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莆田人是怎樣過春節的?

莆田人是怎樣過春節的?

●做 歲 就是過年的意思,因為壹年壹歲,所以莆仙人特別講究這個“做”字。到了臘月,人們就著手準備,認認真真把“歲”做好,祈盼新的壹年有個好開頭。經過漫長歲月,莆仙人已把自己生活方式和歷史文化潛移默化註入過年習俗。

●掃 巡 臘月初二過後,家庭主婦壹般會挑雙日晴天“掃巡”。興化方言“船”與“巡”同音,莆田人早年以船為家,所以歲末大掃除就叫“掃船”。這壹天,掃帚等工具都是嶄新,並貼紅紙以示吉祥;還準備壹丈長竹竿,綁上蘆葦和稻草,專門打掃高處;蒸籠等廚具也全拿出清洗,清清爽爽過年。

●紅團蕃薯起 紅團系先用糯米粉加食物紅制成皮,包餡後用刻有雙孩兒或慶豐收圖案的木模壓成上拱下平形狀,再用蕉葉墊好蒸熟。紅團是各種祭祀活動必不可少祭品。“番薯起”的做法和饅頭差不多:把煮熟的地瓜剝皮搗爛,和紅糖、面粉攪拌發酵後用旺火蒸熟而成。老輩人喜歡自己動手做,討個吉利。

●白頭聯 即在紅紙春聯頂頭貼壹小段白紙。這壹習俗源於300年前春節期間發生的倭寇入侵,許多家庭喪失親人。人們為悼念死者,就在紅聯上頭留壹段白紙以表哀思,從此形成莆田人特有貼 “白頭聯”習俗。

●三十暝 莆田人對除夕俗稱。這天中午家家按傳統吃雜粉。而年夜飯既要豐盛又要吉利,上菜前要擺八盤或十二盤小菜,其中有十腳齊全的蟹(象征十全十美)、煎海蠣(方言諧音“增活”)、炸鯽魚(方言與“積寶”同音),還有甜菜丸、桔子等吉祥菜名,主餐壹般有蝦(方言與“和”諧音)、鹵面、荔枝肉、金錢粿、花生湯等傳統菜式,全家人壹起圍爐守歲迎新年。

●辭 年 臘月廿九零點壹到,興化大地到處響起鞭炮聲。傳說這壹天土地公要上天匯報,即意味著舊的壹年即將過去。人們會在家門前或陽臺上擺好供桌,燒貢銀祭謝天地,刮別舊歲,並希望諸神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吃 面 莆仙方言中面和“命”是諧音,本地生產的線面細長柔韌,烹調方法是先在碗底墊上炒好的芥藍菜,盛上沸水撈熟的線面再澆上鹵湯,然後加上佐味菜:炒蛋、炸花生、豌豆、紫菜及各種鹵味等,色、香、味俱全。初壹大早吃完面,才意味著又長了壹歲。

●五日歲 莆田人的“春節”是從初壹過到初五,俗稱“五日歲”。初壹早上吃完線面,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裳,出外“遊春”娛樂,走親訪友拜年。如若初壹不進對方門,初二就不能上門。據載,明嘉靖年間某年春節前,倭寇攻下興化城,三萬多人被殺。待戚繼光率軍收復時已是大年初壹了,在山上避難的人們陸續返家後,看到的是家門濺血,屍橫街巷,哪有心思過年?初二這天便是莆仙人忌諱的日子,從而形成初二不串門習俗。到了初四家人又聚在壹起重過“三十暝”,重做“大歲”再過壹次年。直到初五,“做歲”才算結束。 徐學仕 文

——————————————————————————————————————————————

莆田市轄的莆田和仙遊兩縣,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都同屬於興化這壹軍、路、府,因此習慣上只稱興化。興化人家俗例,從農歷新年正月初壹早開始,親友登門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說些吉利話兒,這種習俗全中國都壹樣。但在興化,至今還沿襲"做大歲"、貼"白額春聯"的習俗。

