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沙縣的人文環境

沙縣的人文環境

沙縣歷史地位突出,優勢和特色如下:

第壹,福建文化的搖籃。據考古研究,早在2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居住。地下出土的文物證明壹萬年前人文更豐富。有75處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址,發現了大量的陶片、斧、矛、箭頭等生產工具,證明了生活在沙溪兩岸密林深處的先民從事生產勞動,推動了社會進步。

二是聖賢文化之地,歷史名人眾多。唐朝有壹位影響廣東和東南亞的著名高僧(俗名潘樂泉)覺得自己的祖先很丟人。唐末詩人韓沃增,“小鳳凰比老鳳凰清”,入閩定居沙縣。宋代文化教育興盛,出現了“五步壹派,十步壹癢”的盛況。全縣共有129名進士,占歷代進士總數的86%,其中包括閩學四聖之壹的羅從彥,在泉州發起成立專門從事對外商務活動的機構的陳構,以及以直諫和詩文著稱的京官陳葵、鄧肅等。還有李剛降級沙縣編國史,後來又當照片回來了。明代三朝元老、戶部尚書陳善,因其清廉而被後人稱道。明代宮廷畫家卞的花鳥畫,被稱為“三絕”、“宋元後壹人”。

三是政治軍事重鎮,自前379年設立軍事機構沙琪起,就是福建省的政治軍事重鎮。沙縣初設時,轄區南至黃天嶺(今龍巖市界),西至淩展(今江西石城縣界),地跨沙縣、三明、永安、明溪、劉清、寧化等縣(市)。南唐時期,沙縣遠至閩西南的武平縣。明朝時,平土大王鄧占領此地,領導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成為東南各省人民反抗封建統治的壹面光輝旗幟。清初,羅南生支持明皇室後裔在夏茅建號,以抗清復明,成為清軍圍困之地。民國時期,沙縣是南北軍閥的必爭之地。地方軍閥盧興邦占領沙縣10多年。1934年,彭和楊領導中國工農紅三軍在沙縣建立蘇維埃政府。第二次進沙縣,攻克縣城,成立中華蘇維埃沙縣革命委員會。解放後,沙縣仍是福建省的政治軍事重鎮和國防科工委的重要基地。65438+6月65438+6月0949解放,隸屬南平特區、三明特區(地區)、三明市。在漫長的歷史中,沙縣在地域名稱和諺語上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目前,筆者收集了壹些關於沙縣地名的諺語,並對每個詞組做了簡明的解讀,以便讀者朋友們仔細理解句子的意思。

金沙縣、殷鑒甌、童炎平(南平)、鐵邵武:舊時沙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吸引了眾多商賈雲集於此。比如沙縣,被其他地方蓋過,當時被稱為“千戶之城”、“金沙縣”。

沙溢(沙縣)、尤爾(尤溪)、三清流:沙縣的女人比其他縣的女人漂亮。

延平枕(南平枕)、貢川席(永安貢川草席)、沙縣楊娟(女兒)不用選:沙縣姑娘都漂亮。

夏茅(沙縣壹個鄉鎮的地名)有三寶(母豬、花、煙葉),比糧草好:舊時沙縣夏茅農民靠“三寶”養家糊口。

浪口(沙縣壹個鄉鎮的地名)城裏九彎,熱乎乎的壹碗面食(餛飩)舍不得咽:農村人進城壹次不容易,壹碗餛飩都舍不得吃。

有錢沒錢,說明浪口人好客。老沙縣在浪口的另壹邊。當時的浪口碼頭壹片嘈雜,水陸通衢,船桅眾多,街道熙熙攘攘,商賈雲集。年底了,壹年總會過去的。在許多“紅燈區”,得勝的商人來到這裏,受到歡迎;失意的商人,來到這裏,也有地方落腳,受到舊情人的歡迎。

