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寧海人的新年習俗是什麽?

寧海人的新年習俗是什麽?

寧海人過年,壹般從臘月中旬到月底。有“前門拜年客,後門割大麥”的說法。大麥收割的時候差不多是農歷二月,可見寧海人過年的時間相當長。

《光緒寧海縣誌》載:“臘月二十,爐上放塵。過年前幾天,親戚們互送水果誘餌,稱為“餵老年”;除夕夜,有祭神,叫送年;先祭酒,邀親友鄰裏聚飲,意為不同年時焚香,燒炭酬之,意為守年,...寫春帖容易當門神,就是從新開始...大年初壹,人們早早起床,在宮廷裏擺好香案,男女祭神,祭祖祠堂。日子越過,男男女女祭奠長輩,出門走親戚鄰居。鞭炮聲趕走了李,祭出了四明和六畜,也算是給新年的禮物。任何壹個在壹歲時與他人交換財產的人都必須在晚上下來...早上他用紅豆紅棗煮茶,偶爾吃點湯圓。書生更衣,先燒香拜天地……”從現有文獻來看,寧海人過年的內容相當豐富,自然形成了壹套程序。

祭竈:到了臘月二十,大家就準備過年了。在過去,幾乎每個廚房的爐子上都有壹個供奉“廚房菩薩”的佛龕。如果沒有佛教聖地,也有廚房菩薩的肖像貼在上面。神社和畫像的兩面都寫著很多字,比如“天道好言,下界保平安”。據說佛祖棗司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禦廚”。臘月二十左右,佛祖棗司會升天,向玉帝報告這壹家的善行或惡行。在送竈神的儀式中,寧海人稱之為“祭竈”,即祭竈。據棗寺菩薩報告,玉皇大帝將新的壹年吉兇禍福的命運托付給家人。所以,早思菩薩的報告,真的是讓這壹家人很感興趣。所以在平時,如果市面上有新鮮的物品,做糖、做蛋糕,先給竈司菩薩嘗壹嘗,祭竈的儀式當然更隆重。

吹塵:捧著祭祀爐後,正式開始準備過年。最突出的就是“除塵”。比如祭竈到除夕前後,有壹次大掃除,寧海人叫“除塵”。按照民間的說法,由於“塵”與“陳”諧音,新年除塵有“除陳不新”之意,其本意是壹掃壹切“晦氣”“晦氣”。這壹習俗賦予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所以墻角床下和屋柱屋梁下積了壹年的灰塵,此時壹定要用掃帚清除;爐竈之間的鍋碗瓢盆、碗盞也要清洗幹凈。家家戶戶打掃環境,清洗各種電器,拆洗被褥窗簾,掃六碼,撣蜘蛛網,疏通明渠涵洞,處處洋溢著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接春節的歡樂氣氛。從這個時候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春節的方方面面。第壹件事是為新年購買和準備各種食物。有的家庭砸年糕,寓意“年年高”;有的打糖切糕,燒燒酒,有的準備年貨。二是準備新衣服新帽子新鞋。人們可能壹年到頭都穿著舊衣服,但他們必須在新的壹年裏檢查他們的衣服,所以孩子們期待著新的壹年,主要是因為這個原因。

貼春聯:寧海人壹般稱“門當戶對”、“春聯”,用工整、對偶、簡潔、精致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表達美好祝願。每到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選壹副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以前寫字主要是用毛筆,往往是主人展示書法的時候。在貼春聯的同時,有些人還要在門上、墻上和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充分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有的人幹脆把“福”字倒貼,表示“福到了”。還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種圖案,如長壽、壽桃、鯉魚躍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等。同時也經常被新門將替換。總之,寧海習俗把壹切都叫做“從新開始”。

退房:這段時間也是店裏年中最忙的時候。壹方面,在生意興隆、銷售最旺的時候,尤其是新年賀歲包,用粗草紙包成三角包,主要裝白糖、紅棗、桂圓、鰱魚等。,上面還貼著壹張標有我們店號的長方形紅紙。另壹方面,年底是各家清理壹年往來賬目,向債務人索要欠款的時期。於是各家派專人處理此事,城裏出現了大規模的“討債”隊伍:“用布袋裝著賬單,由東向西過街。踏入重門,忙呼之,夫當歸齊。”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不能按時還款。討債人責任重大,追求艱辛,經常沒日沒夜地行動,不顧夜班的寒冷,提著燈籠四處張望。不能按時還款的人裏面,其實有很多人是完全沒有能力還款的。這些人除了欠店家的債,很可能還欠個人債。年底也是大部分債務還清的時候,所以這些人面臨著兩方面要錢的壓力。但按規矩,收賬收債只到除夕,過年不允許。否則自討“晦氣”是不吉利的。寧海有句古話,“待多年,正月初壹要銅錢。”所以年夜飯是那些逃避賬債的人最後的通行證。如果逃過這壹關,明年就另當別論了。於是他們壹直在和討債人打交道,想盡辦法熬過除夕。比如《後晉支竹詩話》寫道:“古寺禦璽忙年,家裏要安排還債。小女嬌太無知了,甚至慫恿他出去買羅尚。”

