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黟縣的社會

黟縣的社會

宋、元以後,由於科舉取士及新安理學影響,黟縣讀書之風較盛。清雍正元年(1723年),全縣應童子試的多至千人。徽商經濟的興盛,進壹步促進了兒童啟蒙教育的普及。清光緒年間,縣內開設的私塾很多,誌書有“十戶之村,不廢誦讀”的記述。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0月,黟縣成立勸學所,為縣教育行政機構。同年,首創公立碧陽高等小學堂。此後,各地初等小學堂相繼設立,到宣統三年(1911年),有高、初等小學堂22所。民國元年(1912年),撤勸學所,設立黟縣學務公所。民國4年,改初等小學堂為國民學校。民國5年,全縣有小學24所,學生796人。民國7年,恢復縣勸學所。民國12年,將勸學所改為教育局。至民國20年,有小學29所,學生1169人。多以私人辦學為主,如橫岡村吳子敬,於民國12年捐資創辦私立敬業小學;柏山村範蔚文,於民國18年捐資創辦私立蔚文小學。民國24年,裁局設科,教育由縣政府第三科管理。民國29年,國民政府頒布《國民教育實施綱要》,實行政教衛合壹的國民教育制度,至民國31年,全縣小學增至54所,學生3750人。民國33年,小學為70所,學生4175人。當時,黟縣初等教育雖有發展,中等教育卻很落後,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至1945年),東吳大學附中及復旦大學附中皖校,先後在黟縣辦學,到1944年8月,才開辦黟縣縣立初級中學1所。1949年解放前夕,全縣有國民小學24所,私塾40所,學生3047人,專職教師143人,縣立初中僅3個班,學生122人。

建國後,黟縣教育事業迅速發展。1949年10月,設立黟縣人民政府教育科,1971年,改稱黟縣革命委員會教育局,1984年,改名黟縣教育局。到1985年,全縣小學增至232所,在校學生9506人,教師554人;中學13所,學生4802人,教職工294人,高級職業中學1所,學生324人;教師進修學校1所,兩校***有教職工36人。同年,全縣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6%,普及了初等教育,受到安徽省人民政府表彰。幼兒教育和工農業余教育相應發展,1985年,3至6周歲的幼兒,入幼兒園(班、組)的有3878人,入園率達69.2%,由於成績顯著,被評為安徽省少年兒童工作先進縣。全縣少年、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11.6%,達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基本掃除文盲縣標準。

2012年,全縣現有完中1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九年壹貫制學校2所,獨立初中3所,完小以上小學12所,教學點21個,公辦幼兒園4所、民辦幼兒園1所。全縣現有教職工755人,其中專任教師668人(其中高中77人、中職30人、初中221人、小學299人、幼兒園41人)。全縣在校普通高中學生1100人,中職生1338人,初中生1939人,小學生3841人,在園班適齡幼兒童1783人。2012年,全縣小學、初中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在校生年輟學率0;初中在校生年輟學率0.62%;幼兒學前壹年入園(班)率100%,學前三年入園(班)率98.89%;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留守兒童960人;初中畢業生綜合升學人數占畢業生總數比重達94.7%以上。

2012年教育質量穩中有升,全縣高考成績有所提高,高考本科達線***176人(其中應屆152人、歷屆24人;壹本33人,二本三本合計143人),專科以上達線424人,達線率為96.8%;縣職高對口升學66人報名,37人參加考試(其中已有29名學生參加了省高職院校自主招生並全部錄取)並全部達線。中考成績總體保持穩定,全縣文化課成績600分以上考生167名。 建國前,黟縣沒有設立科技機構,科技工作基礎很薄弱。但民間手工業者的生產工藝技術如:東源苧麻布、焦復泰雨傘、張小泉剪刀、胡永興蚊蟲香及余幹臣創制紅茶等方面均取得壹些成果。

1955年,成立黟縣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群眾性的科普宣傳和科學試驗活動,比較普遍地開展。1959年,成立黟縣科學技術委員會。1961年,成立縣農業科學研究所。1963年,縣科普組織撤銷。“文化大革命”期間,不少科技人員遭受打擊迫害。

1978年5月,恢復黟縣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產黨十壹屆三中全會後,1979年成立黟縣科學技術協會,科技工作者受到多方面的關懷和重視,鄉鎮科普協會也相繼成立,全縣科技人員,由1965年的69人發展到148人。有105名學非所用的專業人員已對口安排工作;443名科技幹部評定職稱,給予崗位津貼等待遇;有116名中青年技術骨幹加入了中國***產黨;有104名專業人員,在體制改革中選拔擔任縣級、科局和鄉鎮黨政領導職務;並選送50多名專業人員至大專院校對口深造。1983年,西武、碧山、龍江三鄉代表,出席安徽省科普紅旗競賽表彰大會受到獎勵。1985年,全縣已有各類專業科技人員632人。

在經濟改革中,黟縣科技工作者,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做好科技推廣、科技咨詢、信息服務,以及協助老、山、邊、窮地區進行科技扶貧和人才培訓工作。幾年來,完成了50項科技試驗與推廣應用項目,15種專業區劃和資源普查。其中,林業區劃獲安徽省壹等獎,中國三等獎。蠶桑區劃獲安徽省二等獎,土壤普查獲省二等獎。

2012年,黟縣財政用於科學技術的經費為1478萬元,比上年增長14.2%。全年***申報各類科技項目8項,其中6個項目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項目立項,獲得項目資金近500萬元。全年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其中2家已經通過科技部委托省級專家評審並通過認定。知識產權意識增強。全縣專利申請51件,比上年增長54.5%,其中發明專利9件,增長200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42件,增長40%。 2006年黟縣開始集中實施城鎮突破戰略,2012年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擴大到5.5平方公裏,比“十五”末擴大近壹倍,城區路網、管網、車站、公園等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城鎮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城鎮承載能力明顯增強。先後榮獲2011中國最具幸福感休閑城市、安徽省文明縣城稱號。

2012年黟縣完成城鎮建設固定資產投資18.5億元,其中縣城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9.9億元,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投資9000萬元改善交通基礎設施,黃祁高速公路黟縣段、太平湖至牯牛降公路黟縣段、賽宏公路二標段等工程順利實施。投資5615萬元建成56個綠色質量提升點,旅遊公路沿線、重要節點的生態綠化水平迅速提高,環宇紅豆杉苗木基地被評為“全市最佳觀摩點”。投資7703萬元掀起重點村鎮環境風貌整治高潮,完成537幢非徽派建築改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紮實推進,對3個古村落、50幢古民居實施保護利用。 2012年黟縣發放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公***就業服務等補貼532萬元,小額擔保貸款1722萬元,扶持自主創業和帶動就業891人。完成200 套公租房建設,安排實物配租廉租房22戶、公租房117 戶,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848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為12188名年滿60周歲居民發放養老金730萬元。新農合參合率達99.03%。投入扶貧資金4800萬元,實施扶貧項目51個,建成產業基地11個,1500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