川南分布不均勻,部分缺失,範圍為0-1200m。四川和黔北地區沒有黃連橋組(天井山組)的矽質結核碳酸鹽。馬鞍塘組上部(丙南組)碎屑巖夾生物灰巖和瀝青質頁巖,厚度1843米..小塘子組(花果山組)由泥灰巖和泥巖組成,下部為火山巖段,上部為碎屑巖夾煤層段。須家河組砂巖、泥巖夾炭質頁巖和煤層,自西向東變薄,厚200~3000 m。上三疊統海相沈積僅分布在邊緣帶,陸相沈積分布廣泛,須家河組、小塘子組、馬鞍塘組自西向東疊置。在右江南部地區,三疊紀時,湘中、桂北隆起,中部開裂,形成右江海槽。下統羅樓組與上二疊統為整體接觸,由碳酸鹽巖、碎屑巖和火山碎屑巖組成,厚度37~2042m..中白峰組為復理石狀碎屑巖和深海濁積巖沈積,厚度1000 ~ 2000米,最大厚度4204米..河口組砂巖、泥巖夾灰巖,頂部為火山碎屑巖,厚度為31.29m..上坪東組和龍符坳組為含煤磨拉石和內陸湖泊相紅色碎屑巖,厚度425~4552m..三疊系與下伏二疊系平行不整合,中上三疊系為不整合,與上覆侏羅系為整體接觸。在東部的長江中下遊地區,沈積物相對穩定而分散。下大冶組由灰巖、泥灰巖和泥巖組成,厚度為1150m;中楊家組由砂巖、粉砂巖、頁巖、灰巖和白雲巖組成,厚度約500 m..上統紫家沖組、三家沖組和三丘田組為海相、內陸湖泊和山間盆地相間的灰黑色砂巖和泥巖組成的含煤沈積,局部有陸相火山噴發巖,厚度為1.300米。下三疊統與下二疊統為平行不整合,中、下三疊統為不整合,上三疊統與侏羅系為平行不整合。中部地區(湖北、湖南、廣西、廣東)為隆起剝蝕區,僅有零星巖層。

中國南方石炭-二疊紀含煤盆地的發展演化與三疊紀及以後沈積巖系的發育和配置密切相關。在華南大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石炭紀-二疊紀含煤盆地遍布華南大陸。三疊紀時,華南大陸大致分為兩部分,西北為揚子區,東南為華南區。在揚子區,除右江海槽外,均有較厚的過渡相沈積,早-中三疊世沈積巖分布相對穩定。川黔地區缺失中三疊世,全區沈積了整個中三疊世早期,晚三疊世海水退出。川、黔、滇沈積了壹套海相與陸相交替的含煤碎屑巖,三疊系平均厚度為1000 ~ 4000 m,晚三疊世下揚子區還發育了壹套近海盆地含煤碎屑巖沈積。在南華地區,早三疊世的雲開和華夏古陸大面積擡升剝蝕,僅在廣東和江西地區沈積了淺海碎屑巖和碳酸鹽巖。中三疊世海水退縮面積更小,晚三疊世海水退縮面積擴大,多為內陸河湖相砂巖、泥巖夾煤和油頁巖沈積。三疊紀沈積巖系與石炭、二疊紀含煤巖系的疊加,大致可分為三個區域。中國西北揚子區(川、黔、滇、下揚子)三疊系發育良好(部分地區缺失中三疊系),沈積巖系疊置,下伏含煤巖系已達到生烴門限,有利於石炭、二疊系的煤和生烴。中部過渡區(湖北、湖南、廣西、江西)早、中三疊世沈積巖豐富,有利於石炭、二疊紀含煤巖系的保存,但晚三疊世缺失,處於擡升剝蝕區,不利於含煤巖系的保存。東南部(浙、閩、贛、粵)南華地區在中三疊世早期處於擡升剝蝕區,不利於石炭、二疊系含煤地層的保存。晚三疊世位於相對隆升位置。雖然形成了陸相、過渡相和海灣相沈積蓋層,但未能形成區域性蓋層。

