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震澤的歷史文化狀況。

震澤的歷史文化狀況。

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震澤,位於江蘇省吳江市西南部,毗鄰浙江省。古稱“吳頭嶽薇”,是吳江市的“西門”。東距上海90公裏,北距蘇州54公裏,西距湖州45公裏。“318”國道、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震澤因靠近太湖而得名,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

震澤鎮面積57平方公裏,耕地面積45547畝,水域面積36528畝,總人口5萬人。該鎮基礎設施完善:有220,000伏,65,438+065,438+00,000伏變電站,25,000噸地下水廠,移動通信發射機,互聯網服務,電力保障,供水充足,通訊方便。被評為國家衛生鎮、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江蘇省新型小城鎮。

震澤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農業發達,植桑養蠶歷史悠久。是江南五大桑鄉之壹。清代中葉以來,絲綢業興盛,“藏中幹絲”遠銷海外。紡織服裝產業非常發達,如沈心服裝集團、蘇龍絲綢紡織集團,年銷售額超過3億元,已進入省級企業集團行列。此外,羅氏沼蝦、甲魚、螃蟹等水產品的種植,蔬菜基地食用菌的種植,大棚蔬菜的種植,萬頭養豬場的建成,極大地豐富了菜籃子。

近年來,深圳經濟蓬勃發展,市場日益繁榮,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改革開放以來,震澤人民艱苦奮鬥,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工業生產,基本形成了以骨幹企業為主體的“四小龍”,即“壹條龍絹紡工業;彩鋼板,活動房產業直通車;有色金屬和鑄造行業是壹條龍;汽車摩托車維修,汽車配件銷售直通車。”近年來,震澤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基本形成占地2000畝的1民營經濟開發區。大量外商來震澤投資辦廠,有外資企業12家,外商投資開發區1個。

震澤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物事秀麗,慈雲塔巍峨,留下了“三國孫吳之風;虞姬橋拱起,傳承古聖先賢的豐功偉績;小巷悠悠,古韻猶存;石堅宮和範思橋講述了壹個百年沈浮的故事。天文學家王茜,博覽群書,天人合壹,中西合璧。他的《孝安新法》,讓學界贊了三百年。

震澤鎮-進化

震澤的“澤”字在“水”字旁邊。就像盛澤和金澤壹樣,顧名思義,是壹個具有水鄉和鄉村特色的地名。

清代《百城煙水》說:“震澤鎮在雙陽村之西,北有太湖。”書》被稱為‘震澤地丁’,因其名。”

太湖古稱震澤太湖,為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又稱巨渠、李澤、震澤,煙波浩渺,達36000公頃。震澤鎮因太湖之光而得名。不過,雖然是借用,但並非空穴來風,牽強附會,而是名正言順,名副其實。

明洪武竇編《松陵錄》序曰:“於導水源至此,故謂震端定,言端定不振。”在城市西南90英裏處,有壹座橋通到盡頭。《吳越春秋》說在這裏乘船出三江口,還有壹座橋是想範的,遺跡還在。"

阿清詩人許嵩在七大奇觀“大浸太湖”中也說:“大浸之源近源,秋來也苦。失去他的震澤之名,古已有之,痕跡仍傳至橋尾。”

清雍正四年(1726),因吳江糧食重,監獄眾多,下令分縣為郡,震澤第三地名出現在吳江縣西部。震澤鎮屬震澤縣管轄,但震澤縣衙門設在松陵(今武都賓館),與武江縣衙門分置。民國元年(1912)壹月,兩縣合並,成為吳江縣。

四十壹年後,即1953年五月,原吳縣太湖行政區改為震澤縣,也因太湖別稱而感動。第二個震澤縣其實和震澤鎮在行政隸屬上沒有任何關系,只是隔湖相望。但是第二個震澤縣並沒有存在多久,在1959年3月被撤銷。至今,除了兩個縣的名字外,只有歷史文化名鎮震澤的名字依然存在,並永遠閃耀著光芒。

