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社區治理有“智商”亦有“情商”

社區治理有“智商”亦有“情商”

8月5日,重慶市沙坪壩區井口街道美麗陽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察看大數據統計。

孫凱芳攝(人民視覺)

5月28日,參觀者在貴陽市舉辦的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追夢·未來”數字藝術特展上觀看和體驗藝術作品《宇宙深空》。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攝

8月14日上午,筆者走進北京市朝陽規劃藝術館數字沙盤展廳,巨大的屏幕及地板上投射的傾斜攝影三維模型讓展廳充滿科技感。屏幕上,柱狀圖、扇形圖等各式圖表將壹些街道的年齡結構、人口來源結構、娛樂消費等數據展示得清晰明了。這些數據,是朝陽區責任規劃師規劃社區的重要依據。

工作人員向筆者介紹,6月12日,朝陽區責任規劃師啟動儀式暨培訓大會在該館舉行,朝陽區責任規劃師制度全面正式啟動。據了解,朝陽區責任規劃師體系突出以大數據手段為基礎的智慧化治理,為責任街區提供“大數據體檢化驗+責任規劃師開方/專家會診+街鄉去疾”的全過程、陪伴式“診治”服務。

“社會治理的前提是社會感知,通過大數據的社會感知功能了解社區居民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感知社區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海量信息匯聚起來就有了集聚效應,這有助於政府對民生問題作出更加精準的回應。”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龔為綱對本報說。

當前,在中國的許多城市,可“感知”的大數據已成為很多社區治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幫手,它們為社區搭建起的“大腦”,讓社區服務、管理與規劃有“智慧”,更有“人情味”。

社區服務

有“溫度”的大數據

最近,家住合肥市淺水灣社區的62歲居民陳宗平通過“二維碼”辦好了自己的老年證。老人掃了“二維碼”加壹位“網格長”為好友後,“網格長”就來到他的家中,幫他現場采集、上傳電子資料。“智慧社區”服務讓陳宗平豎起大拇指:“真的很有‘智慧’!”

淺水灣社區是安徽省合肥市荷葉地街道網格化管理工作的首批試點單位。淺水灣社區黨委書記趙明向本報介紹說,居民掃描樓棟裏張貼的二維碼,就能直接和服務團隊聯系,社區工作人員也會及時回應。“這樣壹來,具體的政策能夠更加精準地投放,雙方都更省時省力。”趙明說。

大數據將很多政務服務進行了整合,為居民辦理事務簡化流程。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社區治理壹體化平臺”已應用在江蘇省內多個地市。這個平臺與政務系統實時對接、雙向互通、及時更新,老百姓通過平臺的社區服務模塊,可以在線辦理居住證、犬證、尊老金、低保等各類業務,足不出戶即可完成多項審批。

在大數據的幫助下,各部門的分工更為明確,效率也有了保證。新疆奎屯市的基層服務管理智慧平臺中嵌入了“三級聯動分類銷號”,使民眾反映的訴求實現在線分流、社區—街道—部門單位三級聯動、進度跟蹤提醒、效能考核於壹體的完整閉環。如果在哪壹層級出現處理滯後的情況,平臺會自動發出提醒督促信息,如果出現未處理情況,將納入考核減分項。

4月20日上午,有居民到新疆奎屯市穗豐園社區反映因雨路面塌陷問題。穗豐園社區幹部現場查看後,立即將問題上傳到智慧平臺,社區再將問題上報分流至街道,街道層面流轉至住建局、城管局等相關職能部門。當天下午,住建局幹部便前來將塌陷路面進行圍欄並施工。不到五個,系統回復“住建局已處理”,完成了整個處理流程。

如果遇到諸如水管爆裂、路燈不亮等煩心事,居民也可以直接通過APP上傳照片進行報修,很多社區服務更加精細。

“小區有人丟了張廢床墊,把路都擋了!”近日,家住重慶兩江新區翠雲花園小區的居民張先生過路時發現這壹狀況,便自己拍了照片並配上文字說明,上傳到兩江新區翠雲街道社會治理(綜合執法)信息系統。2後,小區網格員便已將擋路的床墊搬走。

對於壹些需要特殊關照的群體,大數據為他們提供了壹張“保護網”。2019年1月,安徽省合肥市公安部門聯合科大訊飛公司研發出“智慧平安社區管理系統”並在多個小區投入使用。科大訊飛政法事業群產品總監張金鵬向本報介紹,該系統在便捷居民出行和保衛小區安全的同時,還可以對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的行為進行判斷,便於社區街道的人員為居民提供精準的關愛服務。