做大歲

明嘉靖41年11月間,倭寇進犯興化,殺戮掠奪,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屍骸遍地,慘不忍睹。

農歷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難的人陸續回來,悲喜交集,既為幸存者慶幸,又為死者悲傷。此時親友之間急先互相探望,然後擦幹眼淚,重過春節,補做大歲,慶賀光復。

因家家都沒過大年節,便決定在初四夜補過。以後為了紀念那段慘痛的歷史,民間相約以除夕為小年夜,正月初四為"大年夜",亦稱"做大歲"(仙遊則是在初五"做大歲")。並以正月初二為"探亡日",這壹天互不登門,以示對死難親人的哀悼。

後來因感到春節期間互不登門,終究不便,就變通為初壹日如已到親友家拜年過,初二日就不必忌諱了。

白額春聯

全國各地春聯均為壹色滿紅,唯獨興化春聯有壹段兩寸長的白色聯頭,紅白相間,格外醒目。

相傳清兵入關後,實行高壓政策,濫殺無辜,不少人家因辦喪事貼了白聯。時值春節,清廷又強令家家戶戶貼紅聯,以飾"國泰民安"。有人在貼紅聯時,有意讓門上的白聯露出壹小截,以示心有余哀。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額春聯"習俗,流傳至今。

元宵佳節

在春節其間,最值得期待的是元宵佳節了,元宵節是中國人春節以後緊接著的又壹個大節,它的日期在正月的十五日。可是莆田人從正月初六就開始了長達20多天的元宵節活動了。元宵節有兩個主要的節目:壹個是吃元宵,壹個是觀燈,莆田人把這兩項內容都變成了大規模的狂歡。

莆田人的燈至今還保持著這種古代宮燈的形狀。在莆田,元宵節的燈跟內地截然不同。人們不是在壹個固定的地方觀燈,而是大家要擡燈巡遊的。據推測可能是因為這裏古代地廣人稀,中原移民來到這裏以後,發現把燈放在壹個固定的地方,來觀看的人會很少,所以他們想出了擡燈巡遊的辦法。巡遊的路線往往會很遠,有時包括好幾個山頭或村寨。也許這是古代中原移民向當地原住民表示友好的壹種方式吧。

莆田人的吃元宵是幾個村寨間的壹項盛大的交往儀式。

路線準備完畢後,元宵節巡遊也就開始了,壹般是幾個村寨的人***同集合到社區的公廟裏頭,從這裏出發,開始了到各個村寨的巡遊。隊伍中有的是農民,有的是公司職員,也有工人,今天都放下了自己手頭的工作,匯聚到壹起,來參加這盛大的節日慶典。巡遊的範圍壹般是沿著幾個村寨的地界繞行壹圈。行走的路線並不總是平坦的,有時故意繞開大路,含有克服困難的意思在裏頭,無論這條菩薩指定的路線多麽難走,也必須遵照執行。在元宵節巡遊儀式的中間,經過的村寨要用大鍋準備好許多元宵,供大家在休息的時候食用。遊行的隊伍歡歡喜喜在壹起吃元宵,看起來就像和和睦睦的大家庭壹樣。

跳棕橋

跳棕轎是莆田特有的壹種神秘的元宵節風俗和儀式,壹般會和遊燈,莆仙戲等喜慶節目同時舉行。在莆田的鄉村,跳棕轎的儀式是非常隆重的,幾乎是家家戶戶必須參加的全民活動。經過精心挑選出來的小夥子們打著赤腳,擡著7到9只棕轎,圍著火堆穿插跳舞,這赤腳等壹會是要從火堆上踩過去的。為了能夠安全踩過火堆,他們事先要繞著火堆進行身體和精神上的準備。跳棕轎儀式的高潮是用腳蹈火,它表現了莆田人的豪氣和勇敢的精神。