就像盛澤人喜歡用盛澤作謚號,黎裏人喜歡用黎川作謚號,同裏人喜歡用銅川作謚號壹樣,震澤人,尤其是絲綢商,喜歡用震川作謚號。鎮川之名,以李四絲綢聞名,在南京、蘇州、杭州、上海等絲綢產區和市場都很有名。

震澤鎮-行政區劃

震澤鎮震澤鎮是江蘇省吳江市下轄的九個鎮之壹。位於城市西南部,毗鄰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2003年巴度鎮合並後,震澤鎮面積達到95.1平方公裏,人口85249人。轄20個社區(太平、利安、工廠、花園、蕩口、橋北、新民、印染、新生、壇丘、洪升、永和、茅塔、楊凡、蔬菜、余省、閬中、西白羊、壇峪、南馬)和27個村委會(東港、洪州、唐生、星橋)

震澤鎮-歷史

範思橋古時候,震澤壹帶是淺水瀉湖灣,“先為激流,後為澤居,亡於異鄉”,海水變遷,泥沙淤積,堆積成陸。先民開墾土地,分散稀疏,聚集成村。

從李澤湖附近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和陶器碎片(屬於馬家濱-良渚文化)來看,震澤的祖先似乎已經在這裏繁衍生息了。

1982年,踏水橋農民耿在湖底發現三塊破碎的聖牛頭,由當時吳江縣文化館送上海自然博物館鑒定。它們被認為是商代以前的標本,古聚落遺址部分坍塌沈入水中。由此推斷,震澤先民在遠古時期就已經馴化飼養聖牛作為牲畜,原始農耕文化由此開始。

唐開元二十九年(741),湖州刺史張敬尊在此設立地震博物館,這是震澤命名的開始。圖書館員,客棧,也就是招待所,在交通運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南宋紹興初年,震澤在帝都附近,朝廷設巡官,以此為鎮。震澤鎮的名字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當時純粹是為了鎮守都城臨安,為軍事職能而設。元朝時,經過多次戰亂,震澤居民只有幾十人,村鎮蕭條。

明代中國東南沿海商業繁榮,商品經濟活躍,明朝廷多次發函鼓勵農桑,震澤地區適宜桑蠶,成為湖絲的重要產地。湖絲以其高質量而聞名。明清以來,江南三織造部所有貢品綢緞的原料大多依賴湖絲,震澤自然成為產銷中心。

震澤古鎮依絲綢而生。明成化年間(1465-1487),震澤戶數增至三四百戶。弘治《吳江誌》中,震澤成為吳江最早的四個建制鎮之壹(其他三個是王萍、同裏、黎裏)。嘉靖年間(1522-1566),成為縣城西南重鎮。青幹龍《震澤縣誌》對當時震澤的市場情況描述為“樓房眾多,百貨商店皆集。以貿易為業者,無虛日。”

到了近代,生絲貿易的發展使震澤日益繁榮,成為中國著名的絲綢市場之壹,也是當時震澤縣最大的城鎮。民國初年,吳江、震澤兩縣合並後,仍為吳江縣第二大鎮,僅次於盛澤鎮,有絲、絹、繭、桑葉。“繭絲上市之際,樞紐撞肩,尤其是其他城市望塵莫及。”上世紀20年代,日本人到震澤實地考察時,看到“南潯與震澤之間只有十二裏,船只繁忙,是兩省交界處。這兩個鎮都有繁華的街道,尤其是江蘇省的震澤鎮,住在家裏,在李四法莊收房的富人很多。”

從民國到建國初期,也就是1929到1957,震澤鎮也升級為縣屬地區,管轄範圍超出了鎮到四鄉。震澤自並入農村以來壹直是吳江七大鎮之壹,如今已成為吳江西南部的中心鎮。

20世紀初,震澤鎮總面積近57平方公裏,人口4.3萬余人(不含外來人口)。它是工業、商業、農業和副工業的經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