除夕:隨著春節的到來,背井離鄉的流浪者紛紛趕回家,希望與親人團聚,這是中國人難以割舍的團圓心結。就算人在天涯,也要回家吃年夜飯,過新年。除夕的前幾天,親戚們互相贈送祭品和水果誘餌,鄰居們互相贈送少量的大米和面粉以表達新年的問候,這被稱為“餵新年”。鄰裏之間互相邀飲,辭舊迎新,稱為“辭舊”;老老少少聚在壹起喝酒,祝壹首完整的歌,叫“分齡”;除夕守歲是寧海最重要的活動之壹,守歲的習俗由來已久。“壹夜連兩歲,壹夜分兩天。”除夕夜,家是壹個特別溫馨甜蜜的空間。據說歷史上即使是監獄裏的犯人也可以暫時回家團聚。當全家人坐在壹起吃年夜飯時,長輩會給晚輩“壓歲錢”,寧海人稱之為“謝年”。祭祀神靈是必不可少的。以前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經常會鬧出“今年開春養雞,養肫”之類的笑話。但各村文人為了百姓,準備了壹年四季八節的現成祭品,供大家祈福。比如除夕王家族譜上的碑文是這樣的:“日月易動,忽除夕。為我準備祭品,洗凈我。推薦老祖宗,聊天舉報都是極其沒用的。祈團結,子孫萬億。”各民族的內容都差不多。雖然文字歪歪扭扭,內容枯燥,但寄托著美好的祝願,各民族也樂於鸚鵡學舌,津津樂道,與今天的“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不同,顯得格外莊重。然後,蠟燭高燒不退,香霧裊裊,火盆裏的炭火紅紅的,壹家人圍坐在火爐邊聊天,女人們常常搶著給孩子做鞋子。大家徹夜不眠,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這就是所謂的“守歲”。在古代,守歲有兩層含義:老人守歲即“辭舊”,表示珍惜時間;年輕人保持年齡是為了延長父母的壽命。總之,為了期待新的壹年裏的好運。午夜時分,壹些人會去附近的寺廟爭奪“頭香”。

正月初壹,家家戶戶,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擺好供品的大廳裏祭拜天地和祖先。然後年輕人和年輕人給父母拜年,然後開門放鞭炮迎接新年。寧海民間有句話叫“開門”。也就是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開門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辭舊迎新。燃放鞭炮可以營造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裏的壹種娛樂,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好運。詩人們對這壹情景頗有感觸,並有許多詩詞,尤其是支竹詞。如大理支竹詞詠:“鞭炮聲三遍舊,村中男女歡聲笑語。過年先拜松林寺,為的是保家。”這時,鄰居們見面互相祝賀。過年過節要特別註意語言。比如清代詩人汪吉人寫道:“東風漏回闌,寶粘墨。聽說家家貪吉,紅梨從來不吃香。”為了防止口誤,沒有用脆口生津的梨,因為與“李”字諧音。

正月初壹,穿上新衣,在中堂或庭中設香案供品,多為純茶、新米、粽子、五色水果等。,而各家各戶,老幼皆拜天,稱之為“拜天地”。早餐是素食,有幹凈的米飯,豆腐等。,或者吃紅棗湯、紅豆湯、湯圓,寓意壹年興旺、團圓。見面互相“拜年”,說“恭喜發財”“祝好運”之類的好話。晚上不點燈,早睡,有“正月初壹同鳥家”之說。

拜年:從初二開始,親戚帶糖果、白酒等。互相“拜年”,接受祝賀的壹方還辦了酒席,給孩子們“壓歲錢”。解放後,拜年之風逐漸式微。近年來越來越受歡迎,取而代之的是高檔瓶裝酒和滋補品。在新的壹年裏,除了四處走走拜年,剩下的時間就是用各種郊遊和娛樂活動來“慶祝”了。有人出去溜達,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城隍廟等寺廟。如湖的胡說:“好討論死的年齡,鞭炮聲又響又濃。帶壹壺酒壹只雞,在沙頭寺答神。”還有的出去看戲,聽書,喝茶。當然,更多的人往往是呆在家裏,室內的樂趣可以自己去找,比如邀請親戚朋友壹起建“方城”,打鼓彈琴,自己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