浪口街很長很長,有紅酒和冰糖燉雞蛋:指浪口人的好客。

沒有米就不能去西峽(沙縣壹個鄉鎮的地名):舊社會窮人窮,不想在西峽謀生。傳說在古代這個地方是“那曼柴犬村”之壹。行人穿過國際道口時,只見兩座山峰對峙,令人肅然起敬,有500多級石階直通山頂。此地常有土匪出沒,外地人不敢經過。

石頭街(沙縣的壹個街名)賣人肉:表示天氣很冷,人都凍僵了。

城前(沙縣西門),移城底(沙縣步行街到東門),綠豆燉糯米:有些東西動來動去。不分青紅皂白的煮,就意味著莫名其妙的東西。

沙縣小吃傳承了古代中原漢族的飲食文化,以風味獨特、做工精細、品種繁多、經濟實惠而聞名。品種162,常年上市47種以上,如扁肉、芋頭餃子、涼粉、豆腐丸子、芋頭糕、仙草等。扁肉,既可以當小吃,也可以當菜,是沙縣最常見、最受歡迎的小吃。1997期間,由中國烹飪協會在杭州舉辦的“全國中華名小吃表彰大會”上,沙縣廟門平板肉鋪制作的餛飩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翡翠水餃、水果寶塔等63個沙縣小吃品種被認定為“福建名小吃”,扁肉、蒸餃、玉寶、寶鑫豆腐丸、芋頭水餃等43個品種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2003年,沙縣被中國飯店協會授予“中國小吃之鄉”稱號。2006年6月165438+10月14日,中國烹飪協會認定沙縣為“中國小吃文化名城”。

“牛系列”是沙縣下茆鎮的傳統菜肴和小吃。品種有十幾個,最出名的是紅燒牛腩、牛筋,最經濟的是燙牛皮、牛肚,最早出名的是牛肉幹、牛肉末、熟內臟。街頭小吃有米漿牛腸,米漿牛肺,米漿牛血。同時,夏茂還有獨特的“春遊牛”民俗。花鼓燈開道,壹男壹女風在春牛後面,壹對長方形燈箱在屋後。

沙縣是產糧區,以大米為原料的小吃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先煮大米,然後成品是糍粑,這是沙縣最古老的小吃,周圍也出現了壹系列的習俗和習慣,比如立冬的家庭糕點,新房搬家時請酒,開酒席時吃糍粑,在正月初二。第二種是將大米磨成漿,再通過炒、蒸、煮等工藝制成食品。這些小吃主要有炸醬、米糊、泥鰍幹粉、鍋貼等。,色香味俱全。

主要特色小吃有:蒸餃、扁肉、芋頭餃子、泥鰍幹粉、魚丸、真誠豆腐丸、米凍皮、米凍糕、豆幹、水晶蒸餃、拌面。沙縣有陶金38米長的中國第壹石刻臥佛、省級風景名勝區七仙洞、省級楠木林自然保護區落步巖,以及“十裏平流”、“七峰青”、“洞瀑”、“二十八曲”等自然景觀。此外,還有興國寺,古城墻,小資坊民居和東南沿海現存最大的城隍廟,以及其他歷史遺跡。

淘金山

陶金位於沙縣城西3公裏處,海拔501米,總面積6平方公裏。景區始於宋代,盛於元明。宋代宰相李綱、大理學家羅從彥、農民起義軍領袖鄧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跡,摩崖石刻多達30余處。景區樹木蔥郁,擁有野生千年蘇鐵、宋桂花、梅花六角丹等中國唯壹的珍稀樹種。景區內的元寶光臥佛長38米,寬10米,高11米,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石制臥佛。臥佛背後的山中有壹座長約4公裏的綠色臥佛,山與佛融為壹體,如“佛在佛中,佛在佛心中”。唐代著名高僧潘樂泉受梭光佛寺、佛光洞開悟。