印支期,華南大陸受到藏滇、印支地塊北移、華北地塊南移和太平洋板塊北西向的強烈擠壓,形成壹系列大型復合褶皺帶、逆沖推覆帶和廣泛的多層次拆離,蓋層褶皺呈現東西向、南北向、東北向和西北向疊加的構造格局。從東南向西北,華南大陸被擠壓,使得前陸逆沖褶皺帶中的武陵-雪峰、寧鎮山指向四川前陸盆地。在南華地塊和揚子地塊之間,形成壹條向西北突出的弧形褶皺帶,呈“S”形或“S”形延伸,並伴有疊瓦狀逆沖和多級滑脫,剖面傾向南東。由於北特提斯洋的閉合,藏滇板塊與揚子大陸邊緣對接,龍門山-清河地區受到側壓,由西北向東南逆掩,使康滇地塊的斷裂性質由北向南發生變化。由於印支期陸塊的匯聚,右江海槽在華南大陸西南部的雲南、貴州和廣西閉合,形成北西向褶皺帶和左旋走滑斷裂帶。由於華北地塊的南壓,秦嶺造山帶向南逆沖,在揚子地塊北緣形成逆沖推覆帶,在其前陸帶形成震旦紀至三疊紀組成的巨大褶皺帶。由於上揚子地塊的阻擋,郯廬斷裂左旋走滑,大別地塊南推,構造帶向西北方向偏轉,南大巴山西部褶皺帶向南彎成弧形。從大巴山以東,圍繞黃陵背斜南部,到寧鎮山脈,是壹條向南凸出的淮陽弧形褶皺帶,構成印支期古構造格架。

印支運動是壹次重要的構造運動,它不僅完成了華南大陸與華北地塊的對接,而且對華南大陸的構造變形格局起著關鍵作用。自新元古代以來,華南大陸形成了以多向構造應力為特征的多向構造格局,包括東北、東西和南北三個方向。晚古生代至三疊紀形成的沈積蓋層因印支運動而進壹步加強。華南大陸上揚子地塊與華南活動帶結合帶的北東向反S形褶皺及其向外突出的特征成為中國南方大陸的弧形構造特征。此外,西部的藏滇板塊俯沖和北部的華北地塊擠壓形成的淮陽弧和大巴山弧,構成了華南大陸獨特的構造特征,是華南石炭-二疊紀含煤盆地形成後的第壹次構造變形和改造。

印支運動繼承了前華力西期構造的基本特征,同時改造了早期構造特征。揚子地塊與華南活動帶拼接而成的華南大陸,自加裏東期華南褶皺帶形成以來,形成了沿拼接線NE向分帶的基本格局。印支末期,南海後退,華南大陸在東北方向被分成三部分。西部(川、黔、滇)和東部(東南沿海)均為沈降帶,中部為隆起帶,改變了北部揚子地塊為沈降帶,東南部華夏古陸為隆起帶的原貌,形成了兩凹壹隆的格局。同時,印支期構造活動也表現出東強西弱的特點。位於西部的揚子地塊和康滇地塊剛性較強,印度板塊俯沖以造山帶的形式在邊界壹側受到抵抗,這是四川盆地大面積古構造形成的基本條件。庫拉-太平洋板塊是中國古陸東部的近鄰,具有強烈的火山噴發活動和構造變形。雖然華南大陸構造活動的東西差異不如華北地塊強烈,但印支晚期形成的地塊三分格局在後來得到了保存和繼承。印支運動改造後的華南石炭-二疊紀含煤盆地,奠定了四川等幾個大盆地和廣泛分布的盆地群組成的殘余沈積構造盆地的雛形。

早-中侏羅世華南大陸的巖相古地理繼承了晚三疊世東西三位壹體的格局,中部隆升剝蝕,東西沈降。西部沈降區(四川、貴州、雲南),北部向東延伸,南部向西退縮。塌陷區南部海水已抽走,全區為內陸河湖砂質泥巖含煤沈積物。東部塌陷區縮小到福建、廣東、安徽、江西、湖南中南部,為海灣或海陸相間的碎屑巖、泥質巖沈積。中部的武夷古龍已擡升至剝蝕區。印支晚期,下揚子區為沈降區,大部分隆起至陸地,形成小型斷陷,由含煤碎屑巖和河流、湖泊相火山巖沈積而成。早侏羅世早期,粵東仍被海水覆蓋,湘南、湘中、贛西為海退殘留瀉湖海灣。在湘南和粵東南部,形成海陸交互相的砂泥巖沈積,部分含煤帶火山巖。早、中侏羅世沈積巖系為下自流井組(馮家河組),厚320~400 m,中部新田溝組和下沙溪廟組(張河組),厚1215 ~ 2150 m,自流井組由泥巖、粉砂巖、灰巖、頁巖、含煤線和泥灰巖組成,盆地北部和東北部有含煤沈積。

