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滿洲正白旗的旗丁人口?

滿洲正白旗的旗丁人口?

三、八旗生計問題 滿洲八旗兵丁不加訓練,又不事生產,如此世代相傳,不僅無力作戰,而且家口生活也日益困窘。於是出現了所謂“八旗生計”問題,京帥尤為嚴重。 乾隆壹朝對這壹問題的產生,曾有過種種議論。歸納起來,主要是源於兩個方面。 壹方面是不事生產,收入減少。八旗兵丁久居京城,不事耕種,按照清朝規定,又不得經營工商,只靠朝廷發給糧餉和出租旗地為生。如果擅自外出謀生,即被視為“逃旗”,從重治罪。旗人長期遊惰,靡費無節,糧餉不足即向佐領等官員借債(放印子)。再不足,便變賣朝廷地產和住房抵用。借貸放印子錢,錢糧即被扣還。土地變賣後不能再收取地租。房產賣後還要再出銀租房。這樣下去,收入越來越少。壹年不如壹年,壹代不如壹代,不能不陷於困窘。 另壹方面是滿洲八旗人口不斷增加。滿洲八旗只有旗兵本人領取糧餉,旗丁分授耕地。百余年來,旗人生活安閑,家口不斷增殖,生活負擔也不能不隨之增長。戶部尚書梁詩正在奏疏中說:“而百年休養,戶口眾多,無農工商賈之業可執,類皆仰食於官”,是旗人窮乏的原因。(《清朝經世文編》卷三十五)禦史赫泰說,順治初年到京的壹人,現在已成為壹族,“以彼時所給之房地,養現今之人口,是壹分之產而養數倍之人。”(《皇清名臣奏議匯編》初集卷壹四五) 滿洲八旗人戶生齒日繁,收入日絀,在乾隆朝已成為急待解決的社會問題。乾隆帝的處置辦法是:(壹)增發賞銀。以恩賞名義,發給貧困戶賞銀,以為賑濟。又動用國帑,贖回旗人典賣給漢人的旗地,由宮府收租,將租金分賞給八旗兵丁。據壹七七壹年(乾隆三十六年)清查,贖回旗地壹萬四千余頃,歲征租銀三十壹萬五千余兩(《石渠余記》卷四)。這些賞銀,對於貧困的旗戶,雖然可緩解壹時,並不能解決長久的生計。(二)增加養育兵額,“出旗為民”。雍正時設養育兵額四千八百人,乾隆帝擴大到二萬五千人。八旗兵原有滿洲、蒙古、漢軍之分,乾隆帝準令八旗漢軍“出旗為民”,即脫離八旗兵籍,另謀生理。由此空出的兵額,改由滿洲旗丁補充。如廣州、杭州駐防漢軍和福州水師漢軍,各出旗壹千余人,由京師滿洲旗丁往補。駐防福州的八旗漢軍步兵改設為綠營兵,另派京師八旗滿洲兵丁二千余人駐防。 此外,壹七五六年(乾隆二十壹年),乾隆帝還曾遷移京師滿洲八旗三千戶去東北拉林等地開墾荒地,建房屯種。說是“但念現在京中滿洲,生齒日繁,額缺有定,恃壹人錢糧,供贍多口,終恐拮據”。“欲我滿洲世仆,仍歸故土,生計充裕。”前往人等,每戶賞給治裝銀兩,沿途給與車輛草束,到達後又賞給立產銀並官房田地、牛犋籽種,每戶約需銀百余兩。乾隆帝告誡說:“伊等至彼,各宜感戴朕恩,撙節用度,以墾屯為務。稍有余暇,勤習騎射技勇。”(《高宗實錄》卷五○四)但是滿洲“故土”的旗人,也並非“生計充裕”,典賣旗地,生計困乏的現象也在發展。據壹七四壹年(乾隆六年),寧古塔將軍鄂彌達的奏報,吉林烏拉滿洲兵丁三千,其中可稱富戶者僅二十壹戶。貧戶壹千壹百八十五戶,八千九百三十五口。赤貧戶六百七十八戶,兩千八百九十四口。兩者合計壹千八百六十三戶,壹萬壹千八百二十九口。其余為中戶,***八百四十八戶,八千八百二十九口(《軍機處滿文月折檔》,乾隆六年十壹月二十七日)。這個典型材料反映出,當地八旗滿洲兵丁中,可以溫飽的中戶還不足半數,絕大多數是貧困戶以至赤貧戶。乾隆帝遷往拉林的三千滿洲戶,實際上只有二千戶前去。其中老幼約十分之壹,壯年而不會耕作者有十之六、七,能耕作者不過十之二、三。因此,去拉林等地不久,便又相繼逃回京師。留在拉林等地者,也多雇用關內流民代耕。所領旗地又通過典賣,漸歸漢民所有。 廣大八旗滿洲人戶從不耕不戰到難以存活,顯示著滿族的統治危機,也表明滿洲貴族與旗戶的分化,日益加劇了。 滿清八旗---正黃旗 以旗色純黃而得名。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 為上三旗,上三旗內無王,都歸皇帝所親統.兵 是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 至清末,是八旗滿洲中人口最多的壹個,下轄92 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 少總人口約15萬人。康熙的愛臣,乾清門壹等侍 衛,納蘭性德就是正黃旗人。 滿清八旗---鑲黃旗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壹, 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 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壹,旗內無王,由 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 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時的規模是轄84個整佐領又 2個半分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13 萬人。很多清皇室成員都是鑲黃旗.如嘉慶帝的 皇後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貴妃,“垂簾聽政”的慈 禧和慈安(也稱東宮)都是,朝廷的高級官員中 也有不少是來自鑲黃旗的。 滿清八旗---正紅旗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壹。 建於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純紅而 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 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壹個旗,規模 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 口約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 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紳也是正紅旗人。 滿清八旗---鑲紅旗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請代八旗之壹。 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紅色鑲 白而得名,鑲紅旗是下五旗之壹,由諸王.貝勒 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 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光緒 帝的寵妃珍妃就是鑲紅旗人。 滿清八旗---正藍旗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閃電河流貫, 鄰接河北。清代八旗之壹。建於明萬歷二十九年 (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潔前 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 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 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3個整佐領又11 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 萬人。 滿清八旗---鑲藍旗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壹。 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質色為藍色鑲 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 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壹個 半分佐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 人。著名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鑲藍旗人。 滿清八旗---鑲白旗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壹。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壹,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於分統,清末時的規模是84個整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