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中國民營企業融資障礙及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民營企業融資障礙及亟待解決的問題

企業壹般會經歷壹個融資成長周期:隨著業務的成長、以往業務記錄的建立和信息的透明化,公司對資金的需求和獲得資金的方式都會發生變化。初創公司和新成立的公司不得不依靠從內部人士、貿易信貸和家人朋友那裏籌集資金。隨著企業的成長,可以通過中介機構進行融資,或者股權融資(風險投資),或者債權融資(銀行和財務公司的貸款)。最後,如果公司能持續成長,可以進入公眾股權和債權市場。企業融資的增長周期表明,由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組成的私營部門需要多樣化的融資體系來支持其可持續增長。

作為中國經濟改革20年來的重要成果,中國民營企業在經濟持續增長、勞動者就業和收入增加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到1999,民營企業已經占到了GDP的1/2,被1999憲法修正案確定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中國民營經濟的巨大潛力並沒有真正釋放出來。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對經濟的貢獻和需要配置的資源在我國嚴重失衡,民營企業融資難仍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

中國民營經濟的巨大潛力還沒有釋放出來。

世界銀行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IFC)對北京、成都、順德、溫州進行了為期16個月的全面系統的考察和訪問,重點關註中國民營企業的結構、環境和融資機會。采訪了338家私營企業的總裁,對2,400家私營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並與各行業協會和政府官員進行了討論。通過聽取中國企業家對當前民營經濟環境的評論,本文指出了民營經濟融資中存在的問題。

報告顯示,中國新興的民營企業可能成為推動中國改革的主力軍;中國的私營企業已經成為收入和就業增長的主要來源,從而降低了改革的社會成本;此外,中國內地私營企業的發展將有助於縮小內地與沿海地區的經濟差距。該報告的顯著結論如下:第壹,中國私營企業的出現是中國改革進程最重要的結果;二是民營企業在產值貢獻中發揮重要作用;第三,改善融資環境是民營企業發展的關鍵。目前,中國本土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建立法治,解決與違規行為相關的問題。

國際金融公司的報告顯示,民營企業壹直是中國國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私營企業成為新增就業機會的主要來源,吸收了大量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到1997年末,私營企業從業人員總數達到6790萬人。到1999年6月,全國私營企業總數達到1.3萬戶,註冊資本總額81.77億元。“1980以來,我國民營經濟產值年均增長71%,非公有制經濟就業率年均增長41%。目前,私營企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3%,而國有部門占37%。如果包括私營農業企業,比例將達到51%。”

報道稱,從1949到修憲前的1999,私企在國家眼中始終缺乏合法地位。這使得私營企業在50年代“逐漸萎縮”。文革後民營經濟的卷土重來,是“對失業和經濟停滯壓力越來越大的倉促應對”。中國新興民營企業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從1978到1983,這是中國民營企業的東山再起階段。此時,私營企業被限定為“在制度真空中發展起來的個體戶的範圍”。這種個體經濟帶有很強的實驗色彩,政府的初衷是讓民營企業發揮“邊緣和空缺的作用”。所以每當“整頓”的時候,個體戶就首當其沖。在這個階段,私營企業的主要繁榮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

從1984到1992,這是我國私營企業的上升階段(8人以下的個體戶為“個體戶”,8人以上的私營企業為“私營企業”)。但由於政治敏感性,直到1988才針對私企制定了相應的規定,允許私企繼續作為公有制的補充。

從1993到現在,這是中國整體改革思路和官方對民間看法轉變的時期。壹系列關於民營企業的至關重要的新說法就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例如,中國要建立市場經濟,中國開始改革產權和所有制,中共中央對國有企業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政策,中共十五大提出私營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憲法於1999年3月修訂。

由於種種原因,民營企業首先被允許作為個體企業存在,主要分布在農村和大型國企較少涉足的貿易、服務等行業。"中央計劃經濟的不合理性為這些私營企業創造了市場機會."隨著私營部門的逐步發展,其活動範圍也逐漸擴大,例如在法律和組織形式方面。