長長的緩緩流動的水

沙縣的名勝古跡有宋代名臣李綱命名的沙洋八景,即七峰青、十裏平、瀛洲落日、瑤池夜月、偏角秋煙、東田瀑城、祿豐青雪、鳳崗椿樹。目前僅剩兩處景點,沙溪河達州至浪口河段十裏平流。沙溪河上遊的大部分沙灘都是又快又曲折的。此時,河面寬闊,水流平緩,只能看到兩岸青山或臨江的樓房,濃蔭搖曳。宋立剛詩中說:“平西之綠,可看魚遊,十裏無言,可畫卷”。

城隍廟

城隍廟位於城關東門苗文路,建於清乾隆年間,是福建省唯壹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1996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十八區

也就是說,自然峰位於二裏周憲的東側,在城市的東面,海拔400多米。它以700多米的石徑上山,轉了28個彎,故稱“二十八曲”。峰老古,背棄。1984年,群眾自發集資65438+萬余元進行重建,在山頂及沿途修建亭臺樓閣,植樹種花,形成了新的景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張廷發在1988為景區題詞:“峰清溪清”。

陳山寨

在羅達鄉的銅鈸山上,是明朝鄧起義軍的大本營,海拔約1500米。山上有壹條快樂的跑道和壹個訓練場,右邊有壹個巨大的石頭形狀的平臺。相傳是當年的講臺,站在訓練場,隱約可見沙縣、三明、大田的村莊,所以又叫“三王坪”。

洞天巖

東天巖離城25裏,石墻嶙峋,草木茂盛。沿著新開通的高速公路轉壹圈,就可以到達青山環繞的東天巖水庫。雨季飛瀑百余米,飛珠濺玉,空谷驚雷。山泉之下,有古佛雲巖、林清池、永和洞,古崖石刻十余處,其中壹處不在水中,9米見方的漢字被清泉覆蓋,水花翻滾,依稀可見“枕流”二字。摩崖石刻於1984年8月初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七仙洞

七仙洞位於伏口鄉國盾村。1985年8月,南京大學自然資源調查隊配合環保局對七仙洞進行考察。初步查明,七仙洞有大小七洞,分為上洞、中洞、下洞(即暗洞),上、中洞相通,有七洞。洞內有兩個大廳,可容納數百名遊客。有彎曲的走廊連接著大工廠。洞穴中的鐘乳石和石筍形狀各異。它們有的像龍壹樣翺翔,有的像牛角,有的像仙女梯田,有的像隨波逐流的水母。洞穴深處有壹個蝙蝠廳,裏面有數不清的蝙蝠。1984年9月,全縣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唐、鄧。

潁州趙茜

周憲,又名瀛洲,在東門外,位於東溪和沙溪的交界處。每當夕陽西下,綠島披上惠今,河水紅如瑪瑙,高城臥在於朦朧的薄幕中,蜿蜒的山巒上雲霧飄雪變幻,可謂瑰麗多彩。

興國寺

興國寺始建於唐朝中期(882年),歷代都有修繕。宋代名臣李綱貶謫沙縣時居住於此,自稱“玉軒”,故又稱“玉軒舊址”。現存寺廟占地近500平方米,原貌於1984年翻修,木梁雕鐵鎏金,飛橡脊,金碧輝煌。西側有兩株千年香樟,據說是李剛讀書的地方。1996 165438+10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綠峰山風景區

呂峰山位於沙縣羅達鄉寶山村鑼鼓之巔,距縣城40公裏,海拔1.293米。交通便利,軍用公路直達山頂。沙洋八景之壹的“呂峰薛琴”,指的是呂峰山的冬季雪景。該山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有野生杜鵑花、梅花、竹林,適合發展山地四季園林。高海拔的氣候使得這裏夏天特別涼爽,是避暑的絕佳去處。文物有明代鄧農民起義根據地陳山寨遺址和“呂風”碑亭。沙縣猛龍蔬菜基地已經在這裏安營紮寨,初具規模。該基地的開發將推動高山綠色農業觀光和生態避暑旅遊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