晚侏羅世,除浙閩粵東東南沿海地區外,長江流域以南大片地區全部隆升至陸地。下揚子區和東南沿海為斷陷盆地的河流碎屑巖和火山巖,火山巖可占沈積巖厚度的70%。上統由老村組、黃尖組和壽昌組組成,為中酸性火山熔巖、火山碎屑巖和碎屑巖。西部的沈降帶更窄,退至長江以西,即現在的四川盆地,向南延伸至雲南以東,為河湖砂泥巖沈積的內陸坳陷。沈積巖系的遂寧組上部和蓬萊鎮組(賒店組)厚1000 ~ 1900 m,為沖積平原相夾河流相和湖泊相。

華南大陸白堊紀巖相古地理和侏羅紀又發生了變化。中國大陸在白堊紀統壹成壹個統壹的地體,成為東亞隆起的壹個組成部分。由於太平洋板塊在中國大陸東南部的俯沖,華南大陸具有強烈的構造活動。早白堊世繼承了侏羅紀的構造格局,整個地區向陸地隆起。南部為廣東、江西灣海陸交互相沈積,西部繼承了侏羅紀陸相沈積坳陷。與此同時,長江中遊新發育了壹個規模稍大的江漢坳陷,內陸河湖沈積了紅色碎屑巖和膏鹽沈積。此外,華南大陸隆起上還散布著小型斷陷盆地,其中部分為含煤沈積,東部斷陷盆地發育中酸性火山巖。

由於四川盆地變窄,白堊紀沈積巖僅分布在凹陷的西部和北部。下天馬山組(程強組)厚250米,由紅色泥巖、砂巖和礫巖組成。上夾關組和關口組厚1200 m,為紅色碎屑巖,夾泥灰巖和石膏層。白堊系與下伏地層假整合,與上覆地層連續沈積。西昌盆地下統飛天山組為紫紅色砂巖和泥巖,紅色含礫泥巖和砂巖。大同場組為巨厚礫巖。小壩組上部為紫紅色泥巖和砂巖。白堊系厚4000米,與下伏地層假整合,與上覆地層假整合。楚雄盆地下高峰寺組由砂礫巖和砂質泥巖組成,蒲場河組由泥巖和泥灰巖組成,馬頭山組由砂質泥巖和砂質泥巖組成。上江底河組為泥巖和砂巖。白堊系厚7000 m,與下伏地層假整合,與上覆地層連續沈積。晚白堊世,華南大陸的古地理面貌變化不大,其中江漢坳陷變窄。西部凹陷由於其外圍的擡升和凹陷南部的峨眉-漢源、永勝-鹽邊的擡升而向東南退縮,凹陷分為四川、西昌、楚雄幾個凹陷。基本上由燕山運動定型的坳陷盆地,自印支運動以來,晚中生代以後,還受到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覆巖的疊加。

燕山期,位於歐亞板塊東南部的華南大陸受到不平衡或交替相鄰板塊的沖擊和擠壓,板塊邊緣和板塊內部的變形非常復雜。由於陸塊硬化,構造變形以基底波浪擡升、地殼熔融制漿和斷裂為特征。燕山期構造應力場表現為大陸相對於太平洋板塊的水平經向擠壓和向南運動,其中東西向帶與大陸南側特提斯洋的俯沖有關,東北向帶與庫拉板塊向北和東南弧緣的擠壓和斜向俯沖有關。北北東向左旋走滑斷裂帶是古陸改造的反映。華南大陸燕山造山帶以NNE-NE向構造-巖漿巖帶為主,其間穿插東西向南嶺構造隆起-巖漿巖山鏈。太平洋沿岸大陸邊緣的造山運動始於板塊內部。中侏羅世早期,湘中與武夷山之間形成了NNE-NE向諸光-雲開構造隆起和板內擠壓陸殼重熔花崗巖帶。在印支期褶皺的基礎上,蓋層褶皺多次向四川前陸盆地推進,褶皺分兩期重新連接和斜向連接。由於疊加變形,部分地區的印支褶皺由障壁變為城垛。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造山活動中心向沿海方向移動,形成構造隆起-花崗巖帶和沿海火山弧。與此同時,在華南大陸形成了壹個巨大的各種類型的斷層網。其中以NE向斷裂為主,斷裂帶在左側向組合,部分走向與東南弧陸緣協調。沿大陸邊緣垂直分布的北西向斷層主要為張性、張性和剪切性,或具有轉換斷層的性質。剪切斷層由近東西向北東發育,具有右列特征。北北西向剪切帶分布廣泛,規模較小。北北東向走滑斷裂以郯廬斷裂的左旋走滑為特征。

