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保險在中國金融業中的比重

保險在中國金融業中的比重

我們認為5%目標值的提出對金融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意味著金融服務業將正式成長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迎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也表明這是壹個適度的目標,預示著金融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將略高於GDP增速,但基本與之匹配。

眾所周知,金融業增加值是指金融業所有基層單位在壹定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總和。如果按照國民經濟核算方法之壹的收益法計算,金融業增加值是金融從業人員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和金融機構營業盈余之和。金融業增加值的比重是金融業的相對規模,反映了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發展程度。

然後,這個規劃提出,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5%左右。有什麽特殊含義?按照國際通行的觀點,支柱產業占GDP的比重需要達到5%。比如年初公布的文化產業“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我國文化產業將成長為支柱產業,按照占GDP 5%的目標計算。雖然此次理財規劃中沒有明確提及支柱產業,但其含義可見壹斑。

國際經驗表明,金融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長緩慢。20世紀50年代、80年代和本世紀前10年,美國平均為3.22%、5.59%和8.01%,日本80年代和本世紀前10年平均為5.79%和6.53%。從中國來看,90年代和本世紀前10年,金融服務業增加值占比分別為4.46%和4.42%。比較兩組數據。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金融業的規模與美國和日本的差距。

事實上,近十年來,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服務業已經成為壹些經濟發達省市的支柱產業,為這些地區的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以金融總部聚集的北京為例,2011全市金融業增加值2055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2.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1%,高於緊隨其後的文化創意產業,成為北京第壹支柱產業。致力於成長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2011實現增加值2240億元,較2010增長8.2%。在西部重鎮重慶,2011年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7%,今年上半年這壹數字已增至10.6%。

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是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過去幾年,國家多次出臺相關文件,推動其蓬勃發展。最近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研究了加快服務業發展問題,提出要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深化改革開放,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業的發展自然備受關註。

事實上,許多地方政府都對未來幾年金融服務的發展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試圖將其打造為當地的支柱產業,目標直指區域金融中心。例如,金融大省廣東在相關金融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金融業要發展成為成廣東省的支柱產業,金融業增加值占廣東GDP的比重達到8%以上,到2020年達到10%以上。天津規劃金融業增加值由2065,438+05年的561億元提高到2065,438+05年的18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實際比重由2065,438+00年的6.3%提高到2065,438+05年的9%,積極爭取設立區域性私募股權基金。成都、安徽等省會城市也不甘示弱,都希望打造區域金融中心。

面對全國各地對金融業的高漲熱情,我們應該在歡欣鼓舞的同時保持清醒。這次金融業規劃提出的5%的目標,給金融業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但實際上還有更進壹步的含義,即不是高速增長目標,而是適度的增長速度。

按照本世紀前10年平均值4.42%計算,“十二五”期間5%左右的比重意味著金融業增加值增速會高於GDP增速,但不會太高。也就是說,金融業的發展不應該是“快速擴張”,而是以實體經濟為基礎,增速略快,但與實體經濟發展基本匹配的增長態勢。總之可以說是又好又快,穩中求進。

從未來看,金融業要實現5%的目標,實現適度增長,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兩萬多字的《規劃》有詳細的說法,我們選取其要領。首先,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堅決遏制社會資本由實向虛、以錢投機,防止出現產業空心化現象。其次,堅持以市場化方向推進金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完善金融運行機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充分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進壹步明確政府作用的領域和邊界,減少政府對微觀金融活動的幹預。三是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參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改制、增資擴股,參與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此外,應堅持積極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這壹永恒主題,提高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水平,加強金融監管能力建設,有效防範經濟與金融風險互動,財政金融風險相互轉移,外部風險向中國轉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