民營企業的發展過程基本是:先進行不公開報道的實驗——然後原則上批準——最後正式批準並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這說明“民營企業是在大部分改革期間發展起來的,產權不清晰,沒有保障。”

因此,國際金融公司的報告指出,“壹旦私營經濟活動的初步發展留有壹定的空間,就足以引發推動中國私營經濟部門發展的自然動力,盡管仍有許多羈絆。當私營部門發展的內在動力遇到現有的阻力時,制度就具有足夠的靈活性來適應新的現實,直到限制性因素被削弱,有了新的空間來允許私營企業擴展其經濟活動。這種靈活性的存在與分權體制、官僚激勵機制等因素有關,成為保證民營經濟不間斷發展的關鍵因素。”

國際金融公司的專家謹慎地指出,盡管中國在有關私營企業的政策和法律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這種進展的速度遠遠落後於私營企業本身。尤其需要註意的是,在發展過程中,民營企業自身也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比如民營企業的運營就很不規範,其不規範的重要特征就是結構的不透明。企業實際經營與其名義要求明顯不符。基於以上原因,大部分甚至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的活動壹直是“比較低調”的。

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驗表明,要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建立基於規則的制度是壹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也是有效解決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壹系列問題的關鍵壹步。壹個運行良好的市場可以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目前,中國非常有限的資源浪費在兩個方面:壹方面,國有企業因為生產效率問題在浪費資源,另壹方面,民營企業不得不利用有限的資源在市場之外解決自己的問題。

中國缺乏為民營中小企業提供長期資本的股權融資市場。

壹,民營企業的融資現狀

中國缺乏壹個發達、規範的私募股權融資市場,為民營中小企業提供長期資本。我國目前還沒有關於設立私募基金的法律/組織架構的法律法規。因此,潛在的基金創始人,通常是有意發展當地高科技產業的地方政府,往往會成立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投資工具。據估計,中國約有92家此類風險投資公司,資本為6543.8+00億元人民幣(6543.8+02億美元),其中約25億元人民幣(3億美元)已在國內外進行投資。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不得投資非上市證券。大型國有企業日益成為非國有企業最活躍的國內法人投資者之壹。中國的壹些大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已經開始涉足風險投資基金,主要為成長型高科技企業提供風險投資。目前,證券公司、資產交易機構和信托投資公司在促進民營企業私募股權融資方面的作用有限。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股票市場主要用於為國有企業融資,並為實施各種所有制結構做出了初步努力。所以民營企業進入股市的機會非常有限。雖然《證券法》或行政法規中沒有明確的歧視性規定反對非國有企業公開上市,但配額制度和對企業規模的要求限制了民營企業通過首次公開發行進入股市或購買上市公司的數量。滬深兩市976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1是非國有企業。在1998和1999中,只有4家非國有企業進行了首次公開發行。2000年3月,中國證監會宣布取消上市配額制,取而代之的是由承銷商決定新股發行時間和定價的制度。它為民營企業通過證券市場獲得長期資本提供了更大的機會。然而,在配額制逐步取消的過渡期內,許多在配額制實施時最初獲準上市的國有企業仍需上市,造成了上市瓶頸,阻礙了非國有企業上市。

調查結果顯示,約80%的受訪企業認為融資難是其面臨的普遍或主要約束。約40%的企業認為融資難是主要制約因素,僅次於市場需求疲軟。就市場需求所反映的投資機會大小而言,這壹調查結果意味著,任何具有壹定投資機會的樣本企業都認為融資難是其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在組織結構方面,約49%的獨資企業和28%的受訪公司認為融資困難是公司發展的主要障礙。所有制形式不僅與公司規模有關,還反映了部門特點和不同的信息透明度,這些都會影響公司的融資能力。