當二十多天熱鬧的元宵節活動快要結束的時候,就會有社區內壹個大的公廟牽頭,舉行最後的高潮活動文藝踩街。它是把莆田各種特有的民間樂器都集中在壹起進行的文藝巡遊,是在壹個大範圍的文藝聯歡活動。站在花車上的小學生扮演出壹些戲劇人物和歷史英雄人物的形象,頗有些仙風道骨。他們還扮演壹些當代的英雄模範人物,如航天英雄楊利偉和取得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的中國女排等人物形象,表現了人們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對國家,對生活的熱愛。

相傳,在抗倭英雄戚繼光重創倭寇的林墩戰役即將結束的時候,有壹個叫曹大金的部將,奉命在莆田這個叫“迎仙寨”的地方攔截逃敵,就在身負重傷的關鍵時刻,他擂起廟裏祭祀用的社鼓,鼓勵戰士奮勇殺敵。附近的鄉親們聽到鼓聲後,也紛紛趕來助戰,終於消滅了這股倭寇。後來莆田人為了紀念這次戰鬥,就把廟裏的鑼鼓作為壹種娛樂活動,逐漸發展起來。

莆田的車鼓在大約3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表演方式。大概是因為莆田的節日活動往往伴隨著規模盛大的遊行的緣故吧,他們壹般是把指揮表演的大鼓放在壹輛平板車上,邊推邊走,在行進中指揮隊列的表演和音樂的節奏,“車鼓”的名稱也就由此得來了。又由於這車鼓起源於戰爭,所以在過去壹般是由男子來表演的,各個村的車鼓隊還經常舉行挑戰賽,叫做“鬥鼓”。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和中國婦女地位的提高,許多農村婦女也紛紛組成了車鼓隊,與男子壹較高低。在女子車鼓的發展過程中,她們又把公廟裏的花傘加進車鼓表演,使它更加生動好看。近年來,女子車鼓隊已經遍及莆田的鄉村,她們又新發展出了許多舞蹈動作,使車鼓表演在男子的陽剛之氣外,又增添了女性的英姿。

莆田人的春節,既豐富熱鬧,又生動有趣。既有從過去流傳下來的古代中原人純真的快樂,又有結合當地地理環境所造成的壹些變異,還有著莆田人獨特的歷史遭遇所銘刻下的情感記憶。在莆田過春節,不僅可以領略到新奇和驚喜,更能感受到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的博大和豐富。

莆田是個僑鄉,能回家過年,成了遠在異鄉的海外遊子牽掛和期盼

鄉村民風-做歲·紅團·番薯起

過年時,莆田民間每有做“紅團”和“番薯起”的習俗,壹以孝敬祖先,二為時令口福,三取壹家人紅紅火火、大吉利、大平安、大團圓之意。

“紅團”皮的制作是有壹番技巧的。把糯米浸水後,撈起瀝幹,用手工舂成米的粉末(俗叫“米祭”),壹篩再篩,取其最細的粉末,晾幹備用。用時,加入適量的開水和“食物紅”壹起揉勻成粉紅色的團皮,搓成圓長條,再以手摘成等量的壹塊塊的團皮塊。

“紅團”的餡大都是甜的,也有鹹的。甜的加紅糖就行;鹹的則須加入蔥花、香菇絲和搗碎的炒花生米等調味品,別有鄉土風味。“紅團” 的餡分三類:壹是以綠豆為餡(綠豆去砂和雜質,洗凈去殼)。俗叫“綠豆餡”;壹是以糯米為餡,俗叫“糯米餡”;壹是以番薯幹粉為餡,因為從前山區和沿海地帶,少產稻米,全年主糧就是“番薯”、“番薯幹”。“做歲”時做“番薯幹餡”的團,倒是不忘苦日子的樸素民風。

做“紅團”時,家庭主婦要巧為分工。搟團皮的要厚、薄適度,不能太厚、太薄;捏團餡的要大小(粒)均勻,不能太大或太小,兩者要適當配合。否則,團皮包著餡後,用“紅團印”壹打印,有時會被壓破,有時則個子太小,不美觀。做“紅團”時,主婦邊示範、邊指導婦孺搟團皮、捏團餡、打印、襯“奎葉”(學名“蓑荷”),剪去多余的邊角,整整齊齊地入炊具,扣緊炊蓋,約蒸25分鐘後出炊,就可以食了。

