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小米年報中的資本租賃

小米年報中的資本租賃

早在2008年,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就以大量股份換取融資,將自己變成了小股東。不僅如此,從外部“空降”的首席執行官秦致也是少數股東。盡管秦致在汽車之家從小到大直至上市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他仍然無法獲得公司的控制權。

為了控制公司的經營和管理,秦致聯系了幾家投資機構,意圖從大股東手中購買股份,但大股東已經將橄欖球拋給了資金實力雄厚的平安保險。在資本面前,汽車之家的管理層永遠是弱勢群體。

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早在還在上高中的時候就開始做個人網站了。2000年,他在泡泡網註冊,開始了第壹次創業。2005年,他帶領團隊從IT產品拓展到汽車行業,創建了汽車之家網站,目標是讓所有的購車者和汽車愛好者都喜歡汽車之家。

當時汽車之家的收入在同行中排名靠後。李想找人幫他操作,經人介紹認識了。與李想相比,秦致有壹份漂亮的簡歷。他畢業於北京四中,後進入清華大學,在IBM工作,後在哈佛商學院攻讀MBA,加入華爾街的麥肯錫。

秦致加入汽車之家的時候,網站還處於非常薄弱的時期,辦公環境簡陋。20多個人擠在壹間並不寬敞的辦公室裏。秦致發現汽車之家的推廣很差。他上任第壹件事就是推廣,把以前的推廣從靠口碑變成靠流量。他發現網址導航站即將占領瀏覽器首頁,於是汽車之家成為第壹家與此類網站合作的汽車網站。

秦致的第二件事是建立壹個銷售團隊。汽車之家的產品雛形始於汽車頻道,由李想在泡泡網創立。秦致到了汽車之家,只有壹個相對獨立的編輯團隊,技術和銷售部門都和泡泡網綁在壹起。當時用於兩個網站的銷售團隊最多只有三個人。至於當時的銷售業績,至少壹個月的收入不到1萬元。平均月收入只有三五萬。

2007年8月,汽車之家成立了獨立的營銷中心,不到半年就產生了790萬元的營收,網站流量現已於2008年2月突破2000萬元。

隨著業績的快速增長,引入風險投資成為當務之急。李想選的公司很多,都不理想。到了2008年,情況急轉直下。李覺得他談的風險投資對自己來說顯然是無關緊要的,他經常在即將簽署協議時改變主意。這讓團隊成員很困惑。他們看不到汽車之家的未來。有壹次,壹個員工走了,20多人的團隊走了壹半。無奈之下,李想接受澳洲電信的註資。

澳洲電信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國有企業。

2008年,澳洲電訊作為戰略投資者,按照上市標準和發行價投資汽車之家,以7600萬美元換得55%的股份。當時汽車之家的估值不到654.38美元+0.5億。隨後幾年,澳洲電信並沒有對汽車之家的業績做出任何貢獻,但卻從未停止增持。

2012年,汽車之家上市前夕,澳洲電訊以3700萬美元額外增持,持股比例增至71.5%。2013 12 11,汽車之家在紐交所上市。當時,李想的股權已被稀釋至5.3%,而秦致的股權僅為3.2%。

到2014,李想持股比例繼續下降,占比僅為3.4%。作為公司的總裁,他的工作應該向首席執行官秦致匯報。

隨著持股比例的不斷稀釋,李想離開只是時間問題。事實上,作為壹個連續創業者,李想的心思主要在第三次創業上。他早就想離開,但秦致希望他能留下來,見證公司上市和公司達到數十億美元的時刻。

到2065438年6月12日,汽車之家官方宣布,李欲卸任汽車之家總裁,僅保留汽車之家董事、股東身份。同壹天,汽車之家的市值為49.5億美元,與出售給澳大利亞電信時的654.38美元+0.5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在外人看來,李想是頂著“50億美金”的光環離開的。對於這樣的表現,很多人都替李惋惜。08年引入澳洲電信的時候,他們為什麽沒有預料到汽車之家未來的估值?