二,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

國際金融公司調查顯示,民營企業在創業階段幾乎完全依靠自籌資金,90%以上的初始資金由主要所有者、創業團隊成員及其家庭提供。依靠個人積蓄創業,在北京和溫州尤為典型。在這些城市,自籌資金在原始資本中的份額超過95%。這壹結果與融資增長周期模型相壹致。與其他經濟轉型國家不同,中國企業家必須更多地依靠私人儲蓄和內部融資進行原始積累。調查揭示的中國式創業融資模式,也與近期美國小企業調查(美國86%的抽樣企業員工少於10人)獲得的資金來源有顯著差異。國家數據和州級企業融資數據顯示,即使是最年輕的公司,內部融資也不會超過外部融資。在那些剛剛創業的中小企業(歷史為0到2年),內部融資的最大額度約占總資金的54%。

國際金融公司的樣本企業還表明,民營企業的初始風險資本積累有許多其他來源,包括銀行貸款和其他金融機構或非金融機構的貸款。但是這些融資渠道起到的作用非常小,除了順德。在順德,銀行貸款的作用更加突出。相比之下,美國中小企業初創階段,平均有30%的初始風險資本是從金融機構獲得的,其中16%來自商業銀行。對其他經濟轉型國家的調查結果也表明,企業家可以更容易地獲得銀行貸款。

民營企業創業後,在擴大投資時繼續幾乎完全依靠內部渠道。1995和1998中企業留存收益和主要所有者投資占融資總額的比例分別至少為52%和62%。在外部融資渠道中,非正規渠道、信用社和商業銀行所占比例大致相當。外部股權,包括公共股權和公共債權市場,影響不大。

與其他經濟轉型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比較表明,中國的私營企業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內部融資渠道。世界銀行最近進行的壹項商業環境調查發現,在經濟轉型國家,內部資金或留存收益平均占籌集資金的60%。然而,在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的國家,如愛沙尼亞(33%)、波蘭(34%)和拉脫維亞(37%),內部融資的比例要低得多。在美國,大約50%的融資額是通過外部貸款獲得的,即使是剛起步的企業和非常小的企業也是如此。

調查顯示,融資渠道的相對重要性在不同地區差異很大。對於順德、成都、溫州的民營企業來說,銀行貸款是重要的融資來源,但在北京作用不大。在被調查的企業中,北京的民營企業最依賴內部融資渠道。在順德,信用社是壹個重要的融資渠道。在所有被調查的城市中,非正規融資渠道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北京。在對照企業規模、法律組織形式和企業歷史的特征進行檢驗後,這些差異在統計上是顯著的。這說明,各地的具體情況對民營企業能否獲得各種融資渠道起著重要的決定作用。

不同融資渠道的相對重要性也與企業規模直接相關。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內部融資渠道的作用通常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對於最小的企業來說,非正規渠道在其他外部融資渠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企業的成長,非正規渠道的比重通常會降低。商業銀行貸款份額的變化趨勢正好相反: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而增加,成為大企業外部融資的主要渠道。這壹結果表明,隨著民營企業的成長,商業銀行的貸款通常會取代非正規融資渠道。同時,商業銀行貸款是最大企業的第二大資金來源,僅次於留存收益。這也說明銀行為更大更成功的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調查結果顯示,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銀行在民營企業融資中發揮的作用較小,無論是風險投資還是後續投資。這在小企業獲得銀行貸款方面尤為明顯。從申請貸款的樣本企業數據來看,這些企業中有1/3的企業在過去五年中至少申請過壹次貸款,成功率為84%。但也有少部分企業從未申請過貸款,這說明是否決定申請貸款是自主選擇的結果。

第三,銀行和民營企業之間缺乏信息溝通

壹般來說,金融市場存在信息問題,但這壹問題對中國的私營企業尤為嚴重。在銀行眼裏,大部分民企比國企規模小,運作時間短,貸款風險高。此外,企業規模與盈利能力之間存在明顯的關系。員工少於51的企業,約有3/4表示1998是盈利的。這壹比例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而增加,500人以上的企業利潤達到93%。另外,民營企業是在不利的政治經濟環境下發展起來的。在某些情況下,他們會刻意加強企業的不透明性,對外披露信息時特別謹慎。隨之而來的是缺乏清晰的所有權和管理結構,明顯制約了企業的借貸能力。最後,銀行缺乏收集和處理相關信息的能力和動機也加劇了信息問題。

