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地震不期而至時,博物館有哪些防震招數?

地震不期而至時,博物館有哪些防震招數?

綁線法

地震中,文物滑落、翻倒甚至飛出展櫃的情況並不少見。所以博物館在展示文物的同時,要盡可能的固定,避免其移位。

目前,世界上的博物館經常使用“綁線固定法”來固定文物。通常這種做法是在陶器、瓷器等文物的頸部或腰部系上透明的尼龍線,然後用小釘子將尼龍線固定在攤位的四個角上。

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其實操作起來很有技巧,繞的既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如果太緊,接觸文物的地方可能會造成文物顏色剝落;如果太松,文物在地震中還是會晃動,起不到什麽作用。針對這種情況,博物館也逐漸摸索出了解決辦法。比如在畫的地方加壹個透明有彈性的小套子,可以減少細紋和文物的摩擦。

對於線的選擇,很多博物館用的是釣魚線,很細,幾乎不影響觀賞效果。同時非常堅固,具有足夠強的張力,可以固定青銅器之類的厚重文物。據了解,近年來,美國壹些博物館使用了壹種新材料釣魚線,這種釣魚線由超高分子樹脂制成,比普通尼龍線的張力高2.5倍。這種線本來是用來釣魷魚的,後來被博物館發現,從而進入室內為文物保駕護航。

支撐固定方法

由於形狀不規則,用線紮法固定雕像文物比較困難。對於這類文物,博物館通常采用“支架固定法”。

支架固定法最適合陶俑,因為支架壹般是中空的,這樣可以根據陶俑的高度和厚度在攤位中央設置壹根柱子,然後就可以插陶俑了。對於形狀較為復雜的馬俑或騎俑,支架固定方式也非常適合。比如馬肚子的前後各有兩個支架,支架上有半圓形的支架,正好支撐住馬的身體,讓馬摔不下來。比較特別的是唐代的三色馬,往往帶有底座,所以不能用支架。這時可以用前後左右的小夾子把底板粘在展臺上。然而,它也有缺點。如果發生大地震,導致雕像晃動太厲害或者攤位碰撞,馬的腿可能會骨折。

為了保證萬無壹失,最好將支架法和線紮法相結合。支架法和綁線法的混合經常出現在石佛造像上。通常情況下,佛像的腳會被固定在壹個木制攤位的凹槽裏,佛像後面會立著壹根鐵方柱。柱子下部固定在實心攤位上,柱子上方連接壹個半圓形鐵箍(或用細筒鋼絲代替),剛好擋住佛像的腰部。半圓形的鐵箍也要在它和佛像之間墊上壹層墊子,防止劃傷文物。如果有畫,要用比較光滑的墊來防止。

安裝防滑墊

使用防滑墊是壹種比較新穎方便的固定文物的方法,對於小件文物非常有效,比如杯碗瓶罐罐。

防滑墊是壹種透明橡膠墊,由新型材料制成。摸起來有軟有硬,有壹定的粘性,但不是膠水,不會粘在文物上。把瓷器放在橡膠墊上可以粘住底部,所以瓷器不會掉下來或者滑動,還可以減震。防滑墊的厚度不壹,可以根據物體的形狀來選擇。比如可以做成凹槽,瓷器的底部可以放在凹槽裏,這樣更穩固。

現在日本的博物館都用壹種圓形的防滑墊,大小不壹。貼在物體底部,完全不會影響觀賞效果。基於防滑墊的廣泛使用,日本出現了壹種更安全的防滑展臺,即整個展臺覆蓋壹層防滑墊,全方位保護文物。

防滑墊比較經濟,所以除了博物館,也很受個人收藏者的歡迎。

使用無振動設備

對於無價之寶,博物館有必要購置壹套防震設備,保證文物在強震中能穩如泰山。

避震展示櫃最早出現在日本,外觀和普通展示櫃壹樣,只是下部裝有避震裝置。隔振裝置可分為二維隔振和三維隔振。二維隔震是指廂體只能在水平方向滑動,相當於吸收了地震的剪切波;三維隔震既能使廂體水平滑動,又能吸收上下振動的縱波,從而達到吸收地震中最具破壞性的混合波的效果。

據悉,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對三維免震進行了地震波加速試驗和免震平臺的運動試驗。當震動設定為相當於4級地震時,無震平臺上盛滿水的高腳杯仍然壹動不動,壹滴水也沒有灑出來。避震櫃避震效果極佳,但因為太貴,日本配備這種裝置的博物館並不多。

如果文物不需要陳列在大廳裏,有壹個低檔的“避震櫃”可以放在倉庫裏使用。據了解,在加拿大文化保護中心收藏瓷器的倉庫裏,有壹種類似中國的箱型結構的抽屜。瓷托盤躺在符合自身形狀的軟托裏,托盤和軟托用兩條布帶交叉系住。抽屜內含整體發泡減震材料,上面有多個凹槽,可以放入外層包裹的瓷盤和軟盤,起到壹定的“避震”效果。

建造防震博物館

事實上,當真的發生強震時,博物館裏的糟糕情況往往比人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比如,由於文物架子沒有防止文物掉落的邊緣,也沒有防滑處理,文物碰撞掉落在架子上;或者因為文物架子沒有與屋頂連接固定,只固定了底部,導致架子傾倒,損壞文物;如果地震導致水管破裂或機械故障,會造成展廳、倉庫進水;由於長時間停電,展廳、陳列櫃、倉庫的溫度和濕度無法調節,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對壹些珍貴的文物造成了損壞等...所以博物館防震最好的方法就是建造防震博物館。

1995阪神大地震後,日本很多博物館在建造之初就考慮到了抗震。日本的防震博物館主要是將建築與地面隔開,中間有帶緩沖裝置的減震層。減震層在振動時發生變形,有效吸收地震能量,減弱地震對建築物的振動傳導,減小建築物內部的晃動幅度,從而防止建築物本身和建築物內部的展示櫃在地震時傾倒。最典型的抗震結構是建於2005年的九州國立博物館。

成都博物館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防震博物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期間,成都博物館部分文物因防震準備不足而受損。後來成都博物館在建新館的時候,防震是重中之重。程波計算了整棟樓下面的300多個點,都放置了橡膠支座。此外,館內還配備了多種防震設備產品,如獨立櫃防震臺、通櫃防震臺、密集櫃防震地板等。,並為近百件珍貴文物安裝了專屬防震裝置。(宗和)