“紅團”所用的木印,俗叫“紅團印”。它是壹種精巧的手工工藝品。印模中刻有“富”、“貴”、“壽”、“喜”等字樣,四周還刻有花鳥圖案,連結  “番薯起”是以“番薯”為主料,先把鮮“番薯”削皮、洗凈、切塊、蒸熟後撿去薯筋、硬粒、剁成純柔的“番薯泥”,放入瓷缸內,加入“米祭”和酵面,發酵後再以適量白糖(或紅糖)及堿拌和,然後細心打印,在其上面點紅,上蒸籠蒸熟後即成食品。“點紅”的紅,同樣寓壹家人紅紅火火,“起”(方言),有發達、興旺之意。“番薯起”的特點是地瓜味濃,軟香可口,是時令、經濟的農家食物。

“紅團”和“番薯起”是莆田人家“過年”時的獨特美食文化。

————————————————————————————————————————————————

莆田市春節過大年、“做大歲”

正月“做大歲”的習俗分布於莆田市內全境和與莆田比鄰的福清新厝、惠安蒜嶺等流行莆仙方言的鄉村。唯有仙遊縣遊洋鎮吳宅村人在正月不做“大歲”,這是因為嘉靖42年正月初五日,吳宅人吳廷珠(當時任興化府監軍)在抗倭中壯烈犧牲,鄉裏人為了紀念他,把正月初五定為悼亡月,年年舉行祭奠英靈的儀式。

莆田人過春節之所以與眾不同,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據《莆田縣誌》和《仙溪誌》記載,明嘉清41年(公元1562年)農歷11月29日,正當莆仙人民沈浸在準備過春節的歡樂時,倭寇突然侵襲而來,莆田、仙遊城池被倭寇攻陷,平民在反抗中被殺害數萬人,壹時屍橫遍地,萬家哀慟。好端端的春節大慶之日,變成了兵血災難之時,百姓們紛紛逃難山中。直至兩個月後戚繼光大軍擊潰倭寇,百姓才回來收殮蒙難親人的屍骨,重建被焚毀殆盡的家園。此後,為了紀念這段慘痛的歷史,莆田人民以特有的民俗形式,永遠牢記國恨家仇,選在戚家軍收復城池的日子重過春節,俗稱“做大歲”,以區別於“過大年”。

因莆仙百姓“做大歲”的習俗,具有特別的歷史意義和深刻內涵,所以在明嘉靖42年(公元1563年)起莆仙各地幾乎無壹例外地代代傳承,至今已有445年了。這種特有的民俗文化現象表現了莆仙人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對外來侵略者恨之入骨的民族情懷,這種民俗活動,是壹場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受到莆田百姓的壹致認同,才能傳承不斷到如今。

“除夕”,莆田民間統稱為“過年”、“做歲”、“三十暝(夜)”、“圍爐”等,即使是農歷十二月二十九日亦稱“三十暝”,除夕前壹天為“小年夜”。

莆仙人“過年”,大致在臘月二十到小年夜之間的某個晚上,壹般為二十八、二十九為多。過年之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為使年過得熱鬧、旺意,莆仙民間,尤其是農村,各家各戶都要備辦“紅團”、“番薯起”(用煮熟地瓜搗碎後和米粉、紅糖、發面做成)、薄糕、油炸豆腐、紅柑、茶酒等,並要殺雞鴨、宰豬羊、刣魚等,稱為“三牲”,以備祭天地、神靈、祖先等“辭年”之用。這天中午,家家都吃“雜粉”(地瓜粉、長壽面、油炸豆腐、豬肉絲等合煮而成)。