燕山運動是壹次強烈的陸內造山運動,繼承了印支期陸塊的差異起伏特征和晚三疊世以來兩坳壹隆的三分格局。侏羅紀-白堊紀構造演化後,凹陷逐漸變小,小斷層逐漸增多。到晚白堊世,只發現分裂的四川盆地、西昌盆地、楚雄盆地和新生的江漢盆地,整個華南大陸處於隆升和剝蝕狀態,被遍布全區的小斷層分割。四川盆地和江漢盆地分別位於中國東部兩個北東向沈降帶,屬於太平洋沿岸構造域,是由太平洋板塊向中國大陸俯沖引起的左旋走滑形成的。華力西期形成的石炭紀-二疊紀含煤盆地隨著陸塊的隆升而變形剝蝕,只有長期沈降被三疊紀、侏羅紀或白堊紀所覆蓋,改造變形的沈積構造盆地得以保存。如四川、美姑、紅水河流域及眾多中小流域。燕山期構造應力場繼承了印支運動的特征。造山運動從板塊開始,向東南方向擴散。整體表現東強西弱。西部被藏滇板塊俯沖,在邊界處顯示強烈的推覆褶皺。但上揚子的剛性塊體造成西部整體升降,蓋層褶皺自東向西逐漸減弱。受東部太平洋板塊俯沖的影響,諸光-雲開構造的隆升伴隨著擠壓大陸地殼的重熔。由於華南大陸多向應力和多種構造變形的構造特征,前加裏東期至印支期形成的復雜構造變形受到燕山構造運動的加強和擡升剝蝕。此外,燕山期大型褶皺的復雜構造擡升剝蝕,使華南大陸的構造面貌更加復雜。形成於華力西期、面積達百萬平方公裏的石炭紀-二疊紀含煤盆地,經過燕山構造運動的改造,原貌已基本消失,被解體後殘留的含煤沈積構造盆地(群)所取代。

燕山末期和喜馬拉雅早期,隨著印度板塊的向北俯沖,華南大陸西部被進壹步推覆,四川盆地蓋層褶皺和龍門山地區推覆構造進壹步發育。華南大陸東部地表處於造山後松弛階段,由於西側擠壓和北側南推的壓力,大陸邊緣向大洋方向發散。華南地區地幔隆起,地殼變薄,高角度正斷層和鏟式拆離斷層發育,形成大量斷陷盆地。總的來說,盆地分布在東北和北北東向帶上。燕山運動後,華南大陸仍處於整體隆升狀態,形成了許多小型斷陷盆地和坳陷盆地。

古近紀,除臺灣省深海碎屑沈積外,主要由相對穩定的湖相紅色碎屑沈積、內陸裂谷湖盆含煤砂巖和泥巖沈積、內陸裂谷湖盆紅色砂巖和泥巖沈積組成。江漢盆地和四川盆地沈積紅色碎屑巖,活動性較弱。三水、百色、南寧、合浦斷陷盆地為含膏紅色砂巖泥巖和暗色含煤砂巖泥巖沈積。景谷、鹽源、麗江、劍川等陸內活動強烈的斷陷盆地,均沈積有河湖沼澤相的褐煤和油頁巖砂泥巖。新近紀沈積範圍小於古近紀,主要分布在江漢、四川、滇東和兩廣斷陷盆地;海南島和臺灣島為海陸交互相沈積;江漢和滇東沈積在河流和湖泊相的暗色砂巖和泥巖中;而四川是沈積在內陸斷陷的紅色碎屑巖中。除四川和江漢盆地外,第三紀斷陷盆地和白堊紀盆地均為繼承性盆地。由於華南大陸的區域性隆升,它們沒有像華北地塊新近紀沈積那樣形成大規模的覆蓋,繼承性不強。但第三紀斷陷盆地的發育也加強了燕山期含煤盆地的分裂和破壞。

中國南方石炭-二疊紀含煤盆地形成後,經歷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等多期改造。印支早期和中期(早-中三疊世),區域性沈降形成區域性沈積蓋層,對含煤盆地的深埋、保存和生煤生烴十分有利,是盆地建造期。印支末期至燕山期(晚三疊世至晚白堊世),構造變動、區域隆升、剝蝕和褶皺變形破壞了含煤盆地的大部分隆升變形,僅西部坳陷早期沈積巖埋藏較深,後期沈積蓋層覆蓋的含煤系保存完好,為含煤盆地的改造期。喜馬拉雅(第三紀)構造運動強化和塑造了變形的含煤盆地。華南大陸沒有出現弧後拉張形成的大型坳陷,但早期褶皺進壹步加強。構造運動強度由東向西推進,剛性基底的四川盆地地表通過推覆走滑形成明顯的梳狀褶皺