對於這個問題,李想表示,汽車之家最初是出於興趣而做的。2008年,公司缺錢,壹心融資,但並沒有太在意控股權。感覺吸引資金,給點股份,允許上市,還是挺“值得”的。李想說,他在汽車之家的遺憾只能轉化為經歷。他知道,即使在三四輪融資後,他也必須保留他的第三家風險公司車和家的控股權。

作為創始人的李想對失去汽車之家的控股權並沒有太多遺憾,因為他想在第三次創業中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作為職業經理人的秦致則不同。汽車之家可以算是他自己養大的孩子。作為投資者,澳洲電信的最終目標是盈利。據秦致說,澳洲電信在上市前到處合作,壹切都很容易。上市後,其資本露出了本來面目。投資汽車之家四五年,是時候獲得回報了。

當初,在上市之前,秦致試圖通過壹些手段增加股份,但未能將小股東變成大股東。即便如此,他還是壹心要做好,把企業做大,上市。知道公司上市是別人的嫁妝,我會不擇手段。

作為運營商的秦致和作為大股東的澳洲電信的角度不同,他們的矛盾可以看作是理想情懷和資本追逐利潤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正因為如此,秦致想碰碰運氣。創始人李想無奈離開時,聯系了幾個投資人,試圖搞“MBO”,把控股權握在自己手裏,不被大股東牽著鼻子走,管理被動。就這樣,大股東澳洲電信和首席執行官秦致,隨著各自意願的日益增強,雙方的矛盾日益加深,難以調和。

職業經理人雖然擁有公司運營權,但在資本大鱷面前卻成為弱勢群體。例如,王石作為萬科的創始人,在“門口的野蠻人”面前非常脆弱。他正面對抗強大的資本,任何理想的感情都是被打敗的。

汽車之家上演了同樣的壹幕。不同的是,作為創始人的李想已經退隱,作為職業經理人的秦致不甘心,於是奮起抗爭。

事實上,澳洲電信早就想退出汽車之家。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大量減持汽車之家股份,合計減持比例約10%,套現數億元。

澳大利亞電信表現得更像壹個金融投資者。汽車之家並不是澳洲電訊在中國減持的第壹家公司。2006年7月,澳大利亞電信以2.54億美元收購了搜房網565,438+0%的股份。到2011,搜房網登陸紐交所,其IPO是通過澳洲電信出售股份完成的。搜房網IPO後,其創始人成為第壹大股東,而澳洲電信則完全退出,收回4.33億美元,盈利654.38美元+0.9億。

問題發生在2015。隨著美股的持續下跌,汽車之家的股價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使得澳洲電信暫時放棄了減持的想法。此後,澳大利亞電信壹直在與各大基金和機構接觸。

與此同時,以秦致為首的汽車之家管理層也在與資本機構接觸,以籌集資金從澳大利亞電信購買股份,爭奪控制權。雙方好像在賽跑,誰跑在前面誰就贏。

由於波、紅杉和高郵等幾家資本機構牽頭的秦致計劃以每股365,438美元+0.5英鎊的價格收購澳大利亞電信的股份。

然而,2065438+2006年4月5日,澳洲電訊突然宣布以16億美元將汽車之家47.7%的股權轉讓給中國平安,中國平安的報價僅為每股29.55美元。

對於澳洲電訊來說,選擇中國平安最大的好處就是中國平安資金充裕,比汽車之家的管理層更能快速籌集資金。

中國平安的出擊讓汽車之家管理層措手不及,其醞釀已久的私有化計劃面臨挑戰。份額不到3%的秦致損失最大。作為職業經理人,壹旦中國平安進入汽車之家,管理層必然會大換血,他的CEO位置很可能會保不住。

秦致不斷通過媒體曝光澳洲電信為牟利的孤註壹擲之舉,令大股東澳洲電信憤怒不已,矛盾進壹步激化。

至於未來誰會成為汽車之家的新主人,支持管理層的人認為,雖然秦致不是汽車之家的創始人,但汽車之家是他帶大的孩子。他熟悉孩子的習慣,他的繼續操作可以把車家帶到壹個新的高度。