大數據讓不少老人受益。貴州省仁懷市中樞街道茅臺路社區工作人員就曾通過轄區大數據分析,發現壹位空巢老人連續三天沒有出門。上門之後,社區的工作人員了解到這位老人在家生病後怕麻煩,只服用壹些普通藥物而不願意去醫院治療。了解情況後,社區幹部壹邊做其思想工作,壹邊將其送往市醫院治療。

“大數據平臺幫助社區實現資源整合、需求整合和平臺整合的同時,還可以精準地識別居民需求,暢通民情民意表達渠道。另外,通過反饋與回訪機制的建立,實現社區治理良性循環。”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智慧社區研究院副院長陳榮卓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

社區管理

有“智慧”的大數據

“工作效率提高了,相關成本也在減少。”談到運用大數據治理社區的改變時,重慶市渝中區石油街道的工作人員周桄銳對本報說。

2018年3月,“集景智慧社區”平臺在重慶渝中區石油路街道正式上線運行,該平臺將社區治理多方面信息整合在壹張三維地圖裏。地圖中,網格、小區、樓棟、特殊人群分布等信息壹目了然。

據了解,“智慧社區”的人員數據庫按季度進行更新,系統運行壹段時間後,還會對動態數據根據需求進行統計分析。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促進石油街道的社會治理由“粗放型”向“精準型”轉變。

周桄銳對本報介紹說,通過大數據的研判分析,社區可以對事件多發地區有更頻繁的巡查,提高信息和資源的利用率。此外工作人員的巡查路徑清晰明了,巡查時發現的事件也可以通過平臺進行上報。“有了大數據的支持,我們前後內外、指揮處理統壹協調,既方便了研判分析,也方便了具體工作的開展。”周桄銳說。

針對較難管控的群 租房 ,大數據也給出了解決方法。去年8月,上海市徐匯區田林街道工作人員在“智慧社區”平臺上發現了壹處群租房,因為數據顯示壹位居民連續10次刷卡進樓,顯然超出了正常頻率範圍。田林街道壹度是群租房“重災區”,使用“智慧社區”治理後,群租房問題得到緩解,2018年1月至8月,該街道群租同比下降76%。

社區安防也是管理重點,而大數據的加入為安防增添助力,社區及相關部門可以迅速發現並處置突發情況。

近日,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金華園社區發生壹起車輛刮擦事故,兩位車主發生爭執,金華園社區“治匯數”平臺應急指揮系統“捕捉”到這壹信息。接到警報,社區工作人員馬上趕赴事故現場維持交通秩序,整個過程不超過10。

“大數據技術平臺延展了社區數據采集的廣度和深度,其強大的數據采集和分析能力,將復雜的社區運行體系映射在多維、動態的數據體系之中。”陳榮卓認為,大數據的應用與社區治理的互動必然重塑社區服務和管理空間。

社區規劃

有“遠見”的大數據

今年1月,北京市發布的《關於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意見》提出,北京市將通過建設大數據平臺、健全網格化管理體系等壹系列舉措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並提出在街區更新提升、美麗鄉村建設中落實責任規劃師、設計師制度和專家團審核制度,提高設計水平。

貓眼象限、蝠音象限、雲雀象限、蜂巢象限、海豚象限、旱獺象限……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的這壹系列智能化規劃工具像壹個個“小動物”,融入城市的邊邊角角。

將多源城市大數據以及貓眼象限、蝠音象限采集的社區觀測數據匯總後,海豚象限可以基於數據輸入,快速進行社區體檢評估,壹鍵生成社區體檢報告。配備這樣的工具箱,規劃師得以玩轉數據,用城市數據科學解決城市問題。

近日,在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朝陽分局的邀請下,大數據平臺城市象限為雙井街道進行了健康掃描和精細體檢,並得出壹份包含職住通勤、居住情況、街道活力、環境品質、休閑活動等多個維度的“體檢報告”。據了解,目前朝陽分局已為每個街區進行了人居環境大數據體檢分析。

大數據的體檢分析讓社區規劃更為嚴謹客觀。“拿到充分有效的體檢報告,責任規劃師才能在解讀數據的基礎上,為街區進行科學的診斷。”朝陽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在2018年發布“美好社區”指數體系,量化、評定社區發展治理水平。在“美好社區”指數體系中,有“安全微指數”“健康微指數”“便利微指數”“舒適微指數”“活力微指數”“親和微指數”等部分。

根據初次測評結果,成華區“美好社區”指數平均得分87.07分,“親和微指數”得分最高,折射出成華區居民社會交往緊密程度高,但“便利微指數”相對偏低,表明成華區在交通規劃、基礎服務設施等便民服務方面還需繼續加大力度。精準的“把脈”幫助社區規劃師更好地開展工作。

“通過深入準確的挖掘數據信息價值,利用沈澱數據,大數據可以助力對社區進行預判性、前瞻性、精準性的規劃。”陳榮卓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