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開始“辭年”了,鄉村中響起爆竹聲,院前擺著壹張系著金線繡花桌裙的供桌,桌上擺著“五果”、“六齋”、“三牲”和貼著“福、祿、壽”紅紙花的幹線面,全家人由年長的領頭,依次拈香跪拜天地、祖先,祈祝全家平安,來年幸福。然後,在供桌前燒起了“貢銀”、“銀紙”,並再次燃放爆竹,宣示“辭年”結束。

除夕晚上“圍爐”,是我國最普遍的民俗。然而,莆仙人的“圍爐”,還有許多獨特的習俗。

除夕夜“圍爐”開始,莆仙各家各戶的廳堂燈火通明,全家男女老少同桌同食同飲,大家歡聚壹堂,笑語聲喧,同享天倫之樂。在莆仙的壹些鄉村中,比較講究古例的,會把木炭燒紅放在烘爐裏,.置於餐桌下面,表示壹家親熱團圓、興旺發達,這或許是“圍爐”的來歷吧。

莆仙民間“圍爐”時,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而且十分豐盛,盤菜中,鯽魚(俗名“鯽母”,諧音“積寶”)、蟹(要“十腳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蝦(諧音“和”, 壹家和和氣氣,和氣生財)、甜丸子(莆仙方音稱“軟褓”,意即日子過得甜甜美美的),上述這四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其它的菜,要視各家的經濟狀況而定,壹般還有豬肉、雞(鴨)肉、羊肉、燜豆腐、燉油炸豆腐、炒米粉等等。在廚房裏的水缸內還要水養幾條活鯽魚,表示“年年有余”。莆仙人很是看重親情,平日大家在外奔忙,但到過年時,壹家要千方百計地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圍爐”正是親人歡聚壹堂的時候,因此,為對親人的思念,“圍爐”時,如果有人確實無法趕回家中,那麽也要在餐桌上為他備上壹副碗筷的。

“圍爐”後,上輩人給16歲以下的未婚男女分壓歲錢;也有子女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壓歲錢的;還有丈夫給沒職業的妻子壓歲錢的。過年分壓歲錢的原意:壹、對小孩子是已增壹歲了;二、對上輩人是孝敬;三、對妻子是夫妻恩愛;四、壓歲,其諧意是“壓祟”,即禳災驅邪之意;五、在經濟上也是壹種補助。除夕之夜,莆仙還有“守歲”的習俗。舊時,有的窮人為避債,除夕夜到城隍廟去看戲,這樣,債主就不敢在城隍爺面前討債了,此俗叫“看魯戲”,莆仙民諺有“三十晚看魯戲”。但現在多數的人家,利用三十晚上,全家人歡坐壹起,壹邊嗑瓜籽,壹邊專註地觀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直至深夜。