華南石炭-二疊紀含煤盆地是在華力西中晚期華南大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元古代形成的剛性較強的揚子地塊和晚加裏東期褶皺回返形成的華夏褶皺帶結合形成華南大陸。泥盆紀,華南大陸被康滇、揚子、江南、華夏古陸包圍,南海狹窄,海水從西南向東北擴張,地層相繼向東北超覆。早石炭世繼承了泥盆紀特征,海域主要在康滇古陸東部、揚子陸塊南部和華夏古陸西部。早石炭世(測水期)含煤盆地主要分布在三個古大陸夾持的海域。晚石炭世海域擴大,延伸至揚子古陸。到早二疊世早期(馬坪期),康滇、揚子、江南和華夏古陸的面積都很小。馬坪期後的梁山期,康滇古陸東緣和江南古陸北緣形成了早二疊世早期(梁山期)的含煤盆地。早二疊世晚期茅口期以後,在雲開古陸、武夷古陸和華夏古陸圍合的海域形成了早二疊世晚期(桐子巖期)的含煤盆地。晚二疊世早期,康滇古陸玄武巖溢流,南海大部分為海陸交互相沈積。含煤巖系遍布華南大陸,在晚二疊世(龍潭期)形成含煤盆地。晚二疊世晚期-長興期,僅在康滇古陸東緣發育了範圍有限的含煤盆地。華力西期,華南大陸以區域性沈降為主,創造了有利於聚煤的古構造和古地理條件,從而形成了壹套海侵序列的海陸交互相含煤沈積。在晚古生代,華南大陸雖然處於南半球赤道附近的亞熱帶,但由於海侵層序形成的含煤期較短,含煤性較好的含煤沈積僅在晚二疊世形成。華力西期後的建造和改造是保存中國南方石炭、二疊紀含煤盆地的關鍵。早、中三疊世,華南大陸繼續沈降,南海仍為陸表海沈積,構造變化不是很強烈,有利於含煤巖系的演化和保存,是含煤盆地的有利建造時期。印支末期,華南大陸隆升至陸地,中國南北大陸連在壹起。印支後構造運動是含煤盆地變形和改造的關鍵時期。印支期至喜馬拉雅期的區域性擡升剝蝕和遍布全區的小斷層的形成,使復雜的構造變形變得更加復雜。由於基底剛度和應力強度的差異,華南大陸東西部是不同的。西部沈降帶長期沈降,被後期地層覆蓋。雖然經過了變形改造,但剩下的四川、美姑、紅水河、欽州等含煤盆地保存完好。鄂西、貴州、雲南、廣西等地由分割的小型殘留沈積構造盆地形成的壹些盆地群保存完好。在大面積擡升的剝蝕區,除三疊系等蓋層能保存石炭、二疊紀含煤巖系外,大部分地區的含煤巖系已被剝蝕。東南沿海華夏古陸自燕山期以來就有火山噴發巖和巖漿巖侵位,構造變形強烈,保存石炭、二疊紀含煤系難度較大。我國南方到處都是石炭、二疊紀煤層,保存完好的含煤沈積構造盆地不多。

華南石炭-二疊紀含煤(原型)盆地被劃分為不同大小的沈積構造盆地(片)。目前,四川盆地、紅水河盆地(雲南、貴州和廣西)、欽州盆地、美姑盆地和當陽盆地保存完好,規模較大。位於四川盆地和紅水河盆地之間的雲貴桂盆地群,由於多方向的構造應力作用,形成了形態各異、大小不壹的復式向斜,壹些負向構造形態保存完好,規模較大。分布在四川盆地東南部和紅水河盆地西北部的川東-鄂西盆地群和桂中盆地群,受來自東部的壓應力作用,形成沿四川盆地和紅水河盆地延伸,向西突出的弧形構造帶。組成弧形構造帶的二疊紀含煤盆地主要是長軸線性構造。分布在弧形構造帶東部的黔東-湘西盆地群、湘中-邵陽盆地群、鄂東盆地群、贛北盆地群、蘇浙皖盆地群、湘南-粵北盆地群、贛東北盆地群、粵中南-福建盆地群和粵中盆地群,都是印支期以後分裂變形的小盆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