第四,交易成本和風險因素

信息不透明的小規模民營企業很難獲得外部融資,不僅是因為貸款給它們會伴隨著更大的風險和更高的單位交易成本,還因為國家政策對貸款給民營企業有壹些偏見。當公共借款人無法償還貸款時,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國家將進行幹預,這樣銀行就不必承擔資產負債表上的所有損失。但如果私人借款人無法償還貸款,銀行只能從準備金和利潤中抵消損失。只有消除了與不同所有制形式相關的風險不對稱,銀行才不會認為在向民營企業貸款時必須格外謹慎。

因此,銀行需要更多的動力來貸款給民營企業。這可能是對高回報的預期,但中國大多數銀行都是國有的,面臨的競爭有限。這樣壹來,追求利潤的動力必然很小。此外,金融部門的改革側重於減緩系統內不良貸款的積累,這使得銀行更加不敢規避風險。他們的政策只強調避免損失,對分享高風險但凈現值高的項目帶來的回報興趣不大。央行要求所有銀行實行“責任到人”的政策,即每個信貸員對貸款親自負責。這樣的“零風險政策”讓銀行工作人員失去了開展貸款業務的動力。還有壹些負面因素讓銀行不願意放貸:對利率的控制,對交易和監管費使用的限制,雖然政府已經逐步放開了其中的壹些限制。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可允許在規定利率基礎上上浮30%,農村信用社收取的利率可在基礎利率基礎上上浮50%以上。銀行正在利用這種更靈活的利率體系,但利率仍需進壹步自由化,以鼓勵向私營中小企業提供更多貸款。預計中國在準備加入世貿組織的過程中將進壹步放開利率。

動詞 (verb的縮寫)抵押和擔保

抵押和擔保是緩解債權市場固有信息問題的常規機制。這種方法在信息不透明的公司中尤其必要,因為評估這些公司的特定資產通常比評估未來現金流更容易。在美國,幾乎92%的小企業從金融機構獲得的貸款都是有擔保的。這意味著,金融機構向小企業提供的幾乎所有類型的貸款和租賃,包括根據信貸額度提供的貸款,都有抵押品支持。

根據對樣本企業的調查,不符合抵押要求和第三方擔保要求是我國民營企業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的最常見原因。直到最近,地方政府和其他公司為貸款提供擔保還很常見。然而,政府擔保是國有和私營企業預算軟約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半城市化地區和農村地區。由於央行不鼓勵政府擔保和企業對企業擔保,提供抵押貸款成為幾乎所有企業獲得貸款的唯壹途徑。然而,許多企業無法提供足夠的貸款抵押,約三分之二的抽樣企業認為抵押是他們獲得銀行貸款的普遍或主要障礙。這個問題對於服務業和高科技行業的民營企業來說尤其嚴重,因為他們的營運資金和無形資產占了企業資本的很大壹部分。

銀行接受各種形式的擔保。抵押物包括土地、建築物、房屋、公寓、可變現儲蓄憑證(儲蓄憑證、政府債券等。)、設備、有信譽的買家提供的銷售合同(買家擔保的銀行貸款)。然而,在實踐中,房地產是最常見的抵押品,在某些情況下,房地產是銀行唯壹可以接受的抵押品。在中國缺乏完善的房地產市場的情況下,與所需的貸款額相比,房屋和公寓的價值通常非常低。在農村,大多數業主只擁有房屋的產權,而不擁有房屋占用的土地,因為土地所有權屬於村莊。在這種情況下,銀行不願意接受房子作為抵押物。

抵押品的使用也會伴隨著巨大的成本,因為為了確立其資產的價值,企業需要獲取證明材料。管理土地或房地產的相關政府機構通常會委托商業房地產評估公司對企業的資產進行評估。資產評估後,企業必須向政府主管部門進行資產登記。此外,資產登記必須每年更新壹次,並且必須支付部分或全部年度登記費。很多情況下,資產評估公司收取的費用是根據資產的總價值來計算的,這使得評估公司往往會誇大資產的總價值,從而給銀行造成潛在的風險。重復收費和亂收費嚴重挫傷了企業申請貸款的積極性。