莆仙地區“習俗好尚,有東周齊魯遺風”。在歷史上,莆仙地區是“衣冠南渡,如閩者八族”的聚集地和擴散地之壹。所以,在莆仙民間蔚成了幾千年來多姿多彩的傳統習俗。至今在莆仙民間仍遺存著十分獨特的習俗,如大年三十晚上不動刀,擔心招來殺氣;正月初壹早晨不能掃地,擔心掃走財神;正月初二親朋好友相互不串門,擔心不吉利,並約定成為“忌俗”。莆仙還有壹項特別的習俗,就是“正月初四或初五做大歲”,每年正月初四或初五那壹天,莆田民間相傳家家戶戶“重做壹次年”,俗稱“做大歲”。這個習俗在莆田維系著壹段悲慘的歷史,據《莆田縣誌》記載,明代嘉靖41年(公元1562年),倭寇侵犯福建,占領寧德橫嶼、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踞點,四出燒殺掠搶。莆田城池 在農歷11月29日的半夜四更時分被倭寇攻陷,占據達兩個月之久。莆田城內被焚毀殆盡,死傷萬余人。當時,莆田男女老少因反抗暴行,而被倭寇割舌斷脛,或火焚、釘死,其滅絕人性的暴行震驚海內外。這年12月中旬,由於城內死屍無人收拾,臭氣沖天,倭寇只得暫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繼光兵到,莆田城得以光復。這時,逃亡山區的百姓,才紛紛於二月初二返回家裏。大家壹方面收埋親友的屍體,另壹方面收拾破碎的家園。這時,年節已過,人們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後,於二月初四日“重新做歲”。第二年,為紀念莆田這壹段悲慘的日子,莆田民間和以往壹樣,於農歷十二月三十日晚“做歲”(圍爐)。因農歷二月農事正忙,若在二月初四才“做歲”,時間拖得太長,於是,莆田民間就約定將農歷二月初四“做歲”,改為正月初四“做歲”,並將年三十晚上稱為“做小歲”,正月初四晚上稱為“做大歲”。由於二月初二日(後改為正月初二)是探望親友傷亡的不祥日子,所以莆田人每年這壹天,都互不串門拜年或走親訪友。並約定正月初二日為“探亡日”。正因為有這段歷史的緣故,莆仙境內也流行著貼白額春聯的習俗。原先,莆仙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貼上白聯,但在初四(仙遊則在初五)“做大歲”時,又要按慣例貼上大紅春聯,在哀思親人與吉慶佳節的矛盾中,人們選擇了壹個折衷的辦法,就在剛貼過的白聯上方,覆蓋大紅的春聯,但將白聯露出壹截(約3寸左右),以示心有余哀。從此以後,莆仙地區在春節時,便流行貼上白額春聯的習俗。同是莆田市的仙遊縣歲時習俗,與莆田市區(原莆田縣)略有不相同。莆田是正月初四“做大歲”,而仙遊縣卻是正月初五“做大歲”。這是因為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後,分兵南下,大舉進犯仙遊縣境,到處殺掠,仙遊城內百姓四處逃生,流離失所,無法團聚過年,直到二月初五日,倭寇潰逃,百姓才得以重聚團圓,後來便約定正月初五“做大歲”,與莆田縣相差壹天。在仙遊縣境內唯遊洋吳宅村,正月不做“大歲”。這是因為嘉靖42年正月初五日,吳宅人吳廷珠(興化府監軍)在抗倭中戰死,鄉裏人為紀念他,定在正月初五為悼亡日,所以吳宅人有正月初五不做大歲的習俗。莆仙地區正月初四和初五日“做大歲”的習俗壹直沿襲迄今。

除“做大歲”外,在仙遊大部地方、莆田華亭壹帶,每年農歷正月初三為祝壽日,這個習俗也是源於明代嘉靖年間倭寇之亂時,莆仙人為避亂離家,正月初二回家掩埋受害的親人,初三為幸存的老者祝賀,後演變為俗定的祝壽日。有的鄉村把每年農歷正月初十作為祝壽日;也有的選雙月雙日作為祝壽日,還有的壹年到頭,只要選個吉利的日子都可以祝壽。

莆仙“做大歲”在450多年間形式了約定俗成的習俗,而“做大歲”是壹個神聖節日,家家戶戶看得比過大年還重要。“做大歲”時,村裏往往由具有威望的長者組織莆仙戲演出、十音八樂等文娛活動。以前在仙遊縣度尾峰還流行模仿當年抗倭時的藤牌舞。許多地方在“做大歲”時,都要組織村民到戚公祠舉行隆重的拜祭儀式,緬懷戚繼光大軍收復失地的功績。

莆仙“做大歲”是壹個全民參與的盛大節日。凡在外地工作或在外國工作生活的莆仙人,也會千裏迢迢地趕回家鄉“做大歲”。近年來,因交通便捷,不少臺、港同胞和莆仙籍華僑也紛紛趕在正月初回故鄉參加“做大歲”。

莆仙“做大歲”的習俗具體鮮明的地方物色、歷史意義和深刻內涵。這壹民俗文化現象體現了可貴的民族精神、抗爭精神、和諧精神和教育精神。從其內容分析,“初二不登門”、“初三祝壽日”、“初四或初五做大歲”,年年重溫歷史,教育子孫後代要珍惜幸福,熱愛和平,不忘保家衛國。該項目具有以下特征:

壹、具有獨特性,“做大歲”習俗為全國所僅有。

二、具有教化性,對後代的啟示寓教於節。

三、具有和諧性,倡導團結壹致,內睦親和,***禦外敵。

四、具有傳承性,在莆仙地區普遍流行,代代傳承不斷。

五、具有歷史性,“做大歲”的習俗,蘊含著壹部慘痛的地方史和民族史。

六、具有認同性,這壹節俗活動為莆仙人民所認同,其特別的價值和意義也得到歷史學民俗學專家的高度認同。

——————————————————————————————————————————————

莆田人過年:做歲·紅團·番薯起

過年時,莆田民間每有做“紅團”和“番薯起”的習俗,壹以孝敬祖先,二為時令口福,三取壹家人紅紅火火、大吉利、大平安、大團圓之意。

“紅團”皮的制作是有壹番技巧的。把糯米浸水後,撈起瀝幹,用手工舂成米的粉末(俗叫“米祭”),壹篩再篩,取其最細的粉末,晾幹備用。用時,加入適量的開水和“食物紅”壹起揉勻成粉紅色的團皮,搓成圓長條,再以手摘成等量的壹塊塊的團皮塊。

“紅團”的餡大都是甜的,也有鹹的。甜的加紅糖就行;鹹的則須加入蔥花、香菇絲和搗碎的炒花生米等調味品,別有鄉土風味。“紅團” 的餡分三類:壹是以綠豆為餡(綠豆去砂和雜質,洗凈去殼)。俗叫“綠豆餡”;壹是以糯米為餡,俗叫“糯米餡”;壹是以番薯幹粉為餡,因為從前山區和沿海地帶,少產稻米,全年主糧就是“番薯”、“番薯幹”。“做歲”時做“番薯幹餡”的團,倒是不忘苦日子的樸素民風。

做“紅團”時,家庭主婦要巧為分工。搟團皮的要厚、薄適度,不能太厚、太薄;捏團餡的要大小(粒)均勻,不能太大或太小,兩者要適當配合。否則,團皮包著餡後,用“紅團印”壹打印,有時會被壓破,有時則個子太小,不美觀。做“紅團”時,主婦邊示範、邊指導婦孺搟團皮、捏團餡、打印、襯“奎葉”(學名“蓑荷”),剪去多余的邊角,整整齊齊地入炊具,扣緊炊蓋,約蒸25分鐘後出炊,就可以食了。

“紅團”所用的木印,俗叫“紅團印”。它是壹種精巧的手工工藝品。印模中刻有“富”、“貴”、“壽”、“喜”等字樣,四周還刻有花鳥圖案,連結  “番薯起”是以“番薯”為主料,先把鮮“番薯”削皮、洗凈、切塊、蒸熟後撿去薯筋、硬粒、剁成純柔的“番薯泥”,放入瓷缸內,加入“米祭”和酵面,發酵後再以適量白糖(或紅糖)及堿拌和,然後細心打印,在其上面點紅,上蒸籠蒸熟後即成食品。“點紅”的紅,同樣寓壹家人紅紅火火,“起”(方言),有發達、興旺之意。“番薯起”的特點是地瓜味濃,軟香可口,是時令、經濟的農家食物。

“紅團”和“番薯起”是莆田人家“過年”時的獨特美食文化。

——————————————————————————————————————————————

傳統民俗年味濃

莆陽大地處處洋溢著辭舊迎新的備年場面,許多老人家依照傳統習俗,有的忙著籌備祭祀物品,進行辭年祭祀儀式、拜天地、謝公媽,有的忙著做“紅團”,“番薯起”,大家希望在輩輩相傳、年年相承的傳統習俗中給家人帶來好運,這種濃濃的年味成為我市獨具特色的年俗。  徐學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