支持平安信托的人士認為,平安信托上臺後對汽車之家的發展有三大優勢:壹是資金支持,平安信托可以為汽車之家提供資金支持其發展;二是資源支持,平安信托涉足車險、保養、維修、配件、租賃、二手車、新車電商等多個領域。汽車之家壹旦納入平安信托的產業鏈,未來將有不可估量的發展;第三,產業升級將幫助汽車之家很快從汽車信息平臺升級為汽車交易平臺。汽車行業的終極方向是金融,平安集團將向其開放“互聯網加金融”的發展模式,搭建更強大的服務平臺。

在強大的資本面前,作為小股東的管理層除了等待“下課”的命運,別無選擇。2016年6月26日,秦致發內部郵件稱已離開汽車之家臨時董事會。

前海股權公司和眾力知識科技認為,汽車之家創始人李希望失去對該公司的控制權,因為:

1.以股換資,創始人資本意識淡薄,創業初期藏股;

2.公司治理失控,失去控制,管理層被迫離職。

針對上述問題,前海股權公司和中利知識科技建議: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創始人或實際控制人可能更關註業務或產品,而忽略了公司治理設計,尤其是股權控制權,大多是口頭約定和友情的約束。但隨著公司的發展,很容易出現利益沖突或不壹致的情況,這往往是決定公司前途和命運的嚴峻時刻。

所以,凡事都需要防患於未然。在企業成立之初,就要考慮股權控制的問題,包括設置合理的股權結構,設置股份的準入、退出、回購、對賭、反稀釋等機制,避免日後不必要的風險。在進行股權融資或股權激勵時,創始人或控制人還應謹慎發布股權比例,註意融資或股權分配的節奏。

引起

小股如何把握控制權?

馬雲只持有阿裏7%的股份。他是如何用7%的股份控制整個阿裏的?

第壹,合夥人制度。

2013年,馬雲正式宣布合夥人制度,強調合夥人的價值觀和文化認同。雖然馬雲說:“我們沒有建立利益集團,更談不上更好地控制這個公司的權限,而是企業內部的動力機制。”但阿裏要求合夥人必須持有公司壹定股份,合夥人60歲退休或離開阿裏巴巴時退出合夥人(永久合夥人除外),而永久合夥人只有馬雲和蔡崇信。

同時,為了選出新的合夥人,需要全體合夥人的75%投贊成票,而565,438+0%需要投票罷免合夥人。事實上,通過合夥人會議的各種設計,馬雲、蔡崇信等創始合夥人將公司的核心控制權集中在手中,只是更加隱蔽和巧妙。

第二,采用AB股的雙重股權結構。

即公司創始人和高級管理人員持有B類股份,投資者持有A類股份。b股的投票權等於65,438+00股a股。馬雲和管理層的總投票權約為63%。當時,HKEx並不認同AB股結構,認為阿裏管理層通過合夥人制度控制公司,違背同股同權原則,對欲赴港上市的阿裏巴巴說“不”。阿裏巴巴拒絕為了控制權而放棄合夥人制度,於是赴美上市。不過,目前港股已經放開了這壹限制,小米成為香港首家使用AB股雙重股權結構的上市公司。

第三,董事提名權。

合夥人會議的主要權利體現在董事候選人的提名權上,不按持股比例分配。首先,董事提名寫入公司章程,控制修改公司章程的投票權。阿裏合夥人獨享50%以上董事候選人的提名權,這是寫進公司章程的。修改公司章程關於合夥人提名權的規定,需要取得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或者委托投票的股東95%的同意。馬雲壹人持股8.9%。即使在IPO之後,永久合夥人馬雲和蔡崇信仍分別持有阿裏7.8%和3.2%的股份,阿裏巴巴合夥人團隊的“董事提名權”牢不可破。

其次,如果提名不通過,他們有權任命臨時董事。雖然是合夥人提名的董事,但仍需年度股東大會半數以上票數才能當選;但如果未當選或當選後因任何原因離開董事會,阿裏合夥人有權任命壹名臨時過渡董事填補空缺,直至下壹屆年度股東大會召開。

換句話說,無論股東大會是否同意,合夥人總是可以讓他們提名的人行使董事的權利。實際上已經控制了公司壹半以上的董事。

第四,壹致行動人協議和表決權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