六、民營企業借助非正式市場融資

中國目前的資本市場環境仍然驅使民營企業向投資者而不是銀行尋求融資。大多數被調查的企業使用非正規市場。股市和海外市場影響不大。

非正式市場

大約壹半的抽樣企業利用非正規市場籌集資金。非正規市場的借貸有以下特點。第壹,這種借貸通常發生在朋友或家人之間。朋友和家人形成了壹個緊密的關系網絡,在這個關系網絡中,信譽非常重要。這些因素大大減少了信息不對稱。事實上,聲譽和關系往往會取代抵押品的使用。第二,非正規貸款通常是短期貸款。這主要是由於借款人流動性緊張,但高利率也是壹個重要因素。還款期短也降低了不還款的風險。所以公司在接到訂單後往往會用非正規貸款購買原材料,等訂單結算後再還錢。第三,非正規借貸的期限比正規借貸更靈活。民營企業往往只需要資金就可以完成壹定的生產周期,而在某些特定行業,生產周期可以短至幾天。正規貸款通常期限至少半年或壹年,不允許有寬限期,而非正規貸款可以從幾天到壹年不等,允許有寬限期。事實上,正規銀行貸款的嚴格期限是民營企業不願意貸款給正規銀行的主要原因。最後,申請非正規貸款的時間也不長。民營企業家可以在壹天之內從朋友或家人那裏借錢。受訪者不僅強調非正規貸款的便利性,還強調正規和非正規貸款的利率基本壹致。這意味著在這方面從非正規市場借貸沒有任何不利之處。然而,當非正規金融市場中的行為超過朋友和家人的行為時,就會遇到嚴重的問題。最突出的問題是債務違約和欺詐,很難控制。因為貸款通常沒有書面合同擔保,受害者無法訴諸法律尋求保護。在被調查的企業中,只有14%的企業打算在未來從非正規市場貸款,而49%的企業過去使用過非正規市場的貸款。

不久前,農村地區出現了半正規金融機構,如縣鄉政府組織的信用合作社。信用協會通過提供高利率吸引儲蓄,並向當地企業提供貸款。但這些協會也遇到了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是由地方政府的幹預造成的。很大壹部分貸款流向了當地的鄉鎮企業,造成了這些實體的軟預算問題。

為了避免信貸危機,中央政府下令關閉所有信用協會。現在幾乎所有的信用聯社都倒閉了,地方政府接手了聯社的所有債務。

股票市場

在被調查的628家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股票市場的融資功能非常小。在這些被調查的企業中,只有三家上榜。然而,65,438+05%的企業表示,它們計劃通過股票市場籌集流動資金。他們上市的主要動機是通過股票期權提高管理者和員工的激勵。對於高科技企業來說尤其如此,因為人力資本在這些企業的運營中起著關鍵作用。

海外融資

盡管海外融資非常有限,但它的作用正在增加。在抽樣企業中,有23%的企業希望與外國公司組建合資企業,以便在未來獲得資本,11%的企業表示願意向外國銀行貸款。現在,香港在向內地企業提供資金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順德的美的公司(md)先在香港股市以h股上市,再在深圳股市發行a股。在1995中國反通脹措施達到頂峰的時候,美國公司通過在香港的分公司獲得國外貸款。順德壹些快速發展的公司也在考慮以h股的形式在香港上市。

海外融資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國政府對國內外資銀行的限制。直到最近,外資銀行才被允許從事人民幣貸款業務。此外,如果當地私營公司想要獲得外幣貸款,必須獲得政府批準,並爭取將其貸款納入國家外債管理計劃。即使是國有企業也很難得到批準,更不用說的私營企業。

國際金融公司認為,被調查企業的財務狀況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難以獲得融資,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公司。被調查的民營企業通常嚴重依賴內部融資渠道,無論是風險投資還是後續投資。與其他經濟轉型國家的私營企業相比,中國的私營企業似乎更依賴內部融資,獲得銀行貸款的機會也更有限。獲得銀行貸款的困難部分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政策導致的對私營企業的貸款偏見;與私營企業的規模、歷史和違規行為有關的固有信息和風險問題;銀行貸款審查中能力、程序、激勵機制的缺失等。

為民營企業提供不同的融資機構、工具和技術。

國際金融公司認為,中國民營企業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之壹是融資障礙。現有的制約因素來自方方面面。源於向私營企業貸款的壹些政策偏差仍然存在。其他制約因素與私營部門的內部特征有關,如企業規模小、信息不透明以及管理和治理薄弱。還有壹些因素與金融部門不發達有關。

目前我國民營企業覆蓋的領域已經到了這樣壹個地步,需要不同的融資方式來匹配每個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這就需要壹個多元化的融資體系,提供不同的融資機構、工具和技術來解決不同種類的信息和風險分配問題。

第壹,增加民營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機會

為企業獲得銀行貸款創造平等機會;強化銀行向民營企業貸款的激勵機制;監督企業兼並對中小企業貸款激勵機制的影響;進壹步放開利率;允許銀行收取貸款審查評估和貸款執行監督費;完善信用擔保機構的激勵機制和風險管理。

中國的立法者壹直試圖跟上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所有制形式的變化。現有立法中有壹些重要部分或明或暗地針對已轉制的國有企業,而不是新設立的企業,但其中壹些部分對融資的獲得有直接影響。另外,銀行還是認為國企壞賬沒有民企嚴重。銀行認為,當公共借款人無法發放貸款時,幾乎可以肯定國家會幹預此事,因此銀行不必吸收資產負債表上的所有損失。資產管理公司最近的行動堅定了他們的想法。顯然,私人借款人不能指望這樣的待遇。如果銀行在給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業貸款時面臨的風險不對稱沒有消除,他們就會認為給民營企業不同的貸款待遇是合理的。

強化銀行向民營企業貸款的激勵機制。壹個重要的措施是通過競爭強化利潤激勵機制。目前,實體經濟的所有制結構與金融部門的所有制結構不匹配。金融領域幾乎沒有私有制。特別是考慮到中國將成為世貿組織成員,這將為外國金融機構進入國內金融市場提供機會,政府承諾允許新的國內私營金融機構進入。為了減少管理層的後顧之憂,特別是考慮到最近的金融危機,可以對初創期的新民營金融機構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私人金融機構會更少考慮政治因素,更多考慮追逐利潤。然而,它們不太可能與現有的國有銀行直接競爭,盡管民營金融機構的不斷進入將加劇競爭,從而增強國有金融部門的活力。新興銀行自然關註貸款需求未得到滿足的市場客戶,尤其是小型和新成立的企業,這些企業構成了目前私營部門的中堅力量。這些新銀行並沒有根據現有的關系區別對待客戶,而是壹視同仁。此外,為了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他們更有可能在其業務中采用新的和創新的方法。

在可預見的未來,大型國有銀行將繼續主導國內金融領域。因此,加強這些銀行的利潤驅動機制,對提高民營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機會將產生很大影響。組建公司,上市,與國外金融機構形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是實現這壹目標的部分途徑。

關註金融企業(城鄉信用社、農村信用基金會和信托投資公司)貸款流程對中小企業貸款激勵機制的影響。隨著金融業合並進程的發展,金融機構將會壯大,信貸決策權將會更加集中。考慮到這些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在金融穩定方面會取得什麽樣的成績,都不應該對信息和關系資本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這會減少中小企業的融資機會。

進壹步放開利率。為了改善私營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機會,有必要進壹步放開利率。此舉不會對這些企業的借貸成本產生重大影響。大多數有能力借款的私營企業支付的實際利率比央行設定的利率高得多。企業家們還表示,獲得融資機會比資本成本更重要。

允許銀行收取交易(和監管)費。因為大部分民營企業規模小,信息不透明,銀行貸款給它們的單位交易成本較高。因此,如果銀行采用不區分不同類型借款人的統壹貸款程序,它們可能會歧視小企業。交易費在壹定程度上會促使銀行根據企業信用狀況的不同,分別考慮項目建議書。這會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